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

第454章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第454章

小说: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感到有些不太对劲。

    “他在等,等六月的到来!”

    郭嘉意味深长的说道。

    六月!

    蔡瑜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花容失色道:“你是说,他在等六月的阴雨天?”

    不错!

    郭嘉无奈的点了点头。

    须卜骨是南匈奴的右贤王,上一次跟郭嘉作战吃了火药武器的亏,所以对云州的火药武器十分的忌惮。

    他之所以按兵不动,除了谨慎之外,更重要的是想等到六月的阴雨天。

    因为火药怕雨水,一旦碰上了阴雨天,云州的火药武器大部分都不能用了。

    “这个混蛋好狡猾!”

    蔡瑜再次色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云州恐怕要面临新的危机了。

    不要担心!

    郭嘉笑了笑,道:“火药不能用,但同样他们的骑射也不能用了,双方现在比拼的只能是最原始的肉搏了。”

    可是……

    蔡瑜迟疑了一下,道:“他们是长在马背上的人,骑术自然要比我们强,又占优人数上的优势。我们除了紧守要塞,别无他法。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只要绕过要塞,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

    草原游牧出征是没有补给这么一说的,他们都是将牛羊待在身边,饿了就吃牲畜,完全可以实现以战养战。

    呵呵!

    郭嘉笑了笑,道:“我就等他们都进来,让他们来个以战养战。”

    什么意思?

    蔡瑜有些不明白。

    但郭嘉没有继续解释。

    “我已经让荀攸做好了准备,一旦连阴天到了,就放他们进入云州。不过在此之前……”

    他脸上一沉,道:“我要先解决袁绍这个跳梁小丑。”

    袁绍数次对云州落井下石。

    之前郭嘉一直没有跟他一般见识,没想到这厮还来劲了,居然海陆两出,攻打幽州。

    冀州防线有三万人,又有徐庶坐镇,不会出什么乱子。

    但是袁绍所在的青州拥有海船,可以组建一支水军。一旦让袁绍的水军突破冀州防线,就会对刚刚起色的幽州造成极大的破坏。

    现在是五月,离阴雨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郭嘉打算先打掉袁绍的水军。

 第842章 锦囊妙计

    (全本小说网,HTTPS://。)

    幽州刚刚稳定不久,畜牧业正在紧要关头,兵力也十分吃紧,根本就挡不住一场战争。全本小说网https://。

    一旦袁绍的水军登陆,一定会打断幽州的畜牧业进程,给幽州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所以郭嘉打算先打掉袁绍的水军,免得他给幽州造成混乱。

    很快,一只秘密的队伍悄悄的离开了云州,为首的将领正是赵大锤。

    这一次,他奉命去完成一个秘密的任务。

    ……

    听闻郭嘉病重之后,袁绍加大了攻势,冀州防线有些吃紧。

    就在这时,袁绍的水军也沿着近海绕到了冀州防线的后面,这里已经是幽州的地界了。

    幽州刚刚稳定没有多久,兵力吃紧,一直都以稳定地方为主,根本就抽不出战力来巩固海上。

    为了防止袁绍的水军登录,徐庶命令张郃夫妇率领冀州仅有的三千骑兵沿海巡视。

    但是很快徐庶就觉得计划有些纰漏。

    因为渤海周边地域不平整,有很多丘陵山地,张郃的骑兵根本就照看不过来。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敌情,张郃只得拼命的在海边巡视。

    但是效果并不太明显。

    望山跑死马!

