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916章

大唐马王爷-第916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因为刘青萍怀孕后,刺史确实饿了。

    房遗爱躲了出去,他听不了高审行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像犁一样、豁过公主细腻的像缎子一样的土地时所发出的反响。

    刺史是开荒出身,从南刨到北,越刨越有经验。土地被愉悦地翻开时,还向开荒者许喏会有个收成。

    大唐,乃是自古以来最有情意的。

    ……

    大年初三的早晨,当高审行清醒过来的时候,他想到了怀着孩子的刘青萍,害怕自己会得到报应,因而惴惴不安。

    高阳公主果然亲自为他端来了早饭,他匆匆吃过,又匆匆地走了。

    在这一天忙碌不停的还有江安王妃,冯氏二十五岁,大了李元祥两岁。

    她同样感受到了初四大朝的风头,也不知这风将是来自山里,还是来自海上,将会掀翻什么人、又使什么人扶摇直上,会不会惠及、或殃及到她家李元祥。

    李元祥一大早不知道野去哪里,王妃在府中坐到正午再也坐不住了。

    王妃想着延州刺史高审行昨晚给她的承诺,于是带着两名侍女,骑马去了兴禄坊高府。

    延州刺史正好回到了家中,他为王妃的心意而感慨,觉着这个女人虽然与高阳公主只差着一岁,但两人却截然不同。

    他不在府中停留,以免看到刘青萍后频频引发内心的愧疚感,他要去拜访一下鸿胪卿,正正经经为王妃办妥了此事。

    王妃给刘青萍带了不少的安胎补品,又坐了一会儿未见高审行回府,便起身告辞。

    刘青萍道,“王妃你自管放心吧,我家老爷莫看行事随性,但只要应了的事,注定用意去做。”

    冯氏出来时,在大街上看到了晋王。

    她打了招呼,得知晋王是去永宁公主府。王妃想了想,她去入苑坊会一会晋王妃,拉一拉彼此的感情。

    晋王主管吏部,弄不好能听到些内幕。

    王妃像一只蝴蝶飞入晋王府。

 第1334章 一声炸雷

    江安王妃比晋王妃年长,去年两人都参加过长安赛马,她们的姿容在王妃里面就像赛马一样,都在第一梯队。全本小说网,HTTPS://。m;

    而晋王妃也不再是太子妃了,这种身份使二人的关系很容易拉近。

    冯氏得知,晋王去大明宫找陛下回禀些事,至于是什么事,晋王妃不知。

    作陪的只有晋王媵侍武媚娘,江安王妃一边感慨这个二十七岁女子,居然完成了身份上的惊天逆转,一边断定:武氏做过中书舍人,有可能知道些吏部的事情。

    晋王妃留了饭,还为江安王妃上了酒,等江安王妃略微感到酒有些多的时候,晋王仍未归。

    再等下去,即便晋王回来,自己酒也多了,那还等个什么劲!

    江安王妃有些怏怏地告辞,推阻着不允晋王妃出送,只让武媚娘送出来。

    晋王府外,武媚娘等王妃上了马,这才朝她万福了一下,低声笑着对她说道,“江安王真是好福气,娶了这么好的王妃,又漂亮,又有见识。你看看好几个亲王都要动动,只有江安王安稳。”

    冯氏暗感武氏这么通晓人情,在马上感激地冲武氏笑笑,亲热地说道,“两府离着不远,姐姐可去胜业坊找我玩儿。”

    说罢一抖马缰,带着两名侍女走了。

    江安王妃心底一阵松快,故意混淆了两个人的辈份,以暗示对武媚娘的新旧身份、以及彼此的身份没什么隔阂。

    如果武氏肯赏脸去胜业坊,那么王妃在私下里与她结成姐妹又有何不可?她很愿意为晋王与元祥的交往多辟一条路出来。

    武氏的话至少说明,晋王的腹稿里没李元祥什么事,金徽陛下在这一拨人事变动中,并未看到她家李元祥。

    元祥不务正业,再说也没什么务正业的本事,元祥安定不动,王妃的任务便简单的多了——看住他就成。

    这样王妃的心便放下了,接下来她可以带着侍女,斜穿两个坊区、行捷径回府,去盯一盯李元祥的梢儿。

    但晋王殿下入宫时候也不算短了,王妃想,晋王从陛下那里出来时……又是个什么结果?

