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

第782章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第782章

小说: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59章 诸葛低头

    (全本小说网,HTTPS://。)

    什么?

    听到诸葛均的话,诸葛亮忍不住大吃一惊。//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个时代,粮食的产出十分的低下。

    上等好田的时候也就产量二三百斤而已,差的地也就几十斤,平均也就一百来斤。这还说的是风调雨顺的时候,一旦天干地旱,那就是颗粒无收。

    出去税收和租子,一家四口要想吃饱,需要耕种一百亩地。

    如果真的有这种亩产每年四千斤的粮食的话,一百亩地就能养活一百多人。

    整个大汉,还没有听说过这种高产的作物。

    不过大汉没有,不代表海外没有。早就听说郭嘉的战船能够远航海外。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海外有这种高产作物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绝对是神物啊!

    诸葛亮登时来了兴致。

    如果能够引进这种作物的话,成都的饥荒或许就能够解了。

    “三弟,你可曾见过这种作物?它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追问道。

    这个……

    诸葛均挠了挠头。

    “来的时候,小地曾经吃过一次,个头很大,一个足有一斤左右,味道还不错,香甜可口。听他们说是长安送过来的,名字叫番薯。”

    番薯!

    听到这个名字,诸葛亮一头雾水。

    他在博学多才,也不曾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时黄月英忽然道:“叔叔,你是说他们在你来的时候特意准备的?你以前被关押的时候没有吃过?”

    诸葛均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好像是这么会事。

    原来如此!

    黄月英点了点头,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诸葛亮却追着诸葛均问长问短,似乎对那个叫番薯的东西十分感兴趣。

    可惜诸葛均也不太清楚。

    毕竟也只是听关押的人员说了几句。

    “叔叔远道而来,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妾身已经让人准备了一些粗茶淡饭,待会儿你们兄弟再聊。”

    黄月英忽然说了这么一句。

    见到嫂嫂这么说,诸葛均也不好意思拒绝,当下起身抱了抱拳。

    “多谢嫂嫂!”

    很快,跟着下人离开了。

    诸葛亮正想追上去问个究竟,一旁的黄月英忽然扯住了他。

    “孔明,你怎么还不明白。人家已经给咱们摆出了条件了。”

    什么条件?

    诸葛亮忍不住有些不解。

    他的心思一直在那个什么的作物上呢。

    成都云集了十几万灾民,别说过了秋时,就算是现在赶种粮食,来年的收成也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

    如果真的能引进那种高产的作物,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你啊!

    黄月英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丈夫是个聪明人,可偏偏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没看出来。

    “你觉得郭嘉会无缘无故的把三叔叔放回来吗?”

    黄月英问道。

    不会!

    诸葛亮摇了摇头。

    如果换了他抓住了郭嘉的兄弟,也不会轻易的放回来的。

    “你觉得郭嘉是无意让三叔听到这种高产粮食的消息吗?”

    黄月英再问。

    不会!

    诸葛亮再次摇了摇头。

    如果这种高产作物是真的话,那就是农耕的一次大变革,人们不必那么辛苦就能种出充足的粮食来养活自己。

    尤其是在这群雄争霸的时代,这种作物绝对是核心机密,一定会严加保密,绝对不会轻易的透给别人听的。

    夫人的意思……

    诸葛亮也明白了过来。

    “妾身猜想,这一定是郭嘉故意把消息通过三叔透给夫君的。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成都的饥荒,人家举手之劳就能解了。”

    黄月英仔细分析道。

    不错!

    诸葛亮深吸了口气,道:“是这么个意思。”

    他也是聪明人,只是刚才有些患得患失,没有察觉到里面的信息。

    经过黄月英这么一点拨,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咱们愁死人的事情,搁在人家的手中根本不是个问题。夫君,人家自然不会轻易的把这种高产作物白给咱们的。你觉得他想要什么?”

    黄月英意味深长的看着丈夫。

    诸葛亮沉默了。

    郭嘉之所以先放了诸葛均,又通过诸葛均之口带来了番薯这么个成都急需的高产作物,无非就是想让他诸葛亮低头。

    可是诸葛亮能就这么低头吗?

