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16章

皇宋锦绣-第216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信要的是游离于朝堂之外,却不是彻底的跟整个朝堂脱节,那样对他的发展不利。

    单纯一个城市,几万人,甚至是几十万人,发展到极限,又能够有多少作用的,大宋的强大,是因为人口,是因为富庶,工业化生产带来红利,永远是商品销售带来的,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

    “看来,真的是在制造!”韩琦的目光,落到了旁边的试验场上,眼前一亮的说道。

    因为刚刚试验东西还没有收拾,再说了,这玩意也没有什么秘密,就算是有,韩琦这样的级别,有什么的秘密,是可以让他都接触不到。

    韩琦带过兵,当然看出来,这是测试武器,五头猪被分尸,不管是一次,还是五次,这就足够惊人了,更让他心惊的还在后面,一头猪从头部到身体被分成两半,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铁剑的程度了,这是神兵利器啊。

    “我能不能看看!”韩琦指着在现场还剩下的那个大刀说道,这是斩马刀的样式,不过加厚加长了。

    它也算是三个完成品之中的一个,可是有些太重了,是厚背大刀,不太适合随身携带,被几个人的放弃掉了。

    “可以!”赵信点点头,孙吉再一次的走上去,回头问道:“殿下,让他们准备猪过来!”

    赵信想了一下,说道:“不用,你让人送两套步人甲过来!”

    两套步人甲!韩琦眼前一亮,猪最多代表着这个武器,对于人有极大的杀伤作用,并不代表这个武器拥有着直接上战场的能力,可是铠甲不一样,只要能够斩开铠甲,代表着这个武器的杀伤力,而且还是所有铠甲之中,防御力最强大的。

    到底是怎么个测试方法,却可以看看。

    很快的,步人甲送来了,是两套,赵信还让人带着一根木头,在地面上固定下来,然后套上步人甲,并且是两套。

    韩琦看的越发有趣了,感情,赵信非常自信啊,如果这一把刀能够破开两层的步人甲,那么,真的是宝物了的,他都有兴趣来一把。

    果然,当一切都摆放整齐,孙吉手握长刀,这把长刀跟孙吉高大的身体相配,双手握到了极限,然后用力挥舞。

    嚓的一声轻响,没有所谓的金铁之交,更没有四散飘飞的铁片,有的只是所有挡住刀锋的东西,都被刀锋一刀两半。

    “西!”连韩琦这样泰山不变色的枢密副使,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气,他想过这个宝刀可能会非常的强大,却没有想过,这个宝刀会强大到这种程度,这已经可以算是切金断玉了。

    切金断玉的刀很少见,却也不是没有,可是那个金和玉,都是一小块,代表着这一把刀,拥有了这样的性能就可以了,真的让宝刀砍石头,或者是砍铁块,你看他坏不坏。

    这一把宝刀,或许还没有达到砍石头,或者是砍铁块的程度,却可以轻松的斩断步人甲,看情况,还不是那么的费力,这样算来,如果在高手的手中,比如说孙吉,他拿着这把长刀,几乎可以无视北宋最强大的步兵步人甲。

    孙吉等人,脸上也是吃惊,哪怕之前的测试,已经展现了神兵利器的锋利,可是锋利到这种程度,着实少见,这一把刀,是所有武器之中,最大,也是最重的,可是这个武器,真的是战场上面的利器。

    “殿下!”韩琦的话语,都有些稍稍结巴了起来,说道:“这把武器能不能给我,卖给我!”

    “韩相想要,没问题,给你了!”

    “多少钱,我回头让人送一千贯过来!”韩琦大气的说道,到了他这样的位置,每年只是枢密副使月俸都超过300贯,更别说他的家族的,1000贯虽然多,对他而言,并不是怎么大钱。

    “不用了韩相,我是说送给你了!”

    “这怎么好意思!”韩琦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赵信只是一个保州侯,那么拿了就拿了,到了这个程度,也不可能是清廉如水,不过是一把千贯左右的刀剑,可是赵信的身份不一样,他的真的身份是黄二子,拿了他的东西,怎么会是那么的容易了,说不好,未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又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赵信满不在乎的说道。

    “不昂贵!”韩琦是聪明人,从赵信的态度之中,分明看出了不同,如果是为了送一把宝刀拉拢他,那么不会是这么轻松到了极点的态度,真的很廉价么?

