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96章

大唐马王爷-第396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道,“放了丽容,我今天就放了你。”他冲着围在四周的快弩手挥挥手,“撤下,再给他留匹马。”弩手们垂下平端的弩弓,撤了围。

    李弥的剑仍然未离丽容脖颈,他担心高峻反悔,但嘴上说的却是,“李弥不知天高地厚,想替谷底余生的人、向高大人求个情,你要放了他们,我就放丽容。”

    高峻不假思索,再冲手下道,“放人,只要扔了兵器出来的,爱去哪儿去哪儿。”

    堵住谷口的护牧队撤开,仍然严阵以待。谷底只有几十个人焦头烂额地爬上来,高峻提醒道,“李大人,此时你若敢出尔反尔,可就再也活不成了。”

    李弥放开丽容,攀住丽容骑来那匹马的鞍子,有些艰难地爬上去。高峻也不理他,快步上前去挽丽容。

    丽容坐在地下不起身,挥了拳头冲高峻乱打,哭道,“枉我这么担心你,原来都不如一把破刀,在田地城那晚我就看出来了!”

    有护牧队看笑话,高峻低声道,“你懂什么,有刀在你总不会有事的,刀没有了,你死的更快点。”丽容这才起来,但依然撅了嘴。高峻道,“你不来他们怎么走得了,等回家再与你算帐!”

    那些人狼狈不堪,纷纷冲李弥道谢。高峻、郭待诏两方人马汇在一处,看着这些残兵相互搀扶了走上大道。有手下问,“高大人,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高峻反问,“不值得吗?”

    自始至终,浮图城头都在观战,阿史那薄布心中暗道,“完了,一念之差,我的两千人没有了。”让他放开手脚与西州撕破脸皮,他终是不敢。他儿子雉临有一阵不住地在他耳边催促,“现在我们出去,不正好从背后得手!”

    阿史那薄布一言不发,最后喝道,“你住口!壮士断腕!像你这样婆婆妈妈,怎么成得了大事!”及至看到有几十人从火场方向朝大道上走来,阿史那薄布连忙吩咐,“点兵五百,随本汗出城!”

    城门大开,五百骑兵在阿史那薄布的亲自率领下挥舞了刀枪冲出来。

    那些人离着大远,像见了亲人,参差不齐地喊道,“大汗!大汗威武!”高峻、郭待诏远远看着,有护牧队喊道,“大家戒备!”

    却见出城的马队不是往他们这里冲过来的,而是毫不减速地冲向李弥那些人,阿史那薄布一马当先,挥刀便砍!一阵惨叫声传入众人耳中……

    李弥挥剑砍出一条路,往田地城的方向逃去了,阿史那薄布喝道,“去些人给我追上他,要死的!”几十骑呐喊一声,尾随着追了下去。

 第660章 好醋一坛

    郭都督坐镇西州,一直放心不下浮图城的郭待诏和高峻。(全本小说网,https://。)自从待诏领了一千人走后,龙泉馆方向就没有一点消息送来,而且这些日子由牧场村方向一个人也没有过来过。

    消息不通,他不是一般的担心,想亲自去浮图城看看,但是又不放心西边。其实他不知道高峻和郭待诏自从定下了行动计划之后,牧场村至西州的道路已经让他们严密地控制起来了,为的就是提防浮图城方面的消息传出去。

    这天,总算郭待诏回来。郭孝恪一见,便吃惊地问道,“你的人呢!”待诏不当回事地回答父亲,“一个不少,全须全尾都在龙泉馆呢。”

    都督又问,“那你自己回来做什么?兵力不够吗?”

    待诏道,“不是……高峻说浮图城有大事,他定不了,让我来请父亲过去,这里先由我替你盯着。”

    郭孝恪不敢耽误,当时点了护卫三十人、快马到了龙泉馆。在大道上迎接他的,不但有高峻和他的护牧队,还有浮图城的阿史那薄布父子。这让他大感惊奇。

    高峻未说话,倒是阿史那薄布先快步走上前来、满面笑意地与都督打招呼。郭孝恪顾不得看高峻,先与阿史那薄布寒暄,“看到大汗与我的别驾如此亲近,郭某当真十分的吃惊!”

    阿史那薄布道,“今天的大事,我以为只有都督驾临才定得下来,只是让都督麻烦了!”郭孝恪连声说着客气,就问高峻,“倒底是个什么由头?”

