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633章

大唐马王爷-第633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略微贴心地对武才人道,“刚开始时,最好挑选驯良些的马匹……这样会好一点……卑职已替才人选好了,就在安喜殿外。”

    但武媚娘看了马匹却道,“这马蔫头蔫脑不行的,还当我是孩子么?太子是要我比赛,你却给我找个摇篮来。”

    ……

    关于不久后的这场隆重的赛事,高峻家中的女子们同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崔嫣与高尧出去练马回府后,在晚饭时便兴奋地对柳玉如说:

    “姐姐,你们都要参与进去,兵部尚书府的女人们不能骑马,说出去会让人笑话。”

    长安城外,山野村镇的大道上处处可见练习骑驭的年轻女子,她们都得知了太子殿下亲自倡导的赛事。

    崔嫣与高尧刚刚骑马去了一趟骊山。

    因为是夏季,骊山的温汤没有皇室光临,她们远远地看到,在骊山阳面的长青道上也有宫女们在骑马。

    长青道很平坦,可以策马疾驰,又有干净巍峨的亭台可以歇息,如不是崔嫣阻拦,高尧都想逾制跑进去了。

    柳玉如笑道,“有莺妹妹和思晴在,哪里显得上我们,我不去也罢。”

    樊莺道,“姐姐你莫担心,到时我和思晴一定跟在你身后,绝不超你的马头就是。”

    柳玉如说,“那我也跑不到前边啊?那些参赛的人又不都是我妹子、知道礼让于我,与其我去丢人,不如让你们放手去搏。”

    但柳玉如对此事的支持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她说,要让高白给每一位都准备马匹。

    丽容私底下对姐姐丽蓝道,“我们也加紧练一练,这样的热闹可不是常有的。”

    苏殷觉得,这些日子自己经常骑马公干,在山道上骑行也能适应,应该算是有点基础的。

    在这种事情上她不会出头,总会看柳玉如的意思,然后,还会揣摩一下思晴怎么做。

    她看出思晴早就动心了,只是不如樊莺那般跃跃欲试,便说道,“我要去,第一名不能想了,但总不会落到最后吧。”

    后来高峻回府,这些人再征求他的意见。听他说起赛事的分组,居然连柳玉如也动心了。

    太子的提议,这场女子骑驭赛事,要按着参赛女子的身份划为四个组别。

    第一组是三品以上朝臣的夫人、命妇。兴道坊那些亲王妃、国公夫人、三省六部主官的夫人们都划在这一组里;

    第二组是四、五、六品官员的家眷、以及具有相当爵位的女子划在此列。

    第三组是七至九品。

    第四组是流外官员直至寻常人家的女子,她们也将分在一组比赛。

    各组分取头名,互不相掺,那么柳玉如因为什么动心也就可以清楚了。

    官员混到三品,年纪都已不轻,他们的夫人们大部分都在五旬开外,能与柳玉如年纪相当的屈指可数。

    此时她就也有了些好胜之心,盘算着自己若去,会拿到什么名次。

    高峻也鼓动她参加,她便说,“那你要亲自替我选一匹马来,我便试试。”

    高峻马上点头,并说,“不须选,论通人性以及脚力,什么马比得上炭火呢?”

    柳玉如再担心道,“好是好,不过炭火性子最烈,我怕不行,别再让它掀下来出丑。”

    樊莺道,“姐姐你自管放心,炭火岂会做那样的傻事!”

    这是太子殿下提议的赛事,而且这件事与高峻提议的全民骑乘并不矛盾,他鼓励家中人都去参与。

    柳玉如因为瑶国夫人的身份,一定会被划在第一组,而其他人是县君,理所当然要分在第二组。

    这样看来,高大人家不论在哪一组,名次都不会至于太落后,而且樊莺和思晴还有拔取头筹的希望。

    不过苏殷提醒说,她今天在子午谷的工地上察看施工情况,看到太子别宫里有两名年轻女子也出来练习骑马。

    而且还有位年轻的骑师在旁指点她们,想是也要参加比赛。

    而里面有一位年轻的美人,身份是个才人。

    她问,“那么我们比赛时要如何行事?要不要让着宫里人?”

