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73章

大唐马王爷-第273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旁若无人大说特说,津丞心中说道,“果然是巨骗,我若是敢说出皇帝,他也一定说认识。”想到此,他沉声喝道,“我都无缘相见王爷,你们倒说认识。押去沔州狱,看一顿板子过后你们还认不认识自己!”

    江夏王李道宗刚刚抵达鄂州城,他是奉了皇帝陛下的旨意来督造船只的。皇帝在此次出征辽东前便下令造船,他是为下一次讨伐高丽做准备。这次收了辽东,下一次要直达平壤,那么水陆两面进击是少不了的。

    皇帝是在七月时一同下令,征调马匹和制造艨艟巨船同时进行。西州郭孝恪得令后,唐军出征所用的马匹很快征调齐备了。但是船务上的消息就不大令他满意,一直温温吞吞,总说正在抓紧进行,但又不见报完。

    从辽东得胜回来后,本来皇帝心中牵挂着高峻的事情,欲要派江夏王去西州传旨。但造船也是大事,鄂州地面又是李道宗的封邑,正好让他来办此事。因而皇帝传下圣旨,以道宗为钦差到江南来。

    江夏王脚伤未好,但大事当前也就不能多歇几天,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过来。

    大唐少见的一位实力派的王爷驾到,在鄂州、沔州地面上不亚于刮了一场龙卷飓风。皇帝的至亲比如儿子,在三岁封王的也不少见,但那只是象征意义更多些。像江夏王这样的宗室封王,那是人家从十几岁起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挣来的。

    两州沉睡了许久的官场立时骚动起来。沔州刺史吴迁秀、鄂州副刺史李琰接到信后马上召集全体的官员商量怎么迎接王爷。

    如何只是鄂州副刺史出面呢?因为鄂州是没有正剌史的,正主正是江夏王爷。他长年在长安居住,鄂州日常的管理都是副刺史在做,虽然沾个“副”字,但是在品级上一点不低,他与沔州刺史都是正四品上阶。

    像郭孝恪这样一位都督,主政的西州面临的形势比鄂州不知险恶上多少倍,那里处于突厥、吐蕃、吐火罗、乙吡咄陆各部的复杂环境之中,内部又有浮图城并不安份,那里地僻人稀、民风彪悍,事关大唐西部的安危与稳定,他身为一位大都督,也只不过是个正四品上阶。

    此刻,王爷刚刚到达,他携带皇帝授予的临机处置之权,有关造船的事宜,他可以指挥江南左右各道,可以调动任何可用的资源,可以罢黜任何一级怠慢之官。总之就是要造船、造船、再造船。造出足够数量的、可以跨海做战的大船来,这就是江南道目前一切政务的重点。

 第430章 押赴法场

    江夏王老于官场,他知道皇帝这道命令可不是说说玩的。全本小说网;HTTPS://。.COm;高丽的怠慢、前隋的失利,这在皇帝的心里如梗在喉。只是收复了辽东绝不是皇帝的期望,他是要打服了高丽,让高丽诚心实意地俯首称臣。

    这样的胜利是皇帝所需要的,它的收获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高丽,而是涉关疑聚大唐人心士气,让所有的人们在心里掂量一下大隋与大唐的斤两,震慑周边蕃国杀一儆百。所谓打得一拳开,避得百拳来就是这个道理。

    因而,只得辽东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西边有郭孝恪和高峻,这两人足以让那一方安定,如此大好的时机,东边不动高丽就太没有眼光了。

    江夏王也因此而深知皇帝如此溺爱高峻的原因。西州有郭孝恪把握全局,高峻只带着三百人出去走了一趟,丝路便为之畅通,扬国威于异域,这正是解了皇帝心中的一个死结。

    如果在西边动用大规模的唐军也会收到这个效果,但是阿拉山口高险难过,一名战斗军士的给养就要三到五人翻过山口去运送,那会有多么的劳民伤财是个人都想的明白。皇帝在封赏那三百护牧队的旨意中所说,“天山牧三百足当十万众”真不是信口开河。

    面对着密密层层、毕恭毕敬的各级迎接官员,江夏王一摆手,简短的说道,“本王带着伤脚到这里来,不是看你们的排场的,去把自去年七月以来每月造船的名册给我拿来。”

    于是,鄂州津渡的官员下去拿名细,沔津令就在底下,他今天是来参加迎接江夏王仪式的,身上并未带着造船帐册,闻言立刻一路小跑,回沔州渡口小小的衙门来。

    沔津丞见主官只去了这样屁大的功夫就急匆匆地赶回来,不知有何事,便上前去问,“刘大人,难道江夏王未迎到?”