    高峻说,“郭叔叔,我欲在田地城种草、养驼,但前些日子遭遇不明身份的上千人存心放火、破坏,多亏了浮图城的阿史那薄布可汗全力相助,才将损失降到最小。可汗有心与我合作,只是我做不得主,这才让你来的。”

    阿史那薄布连忙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依本汗看,搞事之人定是那个李弥!”

    郭都督心中明白,笑着道,“多谢、多谢,要不是大汗出手,这里两个年轻人恐怕多半会失手了!不知大汗你有什么要说?”

    阿史那薄布早把说辞想理顺了,当时道,“都督,田地城多年来都是在浮图城的庇护之下,但是……但是我这里没怎么管得好他们。高总牧监要在田地城开建驼马牧场的事情本汗是赞成的。只要于民有利,何乐而不为!”

    高峻接话道,“都督,大汗的意思是,浮图、西州共同维护田地城的新牧场、防范贼盗破坏,他愿意将浮图城的马匹两千拿来入伙,日常也可抽出几百人参与牧场的维持。这事太大了,总要都督点头。”

    郭孝恪道,“别的都好说,两边合伙,有了收益大家都得好处,郭某哪会不同意?只是一点,浮图城要派兵帮我守牧场……恐怕不大可行。此议就算报到长安去,皇帝陛下也是不会认同的。”

    阿史那薄布有些不知所措,问道,“都督你总该有些办法,还望快些提出来、以慰我拳拳之心。”

    郭孝恪看高峻,高峻道,“反正大汗有那么多的兵丁,平时哪有什么战事,枉自掏银子养着。正好马匹多了、骆驼以后也不少,牧子是不大够的……”

    阿史那薄布连忙道,“这有何难,我让他们脱了军衣,就去做牧子!不知高大人你那里要建的苜蓿草场还需不需人手,我这里要多少人都是有的!”

    高峻说,一百多里的戈壁滩,我都想让它变成草场,有多少人都是不够用的。

    自大唐收了高昌之后,浮图城就一直不阴不阳地存在着,没想到这次请他来却是这种事。东方战事在即,西边的安定正是许多人放心不下的事,如此,西州的局面控制起来就省心得多了!

    郭孝恪没想到,本来剑拔弩张的局面会是这么个结果。他应道,“这事我没意见,只是要等我详细地写明了奏章、报与长安请示……估计问题不会太大!”

    阿史那薄布大喜,一颗心也能放稳在肚子里了。眼前这位年轻的西州别驾发起狠来连眼都不眨,但是,还真别说,他的提议也真让人心动。

    此事一成,他再也不须提心吊胆,可以睡个踏实觉了。这也只能算是没有法子的法子,总比自己这一万人……已经零揪得剩下不足八千了……

    他不再往下想,人要往前看。于是连忙请郭都督道,“肯不肯赏脸到我城中饮上几杯,也好把细情好好议定一番。”郭都督欣然应允,与高峻一起进城。

    晚上的时候,高峻陪郭都督从浮图城出来,大事已定,郭都督要连夜赶回西州去写奏章,与护卫们上马走了。高峻先去田地城丽容的故居,在那里没看到丽容,城外也没有她。

    那里正挑灯夜战,这次再建的厩房就比较顺眼了,护牧队们此时都在休息,都是田地城中的居民在干。赵县令还在工地,对高峻说,“你夫人说往龙泉馆去了。”

    高峻再往龙泉馆来,在丽蓝的温汤旅舍,丽容不好好理会高峻,一副气不大顺的样子。丽蓝笑问高峻,“你又哪里惹到她了?”

    高峻一连声地说,“我哪有功夫惹她,不知道我这些天多忙,快快放些热水让本官泡一泡解乏要紧!”在丽蓝这里,就不缺热水,而且比交河那里水质更好。当时就吩咐伙计放水,让高峻进去。

    不一会儿,高大人在里面高声叫,“来个女的揉肩——”

    丽容听了故意不动。丽蓝说,“主随客便,实在没有人的话只好我就亲自去了。”陈捕头就在边上,知道她是在逗人玩,也敲着边鼓说,“还不快去!”

