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118章

皇宋锦绣-第118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手工的前提下,用钢铁来笼罩在城市的外围,增加城市的防御,那只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情。

    赵信知道孙吉心中想的这个,肯定会哑然失笑,打个比方吧,战舰上面,最初的木壳铁甲舰,使用的铁可是有几百上千吨,这对于工业社会,都很难承受,更别说北宋。

    整个北方,战略要地有多少城市,少说也有一两百座,这些城市如果全部用铁来包裹,可能要北宋生产几百年有有可能,现在根本不可能。

    北宋一年的铁的生产,不算低,可能有几万吨吧,比洋务运动之后的清朝都不算少,可是那时整个国家,无数铁匠汇总到一起的结果,一个城墙,哪怕薄拨的铁皮,就要的耗费,大半的铁,效果还不好,三四毫米的铁,面对着陆地攻城器的攻击,能够起到多少作用。

    更别说铁的价格很昂贵,一斤铁的市场价格大概是80文,一吨就是160贯,1000吨,要是1万吨的话,差不多160万贯,这还不说城市其他方面的建设,这对于北宋来说的,是无法承受的,这个提案,几乎在发出之初,就被否决了。

    铁跟这个能够跟水泥相比么,不说知道这个粉末的造价的赵信,就算不知道的孙吉等人,看起来这个粉末也没有添加什么东西,,本身应该不会昂贵,就算他的价格,达到了之前发泡剂的价格,一斤高达1贯,可是它的使用,并不是如钢铁那样,全方位,无差别的使用,他的使用是分散的,只是作为粘合剂的使用的。

    昨天整个合成的过程,他们都看了,最终成品拿回来的时候,也都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甚至到现在为止,整个配比数量,薛玉他们,还记得清清楚楚。

    使用起来是1斤粉末,1斤石灰,还有6斤沙子,然后就是加入水的搅拌,之后的过程,跟黄泥桨的使用过程,没有多少的差别。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整个粘合剂之中,除了这个粉末,其他的,都最廉价的,石灰可能要十文一担,这是比较廉价的,就在保州不远的地方,以后一个满是石灰石的山脉,开采矿物的工作,早就开始进行了,每天的石灰产量,相当的庞大。

    石灰从某种程度上面,还算是一种商品,至于沙子,就算是薛玉和孙吉,也不能把它当做商品。

    它就是河床之中的瓦砾,一点都不起眼,如果不是赵信使用了这个粉末,把他利用上来,就算是白白扔在哪里,也不会有人意识到他的作用的,它就作为河床之中的填充物,白白的在那里流淌,不会有任何衣蛾人会专注他们的去向。

    或许未来,沙子会跟石灰一样,变成有价值的东西,可是现在,他真的没有价值,那只是河床上的东西,只要给钱,谁都可以去挖,而且短时间,就可以挖掘不少。

    一份粘合剂,其中八分之七的东西,全部都是廉价的,一户一文不值一文的东西,就算是加入了这个粉末,相当的昂贵,也会跟馒头一样被滩低到一定的程度。

    发泡剂贵不贵,一贯一斤的价格,看起来,昂贵无比,大宗商品之中,很少有商品能够达到这样的价格,可是每一个馒头使用量少之又少,平均一个馒头上面,发泡剂提升馒头价格的一文,却让口感和味道大大的提升,为了赚钱,不会有人反对这个价格的。

    单独的价格或许会很高,除以八倍,这样价格就降低下来了,这样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是,使用量少的,只是粘合剂,跟之前整个用铁皮包着的有较大区别,就算价格在一斤一贯,也差不多可以接受,因为不是遍布在整个城墙上,都会使用这种粉末的。

    任何的东西,牵扯到军事方面的用途,他的价格也就过了,北宋禁军的全套装备,单纯铁本身来说,也不会那么贵,只是加了不少的人工和利润,可是最终这样高昂的价格,却因为良好的防护能力,而成为了军方订购的首选。

    单纯民用的话,别说是跟发泡剂一样的价格,哪怕只是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也较为昂贵,不会有人愿意用,黄泥桨依然可以用,之前世世代代的,都是用这个建房子的。

