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401章

大唐马王爷-第401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少与再要敢说忘,那么长孙大人就得把他一脚踢回家去。正好儿子的婚事也办完了,回去等着抱孙子吧!陈少与拿出了吴王李恪谋反的档案,又在长孙大人的逼视下拿出了侯君集的。

    长孙大人翻开了陈少与后捧上来了卷宗,慢慢地翻看,几年前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扑面而来。在其中的一页上,长孙大人看到纸面似被几滴水浸透过,而且绝非史馆中人的不甚所致。

    这是眼泪!而且是新痕。旧痕的话因为时间久远,泪痕晕染的边缘一定是重色的,而这里只有褶皱,最近有人就在这里哭过!

    而案卷中写有几位重臣签名的、最最重要的几页证辞证言不见了,上面也有长孙大人的签名。他老谋深算,用手扒了卷背去看,那里夹有纸张被扯下后残存的纸根。

    泪痕是柳玉如的,错了他姓孙!长孙大人哼了一声,也不理会吓得脸都白了的陈少与,转身走了出去。问题变得复杂了,他得回去好好掂量掂量!

    ……

 第669章 多此一虑

    长孙无忌后悔把勾销柳玉如罪犯身份的事早早告诉她了。全本小说网;HTTPS://。m;也许柳玉如身为高府少夫人,但内心中对那个侯府还念念不忘。她拿走了证言,也就掌握了当时推倒了侯君集的一干人物。

    如果她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刑徒还没什么可怕,但她是如日中天的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丝路都监的正牌夫人。

    她想干什么?长孙大人早就听说过柳玉如在西州高峻家里的地位,她敢拂逆了皇帝陛下、褚大人的意思,一口拒绝苏氏进门,甚至都不问一问高峻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高峻和高府会不会因为她的原因就与自己为敌呢?他以为自阁老高俭以下、大多数高府中人是绝不会的。

    估计着在这样的大事上,就连高峻也会掂量一番,这些签了名字的人合力到底有多大,高峻也不大可能犯险与这些重臣们为敌。但他因为此事,对这些人产生不良的看法或隔膜总会有的,这也不大好。

    当务之急,是暗地里派人、去山阳镇找回柳玉如拿走的东西。没有了死证,到时她任何的坚持也就变成了一个小妇人旧恨未泄的任性,坚持过头的话还会引起高府的反感、甚至怀疑她进入高府的目的。

    当然,长孙大人寄希望于这个办法能够成功,那么一切事情都大致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了,而他还有数不清的后续手段就不必用了。

    一切视柳玉如、高府和高峻的态度而定。总之他长孙无忌一向是不会失败的,他向来是步步为营,这只脚不踩稳当了,绝不轻易迈另一只脚,更不会让自己潜在的敌人稳当地过日子。

    他吩咐下人,叫来一个精干强壮的年轻人,并在密室中交待他:“石护卫,你务必尽早地、把案卷中丢失的那几页纸再取回来,让本官看过后再行销毁。”

    那人不但身负蹿房跃脊之功,而且格斗功夫也出类拔萃,不然也不会让长孙大人如此看重。但他对此行有些为难,“大人,如果事情难办,小人可不可以动武呢?”

    长孙大人陷入了沉思,最后说,“总之你记着,我是让你去消事的,不是让你去惹事的”。

    石护卫走后,长孙大人想起了苏氏。目前柳玉如不在西州高别驾的身边,岂不正是自己在火上加把柴的时机?

    对于自己这位过去甥妇的姿色和见识,长孙大人是有些印象的。她虽然在姿色上肯定输于柳夫人,但在学识和见解上却不一定输于她。

    如果苏氏加入高峻的内宅,正是削弱柳玉如在高别驾家中地位的一招妙棋,如若柳夫人在高别驾心中的地位下降,那么她借力高峻的什么想法,说不定就慢慢消失了。

    继而代之的,恐怕就成了她与苏氏明里暗里的争宠了。

    也难怪柳玉如如此坚决抵制苏进门,一位过去太子的正妃,怎么都高过一位过去的国公夫人。长孙大人以为柳玉如就是因为这个才如此绝决。

    那么他就给她来个双管齐下,亲自去西州鼓捣一下子。把苏氏塞到高别驾的怀里去,既是为皇帝分忧、又公私兼顾了,到时柳玉如又怪不到自己的头上,事情还能有多难?

