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610章

大唐马王爷-第61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呢?”高峻问。

    “皇帝还不算完,私下里对尉迟敬德说,‘说说外间到底对这个唐俭有没有什么指控?’尉迟敬德只要编造出一两项,唐俭在皇帝盛怒之下连命都难保全了。”

    李道宗说,“只是尉迟大人当面对皇帝唯唯喏喏,但当面对质时,至始至终坚持说,没有听到外间对唐俭的指控。皇帝这才作罢。可见唐俭粗则粗些,但人缘还是不错的,这不,又成了礼部尚书。”

    看到高峻沉默不语,李道宗笑说,“怎样?大不了本王与你一同去,幽州、营州这两个家伙还须给本王些面子。”

    高峻对李道宗有些感激,且不说幽营牧场是什么动向,用不用得着李道宗出面,但人家有这句话,便是情意。

    李道宗说,“高大人,上次在鄂州,你解了本王造船难题,又只身前往雅州,替本王对付难缠的李道珏,这份情意本王都记着呢!”

    正说着,高丽前线的军报就到了。

    兵部尚书有权先阅,然后酌情决定上不上呈皇帝。看过后,高峻的脸色又是一阵比一阵阴沉。

    李道宗连忙问详情。高峻道,“英国公在前头也没有闲着,生怕我没事干啊!他又要四千匹战马。”

    李道宗不解地道,“大唐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凡大将出征,率兵两万,而骑兵占十分之三。此次辽东道总兵力四万,已有骑兵一万两千,怎么还要四千?一万六千名骑兵要多少人提供粮草!?”

    很显然,英国公李士勣这就是出难题了。一名骑兵要有四名役夫保障补给,一万骑便须四万名役夫。

    以目前的局面,高峻尚且想把幽、营牧场的马匹尽数抽来运送粮草,如果再增四千骑兵上去,后勤供应不要说高峻,江夏王李道宗也不成——连马也没一匹了。

    再说,一时之间让高峻到哪里去找这么多战马?

    李道宗接过来看了看,气愤地说,程处立和唐季卿耍些心眼还情有可原,但李士勣一个国公,如此刁难你就大不应该!

    “依本王看,正好上奏陛下,让他看看他罢去的兵部尚书是什么人!”

    高峻详思后说不可,这么点小事也麻烦皇帝陛下,也太显得新任的兵部尚书处置不了什么。

    李道宗说,“这还不是大事,军情是大事,你面对的至少是三位国公爷,你居然还不当大事!”

    高峻哼道,“这算什么大事!小菜一碟!”

    他将前线的军报往桌上一拍,继续喝酒。

    李道宗不可置信,“老弟!这是三个国公!不是三只螃蟹!三只螃蟹还算一碟大菜哩!”

    高峻“滋啦”一口酒,不以为然地道,“但我有压席的一盘大菜还未端上来,三只螃蟹真是不什么大事。”

    李道宗问,什么大菜?

    高峻道,“一盘王爷。”说罢微醺着起身,去睡了。

    李道宗瞪着眼睛看高峻离开,坐在那儿半晌没动,替他干着急。

    有道是军情如火,半分耽误不得,万一前线战事有什么闪失,甚至有什么失利,李士勣反咬一口说后勤不利,别说高峻,就是自己也不大担得住。

    而问题的焦点都在一个“马”字,按着高峻的命令,一天时间内,幽、营两牧场的马匹是要到达的。现在天都快黑透了,两牧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道宗有感于自己这盘菜,也快压不住席面了。

    他拾起高峻拍在桌上的、签有英国公李士勣大名的前线军报,发现已经让桌上的汤汁浸污得一塌糊涂。

    ……

    幽州牧监唐季卿接到高峻命令也不大满意。

    以前牧事归太仆寺的时候,太仆寺那些官员们到幽州物场来,谁敢不给幽州牧一些面子!

