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奉先 >

第136章

我是奉先-第136章

小说: 我是奉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长安的吕布自是乐得静观一出好戏,更何况自己新婚燕尔,小日子舒服着呢!

    而且自己这里,与西部鲜卑的战事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就等赵云的消息呢!

    新春将至,祝愿所有的书友、读者朋友们新年快乐,猪年诸事顺心!

 第255章 西部鲜卑

    看着身后的漫漫黄沙,再看看眼前荒凉的无边无际的戈壁,赵云心想难怪以两汉帝国之强,仍与匈奴人战斗了数百年之久。(全本小说网,https://。)

    而且在一开始,还得隐忍,装孙子,被逼无奈只好使用和亲这样的手段,靠女人来维持和平,靠岁贡来换取安定,连汉高祖都被围在了白登。

    一直到后来文帝、景帝精心准备了几代人,才能在汉武帝之时开始战略反攻,与匈奴人有攻有守。

    到后来又利用了匈奴人内讧的机会,使得一部分匈奴人南迁归汉,才最终将匈奴人分化瓦解,打得远遁。

    这戈壁大漠,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恐怕就是匈奴人的天时地利了。

    这也是匈奴人除了天生的骑射功夫之外的最大依仗了吧?

    中央军的驿道已经修到了张掖居延属国,比起前人来,远征的路途要好走了许多。

    赵云的远征军只需从居延出发,穿过一小段沙漠地带,就可以进入茫茫戈壁滩了。

    这个地方,十多年前吕布带着高顺的陷阵营和荡寇骑曾经来过。

    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千里奔袭的赵信城,从此掀开了吕布与并州军传奇的经历。

    如今故地重游,侯成和金日冈可都是感慨万千,当初跟着吕布千里奔袭的八百勇士,活着的,还在军中的,最少也是营长、团长了。

    赵云虽然没有赶上赵信城之战,不过对这一段历史并不陌生,这可是沙陵军校的经典案例呢!

    赵云看了眼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骑兵大军,心中也很是得意,不是谁都有机会指挥这么多大军作战的。

    清一色的骑兵部队,中央军三个骑兵师加上两个仆从军,足有八万骑兵,而且每人三骑,战马更是多达二十万匹以上。

    虽然他的战车团因为不适合长途跋涉,没有跟来,不过两个破军狼骑重甲骑兵团可是都带来了。

    此外,还有一支吕布特批的神秘部队,人数不多,两千来人,由工兵旅旅长裴元绍亲自带队。

    他们除了自己骑的战马,还有一千多匹驮马,驮了许多木箱,一路上对这些木箱小心的不得了。

    最可恨的是,裴元绍这小子还对自己这个大军统帅保密,可是谁让人家有主公的亲笔书信呢!

    主公交待的清楚,只有与西部鲜卑大军决战之时,自己才能见识到这支军队的真实面目,而何时出战,如何出战都由裴元绍决定,自己配合。

    这一路上,只看见这些神秘部队的一些官兵神神叨叨的,连说带用手比划的,还经常伸个大拇指眯缝一只眼,也不知道瞄的啥,捣鼓些什么?

    侯大、侯二派来的向导已经与大军会合了,他们还带来了情报部准备的秘密潜入草原绘制的地图,地图上的信息十分详细,倒是不用担心这路途方面的问题了。

    特别是在这茫茫戈壁之中,寻找水源尤其重要,地图上倒是标的十分清楚。

    所以大军从酒泉郡出发之时,携带的最多的辎重就是大量的淡水。

    向导告诉赵云,只要顺着涿邪山一直向西走就行了,西部鲜卑的营地就在群山环绕的一片草原之上。

    乞伏部和秃发部各自占据了半个草原,因为他们单独一个部落的实力都远远不如中部鲜卑的轲比能、和连、步度根等部。

    所以他们两个部落,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联合行动,彼此关系十分融洽,又有着大量的联姻关系存在,更是加深了两个部落之间的感情。

