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310章

大唐马王爷-第31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说,当然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对于剑南道输绢给江南道造船一事,依在下看真正不爽的并不是你这位刺史大人,而是另有人在。你想想看,李绅大人走后,刺史大人这几天还想到过这件事情么?

    李道珏说,我还会想它?总之造船是我朝的一件大事,王兄在忙、连你这位西州别驾都跑来帮忙,我怎么会再添乱!舅子,你说说看,这件事是谁不爽了?

    高峻道,“妹子,你来说说看。”

    李珏铃想不到高峻会叫她讲,她想了想,结合高峻方才的话,说道,“大人,一定是剑南道有些官员不愿意出这么多,但是又不敢明着顶,一直想拿你当枪来使的。我哥哥不在西川院了,新的西川院官员你又不拿意见,那么以盐换绢的事他们再也找不上你。于是这次就从公事银上卡你,让你忍不住了再说话,然后他们有些人就好再往输绢一事上说话了,到时候看你管还不管。你一管,又没他们啥事了,罪过都你顶着。”

    李道珏像不认识似地看着自己这位平时少言少语的二夫人,“真是近朱者赤,才认了高别驾做兄长,事情就看得这么入木三分。”李珏铃听了,脸上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高峻道,“刺史大人,是你平日里太不注意她了,哪里是我的功劳!不过她说的正是此理。剑南道说是各州都要核减公事银,但是依在下看,大概真正少了银子的,就是你的雅州。不然,以往有事就跑过来听风头的邛、眉二州徐刺史、彭刺史,为什么这一次竟然如此老实?”

    李道珏一听就跳将起来,“真的么,看我能轻饶了他们!”

    高峻伸手按住他道,“大人,不可。你去了他们有的是假帐应对你,别再弄成个骑虎之势,到时候你怎么收场?”

    李道珏气乎乎地说,这件事就这样忍了?你说怎么办?

    在高峻的示意下,李珏铃再次开口道,“只有抓到他们的实据,不怕他们不认,不妨就从眉、邛两州着手。如果此事属实,我们只须拖住了这两州,要闹也要让他们闹去。大人你是皇室宗亲,你若闹到剑南道,他们正好拿你去顶上去,到时皇帝那里如何做?”

    李道珏想了又想,叹道,“夫人,以往真是我太不了解你了!”又道,“最好不是你现学现卖,那就更好了!”李夫人轻笑道,“不是我义兄在这里,我哪里敢开口说话?”

    李道珏又想了想,终于明白。他问高峻,“舅子,除了这个,我该怎么做些事情,最好不动声色,也让有些人看看我李道珏不是一根炮仗,只会任由人点着玩儿!”

    高峻道,一是做到知已知彼,弄清楚眉、邛二州的真实情况。如果这件事真是让我们猜中了,只能说明剑南道哭穷是假的。那么你雅州凭什么替他们去讨价还价?真把陛下挤兑到无法可想,让他苛责你一顿就不大妙了。那么我们就更不要中人计谋,偏偏不动声色、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看他们下一步还有什么招术。总之我们只要捱到明年的三月,百艘大船造出来,你不就是帮了陛下一个大忙?这才是皇室宗亲要做的!

    李道珏紧紧握着拳头,“我的皇兄与江夏王兄以往都没有过分地压过我,是我太不知他们的难处!最近的日子让我也看个大概,剑南道看似一团和气,弯弯绕绕的事情还不少呢!”

    随后又说,“只是我从来不曾过过紧日子,猛然要这样,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高峻听他说得认真,想起一来时看到的金碧辉煌的刺史府、以及三日一大宴、一日一小宴的日子,这位扶摇刺史竟然也想着过苦日子了!他不禁一阵好笑,说道,“办法总是有的,谁说这不是个好机会,让皇帝陛下见识一下他这位兄弟的真本事?”

    李道珏听了,黯淡了一会儿的眼神再一次明亮起来,“舅子,你且说让哪个人去眉州和邛州探听虚实?”。

    高峻道,“当然是让你信得过、并且在那两州不为人熟知的人去了。”

    “这个……”李道珏想了又想,看到了他的夫人,“看来平日不大让你露面,却是有这么个用处在等着,”李珏铃慌忙说,“我怎么行?万一办砸了如何是好!”

