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474章

大唐马王爷-第474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只有他和公主、丞相知道是怎么回事。

    松赞暗道,悉东赞那样奚落于他,他都能忍下,看来这一年多来,高峻不但官职升了,胸襟也更为开阔。

    只是,还有一个浑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在那里高声替别驾鸣不平,“我知道!高兄弟不想要你们的妹子!!”

    吐蕃丞相禄东赞忍无可忍,不想他把事弄砸。他不顾身份地跳将起来,连搡带吼地冲兄长道,“吃饱了没有?吃饱了就滚出去!!”

    其他官员大都云里雾里,看着浑人叼叼咕咕往外走。丞相兄弟一怒,禄且乃这个浑人也怕得要命。

    这场因为西州甲木萨而起的冲突,又被西州别驾不动声色地平息下去了。松赞大喜,众人也再度放松,酒宴上顿时再起了一个高潮。

    苏毗部少首领悉东赞、同羊部少首领赞摩,两人同时举着酒杯去敬高别驾。

    而此时,吐蕃大首领松赞才想起对高峻道,兄弟说有两件事要讲,之前只送了江夏王爷的手串给公主,那么另一件是什么事?

    高峻道,“兄长前些日子给西州送过一封信。”

    松赞道,“正是,不知兄弟可察访到了纥干承基的下落?”

    高峻道,“纥干承基让我擒了。”

    松赞、丞相禄东赞、以及在座的所有人无不惊骇,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尤其是刚刚与高别驾比拭过的悉东赞、赞摩两人,早就知道这个沫河部首领也算个人物。

    “他是武德五年时高丽潜入大唐的奸细,后来又躲到了吐蕃。他此次奉兄长与公主之命带兵去龟兹助我,非但不与我联络,反而数次抵近我营,弄出些冲撞、磨擦之事,显些酿成西州与吐蕃之间的龌龊。”

    松赞眼眉一挑,定睛看着高峻,显然这个消息太让他吃惊了。

    “为不使诚心助我的吐蕃将士有一点伤亡,小弟将他捉拿了、并将他砍去了双腿、用铁链拴在我的门前……本想送他回逻些城请大哥发落,但未及成行,大唐皇帝陛下就命令将他押解到高丽战场上去、要与高丽人对质。”

    公主低声问道,“我却有些不信,在三千人的营盘中,你如何一人不伤地捉到他,我们的将士可不知他是奸细。”

    樊莺道,“纥干承基总是拉了大首领的兵马在我营前挑衅,把师兄逼到没什么法子可想,这才假扮纥干承基的卫士深入营去,将他捉住的。”

    高峻道,“但此事是我先斩后奏,觉着有些对不住义兄的美意。所幸的是兄长派去的三千人无一伤亡,我心中还好受些。接到兄长去信,我以为不能只是以信函相复,这才与夫人前来,一为送物、二为请罪。”

    他声音宏亮,不卑不亢,整个大厅里人人都听到了。酒席之上越来越静,到最后一点声响都没有。

    松赞越听、越是脸色阴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底下有人嘀咕,“我方大将,说也不说就捉去了,这……也太……”那人没敢再说下去。终于有人重重地将端了半晌的酒杯放下。

    公主道,“大唐皇帝陛下……后来可曾说些什么与纥干承基有关的话么?”

    高峻道,陛下为此专门写了讨高丽诏,指斥高丽递犬送鼠,将纥干承基丢回给高丽国去了。而高丽王敛气息声,未敢作出任何回应。

    无论如何,松赞乍听这个消息也是接受不了的,他也一直纳闷,怎么去的三千人一人未少、偏偏少了主将。

    皇帝要人、高丽人不吱声,他也不怀疑高峻所说。

    但他怀疑一件事,“兄弟,以你的本事虽然能擒了他,却不大可能把他带出营地,我不大相信,简直无法成功!”

    公主也饶有兴趣地问樊莺,“是怎么带离他,而三千人一人都未察觉?”

    樊莺道,“是这样……”

    所有人竖着耳朵想听她讲,但她觉着自己总有些地方不大好开口,便让师兄来说。

    高峻讲了经过,并说纥干承基在夜帐中、曾经调戏从沙丫城抢来的两名女子。松赞一拍桌案,怒道,“真是给我丢脸!”

    公主劝道,“首领息怒,他可是高丽奸细,而我吐蕃大军一人未少……不过这件事在我看来简直是个奇迹,居然把纥干承基埋在了他自己的床底下,我看也只有兄弟才想得出这个办法!”