    郭嘉可是黑水最大的敌人,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死在云州的阴谋之上的。

    可是诸葛亮不低头,成都这十几万的百姓就没有活路了。

    当然他也可以抛下这十几万百姓离开。

    可是他那么做的话,跟低头也没有什么区别。

    黄月英看着丈夫脸色仍然有些阴晴不定,当下叹了口气,道:“夫君,郭嘉如果真的是个无义之人的话,打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他可以等成都饥荒彻底爆发出来,然后率军长驱直入,毫不费力的占据成都。人家费尽心思想要让你低头,不也是为了这十几万百姓吗。你们都是同一类人,何况要相互伤害呢?你低头服个软就这么难吗?难道你的面子比十几万百姓的性命比起来还要重要吗?”

    啊!

    听到妻子的这一番话,诸葛亮忽然醍醐灌顶,一刹那全想明白了。

    他之所以起兵,并不是为了争霸天下。而是不甘于寂寞,也是为了给黑水出口气。

    这些年,诸葛亮一直想找一个仁主,想找一个真正为民的仁主。

    可惜环顾当今诸侯,哪一个都不如诸葛亮的法眼,唯独有个让他欣赏的郭嘉,可偏偏二人又成了对头。

    夫人说的没错。

    郭嘉是个仁主。

    人家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不忍成都十几万人丧身饥荒。

    自己辛辛苦苦在这里守着,是为了这十几万生命,人家这个时候抛来橄榄枝也是为了这十几万生命。

    既然二人的目的相同,自己低头服个软又有什么?

    如果能够救下这十几万生命,就算是身死又有什么可惜的?

    想通了这点,诸葛亮瞬间轻松起来。

    “多谢夫人金玉良言,为夫明白了。我这就派遣使者去见郭嘉,希望他能够救救成都的百姓。只要郭嘉能够让成都的百姓安居乐业,我诸葛亮任他处置。”

    诸葛亮终于低头了。

    他为的不是置气,而是十几万嗷嗷待哺的百姓。

    夫君!

    黄月英激动的忍泪盈眶。

    他终于想明白了。

 第1460章 用人不疑

    (全本小说网,HTTPS://。)

    为了成都十几万灾民的生死,诸葛亮不得不低下了头,亲自写信给郭嘉,希望他能够帮助成都度过难关。//全本小说网,HTTPS://。)//

    剑阁的法正等人接到了信,当下也不敢怠慢,只得加急送到了长安。

    哈哈哈哈!

    看到诸葛亮的亲笔书信,郭嘉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这个卧龙终于低头了。

    眼下也不由诸葛亮不低头。

    蒯越已经断了荆州通往益州的退路,马超孟获反反复复,不能信任。

    能解决成都饥荒的也唯有郭嘉一方。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戏忠和贾诩纷纷祝贺。

    尤其是贾诩。

    诸葛亮是他的师弟,二人同在水镜先生门下学艺,如今各位其主要两军对阵。

    从内心上来讲,贾诩是不愿意跟诸葛亮对阵的。

    毕竟二人还有些香火之情。

    所以他一直选择了逃避。

    但是贾诩明白,只要诸葛亮锲而不舍,他也逃避不了多久,二人最终还是要成为对头的。

    不过现在好了,诸葛亮已经向郭嘉低头了。

    以诸葛亮的性子和现在的地位,低头就意味着彻底的臣服。

    如此一来,两家就不会在出现冲突了。

    贾诩心中这才放下了一颗大石。

    天助我也!