    丽容道,“用不起你,自家的东西自已去揉合适,”说着便进去。里面热汽蒸腾,她轻纱朦胧地慢慢入水,冷不防那层纱被他一把扯去……

    随后,郭都督派了待诏再来找高峻,主要是商量一件事情:浮图城的大事落定尘埃,西州的重点就剩下了龟兹,但是军队上力量须要加强。郭都督让待诏来找高峻商量,看能不能从高峻的护牧队里抽调一些人补充到军队上去。

    高峻说,好事,做将军的品阶一定不会是从九品下阶了吧?我没意见。

    待诏道,“兄弟你只管放心,从你手底下出来的人还能差到哪里?只要是挑上的,至少从八品上阶的御侮副尉。”

    高峻道,“去挑吧,越快越好,把你侍候走了,我还要出趟远门。”

    ……

    七天后,贞观皇帝收到了来自西州大都督郭孝恪的奏章,郭孝恪提请:田地城驼马牧场由天山牧和浮图城合办,双方各有入股,牧监和副牧监由天山牧委任,浮图城由部分军士解甲充任牧子。

    田地城东部百多里戈壁荒滩要改造成紫花苜蓿草场,治安由双方维持,草料供牧场使用。田地城的税赋或是三年、或是五年,全部用于该牧场建设,城中官员原为民众推举,俸米也是城民凑集,拟建议由官方委任,初期人选由西州、浮图城协商。

    此外,龙泉馆本处三不管之地,建议纳入交河县管辖。

    皇帝见了,暗自点头。他知道西州此举的意义甚至大过了军事征服。于是,他朱笔一勾,全部同意郭孝恪的意见、吩咐立即快马送达西州。

    之后,他问,“高丽最近可有什么动向?”

    有人答,“陛下,盖苏文自正月以来,未有一信、一使到朝。”

    “拟诏,择日出征高丽!”

    褚遂良在边儿上低声道,“陛下何不顺便、把苏氏之事一并、捎带着讲明一下……”

    皇帝琢磨了一下,说道,“你醋没喝过是不是?”

    又说,“山阳镇那里,你替朕送好醋一坛!”

 第661章 大军既动

    褚遂良一听,知道皇帝对于故太子妃苏氏之事,虽然想法还是那个想法——就算有些知难而退的意思,可话已出口,再吞回来绝无可能——皇帝有些忌惮高峻夫人柳玉如的态度。(全本小说网,https://。)

    好心好意地往外送美人却送不出去,大概皇帝表示不满的做法也只限于给柳玉如送一坛醋了。褚遂良仔细地把这件事情记下,心说可不要一忙起来就忘记了。送醋事小,却是陛下的谕令啊。

    褚遂良出任通直散骑常侍一职,在朝堂之上虽然不是什么站班靠前的重臣,但他却站在皇帝的身边。像给柳夫人送一坛醋这样既小、又大的事件,只有他去做才最合适。

    皇帝是不肯将此事委托给长孙无忌、马周这类的重臣去做的。褚遂良去送醋、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挖掘送醋的来龙去脉。而其他人就不同了,弄不好还会招来那些重臣们的说三道四。

    贞观二年时,在门下省设了起居郎职事二人,褚遂良是在贞观十年时出任的起居郎一职的,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贞观十六年时,身为黄门侍郎的的遂良开始参预朝政,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还能直接罢黜不合格的官员。

    定了高昌之后,皇帝曾经花了极大精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天下人争着贡献领赏,一时真伪难辩。而褚大人对王羲之的书法是极有研究的,他可以一眼看出那些贡品的真假,从此再没有人敢拿了赝品邀功。

    此举受到了皇帝的欢心与信任,于是便将他提为通直散骑常侍,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他谨言慎行,时时准确揣摩圣意。日常还要偶尔显示出在某些事情上耿直、坚持的个性。这两点并不矛盾,前者让皇帝满意、后者让其他臣子们放心,证明他并非一个谄谀、奸佞之辈。

    他在某种意义上督促皇帝在有所行动时,要考虑会给后人留下个什么印象。

    有一次皇帝问褚遂良,你们记的那些东西,朕可以看吗?褚遂良回道,今天所以设立起居之职,就是古时的左右史官,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臣没有听过做皇帝的要自己看这些东西。

    皇帝又问,“朕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

    褚遂良又回答说,“我的职务就是这样的,所以您的一举一动,都是要写下来的。”

    皇帝在许多公开的举指上,与其说是出自本心,倒不如说是想要得到那些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