    这些年中部鲜卑的内斗不断,又有汉人游牧部队的大举入侵,很多中部鲜卑的小部落和流浪的牧民都加入到了西部鲜卑的两大部落中来。

    再加上东汉政权在西域一带的统治力逐渐衰落,倒是让他们日渐壮大起来。

    特别是在吕布将北匈奴打跑了之后,这片区域出现了权力真空的状态,西部鲜卑就趁势进占了西海这片丰美的草原。

    一些未来得及迁走的匈奴人的小部落也被他们征服、同化,这一切都让这两个部落一点点壮大成了和中部鲜卑三大部落一样强大的大部落,

    他们的野心也随之一起膨胀起来,乞伏部的这一任首领叫做乞伏祐邻,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部落首领,乞伏部就是在他手中加速壮大起来的。

    由最早开始西迁时候的五千多帐,一直扩张到今天的六万多帐,近四十万人口。

    而秃发部的现任首领,叫做秃发匹孤,与乞伏祐邻,两个人的母亲是姐妹,所以他俩的关系还比较亲近。

    秃发匹孤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乞伏祐邻,却是很有自知之明,平日里都唯乞伏祐邻马首是瞻。

    秃发部的人口也与乞伏部相仿,像入侵乌孙国这样大的举动,自然是两个部落一起出兵的。

    不过两年前乞伏部在金满城吃了个大亏,损失了六千族人,很是伤了元气。

    后来,在乌孙国东部的战场与汉人和乌孙的联军交战了几次,也都是胜少负多。

    汉军虽然人数不多,可是几个领军的将领都十分厉害,用兵之法神出鬼没。

    特别是那个天狼将军马超,经常带领几百汉军精骑,就敢深入悦般和西部鲜卑的腹地,烧杀劫掠。

    有了这些汉军将领,一向羸弱的乌孙国军队在他们的指挥下,也越来越能打了。

    几千汉军加上乌孙军队竟然能够抗衡两大部落与悦般国的数万大军。

    战事不利,也导致之前被西部鲜卑征服的那些西域小国,也都纷纷重投汉朝西域都护府的怀抱。

    所以两个部落的首领和大贵族们正聚在一起商议是否向西域地区增兵的议题。

    反对增兵的人认为西域这些小国人口有限,资源匮乏,即使是乌孙这样的所谓西域大国也是大不如前,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赞成增兵的人则认为正是因为他们弱小,才便于鲜卑人的统治,而且乌孙国还是物产很丰富的,有矿山、有草场、更有在西域地区独树一帜的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

    他们因为解忧公主的关系,从汉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并且流传到了今天。

    而这些东西都是鲜卑人的短板,有了农业就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援,有了先进的冶炼技术,鲜卑人的装备也能向汉人看齐,战斗力倍增。

    所以必须拿下乌孙国,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了,而汉人的西域都护府毕竟远离本土,哪里像他们增兵这么方便?

 第256章 豪气干云

    乞伏部的首领乞伏祐邻就是坚定的增兵一派,而秃发匹孤又一向没有主见,最后还是乞伏祐邻占了上风。全本小说网,HTTPS://。m;

    大会的议题就从增不增兵变成了增兵多少。

    他们还不知道,一支强大的汉军骑兵正如汉人的先辈一样,横跨大漠戈壁而来。

    赵云率领大军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之上,平坦的戈壁滩十分适合骑兵的行进。

    一队队整齐的汉军骑兵,万马奔腾,不时传来阵阵的口号声和号角声,豪气干云。

    经过这些日子的连续行军,从地图上来看,他们已经接近了目的地,西海草原。

    前方已经看到了蜿蜒的甘微河,按照向导所说,只要顺着甘微河向西,就能直达鲜卑人的王庭。

    乞伏部和秃发部的王庭都在西海岸边,一东一西,比邻而居,两大部落的主要部族都聚居于此。

    根据情报部的情报显示,两大部落最少有八到十万帐在这片草原上,也就是说最少有五、六十万人聚居于此。

    以游牧民族的战斗力而言,六十万人口,控弦之士最少也有六到八万人,倒是与自己的军力相当。

    经验丰富的骑兵二师与匈奴仆从军在远征军的前面开路,新成立的骑兵八师和鲜卑仆从军则跟在他们的后面。

    特别是鲜卑仆从军,这是他们投降归顺吕布之后,第一次协助中央军作战,赵云还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所以骑兵八师也有监视他们的任务,牵招倒是对赵云信誓旦旦,保证自己的手下不会掉链子。