    郭嘉喜极而泣。

    卧龙凤雏一直都是他极力想得到的人才,只是阴差阳错双方成为了对头。

    他出道以来,一项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唯一吃的一次亏就是在诸葛亮的手中。

    所以跟卧龙凤雏为敌,郭嘉还是很头疼的。

    不得已,他才要逼着老狐狸贾诩帮自己。

    如果没有贾诩的帮忙,郭嘉也有些心虚。

    如今,他可以完全放心了。

    卧龙很快就要回到他的怀抱了。

    有了卧龙诸葛亮,郭嘉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益州。

    打下了益州,云州的兵力就可以剑指江南,完成对曹魏和袁术的围攻部署。

    “主公,手下有一事不明。”

    戏忠不解道:“为什么你释放了诸葛均,诸葛亮就会主动投诚呢?”

    这件事他一直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郭嘉以诸葛均的性命要挟也就罢了,偏偏人家大大方方的放走了诸葛均。

    一个诸葛均也不足以让卧龙诸葛亮臣服的。

    呵呵!

    郭嘉忍不住笑了笑,目光落到了贾诩的身上。

    “志才或许不太了解孔明,但是文和一定猜出来了。”

    是吗?

    戏忠的目光落到了贾诩的身上。

    他的确不太了解诸葛亮。

    见到郭嘉把矛头指向了自己,贾诩也不好意思再保持沉默了。

    “三师弟虽然才华横溢,但心地仁厚。他之所以放弃了攻打剑阁的计划,就是因为益州爆发了饥荒。为了救济益州的百姓,他用军粮来赈济百姓。诸葛均虽然离开了,却带给他云州高产作物的消息。如今蜀郡十几万百姓岌岌可危,除了投靠我们云州,也别无他法。”

    原来如此!

    戏忠点了点头,赞道:“原来孔明也是个爱民之人。这点倒是跟主公有些像。”

    听说诸葛亮爱民如子,他心中也有几分敬佩。

    别看那些诸侯说的漂亮,真的倒了危急关头,能够眷顾百姓的还真不多。

    诸葛亮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怪不得郭嘉一直想收服他。

    既然如此!

    郭嘉急忙道:“立即命令张任法正运粮支援成都,另外命张辽打开五斗米教的粮仓,将粮仓的粮食运输到益州,帮助一周百姓度过难关。”

    诸葛均走的时候,虽然带去了番薯的消息。

    但是那玩意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大规模种植的,远水解不了近渴,郭嘉只能动用五斗米教的存粮。

    好在这些东西保存的很好,又在汉中,运输到成都也不需要太久,完全可以帮助诸葛亮度过难关。

    不可!

    戏忠急忙摇了摇头。

    “主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我们把粮食运到了成都,帮助诸葛亮解了围,他若是反悔又当如何?属下觉得,咱们还是先小人后君子。粮食先运进去一部分,然后让诸葛亮夫妇到长安来。咱们派人接手益州,继续清剿南蛮和马超,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他考了的也有道理,办法也十分的稳妥。

    志才兄!

    一旁的贾诩忽然道:“黑水一诺千金,诸葛亮也是个诚实君子,他说投诚就一定会投诚的。咱们不必多此一举,免得寒了人家的心。”

    他对诸葛亮十分的相信。

    呵呵!

    戏忠也只是笑了笑,道:“我能明白文和跟孔明之间的兄弟情深。但是政治就是政治,容不得一丝侥幸的。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本身就是个谨慎的人。

    一方面接手益州的防务,一方面让诸葛亮夫妇来长安为人质,也是老成谋国之言。

    贾诩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由于他替郭嘉背锅,提出了地价增值税,一下子就得罪了整个长安的士族。

    戏忠虽然已经不再是文臣之首了,但是他毕竟还代表着文臣的利益。

    整个长安的文臣集团手中哪能没有土地?

    贾诩提出了增值税,自然是动了他们的奶酪。

    戏忠虽然牵扯的利益不大,对于这个得罪整个文臣集团的贾诩也没有太大的好感。

    郭嘉坑人啊!

    贾诩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早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搞不好,会成为整个云州士大夫的公敌。

    不必如此小心!

    郭嘉却摆了摆手:“我用人,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诸葛亮夫妇在益州经营了许久,对哪里的情况十分的熟悉,有他在,赈灾的问题就能够落到实处。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为了成都十几万的百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