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奉先 >

第26章

我是奉先-第26章

小说: 我是奉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戍卒们也看清了在这大群骑兵的中心,汉军大旗之下,有一队全都是白马白袍的骑兵,异常醒目,中间簇拥着一个将领,也是白马白袍,多了件白色披风,离得太远,看不清长相,不过他身后还有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大汉涿县公孙”。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年长的老兵高兴地喊道:“大家都不用害怕了,不是鲜卑人,是我们自己的军队,是汉军,带兵的将领和手下士兵都穿白袍骑白马,还姓公孙,不会错了,一定是公孙瓒,公孙大人,他带来的那些异族骑兵,恐怕就是著名的乌桓骑兵了。”

    果然,大军离得再近些了,一骑白马从大队之中冲了出来,来到烽火台下,马上一个年轻的亲兵打扮的人高声向上喊话:“你们别怕,我们是幽州公孙瓒大人的军队,奉命驰援并州云中郡,不知道你们这里是哪个地界了?”

    老兵探出身体,大声答道:“原来是公孙大人的军队啊,虚惊一场,我们这是代郡的高柳以北十里,再往西走,顺着长城,就出幽州了,那边就是并州的雁门郡。”

    亲兵点点头,道声多谢,拨马归队,回报公孙瓒,原来这支骑兵中的将领正是涿县县令公孙瓒。此次圣旨到达幽州,刺史郭勋却是犯了难,幽州一向是地广人稀,并且到处都与外族接壤。

    那点兵力是捉襟见肘,财政又是出了名的不富裕,实在不知从何处征集援军了。最后还是他的长史给他出了主意,既然汉军人数不足,何不征召依附于幽州的乌桓人。当时有几个乌桓的部落被鲜卑人和其他乌桓部落所欺,迁入汉地,归附大汉,朝廷也设立了护乌桓校尉来管理这些乌桓部落。

    乌桓人的骑兵骁勇善战,战力强横,只是人数太少,才先后被匈奴人和鲜卑人压迫奴役。郭勋问左右,既然要征召乌桓骑兵,那么何人为将来统率他们合适呢?

    有人举荐了公孙瓒,郭勋也听说过此人,说是他因为长得英俊,又有才能,被涿郡刘太守赏识,招为女婿,后来刘太守蒙难发配,公孙瓒依然不离不弃。后来半路上刘太守被赦免,官复原职,公孙瓒也因此德行得以升迁,后来屡败鲜卑人和乌桓人,因战功升任涿县县令。

    此人英勇善战,每战必身先士卒,指挥作战也颇有谋略,乌桓人都很敬服与他。因此郭勋决定启用公孙瓒,派信使将公孙瓒召到渔阳,给他令符,由其暂代护乌桓校尉,如立战功,必定保举他实授此职。

    公孙瓒接过任命,与郭勋商定,因为幽州兵少,所以郭勋亲自率一万步兵赶赴云中,以示诚意。公孙瓒则去归附的乌桓各部征召乌桓骑兵,骑兵马快,就不与郭勋一起上路,他做为先锋,前面出发,郭勋领步兵随后赶到。

    公孙瓒率领的一百家乡子弟,全都骑白马穿白袍,这可花了公孙瓒不少心血,还是得到贩马的大商人张世平的帮助,才凑出如此多白马的。他从渔阳出发,沿途经过居庸、上谷、广宁、宁县、马城,行使护乌桓校尉的兵符,一路征召了五千乌桓骑兵。

    公孙瓒故意绕道,出长城,一路西进,顺路还袭破了几个鲜卑人的小部落,这些部落的成年男子都去响应征集令了,他们都是轲比能部的属下。公孙瓒纵兵烧杀劫掠,让这些乌桓骑兵尝点荤腥和甜头,果然更加拥护他了。

    一路星夜兼程,虽然饶了些路,可是士气高涨之下,还是比自己预想的速度要快一些。公孙瓒回头看了看身后这些乌桓骑兵,心中感慨,这些乌桓骑兵打起仗来,十分勇猛,悍不畏死,骑射功夫也和所有草原民族一样出色。

    只可惜军纪太差,如果这些骑兵都是汉人骑兵就好了。想到这,他又瞧了瞧身边这些白马亲卫,这些都是自己的家乡子弟,忠诚度很高,作战勇敢,纪律也好,看来将来自己势力壮大之后,还是得多召来一些家乡人,组成一支骑兵,才靠谱。

    骑兵的速度还是快,郭勋的一万步兵恐怕才到上谷吧。公孙瓒并不歇息,大队骑兵绝尘而去。有那新兵问老兵,“老哥,这位公孙瓒大人很出名吗?”