    ……

    李弥一直不露面,最让高峻担心的正是这位苏夫人,但有柳玉如的话在那里,他又不能随便去。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有的人不去做某事是因为外界的强制,一旦外界的制约小了还可以干。

    但高峻不是因为这个,他与柳玉如心心相印,全是自觉。他觉着柳玉如远在山阳镇,他不能立刻前去看她就已经不对了,那么这种事岂能轻易触碰?

    正好崔嫣这些日子没什么意思,与李婉清等人商量去旧村看望苏夫人,高峻道,“我陪你们去,这就不怕什么了。”

    崔嫣难得有高大人陪着,心情不错,便道,“那你替我提着琵琶,我去了和她斗琴,你来评判优劣!”

    思晴、崔嫣、李婉清、丽容,抱了琵琶、一起同高峻往苏氏的家中而来。这些人到了,与苏氏在一起说笑、弹琴,而高峻着重检视一下苏氏的院子、人手,在防卫上还有没有什么纰漏,又把守在这里的护牧队、以及高白的两位夫人菊儿和雪莲叮嘱了一番,还是不大放心。

    苏氏笑道,“高大人不必多操心我这里,还是管好你的马吧,那才是正事。”

    高峻只在崔嫣等人陪同下来了这一回,让苏氏一句“多操心”,仿佛另外那些人看过来的目光、也有了些恍然间的怀疑,便打岔问道,“为什么说那些马才是重中之重?”

    苏氏道,“得良马者得胜势,不然我们大唐为何这么重视马政呢?”

    一谈起马匹,高峻就来了兴致,凑上去道,“你请细说说看。”

    苏氏道,“汉三国之时,蜀有五虎上将,却一直窝居益州一隅、而没有大的建树,不就是没有良马?西南山地之马,体小而不善长途奔驰,诸葛先生即便造得出木牛流马,也无济于事。”

    婉清再问,“那么孙吴呢?”

    “而吴国的孙仲谋,兵力不可谓不多,但江南水道众多、纵横交错,更无适宜的养马之处。他也只能造了大船,由海路到辽东一带购得良马,才可与曹魏抗衡。后来辽东的马场尽入了高丽,他只凭水军尚可勉为支撑,但是攻胜之说就不必谈了。”

    高峻瞪了大眼道,“还真是这个道理了,那时的河朔、武凉、西域等地都有优良马场,可不都在曹魏的控制之下!苏夫人一说,我就茅塞顿开了!看来苏夫人的见解不输一般须眉呀。”

    苏氏被高别驾当了自家的夫人们这么夸赞,有些不大好意思,竟然有了些扭捏的神色,低声道,“高大人过奖,我不该班门弄斧……”

    从苏氏那里一出来,崔嫣上车前低声提醒道,“峻,不知我姐姐在山阳镇有无受苦。”高峻知道她话外之意,是在提醒他柳玉如在苏氏这里的态度。他同样低声对她说,“妹妹,你就放心吧。”

    这些日子苏氏在牧场村,远离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再有蚕事忙着,与两村村妇们相处极为融洽,又不愁吃穿用度,当然在容颜方面变化很大。尤其是刚才的扭捏之态,更不是一般男子能看了不心动的。

    崔嫣想,自己此时的心态为什么会是这样?高峻扶了她上车,手法轻柔、像扶了一件精致的瓷器,又让她认为自己多此一虑了。

    到了新村的家,高峻发现门外拴了几匹马,而其中一匹就是郭叔叔的。

 第670章 有鱼上钩

    郭孝恪在一楼客厅中端坐,想是刚刚进门,婆子正往都督的面前放茶水。//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人进去和都督见礼,崔嫣首先看到桌子上放了一架稀奇古怪的琴,便两眼放光地问道,“郭叔叔,这琴是送给我的吗?它叫什么?”

    郭孝属道,“正是蝴蝶琴一架,送给你研摩,过些日子我就来欣赏你弹的琴,你可要好好练习。”崔嫣欢呼。

    高峻有些不解,因为上一架琴已经被高审行送入长安了。郭孝恪说,“这是第二架,从龟兹要来的……而且琴中也有密信一封。”说着把一小幅羊皮摊在桌上,“看看吧。”

    高峻看不懂,示意思晴。思晴拿起来念道,“……五夫人,闻琴已坏,你也太不小心,不知内中机关有无泄露……留意天山牧征马何日起程,及时传信……那利。”

    崔嫣正在摆弄两只琴槌,听了思晴的话怔怔地。因为她听到了“五夫人”一句,高峻道,“乱敌之计,乱到我家里来了!他们怎么知道我五夫人喜琴呢?”