    有时候为了观察海上的情况,骑兵需要跑上大半天。

    张郃数次禀徐庶,让他多派一些骑兵过来。

    但是冀州防线兵力也十分的吃紧,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张郃。

    张郃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执行任务。

    他征调了沿途的州县地方武装,在海岸线上建造烽火台,如发现敌情放火为号。

    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张郃征得徐庶的同意,征调了当地数千名壮丁,沿途建造了数百个烽火台。

    幸好,船舶的航速很慢,袁绍的水军尚未进入渤海,他们还能有充裕的时间来布置哨点。

    这一日,最北方的哨点忽然燃起了烽火。

    张郃二话不说,率领骑兵赶到了烽火台。

    袁绍的水军终于到了。

    烽火台立即示警,张郃正在左近,第一时间来到了烽火台。

    当张郃登上烽火台的时候,看到海上密密麻麻的舰船,忍不住心头猛跳。

    光是楼船居然有一百多艘,其余小船更是不计其数。

    这兵力不止是三万!

    想到这里,张郃心中一沉,看来他们的消息失误了,袁绍的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另外船只也不太对。

    青州一地哪来的这么多楼船?

    张郃猜得不错,这一次袁绍不仅是倾巢而来,而且还写信给陶谦和袁术,征集他们手中的海船,凑齐了一百艘楼船,开赴北方。

    五万大军中,除了袁绍的三万水军之外,还有陶谦和袁术的两万人马。

    袁绍的水军统领正是昔日北军中的楼船将军古月,他奉命一直驻扎在青州,后来投奔了袁绍。

    古月久居海边,对航海十分的熟悉。

    看到张郃在沿海设立的烽火台后,并未停留,而是继续北上。

    张郃无奈,只得命骑兵追着北上了。

    万一被袁绍的人登陆了,以他手上的这点兵力根本就守不住,所以必须要追上去。

    于是乎,双方在海边展开了追逐。

    船舶的航行可以借助风力,但是路上的骑兵只能借助马力。

    风力是无休止的,但是马力却又尽头,追逐了几日之后,张郃就有些吃不消了。

    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滋味十分不好受。

    如果继续下去,他们这三千骑兵还没等敌人登岸就会累死了。

    但是不追还不行,万一人家登陆了,他们连守住岸边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旦袁绍的人登陆了,冀州防线在袁绍的两路夹击下,一定会全线崩溃。

    这个责任张郃可付不起,所以他拼上死了也的追上去。

    可是这么追下去也不是办法。

    人可以坚持不休息,但是马不行,长时间的奔跑会累死它们的。

    怎么办?

    张郃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一方面去请示徐庶,一方面咬紧牙关追着袁绍的水军。

    几天过后,这支骑兵终于支撑不住了,再跑下去恐怕会全军覆没。

    张郃心中着急,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先停下来修整。

    就在这时,一支队伍忽然赶到了,正是奉命而来的赵大锤。

    ……

    “赵将军,你来得正好!”

    看到赵大锤来了,张郃这才松开了口气。

    “主公的援军来了没有?来了多少人?”

    他急忙问道。

    这几天的追逐让他实在是精疲力尽了。

    来了!

    赵大锤咧嘴一笑,道:“五百人!”

    五百人?

    听到这个数目,张郃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后续还有没有,主公有没有亲自来?”

    他急忙问道。

    没有!

    赵大锤摇了摇头,道:“只有我们这一支队伍了。”

    什么?

    张郃闪过一阵惊愕。

    如果想防住这条海岸线,至少要一万骑兵以上或者是两万步兵以上。

    有了这点兵力,张郃可以分兵驻守海边,一旦有敌情就互相通气,才能有效的堵住敌人登录。

    五百人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张将军!

    见到张郃很是失望,赵大锤再次咧嘴一笑。

    他伸手拿出了一个卷轴。

    “这是主公让我交给你的。”

    这一次来,郭嘉交给了一个锦囊妙计!

    主公的书信!

    看到这里,张郃精神一振。

    对于郭嘉,他还是很信任的。

    说不得主公有什么安排也未必。

    当张郃打开卷轴开了几眼,脸上忽然露出了惊喜之色。

    “主公神机妙算,袁绍的水军这次要完蛋了。”

    原来郭嘉早就从天网得知了袁绍的水军规模,也知道他把徐州和两淮的船舶都借了过来。

    所以才第一时间派赵大锤前来。

    赵大锤带来了五百炮兵,携带着各种火炮。

    云州没有水军,对付袁绍的楼船有些被动,但是他们有火药武器。

    “赵将军放心,我张郃一定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

    张郃合上了卷轴,郑重的交给了赵大锤。

    有了赵大锤这支威力奇大的兵种,他对打败青州水军拥有了很强的信心。

    很好!