    “那当然了,幽州上下无人不知公孙瓒,他出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他真的很能打仗,还不怕死,鲜卑人和乌桓人都被他打怕了,干了好多次仗,就没听说他输过。还有一个原因嘛?”说到这,老兵竟然做出了一副猥琐的笑容,“听说这位公孙瓒大人不但人长得英俊,说话声音也很好听,就因为这个才被刘太守选做女婿的。”

    公孙瓒一门心思地想着尽快到达并州,他可没想到烽火台的几个戍卒敢嚼他的舌头。如果不是这些乌桓骑兵叫嚷着累的实在跑不动了,公孙瓒都打算连夜赶路了。不过一想到还要指望这些祖宗和鲜卑人打仗,就忍了吧。

    第二天,终于看到了白渠水,公孙瓒听说顺着白渠水一直往西就到吕布的营地了。公孙瓒对吕布这个人很感兴趣,年纪轻轻就能把匈奴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不简单啊。

    自己的经历跟吕布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可自己混得比人家就差远了。他此次来云中,就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吕布的带兵之道和练兵方略,陷阵营现在的名气响得很。说到底,公孙瓒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个小小的县令或者护乌桓校尉哪能满足他的野望。

    他师从大儒卢植,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卢植可不像那些腐儒,只会死读书,教死书,他鼓励他的学生,多学多看多问,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涉猎,有空就行走四方,能文能武才好。

    不过,公孙瓒知道老师最喜爱最抱有期望的学生不是自己,也不是皇室宗亲刘德然,而是刘德然的同宗堂兄弟,叫刘备的那个家伙。公孙瓒并不在意刘备的所谓皇室宗亲的身份,血脉淡薄的都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

    可是他总觉得刘备这个人城府很深,看不透,真的看不透,为人处世滴水不漏。自己虽然不喜,可刘备对自己从来不缺礼数,自己和他倒也相处融洽。自己在这里努力升迁,可刘备却在涿郡不务正业,专门结交当地豪杰,他不喜读书,却平易近人,听说连中山国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都愿意资助他金钱,与他结交。

 第46章 相见恨晚

    第四十六章相见恨晚

    正在胡思乱想,却有探马来报,前面碰到了一队汉军,却不着绛红色军服,反而穿着一身黄绿相间,很是杂乱无章的军服,军服的式样也同自己不一样。(全本小说网,https://。)

    公孙瓒听说过陷阵营新军装的事,此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恐怕不久就会传遍天下。公孙瓒来到队伍前面,果然对面有一列骑兵拦住去路,身着黄绿相间的军服,军服是紧身的,不像汉军传统军服那么肥大,每个人的背后好像都背着什么。

    这队骑兵有六骑,最前面有一个骑兵,见到公孙瓒过来,而且是将官装束,便抬手敬了一个新式军礼,大声喊道:“陷阵营第三骑兵旅侦察营一连连长王泉见过这位将军,不知将军尊姓大名,来自哪里?”

    听着王泉报出的一长串陌生的名词,公孙瓒有点懵,还好听清了陷阵营三个字,这个举手礼不知道又是吕布弄出的什么新玩意。公孙瓒点点头,“我是幽州刺史郭勋郭大人派来的援军,我是公孙瓒,暂代护乌桓校尉。”说完,他取出了一份文书,这是郭勋写给吕布的公文,他递给王泉。

    王泉接过公文,转身交给身后一人,“你把这份公文送与大将军,我给客人带路,随后就到。”

    兵士接过公文,贴身藏好,敬了个军礼,便疾驰而去。王泉命人将路让开,自己则在公孙瓒身前为其引路。

    公孙瓒暗中观察,这些陷阵营的骑兵,即便纵马奔腾,上半身也保持笔挺,果然是训练有素,就是不知道他们后背的皮套之中装的是什么,有心想问,又怕犯忌讳。他可不知道,陷阵营骑兵姿态保持那么好,都是马镫的功劳。

    他问王泉:“这位王泉兄弟,你这个连长是个什么职位,手下管多少人啊?”

    “回公孙大人,连长就是个下级军官,也就管着一百多号人吧。”

    “哦,那也不少了,不知这里离云中大营还有多远?”

