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140章

皇宋锦绣-第140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色的干花和梅花,全部提取完毕,没想到,香皂还没有做成,先把香水给弄出来了的,这倒是意外的惊喜。

    实际上,香水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有纯度较高的究竟,纯度在90以上,就可以溶解制造香水了,蒸馏和酒精萃取,都是很简单的方法。因为火焰,是人类改变世界的第一工具。

    没错,古代历史上面,绝大多数的化学产品,高温煅烧,都是常见的手段,从人类开始使用火开始,温度就逐步的提升,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开始产生,最初的陶器只是盛放一些东西,到了730都可以装水,再到1230度,表面瓷化,瓷器开始产生。

    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科技树,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高温,确实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获得的化学方法,相对而言,分子,离子,甚至是催化剂一类更深刻的,也就是到了近代,伴随着元素周期表的认定和化学的深入,才逐步的产生和建立的。

    赵信在煅烧的基础上,用了蒸馏和萃取的方法,制作了更多的溶剂,溶解蒸腾萃取,就很简单的让香水诞生了。

    制作成了原始的香水,赵信倒不好添加到肥皂之中,一方面,数量太少了,这些香水添加到肥皂之中,制作出来的肥皂,数量并不多,添加效果不怎么好,还不如以香水的形态,暂时留下。

    经过了几次提纯,再加上古代化学的帮助,最终浓缩出了精粹,再根据一定的比例,混合到无水酒精之中,大概浓度在5%左右的的香水,一共1200毫升。

    赵信可以继续提升,达到15…20%浓度的更浓的香水,可是没有这个必要,按照赵信的嗅觉,已经感觉这个香水相当的浓烈了。

    中国人,又不是欧洲人,喜欢用浓烈的香水,压制身体的味道,清香淡雅,才是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太过浓烈的香水,只有在后世,东西方碰撞之后,西方的价值观压倒了东方之后,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5%浓度的香水,喷洒之后,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那种幽香,带着花香,又带着淡淡雅致,会让人流连忘返的。

    这是高端产品,赵信没有玻璃瓶,只能够选择比较名贵的羊脂小瓶,这是白瓷的一种,晶莹剔透,几乎是半透明,不说薄如蝉翼了,那太贵了,也是小巧可爱。

    没有喷嘴,没办法节约使用,只能够用特殊小棍,滴落之后揉搓使用,也算是能用了。

    预计,50毫升一瓶,一共差不多24瓶,这已经是最近是生产的全部产量了的,想要也没有了,干花不太合适,价格太贵了,制作出来麻烦,也有些得不偿失,鲜花又不好弄,在冬天,万径人踪灭,的能够找到这么多的梅花,已经算是不错了。

    或许扩大搜索范围,把范围扩展到保州,甚至是边境的其他军州,能够找到在冬天盛开的花朵,可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倒不如通过走街串巷的商贩,进行收购的,价格上可以稍稍高一点,用经济效益来吸引。

    随处可见的鲜花,当然比不上精心挑选,其中品种较为名贵的干花,这样的效果好,成本也只是干花的几分之一。

    看着一字排开的瓶子,用专门切削好的软木塞填充,摆在一起,一个小小的木盒子就装下来了,如果拿出去卖的话,肯定会引发轰动的,卖出来原料的三五倍价格,甚至是10倍的价格,应该不成问题,只是数量还是太少了的,哎,还是在春天好,百花盛开,这些原料是应有尽有。

    因为干花和鲜花,都做成了香水,赵信索性不给肥皂添加这些了,胭脂肥皂,硫磺皂,还有其他的几种天然香料,应该足以应付现在的市场了,市场需要一步步的大开,不能够一口吃个胖子的。

    跟昨天炼制肥皂,差不多是同样的过程,本身香皂的价格,略微的比肥皂高,在后世,普通的香皂,没有比肥皂高多少,也就是一些品牌,或者珍贵的,比如所谓添加了人参精油,或者是其他精油的,那已经归咎到了化妆品的行列。