    赵大锤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就让咱们一起干掉袁绍这个老小子的水军,让他回去摸脚脖子哭去。”

    哈哈哈哈!

    听到赵大锤这么说,张郃忍不住大笑起来。

    对,让这老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这几天他着实有些气恼,现在终于有机会发泄了。

 第843章 神奇的千里眼

    (全本小说网,HTTPS://。)

    其实汉朝是有海军的,主力战舰就是楼船。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西汉时楼船已大量生产,在刘熙编注《释名、释兵》「楼船一层曰庐,二层曰飞庐,三层曰雀室。」杜佑《通典》「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驾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斗,状如城垒。」基本上,这种船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但也有多达五层十层,由於船体庞大,高10余丈,是水军作战的主要船种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公孙述聚兵积粮叛变据蜀地时,就曾经建造了10层的楼船。

    一艘楼船配有抛石机、强弩,和辅助小船,可以容纳数百人不等。

    负责指挥船队的称为楼船将军。

    在青州徐州扬州都有驻军,直属于朝廷指挥。后来董卓乱政,这些水军断了粮,也就成为了各地诸侯的私有财产了。

    最后一任楼船将军叫做古月,现在已经投奔了袁绍,成为了袁绍的手下,这一次奉命带领舰队进攻冀州的后防。

    古月久居青州,对渤海周边的地形十分的了解,知道张郃手中只有三千骑兵,所以打算来个遛狗,活活累死这一队人马。

    “报!将军,岸上的骑兵停下来了!”

    负责刺探情报的手下走进了指挥舰。

    停下来了?

    古月微微一笑。

    终于支撑不住了吗?

    这也是必然的。

    水上行军,人在船上借助水力风力行驶,就算是一两个月也不会疲劳,但路上行军只能借用人力畜力,这人力畜力终究会力竭的。

    岸上的这个将领支撑了四五天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将军,咱们要不要找个合适的地方登岸?”

    不着急!

    古月摆了摆手。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

    渤海圈很大,周边虽然有几个渡口,但也会成为对方紧盯的对象,就算是开过去也是很难登岸。

    他们虽然有五万人,但大部分都是水军,陆上作战根本就不是普通步兵的对手,更何况对手还有三千骑兵。

    摆在古月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在沿海找个地方登陆,让后集结军队攻打冀州防线的背后。

    这样做的好处是,军队可以机动灵活随意攻打任何的目标。缺点就是没有舰队的支援,补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另一条是沿着黄河入海口逆行而上,驶进章武郡的腹地,水路并进,这样能够互相照应,能够保证登陆军队的补给安全,缺点就是必须沿着河道推进,登陆部队不能离开河岸。

    作为水军将领的古月自然是偏向于第二种方法。

    以军舰为根本,循序渐进,就算攻击不成,也有退路。

    毕竟冀州没有船舶,拿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想到这里古月急忙下令。

    “传我命令,全速前进,由黄河口进入,沿河道推进,沿路攻打周边的郡县,扰乱冀州的后防,配合袁将军的战略。”

    诺!

    众人齐声应命!

    ……

    眼见数百艘船舶浩浩荡荡的北上,不远处的岸边露出了两个身影,正是张郃和赵大锤。

    二人的手中拿着一个奇怪的圆筒,圆筒一端有两个镜片,可以伸缩拉长,通过这个奇怪的圆筒,可以看到三五里以外的情况。

    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不必时刻追着青州的船舶,只需在后面远远的缀着就行了,节省了大量的体力。

    “主公当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他是怎么造出这种神奇的东西的。”

    张郃爱不释手的拿着这个东西,翻来覆去的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