    于是,王妃不抄近路,沿着大街往长乐坊、丹凤门的方向慢慢溜哒,要是半路碰上晋王回府,那元祥的福气才算被武媚娘说着了。

    初三的长安喜气洋洋,鞭炮声一定比许州更热闹,此起彼伏的,处处不甘人后,像要比比谁家的日子更好过。

    交游和消遣的地方也很多,酒楼肆店密密的排着,有的还藏到巷子里去,比如这条巷子——江安王妃在巷口歪着头往里看了看。

    里面也是一家酒馆,外头拴着好几匹马,毛色也鲜亮,鞍恚б膊凰灼S屑该伦挪煌乃娲诱赵诘晖馑祷埃獠幌褚话愎倩氯思业乃娲印

    如是私下性质的小聚,有身份的人不愿在街面上凑合,乱乱哄哄有失清静,另外还有点张扬……“我家元祥就常这样钻巷子”。

    王妃想到了江安王爷,怀疑他此刻就是扎到类似的地方痛饮,随即猜他会不会就在这条巷子里。

    冯氏低声叫一名侍女,让她在巷口留意着晋王,只要见着晋王露了头,便赶紧进巷子给她报信。

    而王妃将马拴在巷外,带着另一名侍女步入。

    店外没有李元祥的马,随从也一个不认得,但从他们的装束看得出,入店者非王即候。

    王妃抬头看了看店名,匾上是三个极见功底的汉隶“归林居”,书写者落款“登善”,居然是褚遂良的手笔。

    店内的伙计看到有身份不俗的女客光临,连忙跑出来往里请。

    问题是王妃刚刚在晋王府吃过了,她抬头看看,此刻正从二层半掩的窗中传出高谈阔论之声,有人呼“王兄,”有人称“殿下”,冯氏一点都未迟疑,举步入店。

    此刻午时都该过了,二楼的雅间只有她留意的那间里坐了人。王妃示意侍女给伙计打了赏,选了相临的一间进去。

    楼梯、楼板及间壁均是木制,门上分别挂着半截帘子,正有谈话声传出。

    “在座的各位年纪相差也不大,除了王兄便是王弟,而我同冲兄都是尚了公主的,就更不算外人了。酒喝的也差不多了,是不是说些正经事。”

    “诶,诶,我说房乌龟,你也有资格同秘书监相提并论,什么时候变了规矩,还得你来张罗!六王兄不开口,那还有本王在呢……诶诶我说长孙冲,你,你不许交头结耳。”

    雅间都无门,谈话声清清楚楚传出来,再听入江安王妃的耳朵里。在巷子里因为有隆隆的鞭炮声,听得还不大明显,但在里面听得甚为清晰。

    江安王妃暗道来着了,看样子这些人酒也喝过了,要谈一谈朝政了。

    为不惊动隔壁。当伙计拿来菜单时,王妃只是无声地在上头点了几样,又要了酒,挥手让伙计下去准备。

    只听另一人道,“狗操的,本王听说,妹子高阳半夜请了延州刺史……嘿嘿,房少卿,难道你就没回府去看看?居然还有心思在这里喝酒。”

    另一人乐呵呵地道,“蜀王,还是不要再开玩笑了,韩某听小道消息讲,吴王殿下很得陛下器重,八成在明日朝会上,我们便能知道他去哪里了。”

    江安王妃听不出这位“韩某”是哪个,伙计端酒菜上来,她悄悄问,“隔壁姓韩的,是哪个?”

    伙计先得过了客人的打赏,此时尽心尽意,同样压低了声音回道,“回夫人,那位是黄门侍郎韩大人。还有秘书监长孙大人,蜀王殿下、蒋王殿下、高阳公主府房都尉、中书侍郎柳大人的公子——柳爽,就这六个人。”

    隔壁忽然叫,“小二、小二!”

    伙计连忙在这边大声答应着出去,对面一个人问道,“你怎么这般压磨悄声,鬼鬼祟祟?隔壁是谁?”

    伙计回道,“呵呵回王爷,是两位过了饭点、又要图清静的客人,像是远地方来的……殿下有什么吩咐?”

    李愔道,“狗操的,怎么做事呢,看不到酒空了?蒋王让你上酒!”

    伙计连忙噔噔噔跑下去拿酒,这时韩瑗说,“吴王殿下赋闲多年,总算候的云开日出,这下子可好了!全赖陛下英明,但不知他的大体去向,柳公子你可知道一些?”

    柳爽尚未说话,李愔又道,“这有什么稀奇!李氏三代父子兄弟,你掐我我掐你,见了血还要命,给个职位便承他的情?本王兄长读书读死了、射箭射拙了!别哪天又让人算计!你看看长乐坊的郑观音,不也是拜李二所赐!”