    凡是能想到龟兹战场形势的,都能猜到高别驾当时的处境有多难。

    且不说纥干承基有可能与龟兹搅在一起对西州发难,就算吐蕃有几个人死于西州联军之手,对高别驾来说都是不能承担后果的。

    松赞也暗想,如果两下里真的发生那种情况,自己要做何判断呢?

    当初起兵时,纥干承基不怕路远,从吐蕃最东边的沫河部赶过来请战,曾经让松赞有过不解,此时联系高峻所说,也就都明白了。

    当再听高峻说,纥干承基的兄弟就曾在剑南道任折冲都尉,也被高峻在剑南平乱中斩杀时,大首领竟然有些后怕起来:

    万一被这兄弟二人在东边、与大唐弄出些磨擦,唐皇发了雷霆之怒,那该如何是好!

    因而,松赞竟然站起身来,郑重对高别驾拱手道,“兄弟,吐蕃与大唐乃是亲戚,岂容这奸细从中搞乱!为兄正是为此而愤慨难当。多谢你挽狂澜于既倒,又保我子弟不失一人,此间大义为兄知道了!”

    他亲自为别驾倒酒,自己也倒上一杯,举起来道,“兄弟美意,尽在此杯!”

    公主见松赞动情,又知他已喝过不少,便提议道,“首领……我于此事上十分感慨,偶得联句,不知首领想不想听过后再饮?”

    松赞知她美意,却仍坚持,“你已多久不曾作句,我正想赏之!不过兄弟为我一封信便千里赶来,今天在酒上,我不想依从公主,你务须谅解。”

    他举杯对高峻道,“公主之文采,你不喝上三大杯,我就不让你领略!”

    擅捕吐蕃将领的大事,来如骤雨、去似轻风,高峻心情大好,接连干掉三大杯面不改色。

    松赞大声叫好,也不打折扣地陪了三杯,丞相也陪了三杯。松赞这才柔声对公主道,“我和义弟、丞相洗耳恭听!”

 第805章 句句精深

    感谢书友1414***164、bblldd月票,今天7:00、13:00、19:00、20:00、21:00更新。全本小说网https://。

    樊莺对联句日渐感觉有趣,只因家里多人能略加思索开口即成,她早就有些羡慕。与师兄来吐蕃的路上,她还自己琢磨了两句诗,听了公主的话心里也十分期待。

    公主已想妥当,开口即吟出一首七律来,诗道:

    “德重方能成伟业,盛极且要防衰微。地基牢后高楼起,梁栋毁于小蠹肥。邪胜正时邪不止,正饶邪日正将危。除奸可使千般计,莫碍虚名百世悲。”

    樊莺先鼓掌叫好,“姐姐真叫人羡慕,我原来只当女子中只有我柳姐姐、崔嫣、婉清、苏殷会做这样的诗,想不到你的诗不但工整、诗中还有如此深奥的道理,依我看比我那几位姐姐都强,我更是万万不能。”

    松赞也夸奖道,“公主的心意我更能体会!”

    他对高峻道,“不就是个奸细!高丽人都认领了,我不凑趣!兄弟万莫自责。”

    但他不解地问,“兄弟……高别驾!我与公主只知你有柳樊两位夫人,那么刚冒出来的那些会做诗的……又是何人?”

    高峻道,“回兄长,都是我夫人。”

    松赞、底下人问,“共有几个?”

    高峻道,“回兄长,不多不少,有七位半。”

    底下的气氛已随着松赞的态度而转变,听了高别驾的话,禄东赞问,“别驾大人,怎么夫人还有半个之说?”

    高别驾道,“那个老八苏殷,是皇帝陛下撮合的,而我大夫人柳玉如一直不大认可。因而我直到现在,连想都不敢想她,连她身边五步都未走近过……只是挂个名而已。”

    众人哄堂大笑,连松赞也笑个前仰后合,文成公主扶了樊莺的肩问她,“那么妹妹,你对这个苏殷是什么主意?”

    不等樊莺说话,高峻先道,“这么多夫人中,只有我师妹最是体贴我了。回想一下,除了她初到西州时扔了我两跤、要拿刀砍我之外,直到现在任何事都是站在我这边的。”

    同羊部、苏毗部两位少首领不禁寻思,以别驾这样的身手,这位西州甲木萨却能摔他两跤,那么她又有什么样厉害的手段!

