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543章

大唐马王爷-第543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道,“你让我与那个不知检点的寡妇住在一个屋檐之下,我做不到!或者老爷直接休了我,那我也无话可说,大不了我也躲开老爷、到长安找个道观、庵堂去参禅修行!”

 第933章 平起平坐

    高审行没有想到,夫人在这件事情上会如此地坚决,好像与吕氏有多大的仇一般。/全本小说网/https://。/

    他不甘心,因为吕氏曾说,如果刺史大人不给她个名份,她要把此事嚷嚷到人尽皆知,让所有人看一看,黔州的刺史大人是怎样让一个寡妇有了身孕的!

    “哼!他伏在夫人的大腿上吸来吮去,夫人在盛夏之季、衣衫单薄之时伏在他背上翻山越岭,也是捕风捉影?”

    夫人颤声道,“这就是我不检点了,我不该让他替我救治、不该让他背我,我应该死在外边不回黔州,那就没有今天让老爷为难之事了!”

    高审行换了口气再央求道,“夫人,我们再各退一步,你知道,若那个吕氏把我扬风洒雪地抖落出来,我这刺史就不必有脸做了……”

    “不!”

    夫人斩钉截铁地说,“为妻自入高府、自问所作所为并非十全十美,心中常怀愧疚。因而老爷在外边风流、在西州辱了管家之妻、到黔州先一个吕氏、后一个吕氏,我都假装看不到。但你若让我接纳那个寡妇万万不能!”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就忍心看我当众出丑、在黔州官场上落个笑柄?”

    “老爷,当年你从岭南返回长安、路过丹凤镇时只是个落魄公子,可曾是什么高官?我可曾嫌弃过老爷?但老爷官越做越大、口味却越来越低,这官即便不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她毕竟怀了我的儿子!”

    夫人又冷笑道,“若非马洇和李引喝多住在澎水县的那晚,马大人酒后吐真言,我还不知就是这个寡妇,居然同时侍候了老爷和马洇两个人!你怎知儿子就一定是你的!你怎好意思让这样一个寡廉鲜耻的人和我同时再侍候你!”

    高审行有些恼怒,抬高了声音对夫人道,“总之事急从权,有道是夫贵妻荣,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不会听你一个妇道人家胡言乱语,”

    “我明白了,老爷口口声声说在乎一个儿子,其实都是假的,老爷在乎的是你的官位和功名!那么你为了功名也一定不在乎谁做你的妻子了。老爷尽可休掉我,理由不够的话,我再送你一个理由!”

    崔氏心痛欲碎,有些不管不顾,她一向清者自清,心底唯一的柔软处,便是早年骗过高审行那一次。

    那么今天干脆都告诉他吧,告诉他崔嫣也不是他女儿,那么一切都解脱了,自己就不必与那个吕氏为伍!只要内心平静祥和,谁说清灯古佛的日子就低过一个刺史夫人!

    她为了女儿骗过两个人,一个是李弥,也就是现在的李引,一个是高审行。她为自己的年少无知感到悔恨不已。

    李引已经知道自己骗了他,那么自己能够直面李引也就说得通了,鱼不恋食何来上钩,人无妄念何来被骗,总之她这个“骗子”也是这些人成全的了。

    高审行尚不知自己骗他,那么他所做所行的种种不堪入目,并非由于自己骗他而起,是他的心性本来如此。这倒比依旧对自己念念不忘、四旬不娶的李引不知差到哪里去了。

    高审行心底里哼了一声,暗道你终于肯坦白与李引之间的事了!

    但是屋外的帘子后边,有一阵撕扯和纠缠的动静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高审行和崔氏同时住了嘴,惊愕地扭脸朝向门的方向。

    有两个人在帘后纠缠着、踏着有些沉重的脚步声往大门外去了,崔嫣在大门外只喊了一声,“你放开我让我进去!!!”