    可是跟军方牵扯到了关系,可以作为军用方面的使用,这种情况之下,这玩意的价值,可就大大的增加了,军事方面,很多东西都可以忽略不计,更别说他根本就不是所谓价比黄金的东西,只是一个稍稍贵一点的东西。

    几个人都怪异的看着这一片碎石,如果不是亲眼看着这个东西的研制完成,2天多的时间,能够把砖石结合成石头一样,这对于军事上面的好处,不言而论,就这么简单么。

    不是亲眼看到,他们甚至无法相信,一堆粉末,一些青砖,居然有如此可怕的效果,可是事实就在眼前,薛玉算是后来赶到的,他没有看到,孙吉大发神威的用了一百一十三锤,把这些东西砸成粉末,可是眼前的一切,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三个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终于薛玉打破了众人之间的平静,失声的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合理啊?”

    曲阳有些担心的拉着他,对着赵信的方面,使了一个眼色,轻声的说道:“有什么不合理的,你想多了吧有四少爷,更不合理的都出现过!”

    薛玉眼前一亮,对啊,怎么忘记赵信了,遇仙场景,连虎车和铁箱车都能够成功出来,一个建筑上面的材料,有有什么,可是他内心深处,隐忍不住激动,没错,就是激动啊,城防啊,这是城防的天然选择,有了这个,再也不怕修太高会坍塌。

    对比孙吉和曲阳,薛玉的军旅生涯略微有些坎坷,他参加了西夏立国三战之中的两战,都是惨败而过,几乎九死一生而还,其中不得不说,金明寨之战。

    今明寨是延州的前沿要塞,可以说极为重要,也是经过了精心布置的,可是他是一个寨,并不是一个城,面临着西夏十万大军的攻击,只有少部分人能够逃脱而去,薛玉就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当时今明寨,能够有这样的粉末,把今明寨建设的如同延州那样的固若金汤,那么之后的三川口战役,就不会输的这么的惨。

    孙吉虽然没有参加过三川口一战,却也是在西北战斗多年,西北城防的现状,几乎尽在他的心中,听闻薛玉所说的,也是分外的感慨,这个粉末确实是好东西,如果它能够普及的话,最好是价格不太贵,真的能够成为北宋的国之柱石。

    三个人,相互的交流,互相感慨曾经的经历,特别是薛玉,激动的无法自已,在他看来,如果,5年前的三川口战役之中,今明寨能够拥有这个粉末作为防御,城防再坚固那么一点点,依靠着今明寨的守军,就可以抵挡西夏的攻击,也就不会有三川口之败。

    赵信的听力超长,几乎可以听得到三个人说什么,在三人之中,说的重点,其实还在于水泥的粘合性,特别是薛玉无数次的提到了城防的高度,如果有这个粉末的话,城防可以提高一两倍的高度,这种提法,让他眼前一亮。

 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树缺憾

    孙吉和薛玉,不断交流,说实话,粉末表现出来的性能,几乎第一时间,被他们想到了军事上面的用途,他们甚至回味之前战争之中的某些遗憾,特别是薛玉,西北战场他并不是载誉而归,当时今明寨一战,他是少数活下的几个人,可以说,兄弟袍泽,都死在了哪里。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几个人越说越热闹,旁边的曲阳也不时的插口几句,无一例外的,都把这个粉末的地位放的非常的高。

    这么近,他们的一切交流,都没有逃脱过赵信的耳朵的,特别是听到,如果有水泥的话,他们就可以更快的修筑城市,减少因为城墙修建过高的坍塌。

    说者没有意识到,泄露了什么,可是赵信却听者有意,坍塌,难道说,用的糯米粥,建设的城墙,太高的时候会坍塌,这一点,一直都是他所不知道的,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在后世,关于棱堡,曾经有过一番的讨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诞生棱堡一类超级防御的原因,因为棱堡是在十六世纪出现,真正的威名显赫却是在梅斯战役。

    公元1552 5月份法王亨利2世攻占了洛林地区的梅斯城。5个月后,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5世率4。5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企图将其夺回,9倍的数量,还有大量火器和工程器材,可以说,对于神圣罗马皇帝来说,是志在必得的,可是最终功亏一篑。