    “回公孙大人,这里刚过武进县,还属定襄郡境内,离云中大营还有九十里。”王泉回答道。

    “还有九十里,那么你们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吗?”公孙瓒又问。

    “不敢欺瞒大人,我们并不是专门来迎接大人的,我们只是执行日常侦察巡逻任务。陷阵营骑兵旅规定每天都要前出周边百里进行日常巡逻。”公孙瓒听罢,暗自心惊,前出百里巡逻,从来没听说过,还是日常,看来这个吕布带兵还真是与众不同啊。

    九十里,骑兵跑起来也就二个时辰,王泉介绍说是离云中不到十里了。却见前方尘土飞扬,同样迎面跑来了一大队骑兵。都穿着和王泉一样的军装,精神抖擞,军容严整,两相对比,他的这些乌桓骑兵倒是像杂牌军一样。

    一杆大旗迎风飞舞,“大汉度辽将军吕”几个大字十分醒目,王泉高兴地对公孙瓒说:“公孙大人,我家将军亲自来迎接你了。”公孙瓒也不禁有些自得,出城十里迎接,看来吕布还是很给自己面子啊。

    他猜对了,吕布真的是很给面子,更主要的是吕布对这个著名的北方枭雄十分感兴趣。他也听说过公孙瓒因为相貌出众而成为太守女婿的八卦传闻,身为三国第一帅哥的自己有必要验证一下对方的成色。

    吕布离得很远就看见了在对面一大队衣服杂乱无章的异族骑兵之中却有一队醒目异常的白袍白马的骑兵。他知道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白马义从”,难道公孙瓒都知道白马王子的故事?

    终于,两个可能是东汉末年长得最帅的男人历史性的相遇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不愧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个难怪要当“白马王子”。

    两人初一相见,颇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虽然公孙瓒的官职比吕布低了不少,可是两人都毫不在意。吕布一见面就嘘寒问暖,感谢公孙瓒不远千里来援,公孙瓒也告诉吕布自己是从长城之外,一路奔袭过来的,沿途打破了几个鲜卑小部落,听说鲜卑人都去弹汗山的王庭集合去了。

    吕布点点头,告诉公孙瓒此次鲜卑十部集结之地应该就是弹汗山了。接着又介绍了贾诩、高顺、沮授、张郃等人与公孙瓒相识,众人都彼此仰慕已久,大家一起并骑入城,好一番热闹景象。

    公孙瓒与吕布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接风宴上把酒言欢犹自不够。酒宴之后,两人又秉烛夜谈,公孙瓒不愧是大儒卢植的学生,谈古论今,讲文讲武,都能侃侃而谈。当然也聊到了师弟刘备,吕布对刘备自然很感兴趣,旁敲侧击也得到了不少关于刘备的近况和过往,对于这些三国的开国君主,吕布自是用心提防。

    吕布还想起了有一员名贯古今的大将最初也曾跟着公孙瓒混过,后来才去跟的刘备,就是赵云赵子龙。不过打听公孙瓒,公孙瓒根本没听说过赵云,还问吕布这人有何不凡之处?

    吕布心说,我能告诉你,赵云是将来全天下排在前几位的大将吗?只是用话搪塞过去,看来赵云尚未出世,自己还有机会。

    公孙瓒虚心向吕布请教带兵、练兵之道,特别是陷阵营这样的成功案例。吕布发现自己解释的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概念和想法,公孙瓒也能像高顺一样理解不少,看来历史上的公孙瓒有些被低估了。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公孙瓒干脆提议二人义结金兰,吕布也不因公孙瓒官职低微,而轻视与他。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古人对结义还是很重视的,不会当成儿戏,便欣然应允,二人排序,自然是公孙瓒年长的多,做了大哥,吕布就是二弟。

    结义之后,二人更觉亲近,公孙瓒请求吕布,打完与鲜卑人这一仗,一定要派人去他的治下,给他当教官,帮助他训练一支军队,吕布认为这也是一次扩大自己的影响,宣传自己思想的好机会,爽快的答应了。

    又过了几日,郭勋的一万步兵终于赶到云中,和他同一天到达的,还有众人望眼欲穿的司隶校尉部的援军先头部队。现任的司隶校尉是著名的世家子弟杨彪,近卫京畿最是重要。

    接到的圣旨是最早的,可是因为司隶校尉部下辖的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地区远在长安,路途遥远。为了等待三辅援军一起上路,所以才姗姗来迟。

    领军之人,名气也不小,正是京兆尹司马防,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他,不过他将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