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奉先 >

第76章

我是奉先-第76章

小说: 我是奉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战死,其侄孙贲带领孙坚余部扶灵还乡,依附于袁术。

    一九零年八月

    著名的谋士荀彧出人意料地离开袁绍,投奔了当时还只是东郡太守的曹操。

    曹操得荀彧来投,如获至宝,夸赞荀彧是他的子房,任命为别部司马。

    荀彧告诉他,让他做好准备,趁青州黄巾军寇犯兖州的机会,可以图谋兖州。

    后来,事情果然如荀彧预料的一般发展,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攻破好多郡县,兖州刺史刘岱死于两军阵前。

    济北相鲍信便奉迎曾经与他一起讨伐过董卓,志同道合的曹操入主兖州。

    曹操自封兖州牧,与鲍信合兵一处,文有荀彧,武有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曹仁、曹洪。

    屡次派出奇兵,连战连捷,最终成功击破青州黄巾军,不过可惜的是鲍信却死于最后一役,他的部下陈宫率领余部归顺曹操。

    曹操还接收了十余万投降的青州黄巾军,他可没有杀俘虏,甚至连黄巾军的数十万家属也都接收安置在兖州屯田。

    复起的青徐黄巾军至此基本上全部被平定,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以黄巾名义的农民起义了。

    一九零年十月二十三日

    清晨

    长安未央宫

    董卓今天起得格外早,他要参加在皇宫举行的庆祝宴会,庆祝皇帝大病初愈,献帝来到长安,可能是水土不服,就一直大病不起。

    张绣早早就等在了太师府门外,应董卓的要求换上了一套华丽的铠甲。

    董卓一见,赞不绝口,张绣倒提长枪,护送董卓进宫,不过董卓没有注意到的是,他的车驾周围的卫兵全都拉下了头盔的护面,护面之下都是些陌生的面孔。

    车队沿着城中大道缓缓行进,当车队进入北掖门时,忽有董卓的部将李蒙、王方率大队甲士冲出,随后关闭了身后的宫门。

    李蒙挺枪直刺董卓,董卓朝服之内却穿有内甲,一刺之下未伤及要害,不过也划伤了手臂。

    董卓一边躲闪,一边高呼张绣护驾。张绣却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一份诏书,大喊道:“奉诏讨董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车驾四周的卫士也纷纷冲向董卓,张绣则一枪刺中董卓咽喉,董卓这才知道原来张绣也背叛了自己,悔之晚矣!

    这时已经当上了司徒的王允和张济一同出现在宫门之上,见张绣已经得手,便大声呼喊:“圣上有旨,诛灭董卓及其三族,余者投降免死!”

    于是场中仍忠于董卓的兵士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王允原来早就已经收买了张济,张绣叔侄,并且代表皇帝给他俩许下了高官厚禄。

    张济、张绣便与王允策划了这一出刺杀董卓的大戏。

    杀死董卓之后,王允一边派人往各部门传送文书,赦免被董卓冤枉关押之人,一面派张济,张绣叔侄率兵抓捕董卓亲族,镇压所有拥护董卓之人。

    董旻被张绣杀死在自己府中,董璜却趁乱逃出城去。很快,所有还留在长安的董卓亲族都被满门抄斩。

    王允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假节,张绣为右将军。

    可是在如何对待董卓的部下将领和西凉兵士的处理上,王允和张济,张绣却有很大的分歧。

    张济的意见是赦免全部的董卓手下的将领,派一位如皇甫嵩这样的德高望重的将军去统帅西凉军,再把董卓搜刮来的财物拿出一部分来赏赐公卿大臣和所有的将校兵卒。

    这些提议却都遭到了王允的拒绝。

    王允打算解散凉州军,将所有的将领士兵都撵回家!甚至要把关东诸侯的军队引来,让他们去监督解散凉州军。

    睚眦必报(yazibibao)

 第140章 攻略弘农

    王允的这些想法,使得张济叔侄与其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而所有的凉州军将领在董卓死后本就成了惊弓之鸟,特别是李傕、郭汜等人刚率大军从陈留回来,就听到了董卓的死讯。

