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90章

皇宋锦绣-第290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没想到,一系列的事情,最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辽国已经出征了,他不可能退缩,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战争之中度过的帝王,元昊有自己的骄傲,三战定北宋,赢下了立国战争,西夏在他的手上,也获得了扩张。

    辽国境内的党项族,是既定的路线,西夏狭小,党项立足,时间太短,人口并不多,大规模的掠夺汉人,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容易让国内出现问题,那么位于辽国境内的党项人,是天然的目标。

    同时,辽国境内的党项人,也是受到了巨大的欺压,一边是最底层的牧民,一边是主要种族,位列上层,谁都会选择。

    本身,元昊的方法是勾勾搭搭,慢慢的吞并,并且获得部族,可是最终引起了辽国的注意,在党项叛乱的时候,派遣大军,却被元昊杀掉了,这也是一切的根源。

    当然了,也有其他的事情,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元昊是一个君王,更是一个战士,他立身之战,就是在进攻甘州的一战,他的父亲打了六次,都没有打下来,他一战而成,以此奠定了继承人的位置,然后一生之中,转战南北,很少败绩,这也是这个时代,三国之中,战绩最为可怕的一个统帅,说是天然的将军,毫不为过。

    在将军的眼里,迎击是肯定的,一些必要的准备也是必要的,他很清楚,10万大军,并不是辽国的极限,作为三国之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辽国有动用50万,甚至是更高军队的实力。

    在这一点上面,他甚至的要感慨,如果不是北宋顶在前面,不是在河北一线,牵扯了几十万的大军,辽国稍稍动用更多的军力,就不是他能够阻挡的。

    河北,不但是北宋防御的重点,也同样是辽国防御的重点,双方在这里囤积了百万大军,长达百年的对持,在军事领域,是非常少见。

    强大的驻军,拖住了北宋和辽国的力量,也给了西夏发展的机会,否则的话,无论是辽国,还是北宋,在没有外部的影响,可以调动全部军队的话,西夏怎么可能存活。

    元昊是无双名将,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点,克并不代表着他,可以以一敌十,实际上,无论是北宋跟西夏的战争,还是辽国跟西夏的战争,在军事力量上,占据优势的,反倒是西夏。

    一个只有五洲的小国,居然在军力上面,压倒了辽国和北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双方都在跟西夏的作战之中,充当了第三者的盟友的身份。

    哪怕是辽宋之中最弱的宋,能够调动20万以上的大军,还是最为精锐的中央禁军,那会是什么后果。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在漫长的对持之中,军费和人力都消耗在了河北前线,当经济环境逆转,灾害天气不断的情况下,又有了昏君,一切都无法挽回,强悍的,可以跟辽国和西夏的重骑兵争锋北宋禁军,真的就变成了仪仗队了。

    现在一切还来的及,仁宗不但拥有璀璨的文臣,也拥有一批能文能武的儒将,更有还没有彻底没落的将门,开国的将门,或许已经腐朽,可是新成长起来将门,却成为了中流砥柱,更别说,狄青这个不世的名将还在。

    这一点,元昊根本不知道,他还没有意识到,北宋准备向他下手。

    在立国三战之前,元昊或许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北宋是主攻的,当立国三战之后,伴随着军事上面的大量失利,伴随着重要军事的区域的占据,北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攻击西夏的能力,战略态势逆转。

    元昊是军事天才,也很注重于情报收集,可是,韩琦做的更好,他所在的陇西,距离西夏前线,最少有千里之遥,对于步兵为主的北宋而言,要调动,并不容易。

    前线的军力,自保有余,攻击不足,重要的兵力都是放在内线,准备随时支持,这是一个防守态势。

    在元昊看来,或许北宋并没有得到,西夏跟辽国大战的消息,或许,已经准备签订的合约,给了他信心,或许,是辽国的压力,总之,元昊在这里犯错误了。

    元昊忘了一点,北宋也是有马的,虽然不是什么军马,没有可能上阵厮杀,可是在极端的前提下,大量调动,还是没问题。

    同样的,早在几个月之前,韩琦已经在准备了,大量物资,孤注一掷的送往了边境。

    如果,在这个时候,元昊派遣大军,对北宋边境,进行攻略的话,效果肯定比拿到辽国的一点点部族强的多。

    长弓队的好处众多,这也是韩琦毫不犹豫的普及长弓队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手底下的骄兵悍将,从来都不拒绝的根本原因,连贵为将门,守卫北宋西北边陲的种家和杨家,都认可的前提下,这一切顺利的铺开了。