    但另一人拼尽全力,只让崔嫣说了这一句,便拉着她走远了。

    随后,前院中有那些西州的女护卫们在忙乱中准备,女车夫在套车,片刻后,马车驶出了黔州刺史府的大门。

    崔氏追到了二门外,两个女儿和她们的那些女护卫们已经不见了踪影。看来她们把什么都听到了,她们不辞而别,一定回了西州。

    从苏殷和丽容三月到黔州,到八月苏殷和崔嫣离开黔州,竟然是这样一种结果。

    一向极为看重脸面和名誉的夫人崔颖,此时此刻、仿佛就面对着西州那些花朵一样的女儿们惊讶而怜悯、同情的目光。

    她泪流满面,对自己的失败无地自容。

    高审行从屋中默然跟出来,一脸的沮丧无奈。

    八月的这一天,黔州刺史府上空有浓重的乌云不停地积聚、翻滚,阳光不知何时不见了,有一阵狂风怒吼着从刺史府高大的院墙上刮过,余威掀乱了两人的衣服和头发。

    崔氏哽咽着,断续地对高审行道,“夫贵妻荣!这便是、便是老爷给我的荣耀!”

    她抬头看天,对他道,“老爷你看,久旱欲雨,这便是天道!但我不认为……这是老天对你半年抗旱的奖赏。你说过,只要黔州的土地上能下两滴雨,便会叫李引这个‘六县都水使’干下去,我试目以待!”

    高审行“哼”了一声,一甩袍子去了前厅。

    崔氏哭着回到后宅,诧异于自己方才话到嘴边而未说出来的话,她没有考虑女儿崔嫣的感受,但这已经让女儿难堪了!

    外面山雨欲来,而她和苏殷一众女子们,却奔驰在回西州的路上!这都是自己的罪过了!她感到有些六神无主,感觉和高审行这样一前一后地分坐在前厅和后宅,同样让她心中堵堵的难受。

    她倾听了一下屋外的大风,忽然想起她栽到盈隆岭上的两株小桕树,多么像她与女儿!于是她匆匆披起一件外衣,走出来叫丫环。但她不在。

    但夫人依旧找到自己的马车车夫,告诉他这就要去盈隆岭。

    车夫刚刚因为奏章的事情被刺史吼过一痛,此时心有余悸地问,“夫、夫人,刺史大人知道么?”

    夫人不理他的话,一俯身钻进马车里,“我们走。”

    ……

    都濡县某坊某巷,吕氏的院子。

    此刻只有吕氏一个人在家,她刚刚才消停了两天,感到心满意足。

    三天前,从一个县丞升到县令,再由县令罢为草民,又由草民成了津丞,再从津丞重回草民的马洇,从澎水县的盐井上潜回到都濡县一回。

    他趁夜摸到吕氏的房中,像报仇似地要好好蹂躏她。但吕氏却推开他道,“这可真不行,我已有了你的骨肉了!”

    马洇不信,“你诳我这个草民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你干脆说是刺史大人的不更好!”但吕氏骂道,“是谁的我能不知?”

    马洇恨恨地说,“不,乖乖,这孩子就是刺史大人的!想想吧,你终于可以和刺史夫人平起平坐了,这个机会可不要错过了。”

 第934章 你要走好

    吕氏道,可我明明喜吃酸,而你就舍得!谁不知你只有个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全本小说网,HTTPS://。)//

    马洇想起自己一路熬到县丞,本来不算飞黄腾达,但总算安安稳稳,就是自从高审行到黔州之后,把自己颠得像簸箕里的瘪豆子一样,上上下下的一时都不得安生。

    他咬着牙说,“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想想吧,到时整座黔州都要看你的脸色,使奴唤婢,锦衣玉食,穿金戴银……而我虽然是个草民,儿子却是黔州刺史府的少公子!”

    两天前,刺史大人再来时,吕氏便按着马洇的意思对他说了。

    吕氏道,“大人,奴家一个寡妇让你搞大了,要怎么见人?你总须尽快给我个交待,不然,我总有办法告到金銮殿上去。”

    刺史大人已经走了两天了,吕氏坐在家中,心情忐忑地等候消息。她想了,只要进入到刺史的家中站住一席之地,将来不愁母以子贵。然后,再慢慢地踏到刺史夫人的头上去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她隔着院子,便听到巷子里来了大批的车马在自家的院门外停住。心说这八成就是刺史府来迎她进门的人到了。看来高审行这人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的。

    随后院门被“咣”地一声踢开,吕氏惊谔地往外看,院外不知站了多少女子个个佩刀挎弓,把巷子都堵塞了,刺史府迎取新人进门可不是这么个动静。

    从院门外迈步走进来三位年轻女子,吕氏只认得其中一个是刺史夫人的丫环。她怒气冲冲,引着另两人走进来。

    吕氏感到不妙,鞋子也不脱就躲进了床里,被进来的这三人站到她的床边怒目而视。

    丫环指着吕氏对崔嫣道,“五夫人,她就是那个不要脸的人,先与都濡县的原县令马洇不清不楚,现在有了孩子又想赖到老爷头上、敢欺负到崔夫人的头上来!”