    在添加原料的时候,微微不同,松脂的数量最多,也是最容易买到的,其次是胭脂,然后是硫磺,这三种是首先制作,第一个就是松香皂。

    穿越前,帮师姐做的,就是松香皂,赵信甚至还没有看到成品,就穿越了,好在基本流程是有。

    昨天,算的上是练手,基本上已经确定制作成功了,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的制造过程,稍稍快了很多的,相互配合,完成了第一个松香的制作。

    150斤油脂,差不多30斤烧碱,还有差不多3斤的松香,一共快200斤左右,大概能够做出来120斤左右的肥皂来,

    当然了,这个是纯粹理论上面,实际上,因为杂志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真正的数量,是会稍稍多一点。

    剩下的,都是一些杂质和甘油,因为甘油的提纯太过复杂,而且整个火候的控制,只有赵信一个人能够制作出来,暂时,不准备当成一个日常的产品的,废弃物,暂时倒掉。

    赵信很清楚化学污染的可怕,他也不想这一方碧水蓝天,变成污水沟,肥皂残余物,其中的强碱,连深埋都没办法处置,进入到水中,更是无法分解,彻底的污染水源,这是赵信没办法看到的,索性再弄一个焚烧炉子,甘油和大部分固体,是可以焚烧的,剩下,无害化处理之后,这才掩埋。

    只要除去了其中的强碱,一部分其他物质,对于生态的影响不大。

    这是小批量生产,如果大规模的生产的话,这个肥料处理,还有甘油的回收,肯定要提到日程上面来,因为独特产品的丰厚利润,又没有其他的竞争者,稍稍在清洁上面,付出一点努力,是没问题的。

    添加松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加上后世曾经做过,在孙吉等人的帮助下,几个小时之后,当所有的东西制作完成,过滤解析出来之后,皂基跟之前的稍稍不一样。

    由于添加了松香的缘故,呈现出单单的棕黄色的,这是松香本身的颜色,因为杂质较少,很好的体现在了肥皂上面,暂时在基皂的时候,看不出来,可是赵信听说,只要够纯净的恶化,是棕黄色的半透明的物质。

    卖相上面,因为古代化学带来得到提纯工艺,卖相很好,香味上,松香味也是比较常见的,墨香大部分就是松香味的,

    “好香啊!”薛玉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说道:“好像是有一股墨香。”

    “我来看看!”孙吉也很是惊喜的拿起了一个木盒,因为赵信的警告,他没有直接的拿起肥皂,跟木盒一起拿起,放在鼻子旁边,还没有靠近,就感觉到了一股单单的水墨的香味。

    北宋崇尚读书人,也因此,读书人的地位也相对较高,墨香和竹香,一向是比较高雅的,文人雅士的香味,这样的味道,一般人都会比较喜欢的。

    一百多斤的松香皂,切割下来,大概会有几百块,这是相对高端一点,不可能使用原来普通的,芳芳真正的小木盒,加入了一些变化。

    模具相对比较精致,最起码也是用了十几个工匠,两三天的功夫,不是之前那样,就是一个个的木头盒子的,做了一些修饰,有些,甚至雕琢了一首诗,或者一个简单的小画的。

    这些诗画,大部分都有模子,之前有木匠做一些较为高档的书画用具的时候,留下来的,正好用到这个上面。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精细活,哪怕是废了不少的功夫,最终,也不过做出了100多个,剩下,还是木头盒子,只不过的不是那种四四方方的,有些棱角,或者是样子微微有些不同,这也增加了香皂的多样性,跟肥皂产生巨大的差别,形成高低两个档次。

    这些香皂,会形成不同的类型,赵信也会在未来,给他们选择不同的包装的,不同于最低级的肥皂,那个只要是方方正正可以使用就可以了,香皂注定是跟高端澡豆竞争的,在卖相上要好,包装也不含糊,必须要高档。

    东西还没做出来,就考虑卖相考虑包装,原因在于,赵信对于做出来松香皂,有绝对的信心,也同时,一个用粗纸随便包装的肥皂,跟那种精心包装的澡豆,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虽然澡豆在使用之后,就会变黑,油腻,可是最初的包装却是很上档次,淡淡香气的整洁澡豆,是它的卖点之一。