    此话又引发众人不解,文成公主就问樊莺是怎么回事,樊莺悄声道,“那我只与姐姐说……”

    这场盛大的酒宴一直持续到申时末,还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松赞大首领不但酒量惊人,谈兴也是极为高涨。

    他先听高峻简要说过去乙毗咄陆部、辽东、江南造船、剑南平乱的经过,边听边不住点头。而后再向高峻说起吐蕃来。

    吐蕃,最初是由雅隆农耕部落为根基发展而来。辖有吐蕃高原诸部,而最近又将同羊部、苏毗部纳入其中。松赞说,逻些城近年来牧业、冶炼、毛织业、种植业日渐有起色,而文成公主功不可没!

    高峻便问起普陀罗宫前面正在兴建的是什么所在,松赞道,那里要建一座方城,东西九百尺,南北九百尺,是要给普陀罗宫服务的奴仆、管理奴仆的官员们居住的。

    说话间已到晚饭时间,丞相及众官员纷纷向西州别驾告辞。

    有女奴数十人上来将残席撤去,再换上了家宴规模。桌子也是小的,菜点少而精,酒具也换了白玉小杯,入座的只有四人。

    如果说正午的大宴有着公务的性质,那么此时就更是一种私家小聚的味道。松赞与义弟高峻并坐在一边,公主与樊莺在另一边,女奴也只留了四位侍立在侧。

    松赞再谈到了纥干承基,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心,“如果不是兄弟当机立断,让他闹出些事来,就怕我受得了,公主却要免不了伤心了!”

    高峻觉着有件事不得不说,他谈到了两次用到乌刀令的经过。

    一次是在沫河部,他用乌刀制止了纥干承基的异动;另一次就是在龟兹,他用乌刀令遣回了三千驼兵。

    高峻深知自己的发达与转运,恰是从得了松赞所赠的乌刀开始的,直至现在,也没有发现哪件敌军兵器能够抗得住乌刀一斩。

    他说起这件事时十分坦诚,觉着此事不能不说。如果松赞因此废除了乌刀在吐蕃军界的信符地位,那么他心里会更自在一些。

    此事松赞不是没有想过,向高峻赠刀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军国事,非同儿戏。

    但若废了乌刀令,在他看来总有哪里不好。

    而高别驾这次在擒了纥干承基、废去他双腿后,逻些城只是写一封信过去,他便丢下西州繁杂的政务、不带一名护卫、只带了他最美丽的夫人千里迢迢赶来。

    就为来逻些城作以解释和说明,且不说此行的安危难料,就说眼下的季节对他们也是个考验。如果没有坦诚二字,松赞相信没有任何人会这样做。

    而高峻今天在酒席前与人角力,其做法更是难能可贵。松赞深知,非是他怕那两个部落,而是顾及了逻些城和自己啊。

    松赞说,“兄弟,人生在世,贵在相知、待之以诚。小至一家一户大至一邦一国莫不如此。你两次动用此令,在为兄看来都是势在必行,此刀竟比在我手中更是有用。”

    他说,“乌刀只要一天在你手中,那么乌刀令绝无废除!”

    高峻什么也不必再说了,但他知道,从此乌刀令也许就不必再用了。而公主只是说道,“义可薄云天,诚可托家国,我信!”

    松赞也道:公主与我、我与别驾、别驾与柳夫人樊夫人、别驾与纥干承基、禄且乃与别驾……大到吐蕃与大唐,大唐与高丽,好与坏其实都在公主所说的八个字。

    四人说起话来没完,不觉天色已晚。有年轻女奴走近前来,对公主道,“甲木萨,你吩咐的贵客房间已准备好了。”

    公主道,“那么我就与首领共引两位过去。”

    四人起身。十二名女奴提着明亮的灯笼,前六盏、后六盏,引着他们拾级而上。松赞与高峻都不说话,并肩登高。而公主则拉着樊莺的手,低声对她讲解各处的构造和功用。

    第七层是松赞与公主所居的日光殿,过了此层,女奴们再引着他们往上走。公主对樊莺道,“妹妹,我按你的意思,在第九层收拾了住处……不是在十层。”

    樊莺奇怪,但公主像是已猜到她的所思,悄悄对她道,“广厦千层、起于垒土,地上就是人间一层,芸芸众生皆在这一层上,那么你今夜所居之室虽是九层也算是十层了。”

    又用只有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