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305章

皇宋锦绣-第305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文秀抵达的声势,有些太高了,浩浩荡荡,几乎上万的抵达,他还以为辽军来了后援,如果这样的话,这就加重了辽国的消耗,越多的兵力,每天的消耗也就越多的,

    可是很快,他发现,不是后援,而是大规模的牲口队。看到近万的牲口,着代表着,辽军又获得了足够的补给,这就会让时间拖的更长。

    可是接下来,辽国分兵,哪怕分走了1万人,剩余的辽军的战斗力,也不是元昊能够野战的,他心中直接就有了不好的预想。

    果然在接下来,类似的牲口源源不断的前来。

    分走了精锐,还是骑兵和重骑兵,他们到底要去干什么,结果不言而论,那是去搜刮整个西夏部落。

    方向上面,是向西,西夏国内的情况,元昊非常清楚,灵州和兴庆府这里,人口稠密,兴庆府这边的人员,都被集中到了的兴庆府,还有辽国入侵的两个州,可是西夏拥有5个州,还有名义上之下的数千里的范围,如果辽国派遣骑兵,大肆的搜刮的话,结果会如何。

    一转眼之下,就从稳坐钓鱼台的,变成了这样的困兽之斗,一场示敌以弱的攻城战,变成了现在,一个持久战,这是元昊不愿意看到的,却无可奈何,五六万辽军,足以抵挡他们突袭,在稳守住城门的前提下,贸然的出城,说不定会让兴庆府的防御受到损失,甚至有被攻陷的危险。

    元昊除了后悔之外,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辽军逐步的积累了的粮草,把战争持续下去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灵州地位

    辽国解决了粮食的危机,算是可以在的兴庆府停留下来,不过高大的兴庆府,抵挡了的辽军的攻击,除非辽兴宗疯了,否则的话,就只能够包围。//全本小说网,HTTPS://。)//现在,就看双方的粮草,谁能够耗过谁,表面上面看的,辽国占据上风,可是元昊看到大量的牲口被弄来,之所以没有攻击的原因就是,他还有一个底牌,那就是冬天。

    西夏的冬天,异常的寒冷,同时这些年,越来越寒冷的,到了冬天,连草都不长,一些部落必须要杀掉牲口,甚至淹埋,牲口,这才能够慢慢的度过冬天,在野外扎营,需要攻击的辽军,他们在天寒地冻之中,有多少可能,只要他们撑不住了,就是他们的机会。

    实际上,严寒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辽国的准备不充分,这一点,在初入西夏境内,就已经彰显出来了,仅仅是通过沙漠地带,就杀死了上万匹的马,不是萧惠等人,成功在初期战胜了西夏,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现在,已经入冬了的,辽国的冬天,同样的比较难熬,一般的辽国士兵,也都携带了一些越冬的物品,可是野外的环境下,跟固定的水草丰满的地方,这完全是两回事,特别是还好手持着兵器,进行战斗,冻伤的层出不穷。

    特别是当粮食紧缺,底层的士兵,开始控制的时候,冻伤开始加剧了,寒冷的环境,对于热量的消耗本就比普通的环境大的多,底层士兵又被克扣,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周文秀的出现,单纯严寒和粮食问题,就足以让辽军崩溃。

    大量的牲口的到来,稍稍的好了一点,最少说,底层的士兵有肉吃,在每天的生活之中,过得不是那么的辛苦了。

    可是伴随着进入到12月份,寒风凛冽,一场寒潮下来,倒下了近一成的牲口,实际上士兵也有损伤,但是大量牲口的到来,剥下了众多的皮,借助这这些毛皮的御寒,让大部分士兵,都有一件皮衣,哪怕裁剪的非常的糟糕,却也能够在寒风之中度过。

    这些等于说救了底层士兵的性命,可是外面的牲口,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小冰河气候,寒冷在加剧,连北海,也就是后来的贝加尔湖都结冰的情况下,居住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这也是金代辽,元蒙代金的根本原因。

    不是他们想要进攻,也不是他们的野心,最初,都是为了生活所迫,需要寻找,可以过冬的场所。

    冻死牲口,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不会变质,却给了辽国敲响了警钟,他们以为的,可以在这里围城一年,可是最多到了明年开春,他们就必须要撤退了,因为春暖花开,不但会带来温暖的气候,也会让冻土融化,这些保质的非常好的动物尸体,就会变成一团腐烂的臭肉,到时候,怎么办。