    终于在距离西海草原还有百里的时候,汉军开路的斥候小队与鲜卑人的游骑哨兵遭遇,并且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虽然汉军的斥候们,就是骑兵二师的侦察连大获全胜,可是鲜卑人的暗哨还是成功地逃回王庭,将汉军到来的消息送了回去。

    正在聚会商议的两大部落的高层们大受震动,没有想到,汉人的野心如此之大,竟然横跨千里戈壁沙漠来进攻自己的老窝。

    不过鲜卑人尚武的天性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虽然开会商议出兵西域的时候,一个个磨磨蹭蹭,可是保卫家园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迅速的。

    不管来了多少汉军,都必须要保卫自己的王庭,乞伏祐邻和秃发匹孤立即下达了总动员令。

    两大部落所有能拿起武器战斗的男子,无论年纪,都要到王庭这里集合,所有的老弱妇孺则向北转移。

    游牧民族早已适应这种生活,所以这样的突发情况只是给他们带来短暂的混乱,很快就能应对自如了。

    所有的鲜卑男儿都拿起了武器,穿上了父辈留下的盔甲,不管是铁的、青铜的,还是皮的,有盔甲的就足以证明家族的先辈是高级武士。

    还有许多倍他们抓来或者强征来的奴隶,也发给了简陋的武器,虽然不堪大用,当做炮灰也好。

    鲜卑人平日里就是半军事化管理,大小贵族们本身就是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所以他们很容易就纠集和掌握了各自的军队。

    然后,一支支鲜卑人的百人队、千人队百川入海一般,汇集在王庭前的大草原上。

    鲜卑人派出的哨探游骑,不断与汉军的斥候部队遭遇,小规模的激战不断。

    因为他们始终无法打败汉军的斥候,接近不了赵云的本队,所以乞伏祐邻一直无法得到汉军的准确数量。

    不过当所有的鲜卑人都集中起来之后,竟然有多达二十万骑兵之众,乞伏祐邻等一众鲜卑人高层顿觉腰杆更硬了。

    汉人远道而来,又都是骑兵,能有个几万人撑死了。

    自己可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汉人,让他们知道草原还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汉人只适合在家种地,骑马打仗的本领还得再学个几百年。

    十多年前的凉城之战,当时他还年幼,自己的父亲只带了五千族人去应付和连,并没有真正出力厮杀,所以对汉军的战力感受不深。

    而且当时打败和连和轲比能、步度根他们的是传说中无比强大的汉军步兵,吕布带领的骑兵出场之时,西部鲜卑的人早都逃走了。

    双方并没有真正交过手,而乞伏祐邻对轲比能和步度根这些老前辈,可是瞧不起的,认为他们已经老了,已经丧失了鲜卑人的勇武精神,才会同汉人交战屡战屡败。

    而西部鲜卑与汉军的真正交手,还是在西域这两年,与汉人的几次战斗,人数上占有优势的鲜卑人也并不吃亏,互有胜负。

    乞伏罗威的金满城之败,因为乞伏罗威被俘之后,并没有被族人赎回,所以具体的战败原因乞伏祐邻等人并不了解。

    这就是西部鲜卑人与赵云的军队交手之前的状态,轻敌、骄狂、自大。

    想想也是,二十多万的鲜卑骑兵,排列起来可真是漫山遍野,无边无际。

    赵云见自己已经被鲜卑人发现,便不再急着赶路,而是缓缓向前。

    尤其是占据了一个草原之上难得的大土坡之后,更是停止前进,全军原地休息,静等鲜卑人来攻。

    而最忙碌的就是裴元绍带来的那支神秘部队,首先是负责警卫的两个步兵营在外围组建了两条警戒线,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

    然后是工兵团的工兵们在警戒线包围的区域,也就是骑兵方阵的最前方,用工兵铲挖掘和平整了非常大一块平地。

    并且用力的用工兵铲和石碾夯实夯平,也难为工兵团带着大石碾跑了这么远的路。

    接着就是最神秘的那些人出场了,他们将马背上的木箱都搬到了场地边缘,有许多箱子,他们在搬运的时候都是轻拿轻放。

    赵云在军团列阵完毕之后,就来到场地边上看着他们忙乎,对自己都保密的这支神秘部队今天终于要揭开他们的面纱了。

    木箱打开,里面是许多大小、粗细各自不同的金属圆柱状物体,看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