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71章

大唐马王爷-第271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峻不听她们一本正经地乱说,也不理会她们,自去大船的舱底下翻出来一把铁锨,在大鱼靠近江水的一面掘沙引水,又是半日光景,才在它身边将江水引进来。

    他拿着木棍到岸边这一侧插进鱼身下助它,但一用力,细小的木棍却应声而断。日已西斜,三人滴水未进,只是围着大鱼忙活。

    正当无计可施之时,只见大鱼尾巴在江水里一勾,“哗”地一声卷上一排水浪,将它整个身子没入水中,再把高峻三人浑身弄得精湿。等水退去,大鱼早不见了踪迹。

    樊莺被江水兜儿浇下,倒抽了一口凉气,骂道,“原来它早就有法子退身,害我们这一天忙碌……真比师兄还坏!”

    柳玉如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笑道,“峻可没惹你呀。”高峻看着她二人身上被湿透的衣裙紧紧帖住,每个人都是玲珑毕现,他眼就有些发直。

    “只能再去船上吃那些剩蟹了!”樊莺无奈地说道,“再把衣服晾干。”如果衣服不湿,他们大可弃船去沔州,听了樊莺的话,高峻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

    他们再将马匹牵回去,人也上船,要在船上过夜。

 第426章 重返丹凤

    崔氏再等一天,还是不见柳玉如和樊莺回来,她心中十分挂念,到后来就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全本小说网;HTTPS://。m;崔嫣几天来看母亲魂不守舍,一开始以为她在长安的事情没有做妥,后来就忍不住来问。

    崔氏爱怜地拉起女儿的手说,“我是担心玉如她们。”

    崔嫣不知母亲回长安一趟,怎么就对柳姐姐有这样大的转变。她心里很高兴,就问缘由。崔氏本来想说出实情,但是一想这件事不可大加声张,高审行那里还不知道怎么交待呢。

    她只是对崔嫣道,“为娘看她们都与自己亲女儿一样,担心是自然的,我想着让高白去丹凤镇打听一下,你以为如何?”

    崔嫣当然乐意了,她也好长日子没见到这二人,心中有些想念,便道,“再与高岷大哥说说,一同去个护牧队就更稳妥了,”她想起崔氏去长安的这段日子里高审行与丫环之间不清不楚的那些事,张了张嘴,又把话咽回去了。

    于是计议一定,崔氏立刻叫丈夫去与高岷说。高岷对此并不反对,先不说高峻到辽东后是个什么结果,单单从亲情之上这也是应该的。他立刻指定了一名护牧队员,让其与高白一同往丹凤镇一趟。

    眼下已入十月,紫花苜蓿正在收割,马上就该晾晒了,贾富贵父子正在家中操持着牧草收购之事,还跑过来请示高岷价钱要定多少合适,这本不是高岷能管得了的,价钱要考虑年时和牧草的长势,今年收成看起来不错,那么价钱就该低一点。

    他对贾富贵说,“这事你与高峪去商量,总之心不要太黑,你那里是零购,要与民让利。而高峪这里,我更不会让他赚得太多,时间要往长里看。”

    因为兄弟高峻的结果还处于未知状态,高岷在牧事上的劲头不知怎么,就是有些提不起来。虽然长安的人未到西州,但是从随高峻出征的那些护牧队的升迁来看,他的官职只会升、不会落。再联想到自己这样半死不活的架势,他哪里还有心思。

    这天晚上,王允达的小妾从新村坐了车,提着一只篮子到了高岷旧村的门前,她是受了大夫人的差遣,来给高大人送饭。

    上一次小妾挑逗高岷,虽然高岷大人并未上套,但是不几天王允达就去了交河牧,她以为这都是自己之功,而高大人只是抹不开面子罢了。

    王允达去了交河,因着交河、蒲昌、白杨三座下牧新注入了高峻从西域带回的马匹,自然而然的都升格成了中牧。

    因而王允达过去之后,按着中牧副监的级别,他原来连下牧副监都不到的从七品,很快就能升到从六品下,能与刘武处于同一级了。

    私下里,王允达曾不止一次地在家里发牢骚,说,“那个刘武,我任中牧副监时,他才是个下牧牧丞,若不是攀对了高峻的大腿,怎么会升得这样快?”

