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68章

大唐马王爷-第268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又让他撞到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他有些奇怪。

    郭都督说,江夏王随旨有信,说这回高峻去辽东,又立下奇功一件。但他连皇帝的面都未见就跑掉了,也许皇帝正在斟酌着如何赏他,大概会晚一些才有旨意到吧。

    这些家里人听了,更是心惊不已。什么功劳会赏及普通一兵?当时各人有各人的猜测,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苏托儿穿着崭新的从八品下阶的官袍到高峻家里见热伊汗古丽,他带去的消息惊天动地。谢金莲眼里浸着眼泪道,“我就有感觉,我家高大人哪会这样不明不白地被罢了职!”众姐妹们纷纷赞同。

    丽容推着热伊汗古丽道,“去吧,苏托儿哥回来了,你们该哪儿去哪儿去,啥时喝喜酒吱会一声就行了。”苏托儿对热伊汗古丽道,“赏银你也会有的,到时我们在旧村置一处院子……”热伊汗古丽乖巧地道,“你说了算就是……”

    两人私下里说,“将来办事那天,高大人要坐首席的。”他们共同想到了眼下不知身在何处的高峻,默默地祝他一切顺利。

    这可是自古未有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普通护牧队员都成了九品官,这得多大的官来管他们!也难怪连西州郭大人都要发出慨叹了。

    当晚,牧场村新、旧两村鞭炮齐鸣,声闻数里,家家张灯结彩。一些十几辈未出过一个官儿、只出过一个护牧队员的普通民户此时都扬眉吐气。换掉了佛龛中的神像,偷偷望着空出来的位置祝道,“一路平安顺利,两位夫人遇难呈祥,抱得宝贝归……”

    高岷坐立不安,既盼着长安的信使早到,以解了他的猜测之累。又怕信使立刻就来,带来个什么更让他不安的消息。他该怎么办?

    他高高兴兴地去向五叔道喜,发现高峻家里的那些女人们脸上的笑意比他更盛,她们的脚步轻快、礼貌周到,见到他时无不停下来万福一下,轻声问候一声。她们容光焕发,妩媚动人,远非王允达的小妾可比。

    一股悲怆的意味忽然涌现上来,一阵爽朗的大笑由他嘴中发出,“哈哈哈……五叔,要不要先写信去长安,向我祖父报下喜呢?”

    高审行平静地说一句,“那里消息比我们要早知道。”高岷闻言愣住,觉得自己太不正常,有些弄巧成拙的感觉。

    晚上吃饭的时候,高峪也来了,拉来了邓玉珑,他还带来几挂鞭炮,是旧村人家硬塞给他的。临上桌之前,邓玉珑和谢金莲她们纷纷跑出去,捂着耳朵点燃了爆竹。

    高岷说道,“我只盼着我兄弟早些回来,我也好歇歇……”

    高峪道,“省省吧,”高岷一惊,听二弟说,“他打谁、谁升官,累谁、谁升官。别指望着他对你客气。”

    高岷哈哈笑着道,“我怕什么,大不了我也去护牧。”

    数日后,崔夫人带着高白才到。只因她们行的是官道,处处关口验看过所,速度也不快,因而落在了风一样由大漠中跑回来的护牧队后面。

    菊儿硬着头皮迎上去,张罗着跑前跑后。她对崔氏说道,“夫人,反正柳玉如她们也未归,不如你就先住进去,那里沐浴方便一些……”

    崔氏道,“这怎么行呢?玉如回来岂不是累她再收拾……咦?玉如也是你叫的?以后人前人后的要叫少夫人,听到没有?”丫环连声说是,不知道夫人此行受了什么刺激。

    不过夫人说,“以前那些事我不计较你,往长安一趟我心情好了……以后还跟着我罢。你要做事乖巧,等我抽空儿去和老爷说,立刻办你和高白的事。”

    丫环唯唯而应,脑袋里急速想着自己的下一步,就看到高白兴冲冲地进院子里来。

 第421章 装睡不醒

    高白一进院子就看到菊儿,这些日子他不在西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于她。全本小说网,HTTPS://。m;总算夫人发话回来,一路上高白归心似剑,恨不得一步跨到菊儿的身边。

    白天人多眼杂,高白又要忙老爷夫人吩咐的事情,尤其是老爷,似乎已经将上次指戒一事造成的不快忘记了,把好多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办,让高白又找到了以前的感觉。

