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70章

大唐马王爷-第37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岷连忙上前与李道珏、樊大人见礼。先不说这件事,人都请到牧场里去。一面立刻让人去西州请五叔,一面叫高峪马上安排住处、准备酒宴。

    高峪接信,立刻行动起来,把全部剩下不多的空房都找人打扫了,弄得旧村里好一阵子鸡飞狗跳。而谢金莲和丽容连忙回家,把事儿对柳玉如说。

 第611章 当然有事

    柳玉如这些日子正为了一件事情奇怪,她发现婆子好像是有什么心事,今天她坐在厨房的门口拣菜,直着眼睛就把好菜扔掉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柳玉如就问,“妈妈,你是怎么了?”

    婆子不好意思地道,“能怎么呢,上次让老爷满院子追着拿菜刀砍我,让老爷吓掉了魂了。”柳玉如悄悄安慰她,说菊儿的事情已经圆满解决了,而老爷不久就会去黔州上任,还能有什么事呢。

    正说着,谢金莲和丽容从旧村跑回来,说雅州刺史和什么宗正少卿已经到了旧村,高岷大哥已经派人去西州请老爷和夫人了。

    婆婆子一听,再一次六神无主起来。但是柳玉如已经没功夫管她了,她一拉樊莺道,“快跟姐姐去旧村。”她们匆匆到院中解了两匹马,骑上去往旧村来。

    樊莺不解,问柳玉如,“姐姐,什么事这样急?”

    柳玉如道,“还能有什么事,我估计着是奔着太子妃来的,”别人不知道,但是柳玉如心里跟明镜似的。宗正寺少卿,无缘无故地绝不会到牧场里来,一定是苏氏在这里的消息传到长安去了。

    樊莺一时还是没有意识过来,宗正寺的一个官儿有什么稀奇,难道比师兄这位西州别驾来头还大?

    李道珏、樊伯山等人正在高岷陪同下,坐在柳中牧场议事厅中喝茶,隔了窗户和敞开的大门,李道珏一眼看到从牧场的西边骑马来了两个人。

    他眼尖,马上认出其中一个正是高峻的三夫人樊莺,他在雅州见过樊莺,当时用手指着道,“那不就是樊夫人吗……另一位……本王断定她一定就是柳夫人了!”因为他看出,这个女子的年龄比樊莺稍大,也是他头一次见到在容貌上不输樊莺的。

    樊伯山少卿一听“樊莺”二字,马上扭了头去看,但是外边的两位女子已经驰过去了,他什么都没有看到。

    倒是高岷笑道,“王爷你说的不错,那正是我两位弟妹,一位是高峻的大夫人柳玉如、另一位是他的三夫人樊莺。”

    李道珏的猜测得到了确认,嘴里“啧啧”两声。

    高岷在座上欠了欠身子问道,“樊大人,宗正寺向来是足不出长安,怎么这一次有如此的闲暇,能到西州这么远的地方来呢?”

    从雅州来的一路上这么多天,心大如斗的李道珏都没有仔细地问一问樊大人西州之行的具体目的,闻言也看向樊大人。

    樊正山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李承乾殿下故世后,殿下的夫人苏氏在黔州下落不明。皇帝陛下十分惦念,派在下多方寻找,在下先去的台州、再去的黔州、雅州,都没有结果。但是本官打听到西州正好有一位苏夫人,有人指认说她便极有可能是我们要找的人。”

    高岷听罢,“哦”了一声,一时没有回味过来。但是李道珏先瞪了大眼道,“樊大人,你怀疑这位八夫人就是……”他也吓了一跳,这怎么可以!如果是真的,那么舅子的胆子就真的比自己还大了!

    在长安没有旨意的情况下,一位地方牧官私娶过去的太子妃,而且她还没有出丧期,这事关皇家的脸面,传出去皇家的脸往哪儿搁?

    要知道,在长安的后宫里有数不清的故皇妃嫔,其中也有不少正当妙龄,不都是苦耗光阴直致终老?谁听说过皇帝一死,外边人一窝蜂地跑进去拉人的!这件事真是搞大了!因为这一件事情,当事人罢官、丢命都有可能的。

    随后,高岷也吓到了,因为他留意到这位从雅州来的苏氏夫人总在旧村里出入。他试着说,“王爷,八夫人之说,恐怕是我兄弟在雅州阴差阳错之下的姑且之语,当不得真的……是他亲口与你说这位苏夫人就是他八夫人?”