    香皂要想跟它竞争,这一点,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润惊人

    包装卖相广告,这些最简单的东西,是赵信最不担心的事情,这是他懂得最多的地方,咨询发达的后世,广而告之的理论深入人心,包装什么的铺天盖地而来的,一层层精美的包装背后是一张纸,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可是只要是广告做的好,依然能够卖出去。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就比如所谓电视四大神医,一会苗医,一会蒙医,一会老中医的,甚至通过他卖出去的药,高达数百万,一听就知道非常不靠谱。

    赵信当然没有想过,要弄什么假冒伪劣产品,香皂从一开始定位就是高档产品,哪怕是第一款新产品,他的目标,也是澡豆,还是那种最高档的那种澡豆,所以每一个方面都尽善尽美。

    实际上,在赵信的卡牌系统之中,也有一些澡豆,有300文一两的,更有1800文一两,那是完全照着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制作出来的,又加入了珍珠粉,金粉,和少数其他名贵的药材,在这个时代,绝对称之为奢饰品之中的奢侈品,一斤澡豆的价格,都快能买几头猪了。

    一个高档的产品,当然要用更高档的包装,关于这个包装,赵信早就设计好了,以后世高档手工皂的那种设定,用全木质的包装,订单已经交给木匠坊了,会使用一些珍贵一点木料,进行精雕细琢,争取把古朴和淡雅,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到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奢侈品。

    松香皂带着淡淡的香味,这种充满了文人气息和文墨飘香的肥皂,是香皂之中第一个高档的产品,甚至会打开男性市场,这可是广阔,比女性市场购买力更强的市场。

    北宋崇尚理学,一下子改变了从魏晋南北朝过来的那种男性熏香,女性化的特点,士大夫多以不修边幅,放荡不羁为美,豪放派在北宋开始流行,大成者的苏轼,还是一个比赵信稍稍大一点的小屁孩,可是没有社会风气配合,恐怕豪放派也流行不起来。

    就目前赵信接触到的士大夫,多是如此,没有熏香的习惯,反倒是比较的古板,再怎么豪放,再怎么古板,是人都有清洁的需求,总要洗澡,洗手,花里胡哨的化妆品,胭脂香粉之类的,肯定没有办法使用的,就会被笑话了,大部分的士大夫采用的是清水洗,最多少许使用一点澡豆。

    使用之后,多会仔细的冲洗,争取不留下一丝的香气,防止被人说成脂粉味较重,这种松香皂,应运而生,就改变了这一点,他有香气,可是这个香气却不是传统的脂粉香,而是类似于一种墨迹的香气,跟文人的身份,相当的搭。

    文人们特别是练字之后,不小心沾染上的墨迹,哪怕在手上,也很难清洗,总不能黑着手去见客,香皂清洁的同时,还能够带来愉悦,这恐怕是几一个最大的卖点之一。

    看起来棕黄色,半透明,不是很花里胡哨的,还有文墨的香气的,身上低着淡淡文墨的香气,清新高雅,还身心愉悦,只要找准市场,一定会大行于世。

    把制作出来的皂基,一点点的注入到早已经准备的模具之中,哪怕是制作香皂,也需要静等24小时,这是客观规律,就算有加快的方法,也不适合北宋这个时代使用的,只能够静静等待。

    这时候,肥皂刚刚完成皂化反应,有反应之后残留的热度,是在屋内,不用转移过去,散热也需要时间,只有热量下降到了临界值,才需要保持,肥皂凝固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5…35度左右,快速的降温和持续的保温,对于香皂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容易引起最终的成品干裂或者其他的变化。

    好在这个控制并不是精确的,很多化工产品的生成,对于温度,深度,甚至是酸碱度都有精确入微的控制,好在肥皂制造不是,手工能够生产,跟别说赵信这样,在方方面面做的更好的。

    吩咐薛玉他们,继续工作,松香皂的完成,给了他们巨大的激励,可是今天做的香皂数量,要比昨天都,而且多很多,接下来,还有硫磺皂和胭脂皂,前者的制作过程,跟松香皂差不多,后者,可就是创新了,起码后世,红色的色素,添加剂众多,不必考虑把胭脂添加到肥皂之中,甚至赵信也不确定,一定可以制作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