    这个蜀王李愔,说起他爹时,当着这么多的人直称李二,而且还满不在乎的样子,也难怪他爹都说他禽兽不如。

    隔壁的桌上有一时的沉默,伙计带了两个人抬了整坛的酒上来,有人倒酒,碰杯,再倒酒再碰杯,再倒,谁都不说话。

    过了好半天,韩瑗再问,“蒋王,对于吴王的去向,不知你有何高见?”

    李恽口齿不清地说,“柳兄是晋王妃的……表表兄,你怎么不问他……”

    而柳爽则说,“嗯……这个么……好像未定呢,但我表妹好像说过一句,吴王原地任职的面大一些!”

    韩瑗再问,“吴王主政安州,那蒋王去哪里?”

    王妃在隔壁间里偷听这些人说话,她知道目前的安州都督是蒋王李恽,若吴王接任了安州的话,李恽就面临着再选任地了。

    不过王妃听出,这个韩瑗数次开言,像是一直有意将话题往吴王李恪的身上引,也不知他什么用意。

    李恽接下来的话好像很不以为然、但却明明白白表示着不满。

    他将手在桌案上拍得啪啪直响,口齿也清楚了些,高声说道,“老子又没犯什么大错,在乎那个!?老子老婆也未听个书、便要开夜宵去喂旁人!也未上了什么波充夫人,引什么纠纷!”

    江安王妃在隔壁听了他最后这句,不由得心头一惊,难道元祥真惹了什么纠纷?李元祥这个浑蛋,枉了老娘一片情意!但高刺史到底替没替老娘去通融一下鸿胪卿?万一波斯人真告到陛下那里去,那元祥事就大了!

    王妃坐着不动,没功夫恨李元祥,咬牙侧耳细听。

    只听韩瑗说道,“不管蒋王将来去哪里,韩某还是要劝劝殿下,殿下可要谨慎些了,韩某知道金徽陛下眼里不揉砂子,陛下虽说待兄弟仁义,可处置起谁来也有先皇的那个气魄。”

    柳爽道,“可不是吗,韩大人你算说对了!看看那位金焕铭,再看看崖州刺史程重珞,犯了错,连拘回京师审都不审,去个人便给砍了!还有那个‘四忘之罪’,同样吓人,当然还有在下,有什么错?直到如今不也赋着闲!”

    王妃却在想,今日可真是来着了!听这架势,吴王李恪任在安州没什么出入了,柳爽是晋王妃的表兄,说的还能有假?看来晋王妃就不如武媚娘同我心近,我都登府了,这么大的事她也相瞒。

    李恽抬高了声音说道,“老子再怎么不济,也算金徽陛下的兄弟,天子手足那是!到哪里还不得给本王安排个地方。”

    房遗爱接话道,“地方倒是一定会有……若是让蒋王殿下去洪州呢?那里才刚刚发了大水,得有一位亲王去坐镇的。”

    李愔道,“狗操的房黑炭,你怎么说话呢,谁家新做的鞋敢保不踩、唉、唉到狗屎?看你,戴个绿帽子也像死了爹……就算你爹已经死、死了,可本王也没见你像今日这样,像死了爹!本王死了爹都没有像昂、昂你这样。”

    房遗爱嘻嘻笑着,为谁在满酒。

    连隔壁的江安王妃都听出来了,在李恪就地任职安州这件未定之事上,房遗爱偷偷挑动李恽的不满,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愔,已经又对房遗爱不满了。

    王妃暗道,“这些人口无遮拦,早晚是事,我回去要叮嘱一下李元祥那个浑蛋,以后少同他们鬼混。”

    房驸马也不往蜀王李愔的话上跟,又在单独敬一个人酒,“长孙兄,我来敬你一杯。”

    听着隔间里“滋滋”两声,一直未说话的长孙冲这时才开口了,他叹了口气道,“唉!江安王在休祥坊惹出的事真是美中不足了!”

    有人问,“怎么呢?难道真让蒋王殿下说着了?”

    秘书监说道,“江安王打的是波斯副使的人,疼的更是波斯国的脸!波斯使者好像很是委屈,已声称明日必到早朝鸣冤!”

    韩瑗道,“韩某听说休祥坊初二那晚,波充只是走过去、拉人家自己的夫人起来,却挨了江安王爷一顿暴打!这是怎么说的。”

    长孙冲道,“家父自听闻了此事,一直在为江安王担心,王爷若不动手什么毛病都没有,一动手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