 第1050章 让不让她

    苏殷的品阶是从五品下阶,与谢金莲这些人又同是四品县君,应该分在第二组比赛。//全本小说网,HTTPS://。)//而才人为五品,她关心这个。

    柳玉如听苏殷的话也有些犹豫,因为第一组之中不是国夫人便是亲王妃、郡王妃、尚书夫人、十六卫将军正妻,还可能有柱国家眷。输给她们不甘心,赢了又怕惹到谁不快,这样总是对高峻官面上不利。

    高峻说不必考虑!既分到了同一组,你们彼此身份相当,凭什么我兵部尚书的夫人们就得让谁?

    柳玉如说,“那也不大好吧?既有打算去参与的人总会有些想法,我还是不去省心。”

    于是其他人就不停地撺掇,“姐姐!这是多好的机会,难道别的什么人要参加一次马赛,也会像姐姐这么小心?谁都可以不去,但兵部尚书府和大唐总牧监的人必须要参加!”

    苏殷说,“就是,而且我们得抓紧些了,太子别宫的那两个女子骑马跑起来当真很好看,我们岂能让她们比下去!”

    谢金莲道,“以樊莺和思晴的骑术,总有一个人注定夺得二组里头一名。这是太子殿下和褚大人倡导的赛事,兵部尚书夫人不参与就真好么?”

    崔夫人也在旁边,寻思着道,“有理。”

    樊莺说,“一组里的人不是年纪大了、便是养身子久了。姐姐,你能从西州骑马跑到山阳镇、鄂州、雅州,再由雅州跑回西州,难道还会怵了她们不成。”

    柳玉如终于下了决心,“那好,不过我可没说一定要拿什么名次呀。”

    高峻笑道,“这就对了,不然一组的比试还有什么可看的!”

    此事总算定了下来,人们兴高采烈,随后永宁坊兵部尚书府的夫人们,包括管家高白的两位夫人菊儿和雪莲都有了自己的马匹,大家纷纷上街练习,樊莺和思晴理所当然地成了她们的骑术教师。

    苏殷这段日子一直盯在了翠微宫外的子午谷工地上,丽容和丽蓝姐妹两个常陪她去那里。从长安到子午谷近四十里路,三人常常打起马来疾行,头几天回来时还说辛苦,丽蓝抱怨大腿里子疼。

    但后来,她们就常与家中姐妹们通报:太子别宫里那两名女子的练习进展不赖,尤其说那位姓武的才人,真是不容小看。

    这人看起来身法灵便,胆子还大,敢骑马驰过浅溪也不减速。她将会是第二组中有力的竟争者。苏殷说,有一次天都黄昏了,这位才人还在山道上骑着马来回的跑呢。

    而且她偶去芳林园一次,看到这座长安城北广阔的皇家禁园中,居然随处可见骑马的年轻王妃,在宫人和家奴的陪伴下练习。

    李治的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故太上皇晚年所得的那些儿子们,凡够年龄的都已封王,其实他们的年龄都不算大。

    亲王们与太子的关系大多十分微妙,彼此间要维持表面的和睦与融洽,又须时时彼此提防,近了不行远了更不行。

    这次太子所倡导的赛事只须女眷们参加,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表现亲王们同储君之间和睦与融洽、表现对太子倡议的拥戴的态度。

    所谓情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这个意思了。在这个原则之下,那些上些年纪的国公夫人们,难道就不能上马去试试?

    看看吧,在太子李治主持朝政的时期——高丽的前线一边打仗一边在养羊,后方的贵妇们、乃至普通的女子们在准备骑术的大赛,给人的感觉是太子举重若轻,长安内外既显轻松,又生气勃勃。

    这无形中给兵部尚书府的女子们施加了练习的动力,她们一有空闲,便骑马上街——将来就算不能得个好些的名次,但也不能缀了尾让人笑话——因为事关着兵部尚书府的名誉。

    其实这些人中除了苏殷有公差,谢金莲有些管帐的杂事,其他人有的是时间。只要有片刻的功夫,便有人提议:“骑马去!”