    在这5个月中,5800守军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师圣雷米的指挥下已经在旧式城墙的背后重新修筑了一道新型防线。11月27日,攻方一天内发射了7000多颗炮弹,轰塌了70多米的城墙,其背后的棱堡防线依然完好,这样的强度,可怕到要命的,也直接改变了战局,让棱堡,真的站在了历史的巅峰。

    这还不能说明棱堡的强悍,尼德兰独立更是显现了棱堡的强悍,尼德兰大量的利用了棱堡,让西班牙的大军在棱堡链的防线之中,步履维艰,最终,让狭小和弱小的尼德兰,在强国林立的欧洲立国了。

    要知道,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关系,16世纪的欧洲火炮,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中国,从15世纪末开始,欧洲各国陆续开始了火炮上面的革新,只有更强的热武器,更强的大炮,才能够在海战上面占据上风。

    这个时代的中国,是处于明王朝时期,还沉浸在普通的热武器的时代,明末明军最强大的火炮,红衣大炮实际上是前装滑膛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从欧洲流传过来的,原来的名字被称之为小佛郎机炮,实际上,还不是欧洲最强的火炮,那是舰炮之中,也不是最大的,更别说步兵炮。

    在这个时代,诞生的一款堡垒,可以有效的抵御火炮等热武器的进攻,以不足对方八分之一的人员,抵挡住8倍的军队数个月的攻击,这还是在热武器产生的时代的。

    很多人都认为,棱堡应该是在火炮大规模的加强,十九世纪中叶之前,最强大的防御性武器,它创造了很多防御的神话,很多围城战,力量悬殊的攻城战,都是棱堡创造的,一些棱堡链,甚至让一些强国,空有超出数倍的军事优势,根本没办法发挥出来。

    偏偏,为什么这个棱堡,没有在中国出现,要知道,农耕的中国,从商周时期,就是防御力超过攻击力而著称。

    网上关于这样的讨论很多,很多人认为,棱堡的防御太强大了,是他没有诞生的原因,还有人说,是城大,人多,所以棱堡没必要,甚至有人会说,晚唐时期,如果棱堡遍地的话,就不会有统一的中国的,到时候,中国就会出现,跟欧洲那样的各国林立,因为攻城的难度加大。

    网络上面,很多的讨论都比较的杂乱,但是对于棱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果是明末,棱堡在中国诞生,并且在东北利用上之后,很多东西都可以解决。

    明王朝的后期,满清的威胁,在辽东耗费了巨大的功夫,修建了各种城堡,又以大凌河,宁广等重要堡垒最为重要,可是这些堡垒,无不成为了呆阵,清兵围困之下,反而成为了清兵围点打援的工具,坚固的城堡,反而,成为了的铁皮罐子,成为了装死尸的工具,因此引起了整个战线的破败。

    如果当时有棱堡,在满清半火器话的时代,一部分的棱堡,就足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最少说,清军强攻某些城市,是不可能攻下来的,强悍防御的城市,会让清军被打的满头是包。

    可是最终,还没有出现,大部分网友认为,棱堡没有出现,是因为中国的防御已经够强大了,没有必要在强大。

    对于军事上面,赵信只是一知半解,还真的就被这种看法给说服了,可是在整个网上,还真的没有的说明过的,以糯米粥为粘合剂的前提下,没办法建设的很高。

    在网络大讨论的年代,水泥已经成为了非常平常的东西,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泥,有些人,随便出去转一圈,就能够买到水泥回来,在他们看来,水泥似乎就是日常生活之中常用的。

    大部分人人比较浅薄的历史观之中,也没有意识到,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水泥的,事实上,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水泥,甚至连最原始的,古罗马砂浆这样基础的建筑材料都没有。

    中国古代,一直都使用着黄泥浆,糯米粥这样的粘合剂,这些被中国使用了千年,甚至更久的粘合剂,他的粘性,真的没有那么大,在建设更高的建筑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城墙。

    城墙是大型建筑的,需要的厚度很大,自重也巨大,以往能够建成的楼房之类的,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