    孙吉一伸手,说道:“我们手中的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今天打造的!”

    “今天打造!”另外一个要点,被韩琦把握住了,他愣了一下,想起来,之前因为长弓的事情,整个的禁军的许多铁匠和工匠,被赵信借到了苗家庄,之后,又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有抽回去。

    原因很简单,到了苗家庄这里,苗家庄是要负责一日三餐和住宿的,这对于禁军的后勤来说,是节约了很多。

    在军队之中,或许正规部队,这方面控制的比较严格的,后勤部队和辎重部队就不行了,贪腐很多,这种摆明可以占便宜的,他们当然乐意了。

    韩琦也是把握到这一点,对于底层人的做法,他是心知肚明的,也不点破,水至清则无鱼,他也过了需要抓贪腐来升官的级别了。

    他更关心的是后者,今天打造出来的,而且是5把,那就意味着,这是可以量产,甚至是大规模生产的武器的。

    韩琦甚至忘了要跟赵信告别这件事情,直接就岔开话题,这一把刀他也没有拿走,如果是千载难逢的宝刀,他不会错过,可是如果是批量生产,最少是可以小批量生产的那种,就没有意义。

    就连孙吉这样的,拿起这样的战刀,日常使用都有些过了的,更别说他这么一个文官,拿起来也挥舞不动。

    很快的,韩琦确定了一下他需要的,三尺青峰,跟书生剑差不多,也是惯用的武器,至于时间上,就定在一周。

    毕竟,好长时间才出了5把,有一点点的运气,可是赵信相信,在数据的支持之下,这种运气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一周时间足够用了。

    韩琦满意的回去,这一把刀又剩下来了,赵信也不在意,未来,伴随着这样的武器,一点点的出现,这样剩下的就会很多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离开之前

    一把神兵利器,就让韩琦改变了接下来计划,本身,他是准备回去的,赵信失去了皇二子的身份之后,几乎不太可能遇到危险,可是现在,索性在赵信离开之前,他先在这里留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实际上,赵信有些低估了这些铁匠们的实力,在第二天,40个铁匠一共打造了80把武器,其中昨天打造出五把最好武器的铁匠,都打造同样制式的书生剑。

    因为实验和记录,再加上严格的控制,重现的纪录非常的高,这几个铁匠第二天都做出了类似的铁剑,一共是7把,其他的铁匠,也都出了,第二天就出了14把之多。

    赵信在磨刀的过程之中,就通知了韩琦,在7把同样的书生剑,磨制到最好的几率也是相当的高。

    韩琦略微有些吃惊,他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赵信这么不在意,连神兵利器都可以量产。

    当韩琦抵达的时候,第一把已经磨好了,或许是书生剑使用的更加广泛,在卡牌系统之中,基础就比其他的武器高,而且7把摆放在一起,那种冲击力,非常强,就算是韩琦也有一种被炫目的感觉。

    不用尝试,哪怕是拿起来,放在身边,就感觉到那种无形的寒气,似乎是锋利到了极点,对于赵信,韩琦还是非常相信的,既然这是量产品的,而且一天就造出来了,还有7把,他拿起来还是心安理得的。

    顺便问了那些铁匠,韩琦更多的是想要知道,这些刀剑,是不是禁军支援苗家庄的那些铁匠打造出来的。

    赵信的回答,让韩琦心中一亮,果然,就是这些铁匠打造,而且,是每一个铁匠都会。

    摆出了武器,哪怕是最差的哪一个,经过了打磨之后,都可以破开步人甲的,不同的是,力量不同,技巧不同,破甲的程度不同,可是钢剑在质地上,还有锋利程度上面,是远超步人甲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实际上,每一把剑的制作时间,从原来4个时辰,减少到了3个时辰,一天还是2把,可是效率提升了,算下来从开始试验到现在,除了早期废品之外,剩下的,完成了接近1000把各类的武器,除了20多把的精品,剩下的都在水准以上。