    津令刘万缗慌张地道,“哪里,迎是迎到了,要看造船的名册呢,这可如何是好。”自七月以来,皇帝所要的百艘大船之数,期限是在明年的三月。沔、鄂两州各担五十。那么七月下令之月不算,自八月至三月,每州每月至少要造七艘。

    而沔州自七月以来,时间过半,至今只造出了十艘,而有的船只虽然已在成船之数,连油漆还未刷上头遍。

    想来挨一顿狗屁吡是好的,弄不好连命都悬呼,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津令刘万缗接过津丞郑大人递过来的造船帐册,长长的、重重地叹了口气。

    津丞说,“大人,刚刚捉到了三名扰乱造船的奸细,一男两女,大言不惭,冒充江夏王的亲戚。”令丞闻听开始不大在意,转瞬便道,“真有此事?问没问过底细?”

    津丞道,“如此重犯下官不敢轻审,正待大人亲自审问,不过已审明男的叫高峻。”津令急着回去,便道,“一定严加看管不使逃脱,说不好王爷会亲自审理,唉!”他匆匆地走了。

    津丞郑大人听了不敢怠慢,追在津令大人的身后回道,“早就押往沔州大狱去了,下官这就再去叮嘱一回。”说罢放下手头公务,匆匆往沔州狱而来。

    高峻和柳玉如、樊莺正在与狱中管事的分辩、争执不清。按着狱内的规矩,他们是要按着男牢、女牢分开看押的。但是高峻说什么也不干:

    “一个小小的津史,说我是奸细我就是奸细?充其量也算个嫌犯而已,如何这样的待遇!我两位夫人刚刚从当阳牢中解救出来,怎么能在我眼皮子底下再受这些,不行!今天让我们在一起,我们就老实呆一会儿,不然就砸出大牢去!”

    牢头一听笑道,“还说不是奸细,我看你们一年中倒有十二个月是在牢里行走的。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们还真要去当阳县察问一下你们犯下过什么事情,竟敢还这样张狂!”

    说着一群狱卒呼啦一下上前就要推走柳玉如、樊莺去女监。高峻这就不干了,三拳两脚将他们打趴在地,喝道,“这可是你们逼迫,不算我反抗!”樊莺得了令,早就憋得不行,上前一脚踢倒牢头道,“有多少都上前!”

    牢头如临大敌,看他们打了人还不走,男的连时时都不撒手的刀都不拽出来,弄不清是什么来路,于是说道,“好,好吧,求你们老实呆着,一会等大头来了,你再怎么闹就没有我的事了。”

    说着出去对手下道,“先随着他们的意,不要炸了窝就成。”于是牢内所有的狱卒都集中起来,在大门外把守。

    高峻听说江夏王到了,心中暗笑,两人前不久才从辽东战场上分手,想不到这么快就见面了。他有心就此出去,找上去问一下皇帝对自己是如何发落的。这个念头如一条小虫不住地拱动,但是他就是不动,拿定主意让人来请。

    柳玉如和樊莺听说是江夏王到了,都急着要出去。但是高峻就是不急,在牢中四平八稳地坐了下来,对她们道,“急什么,好饭不怕晚,我们略等等,我们多等上一刻,估计山珍海味就自己爬上桌了。”

    柳玉如有高峻在身边,心里极是轻松。看他这样,柳玉如心里不由涌上一团浓密的爱意,自从郭都督和六叔主持了两人的婚事,她与高峻直到在邓州才有实质性的关系,可这也是经历了无尽的忍耐与数不清的长夜,经过了生离死别的磨难之后才得到的。

    她劝道,“峻,江夏王果真脚负了伤,又跑到这里来办皇帝的差,那么一定是大事情,我们不好过度多事。”

    高峻看着她,知道她的意思,便道,“夫人所说不差,我也想到了,本欲坐上片刻我们就找上门去。只是门外那些人不会让我们顺利走掉,硬走反倒多事,因而还须忍上一忍的。”

    三人说了会儿话,估计快有信到,不大一会就听牢门外一片纷乱的脚步声,高峻道,“莫不是王爷亲自来见?”