    到了晚上,高白捱到了夜深人静,依着前法爬树翻墙,见各屋中都黑了灯。他蹑手蹑脚地到在厨房门前,伸手轻轻敲门。

    只是,他明明感觉厨房中有丫环的味道,门就是不开,心想这一定是她白天累着了,睡得沉。又敲了一阵,不敢再放大了声响,丫环在里面还是没有动静。他无法,再顺着原路翻出去。

    菊儿就在厨房里,高白第一次敲门她就醒来了,但是她躺在那里,屏住气息在那里装睡。她无法面对高白,她也知道长史大人即便现在正与夫人在一起,但他的耳朵也一定在支愣着注意着自己。

    菊儿被高白不懈的敲门声扰得心烦意乱,心道,“高白,我对不住你了!”事到如今,她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但是长史大人是个什么心思,菊儿目前根本不清楚。她想,如果高审行见到崔夫人就忘记了自己与他的这档子事儿,自己怎么办?

    是一哭二闹,把事情对夫人挑明,还是忍气吞声只当没有此事,再和高白来往?她拿不定主意,目前唯一的好法子就是尽量拖后与高白单独面对面的情况发生。也许老爷腾出手来,会给她个意外的说法,那自己就不必操心了。

    崔氏一回到家,就用眼去找柳玉如和樊莺,发现他们并没有回来,她有些担心。因为她由丹凤镇返回时就与李弥见过面,李弥答应不为难她们。按着时间算,她们只该比自己晚到一两天才对。

    她从李弥那里知道,柳玉如已经查到了在鄯州骑乌蹄赤兔的人是柳伯余,也就是她的父亲。那么,按着崔氏的分析,柳玉如当然也该知道自己和崔嫣母女二人与柳伯余的关系了。

    按着崔氏对柳玉如的了解,她回来后不大可能当众捅破这层窗户纸。自己刚到牧场村时那样刻薄地对待她,柳玉如的反抗也是有限地、不超出礼节的范围,这是个懂事的孩子。

    也许在柳玉如的心里,一开始会把崔氏当初的咄咄逼人,理解为贞观十四年时两人在长安街头的不快。但她哪里知道,自己所有的仇恨都是冲着侯君集去的。

    当她发现一位醉醺醺的将领,带领着一大帮人从街边的酒店里跳出来,当她听说他就是侯君集的时候,她浑身发抖。但那绝不是惧怕,而是仇恨!是他为着那匹稀世的宝马,害死了自己的爱人!

    她想着,如果柳玉如这孩子回来,自己一定要把她与嫣儿一样的看待,因为她们都是柳伯余的孩子。她要把十四年长安街头的不快对她解释清楚,从此一家人好好的过活。因为柳玉如和崔嫣的原因,崔氏以为,她对高峻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现在她担心的是李弥。对于这个人,父亲当时就有个明确的看法,并且在她最后下决心进行选择的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父亲当时就看李弥心术好像不大纯正。

    后来,事实也证明父亲的眼光很毒辣。就是这个李弥,在她刚刚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就曾经对她谎报军情,说柳伯余已于军中阵亡,那时他急切的表示他会代好友照顾她——当然他并不知道她已经怀孕。

    崔氏想,如果自己当时信了他,那么在那样一种情况下,自己哪怕有一点点的动摇,恐怕早就委身于李弥了。

    不过崔氏一直后悔,对于李弥这样一个人,自己当时的做法还是有些欠妥——她把匆匆赶来报信的李弥灌醉了,在酒量上有一个算一个,没几个人是她的对手。

    在李弥终于醒过来的时候,崔小姐正坐在床头整理衣服和散乱的头发,脸上挂着羞涩的红晕,像是刚刚从他身边爬起来那样,让他以为已经与自己发生过什么。

    这不怪她,她只是个弱女子、生逢乱世,父兄弃她而去。而她人未嫁而腹中有子,唯一可以倚靠的柳伯余又生死不知……她要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孩子留下条后路。这样想着,两行眼泪无声地淌了下来,一直流到了枕头上。

    她怕李弥铤而走险,会在当阳县害了两个孩子灭口。他现在是王府的长史,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与堂堂高府的五公子在这种事情上出现危机,将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这会让他在长安的官场上再也抬不起头来,且不说深层次的不利了更是不可猜想。