    本来就有些心灰意冷,后来又传来了这些消息,很是让人难以心安,特别是著名学者蔡邕被王允逼死的消息更是给了人们前车之鉴。

    董卓的军师李儒也从弘农赶来,他听说李傕、郭汜等人都已经萌生退意了,连忙劝阻。

    “诸位将军,听说长安朝廷不予赦免你们的追随董卓之罪,如果你们自己也放弃了,恐怕将来真要罪责你们,任何一个朝廷的官员都能对你们下手了。”

    “依我之见,咱们应该拼死作战,西进攻打长安,长安兵少,我听说张济已经后悔帮助王允杀死太师了。”

    “咱们就打着为太师报仇的旗号,攻打长安,如果赢了咱们也可以控制长安朝廷,就是输了,到时候再劫掠三辅的财富,返回凉州也不迟啊!”

    “而且从这一路到长安,沿途都是我们西凉军的旧部,何愁不成,怕他王允做甚?”

    李傕等人采纳了李儒的建议,在部下之中鼓动了一番,众人纷纷响应。

    李傕便率军从东杀回长安,此时,牛辅已经死在了与并州军作战的前线。

    沿途的董卓旧部皆愿听从李傕、李儒、郭汜的指挥,路经渑池、华阴等地,段煨,董越,樊稠等人纷纷率部加入,等到了长安城下,西凉军人数多达十余万人。

    王允派胡轸,李蒙,王方出战,结果王方战死,胡轸直接投降,李蒙失踪。

    十二月,围攻十日之久,终于攻陷长安,张济,张绣叔侄逃走,王允拒绝和张济一起逃走。

    王允也拒绝了李肃代表吕布提出的帮助,他说自己身为宰相,不能保证国家平安无事,反而导致叛乱的频发,是他的失职,也不忍心抛弃皇帝,独自逃命。

    最后他带着皇帝爬上城楼,献帝责问城下的李傕,郭汜,为何作乱?

    李傕回答:“董太师对陛下忠心耿耿,却被奸人所害,我们只是想替太师讨回公道,不敢造反,只要捉拿到凶手,我们就归降!”

    最后王允主动出城,让李傕他们抓住之后,斩杀当场。

    不过王允在此之前,告诉了李肃一个秘密,也是王允生前做的一件大好事!

    在董卓迁都长安之时,他就把洛阳的兰生,石室两个藏书馆的所藏图书和档案全部收集整理,装箱运到长安,然后藏了起来。

    所有典籍文章,还有他后来陆续搜集到的所有书籍,他都给收藏了起来。

    他将藏书的所在,以及书库的钥匙给了李肃,让他交给吕布,里面甚至有皇室典籍、秘册、和全国人口土地的清算原稿,珍贵无比,这恐怕才是王允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的最大贡献。

    李傕等人挟持了汉献帝,逼迫皇帝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为中郎将。

    不过此时关东诸侯们正忙着互相攻伐,根本没有人在意长安的风云变幻,管他董卓死不死的。

    随着李傕等人平定了长安局势,逐渐掌握大权,朝廷又封李傕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封号在吕布身上,没人敢动。

    又予李傕以开府之权,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位列三公之上。

    封郭汜为后将军,关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李儒为京兆尹。

    逃出长安,后来又重新与李傕,郭汜联盟的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张绣为奋武将军,弘农郡太守。

    张济的部队外屯弘农,被排挤出了长安。

    关东诸侯不与李傕等人争斗,可是董卓却有一侄子董璜逃出了长安,跑回了陇西老家。

    董氏一族在陇西郡还是极有影响的,很快,董璜就拉起了一支军队。

    董璜又向凉州最大的两路军阀韩遂,马腾发出邀请,打着为董太师报仇的旗号,杀向长安,又一次进犯三辅。

    一九一年二月,董璜,韩遂,马腾三人率领十余万凉州军攻入三辅,李傕,郭汜,樊稠也集合了手中的所有军队,也有十余万人,与之对战。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凉州军之间的一场内战,双方互相了解,知根知底,兵力也想差不多,战况颇为胶着。

    并州军再一次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吕布趁凉州军内战之际,出兵弘农郡,从河东郡和河南郡两个方向夹攻弘农。