    当了樊大人,李道珏身为一位郡王,舌头也打了卷儿,“这个……这个……本王真不记得高别驾亲口对我说过此话,我想起来是他五夫人去我府上时,话赶话说过一句。”

    高岷道,“听了王爷的话,下官就更有底了,苏夫人与我兄弟绝对没有牵连。”

    樊伯山问,“高大人因何这样说呢?”

    高岷道,据下官所知,苏夫人到了牧场村就被安顿在旧村,几乎没有到我兄弟在新村的家里去过。而且自她一到,我兄弟就从来没有到旧村里来过,更不要说去看苏夫人了。

    高岷说,倒是我的几位弟媳,几乎每天都过来看望,问一问苏夫人生活上的事情,最近下官看她们又一起在蚕事房中做活儿。相处的极为融洽。

    樊大人听了,心下也放下不少,因为一个樊莺,樊大人的心里已经很自然地希望这位没见过面的西州高别驾好了。他灵机一动,对高岷道,“那么,本官就想现在问一问那位苏夫人,毕竟她的身份到现在也未确知。”

    高岷刚刚看到柳玉如和樊莺去了旧村,心说她们八成就是为着这事去找苏氏了,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给她们争取些时间。一念至此,高岷又吓了一跳,如果她们真的是去找苏氏,会说什么呢?

    难道兄弟与苏氏之间真的有什么事?

    他看看天色,正到了中午时分,料想二弟高峪的酒宴也该准备的差不多了,他建议道,“王爷、樊大人,下官的意思是两位大人鞍马劳顿,还是先去吃些饭才是。”

    李道珏同意,于是几个人出了议事厅,往高峪的酒店里走来。在路上,樊大人对高岷道,“饭后,是不是请高别驾的几位夫人、苏夫人一同聚到一起,也好当面问上一问。”

    李道珏当即道,“樊大人英明,正该是这个安排!”

    柳玉如和樊莺到了旧村,直接去苏氏的院子。苏氏刚刚从蚕事房回来,一见柳夫人到,连忙迎出来,“姐姐有何事,亲自过来?”

    二人一进来,柳玉如大白天的就伸手把院门拢上,让苏氏大感奇怪。三人进了屋,柳玉如问,“妹妹,我问你一件事情,你可一定要实话实说,因为此事事关我家高大人的前程和性命呀!”

    苏氏连连点头,一脸的严肃。

    柳玉如问,“妹妹在黔州的事,正好我和樊莺都是知道的,你就不必说了。那么在雅州时,我和樊莺都不在高大人的身边,他和你……有没有事做?”

    苏夫人道,“当然有事呀。”

 第612章 少小离家

    柳玉如听了,止不住身子晃了晃,被樊莺扶住。/全本小说网/https://。/就听苏氏道,“我的事情没多少,但是你们不知高大人是个什么人,他怎么会没有事?”

    樊莺急着问,“他、他背着我们,真的与你有事?!”

    苏氏不解道,“高大人和我倒没有事。但是雅州那么乱,乱兵都打破了北城门,高大人每天在忙的还不算事?”

    柳玉如问,妹妹你少打岔,你给我们个明确的答复:他和你、你和他,有事没事?苏氏脸一红,摇头。

    樊莺又问,“他与你有没有单独在一起过?拉没拉过你手?和你开没开过玩笑?”苏氏心说,在黔州那晚算不算?何止是拉手,他都拉我衣服了!但她还是连连摇头。

    柳玉如这才放了心,对苏氏道,“你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吗?是宗正寺的官员,我想这一定是冲着你来的。到时候人家问起来的话,妹妹,你的一句话就决定着我们一家人的命运,可要想好了再说呀。”

    苏氏恢复了自然,此时就笑着道,“当然啦,我一个孤身女子,无依无靠的,能攀上高别驾这样的门户,正是求之不得。再说,崔嫣夫人可是当着雅州李刺史的面叫过我八夫人,你们怎么能抵赖呢?”

    柳玉如此时已经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便道,“你就是有这份心,也得用心先保我家高大人过了这关再说。若是敢信口开河,把我家高大人送到刑部大牢里去,那你就什么都不要想了!”

    苏氏有心说自己没心,可又不愿开口,只是道,“放心吧,这又不须我编谎,实话实说还能有错?”