    而王允达,因为野牧失了马群,不但交河牧降了格,王允达的职位也由中牧到下牧一路下跌,形势惨不忍睹。

    这次,高岷没什么表示,但自家再装傻就说不过去了,万一高岷心有意而面子上抹不开,她再不加把柴让火旺起来,说不定王允达的差事还在半空悬着。

    高岷刚刚回来,他打开院门,见到王允达的小妾捧场着个篮子站在门外,她往左右看了看,见暮色低垂的旧村街道上并无一个人影,只有她坐着来的马车停在远处,于是有些羞涩地对高岷,“大人,我姐姐说你一人住在这里,也没个人侍侯,我们弄了几样小菜,让给大人送来。”

    高岷已知道她的来意,心中不由得一阵烦躁。

    他知道这些人如此殷勤是为着什么。但是高峻未回,高峻的官职有个什么升迁还不得而知,那么自己的事情也就没有着落。那么对于她们的所求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了。他把王允达送去交河牧场,只是想让他得偿所愿,不要再拿小妾来烦自己。

    此时他不好推拒,只好把篮子接过,对她道,“嫂夫人你请回吧,本官多谢了,白天事情好多,累得够呛,正想好好歇歇,”说罢让她上车,自己关了房门进来。

    他揭开了篮子上覆着的白布,看到里面放着一盘鲜嫩的白斩鸡,一盘红红绿绿地凉拦小菜,都是量不大,但看着就有食欲。里面还有一小坛酒。

    说心里话,自从来到西州,高岷大部分的时间除了在牧场里,业余时间无聊得紧,有时偶尔去高峻家蹭顿饭,或者到二弟高峪那里喝喝小酒,其余的时间都是独处。

    但一来高峻长期不在家中,去多了自是不大方便。而高峪那里,兄弟与邓玉珑正是卿卿我我的阶段,他在一边也是不自在。他每天多是回到小屋中,自己简单吃一些,倚到床头翻看几页书便睡了。

    此时,他摆开了小妾送来的酒菜,独自坐在那里把酒给自己倒上。看着两个菜式浑素搭配,颜色宜人,看得出她们在家里是花了些心思的。

    他吃着菜、喝着酒,想想五叔一点忙都帮不上自己,而高峻家里的那些弟妹们虽说面子上客客气气,但他看得出来,这些女子们是把他当做与高峻争夺位子的人来看待的——连崔嫣都是如此!再想想祖父在自己职事上的处置,让自己不当不正地悬在这里,倒不如这里的一位小女子帖心。

    他不由得一阵难过,一小坛酒不知不觉让他一个人慢慢喝下去了。

    半夜醒来时发现自己合衣伏在桌边,腿也麻了,浑身睡得一阵阵发冷。高岷慢慢地爬起来躺到床上去,再次昏昏入睡。

    而此时在汉江边吃浅的大船上,高峻可是无比的舒畅。

    三人的衣服让大鱼弄个精湿,柳玉如和樊莺倒有替换的衣服,她们在舱房里换过,湿的晾好。高峻就没有替换的衣服了。

    他也不在乎,从船舱底下翻到一片鱼网,跑下去拉了些鱼回来在铁锅里煮了,再加上剩下的糖蟹,虽然没有酒,但三个人同样吃得开开心心。

    吃过晚饭三人回的床上,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樊莺忽然道,“有些没意思……”柳玉如说,“等天亮后让峻带我们去沔州城里玩儿就有意思了,不如我们三人再做诗?”

    樊莺道,“我又不大会……”

    高峻在黑暗中听了她有些慵慵懒懒的语调儿,就悄悄地凑过去。

    一开始,樊莺并不吱声,但是后来高峻竟然越来越大胆,摸索着去解她的衣裙,她咯咯笑着说,“姐姐……他要欺负我呢……”

    “能怪哪个,谁刚才可劲儿地说没意思了?自认活该吧,”柳玉如说着,幸灾乐祸地扭身要睡觉,谁知这小子听了,立刻放过了樊莺,转身偷偷地向她摸过来。

 第427章 艨艟巨舰

    高峻和柳玉如、樊莺早上起来将大船的锚头固定好了,骑马往沔州方向而来。//全本小说网,HTTPS://。)//他们打算在沔州逗留几日,再过江看看,然后就回西州去。

    沔州,武德四年置,有益都、临淄、千乘、博昌、寿光、临朐、北海七县。州城位于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由襄州方向来的船只、由长江上下游去往北部秦岭方向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