    一大群全副武装的狱卒到了,为首的喝道,“江夏王有令,扰乱造船大计的三名奸细立刻格杀,速速押解去法场!”

    柳玉如惊道,“峻,这可如何是好!”樊莺跳起来,一伸手抽出腰里的缠莺剑,“哪个敢再假传王爷命令,我就不会客气。”

    此事也出乎高峻的意料,他站起来道,“王爷要杀哪个?他可知道我们是谁?”

    那人喝道,“三个小小贼子,王爷有功夫知道你们是谁?你们只要知道自己是谁就行了,快走!”

    高峻道,“那好吧,不过去法场可不是经常有的事情,没有人抬我们是不去的。”有人上前来拉,想不到他脚下像生了根一样,硬是拉不动分毫。那人冲牢头叫道,“去找两顶轿子!抬他们去法场。”

    “不,我要一大顶,和两位夫人坐在一起。”

 第431章 西州别驾

    但是一座大牢里多的是夹棍、镣铐,不要说三人坐的轿子,就是二人抬的小轿也没处去找。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牢头没而耐心地道,“要死的人了摆什么谱,不如就在这里解决了你们省事!”

    高峻道,“越发大胆了,处决一位人犯可不是这样的章法,小心我和夫人们告你流放。”牢头道,“轿子抬了去法场就是章法?我没听说过。”

    樊莺道,“你没听说过的事情多着呢,再说我们又不是犯人,草菅人命是要吃官司的。我们不信江夏王会下这样子命令,最好你去问问清楚再说。”

    那人笑道,“我们哪敢去问,恐怕见不王爷,王爷护卫的大耳刮子就打下来了。你们动是不动?不要等我们失了耐心。”

    高峻道,“偏就不动,没有王爷亲自来说清楚,我和夫人们就赖到这里,谁也别想让我们走出去半步!”

    正在纠缠不清,就听得大牢外一阵骚动,有人高声叫道,“江夏王驾到——”

    高峻闻听,就往地下一坐,说道,“正主子来了,我们不要省着他,”他冲柳玉如和樊莺招手道,“都来坐到地下,怎么也要赖他三身新衣服。”

    柳玉如和樊莺哪有不听,待要往地下坐时,发现地下有些脏,二人不约而同地一边一个坐到高峻腿上道,“将就着些吧。”

    三人正在挤挤插插,江夏王一步就从大门外跨了进来。他有些瘸拐也不要人扶,看到地上坐的高峻三人,连声说道,“贤侄,都是我不好,让你们受委屈了!原来到处找你们不着,却跑到我眼皮子底下来!”

    高峻也不起身,笑着道,“王爷,我不起来,刚才让他们找轿子偏不找,说是王爷的令要砍我们,来吧,我们就在这里,只须一刀就行了。”

    王爷拍着大腿道,“咳——哪有的事,处置任何犯人也不会这样草率,我那是在气头上只说了一句,造船大事,谁敢扰乱格杀勿论,他们就冲你来了,若不是我多问一句,险些让你这正四品的朝延命官受了委屈。”

    高峻笑道,“王爷你这么说,我们现在就不算委屈了!”说着要起身。柳玉如坐在那里不动,压着他腿说道,“当然不算了,这有王爷什么事,我估计是他手下那些人造不出船来,又怕王爷降罪,要急着杀了我们顶罪。”

    樊莺道,“正是这样子,我们不要起来,不坐轿子,坐坐大腿也是不错。”

    王爷不知如何是好,刚才他看了两州造船帐册,发现进度差得太多,这要是让皇帝知道,沔、鄂两州的官场就要天翻地覆了。王爷当时就发了怒,又拍桌子又瞪眼睛,把两州大小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出。

    王爷让他们说,为何时隔这样久却造不出船来,负责督造大船的沔、鄂两州津令唯唯喏喏,说些理由。而沔津令忽然想起刚才郑津丞说到的三名奸细,便也当做一个理由讲了出来。江夏王道,“这样的人查名证身,罪证坐实,就是要格杀勿论……”

    是后来他再问一句,“奸细是什么人?”

    “回王爷,三人里也只有那个男的问过,说叫高峻。”沔津令诚惶诚恐地答道。

    “哦,原来是高峻……什么?你再说一遍!他是谁?”王爷瞪着眼睛问道。

    沔津令再次答,“回王爷,高峻。”

    江夏王顾不得伤脚,一下子从座上跳了起来。

    此刻,在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