    都督说,“这是我和高岷想出来的法子,想钓一钓龟兹隐藏在西州的奸细…。。”崔嫣闻听,把两只琴槌“当”地一声砸在弦上,“气人,我不玩了!”她坐在那里,面如秋水、呼吸有声。

    高峻连忙宽解道,“郭叔叔要是怀疑你,就不会把琴拿来了!”

    郭孝恪笑道,“正是此理,我来你家可没有追责的意思,只为送琴。顺便让你们看看这封假信,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应对。”

    高峻分析,对方此举虽然有些机巧,但是也表明他们并不知道、第一架蝴蝶琴已经送去了长安。而琴坏之词和五夫人之词,只是他们从高岷大哥的去信里才知道的。

    郭都督说,“说明了什么呢?”

    高峻道,“眼下倒还说明不了什么,不过我怀疑龟兹的奸细就在西州府,我们可以试试。”他把婆子叫进来,让她把那块羊皮拿出去,“这是对我五夫人极为不利的证据,不能留着它了!”

    婆子拿了就走,“我扔灶口里烧了它!”

    高峻连忙道,“不不不,把字迹洗掉、羊皮晾干了拿来再让思晴写字。”

    郭都督耐心地等婆子把羊皮晾干,来时他和高岷不是没有想过,很明显这是龟兹苏伐的半真半假之举。如果西州看不到第一架蝴蝶琴中的密信,那什么都不必说了,如果看到了,就如法在第二架琴同样的地方夹带一封,只为扰乱视听。

    密信之法向来是不提名道姓,只为收信人的安危考虑,羊皮上的“五夫人”之词,就有些画蛇添足了。他们一边等婆子,一边派人去高峪的酒馆儿里提来酒菜,在客厅中摆开了边吃边等。

    崔嫣早早吃完了,心意惦惦地在一边试着敲琴,不住地说好,脸上全是一副满足的表情。没等这边的人们吃喝完,她那里已敲出了曲调儿,是不同于琵琶的另一种韵味。

    总算小羊皮再次拿过来,高峻对思晴说,“你写。”

    笔墨拿来,思晴提笔在手,有些不确定的道,“峻,你可别让我写太多了,露出马脚就不好了。”

    高峻道,“今天是四月初八,你就写,‘四月二十日前告西州确切户、口数’即可,”郭都督微微点头,已经明白了高峻的用意。

    待字写好了,都督亲自将羊皮卷起来,仔细塞入琴箱内的空竹管中,再把竹管安放好了。高峻想了想,伸手勾住琴面上两股琴弦,“叭”一下地拉断了。

    他对郭孝恪道,“好了,拿回西州衙门去吧,没事郭叔叔你就敲两下子,总该有人去打听的。谁自告奋勇给你修琴还不大好确定、但他若再去户曹罗得刀那里探听确切的户口数,一定就是他!再让待诏大哥在吕光馆捉贼拿脏就是了。”

    崔嫣知道这边的两人说的是大事,虽然有些心疼这架琴,也不敢多说什么。高峻安慰道,“放心吧妹妹,等事办完、琴就修好了拿过来。”

    田地城驼马牧场正在紧张建设当中,五天后,高峻带着丽容去的时候,集天山牧、田地城和浮图城三方之力同建的马场已经现出了规模。

    而高峪也早就过来,也从田地城中招募闲散人员两百名,加入到他的草场中来。人们先从近处做起,划定五里宽下的地域,拣去戈壁滩上的乱石、翻土洒草籽、在风道上栽树,再拉了水车从两城中取水浇地。

    王允达私下里对高峻说,“高大人,雉临说,天山牧在龙泉馆设立哨卡是不大相信浮图城,他每次去都觉着别扭。”

    高峻道,“那你告诉他,让他亲自带了人,去把龙泉馆的两处哨卡都拆了,木料拉到田地城来,用在马厩上。”

    王允达连声应允。高峻很高兴,以为王允达最近像变了个人,每次看到他都在新牧场里忙碌。而且雉临好像吃他的这一套,两个人的关系十分要好。在这种情况下,王允达还能把雉临的话告诉高峻,全是为着天山牧好。

    他对王允达说,“那我就告诉你你兄长的下落,他现在叫释珍,是当阳县的都头。”

    王大牧监眼睛一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