    五夫人冷哼了一声道,“你的心倒不算高,只是帐目不大清楚,这个孽债刺史府是不给你接的。趁早你敢紧去找正主儿,不然等人人都看肚子出来,难过的是你。我母亲不发话,你便混进了高府也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丫环又对苏殷道,“八夫人,不如也把她送去西州,看看西州的高大都督听她胡说什么老爷的孩子,会怎么收拾她!”

    这位身穿着从五品官服的八夫人道,“假的总真不了,峻只重证据、岂会与你一般见识!但你不知,我们家中做饭的妈妈是最厉害的稳婆出身,她看你走路便能看到你肚子里去,看你脸便看得出和什么人鬼混过。她总有办法验得出孩子的真假。到那时,恐怕你除了没脸,什么便宜都落不下。”

    五夫人道,“你摸着良心说,这孩子是谁的。”

    吕氏惊恐万分不知说什么好,丫环急了,上前挥手打她一个嘴巴,说道,“敢口不应心,这就让个大雷劈死你!”

    丫环的话音未落,院外猛的“卡嚓”一声炸雷,有一团火球仿佛就在吕氏的窗前滚过,窗子吱呀地呻吟两下,雷声隆隆地滚到别院儿去了。

    吕氏感觉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雷如此之近,仿佛就是奔着她来的,她魂飞魄散,捂着耳朵失声尖叫,“是……是马洇那个挨千刀的!”。

    ……

    街上有人欢呼,“这雨下得太好了!”

    雨点子在八月仲秋的时候由天而降,一点、两点砸入黔州山坡上干旱已久的土地中,随后柔和的雨丝渐渐形成一片稳定的细腻雨幕。

    李引正在城外的山上,抬头看天,这雨要是早几个月下来,黔州的旱情也就没这么严峻了。有手下给李大人拿来了蓑衣,他吩咐,“速去告诉各处提水水车,我们可以停止取水了。”

    随后,李引自己往盈隆岭上来。

    盈隆岭算是都濡县抗旱取水网路的和枢纽,与其他各县不同的是,这里的取水点在最高处。只要把这里的提水舀车一停,原有的那些输水石渠就自动变成了排水渠。

    不过看眼下的雨量,简直恰到好处,他想起高审行两天前所说的,“只要下两滴雨”的话,不禁想到,看来高审行又要失望了。

    在盈隆岭下,他看到一驾孤零零的马车,是崔颖的。车夫说刺史夫人在山上。李引快步上山,不知道崔颖在这样的天气里一个人跑到盈隆岭上来做什么。

    庄稼已经长到了多半人高,地间的小道上已经湿透了,李引看不到岭头,连上边的取水舀车都看不到,更别说人了。

    李引攀上岭去,看到上边的水车已经停下来了,两名值班取水的民役正陪着崔夫人加固那两株小树的支撑。

    一个民役身上的蓑衣给了崔夫人,身上已经湿透了,他说,“雨前那阵大风,好悬没把拉水车的两头牛吹到下边的潭里去!幸亏是我们极力地拉住了,但是把支撑桕树的木棍子弄断了两根。”

    另一个民役丝毫不以为伙伴在吹牛,他很高兴,“李大人,这雨不大不小正是浇地,那我们总该歇些日子了。”

    李引笑着,让他们赶紧拉起牛下山避雨,两个民役打了招呼走了。

    他要上前帮忙,而崔夫人做好了、已经直起身来。李引看到她只是身上披了蓑衣,但头上什么也没有,头发被雨淋湿了贴在了额上,便把自己头上的斗笠摘下来给她。

    崔夫人的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满是放心的神色,李引道,“夫人,怎么一个人上来,连丫环也不带。”

    崔夫人道,“我见起了大风,一时找不到她,就自己赶来了。”

    李引道,“这可不好,你看这岭上,庄稼一起来,人钻进来什么都看不到,万一夫人有个闪失、碰到个坏人,叫人也没人应。”

    山道上已经有些湿滑,两人往岭下走。

    崔夫人去拉住李县令的手,一边小步儿地跳着躲开那些泥泞、一边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