    长弓的种种优势,如果说有一个唯一的弱点,那就是,对于后勤的要求巨大的。

    长弓的威力,来源于强大的动力,箭头和长度,是关键,西北连树木都很少,箭头箭杆,都是加工好,送到了边境。

    同短弓不同,长弓的箭的重量,比短弓差不多重了一倍左右,再加上在战斗中,三四倍的射速,带来了长弓巨大的消耗,如果后勤没有保证的话,长弓,根本无法做持久战。

    韩琦的打算是,一旦西夏跟辽国,在贺兰山,打成一片,新组建的15个军的禁军,将会兵分三路,共同攻击夏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继续攻击兴庆府,以直捣黄龙的方法,瓦解掉西夏。

    4万人左右,8万匹马,还有大量的辎重车队,现在,大部分的后勤物资和民夫,都已经抵达边境的,在三个地方缓慢的聚集。

    这是最佳的瞒天过海的方法,民夫不同于军队,调动起来更加隐秘,更加不引人注目,当然了,唯一的弱点,就是,把大量的物资,还有没有多少抵抗能力的民夫,丢在边境,如果遭到西夏大规模的攻击,那么损失惨重。

    韩琦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有情报的支持的,在调查了西夏和辽国的情报,双方的主力,最少是一大部分的主力,都集中在辽国和西夏的边境,辽国的先锋,距离金肃城,已经不足600里了,对于全是骑兵部队的萧惠部来说,可能要三天,就抵达金肃城。

    辽国的强大,这是西夏和北宋都清楚的,御驾亲征,其中包括了最为精锐北院,南院,还有铁林军,这些精锐部队,不是辽国军力的全部,却是很强大,元昊哪怕是本土作战,可是实力上面的差距,让他不得不全力以赴。

    这种情况之下,连桀骜不信的元昊,都主动的向北宋求和的,为此不惜把条件一在降低。

    换成之前,北宋是求之不得的,减少西北的支出是终点,可是现在,必须要从这一战之中,获得足够的好处,灭亡西夏是最高的想法,最不济,也需要占据战略上面的优势,保证不被西夏主动进攻。

    在这种的情况下,看起来冒险的举动,却成为了节约时间,增加效率的最好的方法,现在,一切都要看另外一边,辽国方面发展,特别是身为死间周文秀,在这一战之中,能够做到多少。

 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

    金肃城外,一只庞大的骑兵,正在快速的行进的,接近万名骑兵,共同出马,带来的威慑力是非常强悍,万马奔腾之下,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全本小说网,https://。)

    可是在烟尘上面,却非常整齐,这是训练有素的骑兵的象征。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依靠着烟尘,观看士兵虚实的方法,一般而言,混乱的烟尘,代表着,这是较差的部队,训练有素,有战斗力的部队,烟尘一般都非常的整齐。

    在众多的骑兵之中,周文秀也在其中,他率领着本部1000人,跟随着萧惠的大军一起出征。

    作为贡献巨大的心腹,周文秀用了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在萧惠的面前很是刷了一下脸,不但贡献了足以装备2000骑兵的新型重甲的,也在很多的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无论是带兵的能力,军略,还是战略的眼光,他都是萧惠看重的青年才俊。

    哪怕是装备了新式装甲,但是战斗力参差不齐骑兵,被他扭合到了一起,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目前萧惠麾下的前锋,这一只部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

    辽兴宗的命令,是让萧惠先锋出阵,实际上,作为北院枢密使,韩王,他掌握着接近6万人的部队,不过那些部队机动能力并不强,也不是萧惠最看重,所以就被丢到了一边,让他们慢慢的赶,也只有他带着9000多精锐,先出发。