    皮衣勉强可以御寒,可是要烹饪这些冰冻成硬块的肉类,需要更多的燃料,一些必要的取暖也要,毕竟,不可能总是躲在帐篷之中。

    悲观的念头,再一次的出现了这一次,这一次,就连萧惠也有些悲观了,一个冬天,根本没办法让元昊消耗完物资,到明年开春,物资匮乏,并且冻土融化的时候,对于辽国来说,就是噩梦。

    当然了,冬天,就跟不能行军了,不说元昊追击,就说恶劣的气候,一场大规模的冷空气下来,就足以对行军的部队,产生重创,似乎一下子,进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居住在兴庆府的皇宫之中,元昊很惬意,寒风越是凛冽,就越发让他高兴,虽然因为集中了太多人,兴庆府的人口增加了10倍,会让御寒有些影响,可是大局不变。

    守卫兴庆府的城墙的,已经变成了一部分精锐军队和民夫,高大的城墙,可以减少士兵的经验问题,能够拿得起武器,有一把力气就可以了。

    元昊之前跟北宋的战争,都是处于攻击方,在很多时候,面对着坚固的城墙,毫无办法,只能够依靠着骑兵,大规模的调动,并且在游击之中,干掉敌人。

    现在,同样的待遇让辽国享受了,同时辽国没有西夏的条件,除了兴庆府,西夏没有值得辽国下手的地方,就算是那些部落,也最多增加一些军粮,不可能调动西夏的,他只用静静等待就好了,真的要是下几场大雪,那就更好了。

    辽国和西夏,陷入到了诡异的平衡之中,看起来辽国占据上风,却是进退两难,西夏看起来被围困在城市之中,却稳坐钓鱼台。

    两个国家都没有意识到,在不远处的灵州,一场巨大的变革已经出现了。

    就在他们不远处的灵州,他们一直都忽略的对象北宋,也开始动手了。

    灵州近在咫尺,如果说,搜索粮草的话,水草丰美的灵州,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只不过,辽国无暇搜索灵州,哪里不属于他们进攻的路线,在加上周文秀从哪个方向回来,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并且告知,哪里已经被元昊集中。

    这是一个很容易拆穿的谎言,可是在当时的前提下,很容易漏掉,在西北获得了不少的收获之后,更没有人会提到这个方面,毕竟,灵州距离兴庆府太近了,除非元昊主动的告知,否则,谁也不知道,人员和物资有没有集中。

    在这样优势之下,北宋悄悄的进军,并且开始把根扎在了灵州。

    在拿下了几乎全部灵州之后,韩琦一直小心的待在西平府,顺道的,把个灵州,包括靠近西平府要的地点都给占据了。

    1个月之前,他只是控制了西平府这个重要的地方,可是一个月之后,整个灵州,甚至包括了跟灵州交接的其他的地方,被北宋占据了,设立了24个要点,虽然这些要点,只是一座棱堡,可是只要建成了之后,就可以彻底的控制住这一片地方。

    一个西平府,可以让北宋拥有一个稳定的支点,24个棱堡汇聚成片,这会形成一个屏障,把整个灵州囊括其中。

    在地理位置上面,灵州,并不能够称之为险峻,也不算是易守难攻,可是灵州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面,是土地的肥沃。

    灵州是属于河套附近的富饶之地,黄河的几字形,正好在这里经过,黄河中游的重要的支流,在其中经过,带来了充沛的水源,这里从古道尽,都属于的富饶之地,只不过在西夏手中糟蹋了。