    即使贞观十八年陛下亲讨高丽,也没有谁说“倾全牧良马”如何如何。

    怎么牧政一归兵部,事就这么多了!动不动拉空!?不消三年,连牧监都该找不着了。

    唐季卿知道下达命令的是新任兵部尚书高峻,人家还是大唐的总牧监,正该管着自己。但他还要看一看营州牧场程处立的动向。

    程处立若动,自己再动,反正自己离得远,晚到也有借口。

    就这么着,幽州、营州两大牧场牧监你看我,我看你,一直拖到了半个月,居然谁也没动。

    最初,两人还有些提心吊胆,不知高峻在营州要怎么暴跳如雷。

    但到最后,他们听说高峻在营州,每天与江夏王李道宗喝酒取乐,一点反应都没有,两边就慢慢地把心放在肚子里。

    营州牧牧监程处立暗道,“不过如此!你也就高府一个纨绔罢了,在西州发号施令,总没有人敢驳回,以为哪里都是西州?”

    幽州牧牧监唐季卿认为,是高峻有些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至少高峻除了是兵部尚书,还是新上任的大唐总牧监,下达拉空两座牧场的命令太不慎重了。

    唐季卿甚至还想,若自己处在他那个位置,至少要事先与两座中牧的牧监提前过个话。这样既显着眼里有人,又显得老成。

    若是再由两牧场各抽个千匹之内,难道他们会这样?谁没有个觉悟!

    可他倒好,大嘴一张眼里没人——拉空,结果是别人眼里也没你。有卢国公和莒国公在那里站着,你能把我们怎么的?

    真闹到金殿上去,未见你高峻就有多好看,反倒显得你主持不了大事!

    到后来,有人透露给程处立一个小道消息,说英国公李士勣在前头催要军马四千匹,而高峻直到半月后也置之不理。

    这么说,高峻要面对的,就不再是两位国公爷,而是三位了。

    谁不知道军情紧急?可半个月过去高峻能这样不见行动,至少也该来拜访一下幽、营两牧牧监。只要两牧牧监点个头,其实什么大事都能解决。

    唐季卿认为,高峻就是瘦驴拉硬粪——腿软也强支撑着。

    如果前方再催一催,估计高峻也就该放下兵部尚书的架子来求他们了。

    一天,两天,三天。高峻没有动静。

    五天,六天,又半个月过去了,高峻还没有动静。

    但他们先后接到消息,上次被高峻在营州草料场教训过的、英国公李士勣的干外甥李继,居然连一车粮草也未拉走。但他带着本队、拉了两大车不知什么东西——反正绝不是粮草——早就出发返回前线了。

    这就让人深感不解了,高峻搞的这是哪一出?!就等着英国公李士勣从前边写奏章,在陛下那里参他一本吧!

    牧场,高峻支使不动,前方,他再供应不上。高峻想要告个状也难。

    真要一本参上去,估计着皇帝都难办——还能把两位国公的家里人都法办?

    就算皇帝一点不考虑重臣的感受,把卢国公的儿子、莒国公的兄弟都法办了——但法办了之后呢?

    高峻还想不想在朝堂上混了?

    估计着到时候,兵部权力结构刚刚发生的变动、所带给人们的惊讶,很快就会回归正轨——李士勣众望所归,再次入主兵部。

    但高峻,究竟能不能、再回到西州大都督的职位上去,那就要两说着了。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只当给高峻个教训吧,也让他明白明白,不是谁都能随便支使的,尤其是与元老级别的人物——有关系的人,莫要轻动、莫要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这天晚上,幽州牧场,大牧监唐季卿在几位下属的陪同下喝酒。牧场外有人跑来报,“唐大人,有客到,要你亲自出去迎接!”

    唐季卿以为也就是高峻,他总算坐不住了。

    手下道,“唐大人,怎么说高峻的年纪也小过你好多,居然还敢如此!一个月都晾他了,我们不惧再晾他片刻。”

    到这个份上,高峻竟然还敢对着自己摆架子,看来他挨的挤兑还没到火候。唐大人有心不动,但不大合适,一位国公家人、正六品下阶的正牧监不致如此无理。

    他端起酒杯,伸筷子指指离他远些的,“将那一碟菜给本官挪一挪来。”

 第1029章 你去我去

    有手下赶紧献殷勤地照办,他准备吃这一箸、喝这一杯,便移驾出去接一接。全本小说网;HTTPS://。m;

    但房门被人“咣”地一声踹开,听动静连门扇好像都快震掉了。

    有五六个人护着一人大步闯进。不等唐季卿反应过来,那人便将马鞭子疾掷到唐大人的腕子上,把唐季卿一箸菜都砸掉了。

    来人骂道,“你个混帐!让你来做这个牧监,是让你干什么的?军情火上房,你还敢在这里吃吃喝喝,摸摸你项上的脑袋还在不在!!!”