    崔氏有些后悔,没有亲自接了柳玉如和樊莺这两个孩子一起回来。现在,她看她们任何一个人都像是自己的女儿,她担心因为自己的大意、过分相信李弥而让她们面临危险。

    晚上,她躺在高审行的身边,一直在想这方面的事情。高审行与她说话,她黑着灯也不吱声,就像是睡着了。她想,如果再过一天柳玉如她们还不回来,自己要派个什么人回去接一接她们。

    在汉江之上,一艘大船载着高峻和柳玉如、樊莺浮游而下,夜色清凉而迷人,若不是摆在桌上的那盘白鱼和桌下的两小坛船伙计送来的酒,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身边的危险。

    柳玉如靠在高峻的身边,看看没有外人,就悄声问道,“他们为什么要害我们?”

    高峻想都不想说,“跑不了李弥。看来这四个人早就随我们到了襄阳,如此看,这条船的船主并非是真有事,是这些人租了他的船要在江上害我们。”

    柳玉如道,“怪不得,船主的女儿无缘无故地一早跑到码头上,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

    樊莺悄声道,姐姐,那姑娘不是坏人。再说害人的人不可能对别人讲他们租了船是去害人的。不过,有可能是船主发现他们居心不良,才派自己的女儿过来见我们。

    柳玉如道,“是了,船主也不确定他们就是坏人,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很难得了,”她说,“当时那姑娘就问过,‘你们还坐船吗?’照理说她该拿着我们的定钱来问,万一我们不坐,也好把定钱还给我们,但当时我发现她手里什么都没有。”

    樊莺轻笑道,不但没有,还把我的香襄要走了。

    高峻说,那些人就在船上,她当然不能说得太明。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她当时说,她爹的技术是最好的,可不是在提醒我们什么。如果我们说不坐船了,她一定说,定钱在她爹那里,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们带离了。

    柳玉如道,“啊,这样一想,真是好人难做呀。”

    高峻点头,刚要再说什么,大船忽然剧烈地摇晃了一下,系在主桅杆上的缆绳再一次绷得笔直,高峻道,“那条鱼要动作了!”

    果然,大船让它挂带得竟然在宽阔的江面上折拐了方向,船夫们在船尾大声地相互吱应着,老者不时的发出指令操控大船,听得出他们十分紧张。

    高峻对二人悄声道,“让他们忙去,我们去舱房里装睡,”又对樊莺道,“也好让我分辩一下,你和思晴谁身上更白。”

    两大盘糖蟹只吃了小半盘,他们把剩下的蟹和自带的一整坛未开封的酒收到舱里去,再把对方送来的两小坛酒打开,全倒到他们喝空的大坛子里去,随意放在桌上,再把空杯倒满。

    柳玉如大声道,“峻,我怎么这样头晕?”樊莺也叫。高峻说,“许是让那条大鱼闹得,我们去里面睡觉,我也晕得很呢!”

    他们起身往舱房里走,在黑暗中高峻忽然假装一个跟头栽倒,柳玉如和樊莺有气无力地尖叫,船尾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们进了舱房,虚掩了门。三人合衣歪扭着倒在床上,耳朵听着外边的动静。

 第422章 蒙汗药酒

    舱门虚掩着,门口脚步轻轻地出现两个年轻的伙计,他们不敢进来,不确定躺在床上的三个人是不是真的喝了他们的蒙汗药酒。(全本小说网,https://。)一个人返身回去,把老者叫过来。

    他先走到杯盘狼藉的桌子那里,看了看那盘吃了一半的白鱼,再看看两只已经扔在一边的小酒坛,都是空的。为了保险,他们在鱼里和酒里都加了药,看来哪样都没有落空。

    他从桌边走回来时,脚步就放重起来,另三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们站在舱门外看着里面。高峻大字朝上脚朝外躺在那里,柳玉如在他的左边,脸伏在他的肩上,从外边只看到她的半边脸,腿倦着、鞋也未脱。樊莺则趴着,只把一只手搭在高峻的身上。他们一动不动。

    老者道,“我们总算可以回去交差了。”

    另一人道,“估计这次的酬金一定是少不了的!”

    老者道,“只要我们做得干净不留尾巴,这还用说?”

    又有一人问老者,“看这三人也不像是坏人,那位李大官人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