    它与鄂州隔江相望,码头上船只密密排列,跨江摆渡的船只络绎不绝,船上的号子声、彼此呼唱应答声远近相闻。

    在汉江江口内,沿江远近排布着三座巨大的船坞,高峻三人离着老远,船坞中就有两艘高大的艨艟巨舰映入他们的眼帘。一艘船的龙骨已经搭好了,各处主要的梁、架已见雏形,高大的主桅杆高耸入云,上边像鸟儿似的攀附着十几个匠人,正在打制挂帆的横梁。

    另一艘则在稍远处,进度要比这艘更快一些,有几十个人喊着号子,从岸上推着一根足足有两丈长、三四尺宽、小半尺厚的板材到船上去。板子的下边垫着圆木,在众人的推动下缓缓滚动。在船上有数不清的匠人、督造的差官在往来忙碌,锛、凿、斧、锯之声汇成了一片繁忙景象。

    这样高大的巨型船只高峻和柳玉如从来没见过,她站在那里嘴里发出了赞叹,“哇!好高大的船!”樊莺说,“这种船可能是要到海中行驶的。”

    柳玉如这两天的心情似三月春花,缤纷而舒展。高峻的变化翻天地覆,从辽东回来之后他简直像变了一个人,目光时常肆无忌惮地在她身上、脸上逡巡,看得她一阵一阵的发烧。邓州城的酒店、汉江上的大船,她会记住这两个地方的。

    她偶尔想起在丹凤镇的遭遇,觉着王达竟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可恶,他施加的危险以及自己和樊莺绝处逢生的经历,让她知道谁是此生所依。

    这次遭遇很明显的已经影响到了高峻,高峻的热情就像一阵狂风,吹落了她心路上的浮躁的沙尘、把它们掩盖的纹路清楚地浮现出来,原来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而高峻见到这些,心里暗自猜测:汉江上那艘运送原木的大船,估计就在这里卸货。从码头上到处可见的官差看来,造船可不会是私人大户的行为,再结合着樊莺的话,那么,大唐难道是在为海上的什么行动做准备?

    他这样想着,便带着两人骑马靠上去,船坞的前头是码头,里面停泊着三艘大船,两艘已经卸空,另一艘上装载的原木已经卸了一半。一看,正是他们在汉江上所遇的船只。

    柳玉如和樊莺两位女子衣鲜人靓,船上的伙计老远便发现了他们,停下了手中的活在船上喊道,“三位,如何来得这样迟?难道是在大船上过夜了吗?”

    另一人对他道,“你管这样宽做什么!人家看中了船上没有外人打扰,想安安稳稳地睡一觉不行?”柳玉如听了心里说道,“哪安稳了半刻!”她看向高峻,见他正在与船上人搭话。

    高峻道,“卸了的船为何不从速回去,还在码头上滞留着?”

    有人回道,“来时容易去时难,他们是在等我们,要一起在荆州段儿雇些纤夫的,不然哪里上得去呢?”高峻就明白了,又问,“雇多少纤夫才行呢?”

    有人道,“少了是不行的,好在回去时船没这样重,那也要五十个人。”

    两边正在你言我语,从码头里拐出来一位官差,冲着高峻喝道,“哪里来的?无关人等都离开些,不要误了卸船。耽误了沔州刺史大人的工期,你可就摆脱不了干系。”说着走上来对高峻道,“你怎么还不动?成心捣乱是不是?”

    高峻道,“差官息怒,我们是从邓州来的,我两位夫人要到江南游玩,刚刚在此处经过,就是随便问问。”

    差官个子不高,语气却不小,“随便看看,这是随便的事情么?造船重地,绝不许无关人靠近,难道你不知道?”

    他许是早上被什么事惹到了,气不大顺,再看看骑在红马上这人是白袍子,并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却带了两个如此美貌的女子出来乱逛。不知怎么的,胸中堵的这口气更为盛炽,便有心刁难一下。本来高峻听了他的话就要拨马离开,但他把手一拦,说道,“慢着!”

    高峻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怎么,差官又许可我们看了?那就谢谢了。”

    那人道,“实话告诉你们,沔、鄂两州按皇帝陛下的旨意正在赶制巨舰,你们身份不明,偷窥码头,我怀疑你们是哪里来的奸细。”

    柳玉如道,“差爷,你话说得差了,我们若是什么奸细,怎么会这样大摇大摆的?”

    那人听了,嘴一撇道,“谁个奸细是在脑门上写着的?刚才让你走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