    这些东西要如何处理,除了装备团练300把之外,剩下的700多把要如何处理。

    韩琦主动提出来,按照禁军的一等武器来购买,虽然价格只有7贯,也差不多有几千贯了。

    对于每年采购超过百万,甚至接近千万贯的枢密院来说,几千贯不算什么,而且他知道,这样是占了大便宜了,一把好武器,对于一个战士的提升相当的明显,禁军之前的一等武器,碰上这些精品,完全不是对手,无论是硬度,还是锋利度,都不是对手。

    普通的,可以大批量的购买,其中稍稍好一点,50把5。5硬度以上的,14把5。9,被单独拿出来。

    韩琦认为,这些剑不适合集中购买军队,他可以带一批回去,看手下的指挥使们要不要,将军跟武器,这是珠联璧合。

    这些武器很热门,韩琦带回去的,基本上都以50…150贯左右的价格,销售完毕了,最精品的那些的,千贯都没问题,来到保州平叛的这些将军,没有几个是家大业大的,他们买不起。

    买不起就算了,赵信想了一下,接下来,无论是建城,还是开发港口,都需要钱,大量的钱,保州受到了巨大创伤,少了几十万人,这直接的影响了馒头包子销量。

    虽然说,各地云集的客商,也让销量稍稍的提升,跟之前一天一千多贯的利润比起来,降低了太多太多了。

    没办法,馒头包子这样,面向普通大众的生意,最怕的就是人少,人少了,你覆盖率再高,又有多少利润,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肥皂,受到兵灾,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谁还顾得上洗东西,两个方面,都大规模的萎缩,差不多保证了每天接近400贯的收入。

    一个城市,虽然仁宗会从封赏,然后从政坛提供一笔资金,可是这笔资金不会太多,几万贯而已,看起来相对于普通的人家,甚至是大户人家,都是一个可怕的收入,可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特别是赵信计划的城市,这样钱,有些杯水车薪了,在他看来,钱是越多越好。

    700把武器,最终是5000贯,50把精品一点,又是差不多5500贯,平均价格高达的110贯,剩下的这些,14把,哪怕一把500贯,这就差不多凑够了接近2万贯,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接下来,赵信的计划相当的有利。

    打造兵器,实验冶铁,已经到了一个段落了,接下来,就是铁匠们自己来摸索,他们会伴随着逐步的熟练,降低打造一把剑的时间,甚至赵信对于炉子,风车之类的进行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可能原来4个时辰,3个时辰的打造过程,能够减少到一个时辰。

    这不是不可能的,因为在21世纪,那些打造手工剑的,他们往往也是2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打造完成,北宋使用的器具,跟21世纪有所差别,可是向着那个方向改进,应该不难。

    只不过,赵信没有精力和工夫,再把时间放在这里了,跟之前计划相比,已经推迟了差不多10天了,是时候离开了。

    自由了,时间大把了,赵信心中的紧迫感,一点都没有减少,北宋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也是外部环境最好的时机,真的当辽国被金国灭亡之后,甚至更强大的蒙古崛起之后,北宋的机会就不多了,除非彻底的进入到火炮跟火枪的热武器时代。

    1044年,也就是庆历四年就有一个机会,在庆历和议签订的档口,西夏跟辽国发生了冲突,辽兴宗御驾亲征,率领文武大臣和10万大军,讨伐西夏,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借口却是辽国公主的身死。

    实际上,元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就用兵一说,确实是一个天才,无论是西夏的立国三战,还是1044年辽兴宗的这一次进攻,西夏都危在旦夕。

    元昊采用了诱敌深入的办法,一步步的让辽军深入到了西夏腹地,广阔的西北,给他实行这个计策的可能,辽兴宗有些忽视了庞大的西夏还有沙漠的可怕,当深入到西夏腹地,距离西夏的核心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辽军也如同强弩之末了。

    不能就食于西夏,辽国的后勤,又遭到了西夏小股力量的骚扰,本身就有些承受不了,最终,在崩盘的时候,西夏强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