    河南郡现在人烟荒芜,已经成为了三不管地带,没人想着去占领这个地区,实际上还是在并州军的势力范围内。

    这一次进攻弘农的总指挥换成了张辽,张辽已经升任了第二师的师长。

    终于是被吕布放心的委以重任,独挑重担。

    张辽这一次进军弘农,带来了六个旅。包括曹性的骑兵三旅,魏续的第二旅,方悦的荣一旅。

    原来的荣一旅旅长成廉已经接替高顺升任荣一师的师长了,所以把草原上的方悦调回来担任荣一旅的旅长。

    除了这三个旅,剩下的三个旅都是第二师的部队,之前出场过的郝昭的四旅,于禁的五旅和新成立一年时间的第六旅。

    六旅的旅长是牵招,吕布将他从仆从军调回来当步兵旅旅长,这个小子还不愿意呢。

    后来吕布和他说,仆从军最高长官是金日冈,再往下就是旅长,你还升个屁啊!牵招这才老实的回到并州军中。

    第六旅的兵士们大都是云中老营的新兵训练营出来的,以屯田和游牧的子弟为主,加上一些地方守备旅选拔出来的兵士。

    军官队伍则大多来自教导团。沙陵军官学校已经招生到第七期了,比如法正就在这第七期学习。

    之前的四、五、六期每期毕业学员都有八、九百人,教导团现在可是满编的。

    正愁第七期学员毕业如何安置呢,第七期可马上就要毕业考试了。

    张济杀死董卓之后,已经被西凉军排挤出了权力阶层,不被接纳,只能困守弘农郡。

    平日就缺兵少粮,长安根本就不管张济,张绣叔侄的死活。

    张济手中只有两万人的军队,一部分守函谷关,一部分守陕县。

 第141章 单骑赴会

    张济已经听说了并州军以张辽为主帅,分两路攻打弘农。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可不认为并州军的三万人跟自己的三万人可以相提并论,他可是西凉军中少数的和并州军正面交锋过的人,人家并州军以一敌三算是少的。

    他正在冥思苦想自己该何去何从之时,有卫兵来报,说是少将军回来了,还浑身是血。

    张济连忙出门观瞧,他与这个侄子最是亲密,自己没有儿子,一直是把这个侄子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的。

    刚到前院,张绣就冲了进来,果然战袍破损,血迹斑斑。

    “儿啊,你这是怎么了?”张济焦急的问道。

    “叔父大人,函谷关丢了,我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跑了回来。”张绣气喘吁吁地回答他。

    “啊?并州军不是刚到函谷关吗?这才几天?我可是把最精锐的五千人都给你了。”

    “唉,别提了,并州军到达的第二天就来攻城,他们用盾牌掩护,狂冲到城下,就在城门口,也不知用了什么东西,轰隆一下就把城门炸碎了。”张绣深呼吸几口,继续说。

    “然后他们就从城门往里冲,同时也架起云梯攻城,他们的弩弓太厉害了,完全压制了我们的弓箭手,还有一些大型的弩弓,弩箭都快有投枪那么长了。”

    “城门口根本就堵不住,一箭能穿透好几个人呢,我只能弃城而逃了,五千人也就回来两千人吧。”

    张济一听也傻眼了,函谷关可是这天底下有数的雄关天险,这都挡不住并州军?张绣的能耐他最清楚,他都没能守住,换别人更白给了,自己还有什么能拿出手的?

    “叔父,不如我们也撤回三辅吧!他们打他们的,不行,咱们就撤回凉州老家,从头再来!”

    “反正现在凉州乱成一团,咱们跟着马腾或者韩遂混日子,也没啥问题!”

    张济虽觉张绣说的有几分道理,可是还在犹豫不决。门外有部将来报告,说是城外来了几名并州军打扮的人,为首的是个骑白马的军官打扮的人,喊着要见将军。

    “并州军?”张济沉吟道。

    张绣上前问道:“他们来了几个人?可看到并州大军?”

    “回少将军,就五个人,一个骑白马的军官,四个兵士,看样子只是护卫,身后没有并州大军尾随。”

    “叔父,只有五个人,不如见上一见,听听他们想说什么?”

    张济点头,“来人,带并州军的客人进来,不要鲁莽,要客气一些。”

    很快,并州军的来客便被请进将军府,张济和张绣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