    高峻乐得她们有事干,自己好有时间跑到卫国公府去讨论兵阵方面的事情。他换了临时的坐骑,炭火也不骑了,让柳玉如熟悉它的性情。

    李婉清是家中这些姐妹当中接触马匹最晚的,府上别的姐妹们跃跃欲试的,她也渴望好好地练一练,不然便有些落伍。

    正好长孙润凭着老关系,从武威牧场精心挑选了三匹良种突厥马,高尧留了一匹,剩下的两匹都送到高峻府上来。

    这种马腿短而有耐力,适于长途奔跑,个头不高、适乘性不错,婉清因为新学,便分到了一匹,另一匹到了丽容的手上。

    早上,柳玉如、樊莺、崔嫣三个最早骑马出去,第二拨儿是谢金莲、思晴去找高尧,然后苏殷和丽容、丽蓝又去了子午谷工地。李婉清怕骑的生疏让人取笑,就故意磨蹭着落到最后,穿什么衣服又犯了半天的寻思,最后换了最不起眼的衣服,与菊儿、雪莲二人牵了马出来。

    管家高白给她们找了四位家丁相陪,婉清又执意地让他们都换了便装,就为了不张扬。

    至于到哪里去练,她说柳姐姐她们大概会在城里,谢金莲一定去了城西芳林园,苏殷和丽容她们去了城南子午谷,那么她就去城东。

    长安城东、东南、西南方向多山,不似西面、西北面地势平坦,因而有些身份的夫人们都会去那里练习。

    马骑得再不好,一是在那里家中姐妹们看不到,等慢慢地熟练了再同她们汇合。二是周围人也不知她们是谁家的,即使露些丑,也不会丢兵部尚书府的脸面。

    菊儿笑着对她说,“骑个马罢了,还有这么多的顾虑!”

    主仆七人出了延兴门,发现万年县正组织民役们修整环城的大路,一问才知道,这正是为了不久后的赛马做着准备。

    长安、万年两县按着辖区都在动工,道路尽量地取平、取直、拓宽,尽量将沿山的陡坡放缓,每隔五里在道边还修建了临时歇马的凉亭,茶坊,以及各种配套的铺子、看台。

    七月末的天气晴朗阳光不错,沿途已有不少的女子们骑马,离大路远些的大田里,还有农妇骑着刚刚卸了辕的马匹练习,不时有失声的尖叫以及来自她们丈夫或兄弟的讥笑声传来。

    看来,这将是一场令人向往的赛事,长安不同身份的女子们都有所期待。

    李婉清以前出行大都是乘车,上马时小心翼翼,神情严肃,两只手紧抓着马缰。

    好在这匹马性情温顺,好像知道主人手生,最快时也只是平稳地小跑,到城外时婉清已有些适应了。

    她与菊儿、雪莲提议,就沿着赛道上山,再往远处跑跑,熟悉一下道路,兴许比赛时会有些便宜。

    不知不觉,她们往东跑出来二三十里远,在望春宫东面的广运潭边,有难得的一片空地,这里也建着一座看台,茶坊、凉亭都已完工,里面有万年县专派的衙役看护。

    李婉清等人都有些累了,让家丁到茶坊去问问,可不可以让她们到里面歇一歇脚、喝一盏茶,然后就打算回府了。

    但家丁去问时,衙役说,“这里有山有水,又是赛事的专用设施,也许哪位高官或王爷、甚至太子殿下就会在这里观看比赛,岂能让人随便使用。”

    家丁来回禀时嘟嘟哝哝,“明明里面有人歇息却不让我们进,难道兵部尚书不算高官?”

    另一位家丁说,我们是便服出来的,人家哪里知道!

    婉清却不在意,打量这处看台、茶坊的规模确是与前边所见不同,选在广运潭边的一处高坡之上,以整齐的十几级台阶通上去,从看台上往前、往后的视野一定不错。

    她就让在看台下边不远的地方找了一处树荫,众人下马歇息。

    谁知刚刚坐下来,从她们一来的路上跑来十六七匹马,十几位护丛簇拥着五六名年轻的女子也赶到了。

    其中有一个人跑到了看台的台阶下边,下了马、飞快上去与管事的低语几句,然后回来冲着里面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美貌女子施礼道,“王小姐,万年县的差官请我们上去歇息。”

    这位王小姐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身边跟着四位丫环,个个骑马。听了那人的话,她先往李婉清歇脚之处看了看,便问,“这合不合适,怎么我看上头没什么歇脚的人呢?”

    那人道,“那是自然,看台不是谁想上去坐便坐的,到这里来的,又有谁比得上咱们王小姐的身份!”

    王小姐听了,便下马,又回头往婉清这里看了一眼,目光在李婉清的脸上停了一瞬,然后在丫环的引领下往看台上走。

    雪莲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