    李道珏说道,“今天商议此事的只有你我三人,还能让外人去?你放心,舅子在那边除了徐图鲁和彭望海、一定没有谁再认得,让他陪你去!”

    此事确实如他所说,再说要探查此事,只须到那两州下属的县里去打听即可,也不必惊动什么刺史。于是高峻答应下来。而李珏玲今天接连受到丈夫的夸奖,心中早就有些跃跃欲试,再有义兄帮衬着,她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从酒窖里出来后,刺史、别驾两个人就有些过量,泥婆罗的酒后劲颇足。但在李珏铃闻起来,两个人呼出的酒气仍然十分醇香。高峻对刺史道,“李大人,在下有一言,你这样的年纪也该抱儿子了,酒就须少喝了!”

    李道珏一愣,随即指着高别驾道,“难道你有?”又郑重对夫人吩咐道,“看住你兄长,也不许他再偷我酒喝!”

    他夫人笑而不答,心情从没有这样的舒畅过,她真切地感觉到,自从这位西州的高别驾来了之后,不论是她的哥哥李绅、还是她自己的境况,都不知不觉地好了起来。

 第499章 秋意萧瑟

    随后,雅州刺史府的下人及后府的丫环、仆妇们发现,西州别驾以及李刺史的二夫人同时不见了。全本小说网https://。他们也没有发现刺史大人有过什么送别,内心里对此事不断地产生猜测,但又不敢说出口来。

    汪夫人也在刺史李道珏的跟前问过一次,李道珏竟然含糊其辞。

    在鄂州,江夏王送走高峻后曾经忐忑了很久。后来看每天太阳还是从西边落下去,他一直竖起的耳朵在一个月内也没有听到雅州方面有什么动静,王爷的心里就踏实下来。他每天抓紧时间督造战船,到十一月底时,江面上一望出去帆樯林立,已经渐成规模。

    长安那里也安静的很,说明李道珏并未将输绢之事捅到长安去。不过长安有一道圣旨送达江夏王,这是他在高峻西行后向皇帝请来的旨意,委派高峻为做他的副手,协理剑南道输绢一事。圣旨上说:

    天府之域,地阻剑阁,隔江望岭,交通不便。输绢一事,朕深恐滞碍。西州别驾暨天山牧监、丝路督监峻,远涉沙场,报效情深。今赐游剑南,采访益州军政,协理输绢……

    这样一来,高峻携妻远离本职、四处游玩一事,本来还担心有人说三道四,让这一道圣旨说成了是因功赐予。而且人家也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还有公务在身!

    皇帝的圣旨下的极有水平,一是表达了长安对造船、输绢一事的重视,任何人不得在此事上玩忽职守。二是隐讳地对剑南道表明了高峻在皇帝眼里的地位,谁都不能小看这个人,因而在输绢之事上总要听听他的意见。

    但是在剑南道输绢一事上,对高峻的任务却只提了“协理”、“采访”,表明皇帝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希望剑南各州府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地做好这件事情,并未给高峻明确的干涉处置权力。

    这说明皇帝对西州、甚至全国来说都算是最年轻的一位别驾的使用还是相当谨慎的。他大概对高峻在打打杀杀方面的能力已经不再怀疑,但是还不知道高峻在复杂的官场上是否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江夏王老谋深算,一见圣旨就都看出来了:总之这是皇帝看在自己请求的面子上才给了这么一道圣旨,对高峻的委派也不是表明长安对高峻不信任,恰恰是对高峻的爱护——在剑南道,高峻可以什么都问、都伸手,但是只是代替长安进行“协理”,并不对事情的成败承担什么责任——因为他太年轻了。

    李道宗认为,皇帝大概是考虑到了李道珏的因素。李道珏毕竟是皇室宗族,而李道珏之前的行为,也让长安将他看成了在输绢一事上的主要阻碍。那么派一个有着杀伐决断之权的钦差过去,弄不好在李道珏和高峻之间顶起牛来,麻烦事不照样儿还是长安的?