    为辽军奠定优势,他们9000的大军,在金肃城稍事休息,补充了一部分的给养之后,立刻大军出动了。

    不足一万的骑兵,这在北宋而言,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许集中全国之力,还能够凑够一两万,战斗力根本就不强。

    战马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的集中北宋之力,大规模的养马,还真的能够培养出一部分战马。

    可是这样代价太大,同时,农耕民族不适合作为骑兵,大规模装备的前提下,在战斗力上面,跟游牧民族有较大的区别,这样得不偿失。

    上万,甚至是数万的骑兵,在辽国和西夏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大数字,以牧民为主的这两个民族,随便可以拉起10万以上的骑兵,辽国甚至可以动员二三十万的骑兵。

    元昊在干掉了辽国的招讨使,就开始做了一些准备,坚壁清野这样的,元昊也不可能一战而退,如果能够御敌国门之外,并且取得胜利,何乐而不为呢?

    坚壁清野是以弱胜强的好办法,可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士气,如果坚壁清野没办法鼓舞士气的话,那就不是坚壁清野了,那就变成主动败退了,冷兵器时代,士气一弱,那么就兵败如山倒了。

    元昊非常重视萧惠,作为辽兴宗朝上,最能打的将军之一,也是重点观察的。

    萧惠没有携带大军出动,这让他看到了机会,为了迎击他,元昊准备了2万步卒和1万精锐骑兵,其中包括了3000名的铁鹞子,准备用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压倒对方。

    3000铁鹞子,说白了,就是一个的数字,可是这个数字,却是元昊起家时候,铁鹞子的数量。

    铁鹞子一直都是西夏的王牌力量,虽然铁鹞子经过了西夏建国和逐步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了数万,可是大部分的铁鹞子,还是以3000为单位。

    在元昊看来,军力3倍以上,还有足够数量的骑兵,最关键的是,最能打的铁鹞子,应该能够给萧惠一个下马威。

    大草原和荒漠之间,没有树林,也没有复杂的山地,要隐藏起来,非常的困难。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远程,或者是大范围的迂回作战,进行攻击,借助着种种的布置,以多打少,可是在小范围之中,就能够是硬碰硬了。

    谁能够在力量上面,压倒对方,谁的拳头大,谁力量大,就能够取胜。

    知道有三倍的敌人,在前方安营扎寨的时候,萧惠的第一反应,不是驻扎下来,徐徐图之,等待着机会,是直接开打的,因为萧惠相信,他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对方,这是绝对实力。

    萧惠下达了命令之后,当悠长的军号声响起,整个阵营迅速的发生了变化,从便利于行军的阵营,变成了锋锐阵营,开始加快了速度。

    野利荣兴,目前这一只西夏军队的统帅,他出身与西夏贵族,野利家,同时也是西夏名臣野利仁荣之孙。

    野利仁荣,是野利皇后庶族,出身很高,且知识渊博,熟知历史。在历史上面,他是西夏文字的缔造者,元昊在这里面,只是一个领导荣誉而已。

    作为目前西夏3万军队的最高长官,野利荣兴当然不能忍,他以铁鹞子为前锋,开始跟辽国硬杠,2万步卒压阵,1万骑兵正面对抗,以铁鹞子为箭头,双方相对冲锋,开始了针尖对麦芒的攻杀。

    周文秀,带领着1千新式重骑冲锋在前,身后,则是其他的骑兵,换成之前的萧惠,或许会选择别的方法,不停战争,选择突破口,可是新式重骑,加上手中的重骑,在多了2000新式重骑之后,达到了5000人,这也是萧惠的底气。

    双方一场硬碰硬的战争,在骑兵冲锋之中,只是几十息的时间,两股洪流就会撞在了一起,在以万人为单位的骑兵部队的攻击之中,没有犹豫,没有退后,有的只是的疯狂的向前再向前。

    向前不能够保证一定活下来,可是向后,那就一定会死。

    经过了北宋,还有周家的培养,周文秀不但是一个出色的谋士,也是一个英武的将军。在力量和技巧,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