    从苏氏的院中放心出来后,柳玉如和樊莺在旧村的村道上,碰到高白领来一个人,一看就是高府家丁打扮。高白叫住柳玉如二人,回禀道,“两位夫人,长安家里派人来送信了。”

    那人知道,眼前这两位绝色女子便是五爷家的少夫人,于是躬身上前见了礼,把一封信交到柳玉如的手上,说,“阁老的意思是,要别驾一家近日可否回长安一趟,说一家人要聚一聚,小人临出来时长安府中已经在准备着了。”

    柳玉如让高白领他先去用饭,然后再给他回复。她拿了信与樊莺回家来,心想,峻不在家,老爷和崔夫人也在西州,这事该如何处理。

    一进了院子,正看到婆子从厨房出来,她就低声地把这些事与婆子一说,问婆子的意思。

    婆子一听苏氏的事,当时也吓了一跳,不住声地道,“这个混小子,胆子越来越大,家里这么多的美人,还拉什么太子妃!哪一个不是做妃子的材料?”

    柳玉如催道,“妈妈你不要再说,都是没有的事。你就出个主意吧,峻不在家,我们姐妹闯到长安的府上去行是不行?”

    婆子道,“既说了是让你一家去,不正好去一家,不是一家的自然就剩在这里了。”柳玉如当时被点醒,如果她们姐妹一同去了长安,那么把苏氏自己留在西州,什么事情都不必解释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高峻去了疏勒,至今也没个归期,要是他也一同去就好了。自从贞观十七年她和高峻获刑离了长安,已经一年多,她连想都没有想过那个地方。她想象着姐妹七人一同出现在长安高府的情形,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

    饭罢,宗正少卿樊大人还想着先前之事,他想见苏氏,更想见樊莺,心中有些忍耐不住。而李道珏更想一睹舅子家中这些位夫人,他从高峪的酒店里出来,一边抹着嘴,一边提议道,“樊大人,我们不好惊动她们,就去舅子新村的家中如何?”

    两人一拍即合,吩咐把苏氏也接到高别驾的府上,然后一行人往高峻家中而来。

    这些人刚入了新村,一行车驾便从后边赶了上来,是新任、而未赴任的黔州刺史高审行携夫人崔氏赶回来了。

    众人就在村道上见了礼,然后一同往家中来,高审行在半路上一听樊大人的来意,当时就蒙了圈,下意识地道,“这绝无可能,就算高峻敢这么想,但是婚姻大事,我们做父母的不同意也不成啊!”

    崔氏道,“哪里表明高峻想过呢?他七位夫人,二楼上多一间房间都没有了。不是我们不同意,而是他从来没想过。他这些位夫人哪一位用我们同意了……”高审行让夫人搞了个尴尬,才意识到自己方才话语中的漏洞。

    进了一楼客厅中落座,樊大人和李道珏先恭贺高审行升迁之喜,高审行面对着雅州郡王和宗正寺少卿,此时就更体会到一位刺史身份的可贵。他知道樊大人的来意,吩咐去叫柳玉如、谢金莲等人下来见面。

    李道珏、樊伯山二人不错眼珠儿地、看着从二楼上款款下来了一连七位女子,崔夫人逐个引见,这位是柳、那位是谢、这个是樊莺、那个是思晴、李婉清、崔嫣、丽容。

    樊大人眼睛盯了樊莺,几乎当时就认定她是自己的侄女。他笑着问道,“不知你们都是哪里的人,千里有缘、相会到高别驾家中呢?”

    柳玉如回道,“大人,我是终南山当阳镇的。”

    谢金莲:“家就是西州本地。”

    樊莺:“余杭郡。”

    思晴:“北漠颉利部。”

    崔嫣:“长……”崔夫人替答道,“终南山丹凤镇。”

    李婉清:“家在扬州。”

    丽容:“庭州田地城。”

    樊大人欠了身子问樊莺道,“可巧本官就是余杭的,不知你是余杭郡哪里人?”

    樊莺道,“回大人,我是余杭郡、余杭县人。”

    樊大人又问,“父母是谁?可还健在?还有没有什么亲人?”

    樊莺道,“我父讳伯江,与母亲早已故去十多年。有一位叔父讳伯山,也是少小离家外出搏取功名,但多年没有音讯……父亲过世时我还小,有位好心人曾说带我去找叔父,但他在终南山也病故了……”

    樊伯山已经泪流满面,哽噎道,“丫头,我便是……樊伯山!我离家时你还小,本官还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