    唐季卿一看,吓得目瞪口呆,酒喝到嘴里也忘了咽,像在那里淌涎。

    ……

    永宁坊兵部尚书府。

    礼送走了吕大夫人,府上众人别提多出气了。吕氏一进家门便问她的“房间在哪里,”但凳子没坐热,就让人请出去了。

    谢金莲对崔夫人道,“母亲,但你是怎么想到的,来的这样快?我都看出吕氏要在这里用饭的,可我们连饭也不管她!”

    崔夫人苦笑了一下,柳玉如看到了,连忙再偷偷瞪了谢金莲一眼,这女子心直口快,哪壶不开提哪壶。

    崔氏看到了,笑道,“玉如,你不必怪金莲,吕氏那样脸皮厚的,拿了老爷的短,岂会轻松放过他?她本给马洇生过孩子、是马洇从黔州接来的,不想在子午峪再碰到了老爷。但她就敢再缠到老爷身上来!老爷复职,她一定又踢开马洇了!”

    “真是恬不知耻。居然还想做尚书夫人!若非母亲当着樊、褚两位叔父的面捅破,她几乎就要赖着不走了!”

    崔氏叹了口气道,“可我有什么办法?但黔州我是再也不会去了。”

    很明显,高审行在子午峪丁忧,崔氏届没来,那么她更不愿随高审行回黔州赴任。长安的高府她也不便去了,受不了那个尴尬。

    但一直住在高峻的府上,虽然有柳玉如、崔嫣等几位在家,众女子待崔夫人如亲生母亲,一天天热络无比,但崔夫人还是不大自在。

    但高峻总会回府,他也不会说什么。只是上次在子午峪阁老的陵前,吕氏说的那番话,崔夫人就有些吃心了,这对她简直就是个污辱。

    回来之后,崔夫人对谁也没有说,但细想一想,连自己脸上都挂不住。但她又能往哪里去呢?

    去清心庵,或是去另外的哪座庵堂?不但会凭添了不少的口水解释,女儿们一定不会同意的。

    去崖州找自己的丫环?但现在人家已不再是丫环的身份、也是一位刺史夫人了。她就算接自己去,自己也不能去。

    一位过去光彩夺目的高府五夫人,竟然操心起自己的去处了!

    柳玉如也看出来,崔夫人还是不大开心。

    她隔三差五地,便与家中的哪两三个人陪着崔氏出去散心。今天是柳玉如和樊莺陪着,明天是谢金莲和李婉清陪着,后天是思晴和崔嫣。

    在长安城西北,芳林门和景曜门外,便是一大片皇家园林,叫作芳林园。

    与芳林园东边不远处的、守卫森严的禁苑相比,芳林园的守卫有些松懈,这里山清水秀,地片广阔,说实话也把守不过来。

    除非皇家有人到园中来时,这里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其余时候有好多王公的家眷也到这里踏青,连一般的老百姓也可进来。

    有爱好吹拉弹唱的艺人,在芳林园的一角辟出一片地方,唱戏奏曲,成为园内一景,因而招揽的人就更多。

    内苑监不管,因为不知道人堆里藏着哪位王公大臣的家眷。

    崔嫣知道了,便硬拉了母亲去玩儿。于是一家人七八位女子、抱着四位小公子、领着大小姐高甜甜、大车小辆地跑了大半座长安城去玩了一天。

    崔夫人玩得很开心,傍晚才回来时,有一名护卫正在府中等着。

    他风尘仆仆,是从营州赶来的,带来了高大人的亲笔信。

    柳玉如赶紧展开看,随后紧张地对崔氏道,“母亲,这要怎么做?我说他这么久了也不回来,原来是有大事!”

    崔夫人接过来一看,原来是高峻在信中简要叙说了营州形势:卢国公程知节的儿子程处立、莒国公唐俭的兄弟唐季卿,在幽、营牧场任大牧监……此二人正像是豆腐落在灰堆里,拍拍不得,吹吹不得。

    高峻让崔夫人带着柳玉如,去拜访一下两位国公的夫人。

    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柳玉如是瑶国夫人,以她眼下的小小年纪,到长安之后,去拜访一下身份相同、但年长她许多的卢国夫人和莒国夫人也是应该。

    但高峻的意思也就很明白了:不是让她们去低声下气求什么,只是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