    而圣旨这么一下就好办得多了,剑南的事情不管朝着哪方面去变化,总不会有不可收拾的局面,高峻也不会纠缠其中抽不得身,而李道珏也得考虑考虑高峻的身份。

    而这些还只是江夏王想到的,心说别看寥寥的几行字,起草旨意的人真是摸透了皇帝的心思。他顾不得多想,连忙送传旨的人赶去雅州,不过他的心里就更轻松了。

    然后周谯就从雅州赶回来见江夏王,王爷忙问高大人有什么话传到。周谯说,“高大人让对王爷讲:李长史在雅州做事情很卖力气,而高大人没做什么正经事。”

    王爷问,“这是你家高大人让这么说的?”周谯说,这是原话。

    李道宗想了想,对周谯道,“你再跑回雅州去一趟,让李弥滚回来见我!”见周谯面有难色,王爷又道,“算了,你不必去了。”高峻这么说,一定是顾及到了李弥与自己的关系,不管李弥在雅州的作用是好是坏,高峻有圣旨在手,自己就不操这份心了。

    于是,周谯辞别了江夏王爷,按着原来的计划继续北上往凉州去了。

    在凉州刺史府,李婉清陪着父亲上任已经有段日子了。自从在白杨河见到高峻一面,他又匆匆去了高丽战场,一别又是近两个月,她的心中十分惦念。

    而柳姐姐和樊莺二人离开得更早,她们姐妹从鄯州看望过了高畅大姐之后,说是去了丹凤镇,可是音讯皆无,一家人竟然分成了四下。

    李袭誉凉州赴任,是何等的风光荣耀,身为刺史的独生女儿,李婉清在凉州的一应生活起居都有人尽心的照顾,但是她心里仍然空空落落的,都是因为远离着高峻的缘故。

    上一次在西州的家中,她突闻高峻的凶信,当时就拿着剪刀要寻死。早在扬州时,两人还只是偷偷往来、她都敢以死要挟父亲,这也不是装出来的。直到周谯第一次将高峻和柳玉如、樊莺三人在一起的消息带到凉州,李婉清这才放了心。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也是很无聊的。西州家中姐妹们热热闹闹、每一天在一起的日子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一旦离开了,此时就凭添寂寞无趣,又不敢当着父亲表现出来。于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慵慵懒懒,倒把原本有些单薄的身子一点点养得圆润起来。

    这天,柳玉如和樊莺到了刺史府上,李婉清连忙迎了出去。她一见只有柳玉如和樊莺二人、并没有高峻在身边,李婉清的脸色就又是一变。柳玉如连忙说,“妹妹,高大人没有事!!”

    李婉清说,“哪个想到他了!我是一看到你们两个高兴的,才致于此。”柳玉如和樊莺也不戳破她,姐妹三个在一起,细细地把丹凤镇以来的事情说了一遍。柳玉如问,“我们要不要马上回西州去?又怕李伯父一个人留在凉州无趣。”

    一问李袭誉,刺史大人说,女儿嫁出去了,我哪能总拉住了她!不过,要拿孟凡尘来换!柳玉如笑道,“峻早有吩咐,我们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又在凉州住了两天,三人打点着回西州。

    李大人在她们临行时,果然找到了两只绵羊羔儿,要给甜甜带上。无奈这两只小家伙不老实呆着,又不忍心捆了,于是在车里东一下、西一下,一不小心就跳出去,把三个人忙了个不亦乐乎。

    李袭誉道,“算了,这么远的路怎么行?你们不必带着它们,我要以这东西做个药引子,要是能把甜甜和孟老汉一同诳过来不是更好?孙女换女儿,这买卖做得过了!”

    于是,姐妹三人在几名护牧队的护送下上路。李婉清因为见到了这两个人,想着又能回到牧场新村自己的那间干净而熟悉的卧房中去,又有一大群姐妹们相伴在一起,与父亲的分别就没有那么难过。

    凉州至西州的官道上秋意萧瑟,但一行车马却笑声不断,车里车外谈论着西州的事情。

 第500章 鬼使神差

    柳玉如这一次由鄯州出来真是收获颇丰,不但弄清了父亲与崔夫人的关系、害父亲的凶手也初步锁定到江夏王府长史李弥的身上。全本小说网;HTTPS://。.COm;更重要的是,她与高峻的关系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飞跃。

    一直以来她就像一抹浮萍,在水面上动荡起伏、身心不安。这下好了,她可以不再当自己是侯门隐藏着的、苟且度日的罪人、不再是有名无实,而是实实在在的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丝路督监高大人堂堂正正的夫人!

    她要急着赶回西州去,要在西州的家里面好好的体会一下,今后的生活,在心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