    现在,落入到了北宋的手中,只要灵活的布置,再加上一系列的棱堡保证安全,这里会成为前方的基地,只要能够开发出足够的土地,这里会成为北宋在西北的重要支点。

    粮食对于边塞的作用,可以说是被称之为第一的,有了粮食,才有大军驻扎,才有大军的战果,甚至是进攻性。

    经过了战乱,过度的开发,以往富庶的关中之地,已经变成了一片贫瘠所在。

    西北之所以耗费巨大,就是因为本地没有什么产出,基本上全部依靠外运,这边恶劣的环境,加上不方便的交通情况,让运输费用非常的高。

    封建社会,最惨的劳役,就是往边军运送粮食,给的东西少不说,还容易遭受到危险。

    人力推动粮车,每天行进的里程非常的有限,哪怕是保持着最基本生活需要,都需要众多的粮食,更别说有人吃拿卡要。

    这一条2000里的路程上面,不知道,多少人埋骨其中,最可怕的是,就算是这样,运送一石粮食到陇西前线,所付出的代价,非常的惊人。

    从汴梁运送到陇西的粮食,几乎翻了10倍,原因很简单,一车粮食,要从汴梁运送到陇西,单纯陆上的消耗,就超过了它本身的数倍的,再加上损耗等其他的方面,不卖到10倍,就要赔钱了。

    从真宗时代的,陇西的危机开始显现开始,所有朝臣最认可的做法,就是屯田,哪怕耗费巨大,哪怕使用军屯这种方式,只要陇西能够多产1石粮食,就代表着从汴梁到陇西,少运送5石以上,这个比例非常的可怕。

    认识到这一点,并不代表能够做到,薄弱的环境,种草还可以,粮食很难,甚至就连是种草,也相当的贫瘠,比起河套,比起内蒙古,不知道要差了多少。

    也只有靠近边境的地区,好一点,哪里又是战区,天知道,什么时候,西夏就会过来攻击,就算是能够种下,也白白便宜了西夏。

    可是灵州不一样,这里是西夏的地盘,西夏不是北宋,从来没有种植粮食,还是天种天收的样子的,这一片膏腴之地,就被这么的放弃了,这多多少少,让他们感觉到浪费。

    只要有足够的军民,只要有大量工具的支持,开发出来,将会是一片沃土,保守估计,灵州如果开发出来的话的,耕地面积,不会少于400万亩,哪怕一石,就是400万石,这代表着之汴梁少支出2000万石,这是一个巨大促进,对于整个西北都是有难以估量的好处。

    单纯是节约的资金,就千万贯,更别说大量粮食带来的稳定防守,到时候,甚至有余力集中一部分的粮草,对西夏进行反攻。

 第三百三十章 韩琦到来

    灵州从一开始,就是北宋攻击的重点,可惜,西夏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清楚,灵州的胜败,关系到西夏的国运,一方面的,灵州距离兴庆府太近了,西夏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庞大的一片领土,可是实际上,也只有五州之地,

    灵州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的关键的一个州,可是过去的几十年之中,不但没有拿下灵州,反而是丢失了大量的战略要点,眼看着距离最终的目标灵州越来越远的前提下,他们只能够把这个目标放在了心底。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现在没想到,跟辽国的冲突,把北宋引入了,非常强硬的韩琦,趁着关键的机会,抓住时机,一下子攻占了灵州。

    站在西平府的城头之上,韩琦感慨万分,西平府不算什么,一个西夏的城市,或许从北宋的城防上面,学到了一些东西,可是跟北宋的城市比起来,差的太多太多了。

    就算是随便一个小县城,也可以完爆这里,可是加上了8个棱堡,那就不一样了。

    在西平府的外侧,呈现出了星型布置的8座棱堡,每一个棱堡之间的距离大概有快2里,8座棱堡,笼罩着16里周长的庞大的面积,在这个区域之中,绝大部分都会遭到双重,甚至是三重的攻击。

    有棱堡作为依托,那么看起来非常简陋的西平府城墙,也变得非常坚固起来,到时候,只用留下一批长弓手,在没有攻破外围的棱堡的前提下,根本无法对西平府下手。

    韩琦看着已经封顶,正在对内部进行修建的棱堡。

    早在保州的时候,就已经对棱堡的修建进行了准备,说白了,有水泥的前提下,棱堡的修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不过是更加高大,要求更高,而且建设的隔年速度而已。

    西平的棱堡,是最早修建的棱堡,已经足够坚固了,主体工程在10天之前,就已经完工,基本上已经干的差不多了,小规模的烈度攻防,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韩琦看着逐步竖起来的棱堡,一阵阵的感慨,8座棱堡,足以让这里固若金汤,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