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48章

大唐马王爷-第248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幢闶钦庋プ映拢匀豢吹较恃噶送嘟拧

    皇帝甚为感动,亲自为其针刺止血,并抚慰了江夏王一番,吩咐赐以御膳。不过连皇帝的口粮都是他自已随马带着,进了盖牟城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酒菜。但皇帝的意思到了,江夏王的心里热乎乎的。

    席间,皇帝说道,“如今天下大定,唯有辽东未收复。高丽若是谨守臣子之礼,我空有复辽之心也无借口。这下他们终于惹到我,就着大唐士马盛强,朕自先取之,不遗后世之忧也。”

    随后又叹道,“赵王元霸不在了,胡壮公叔宝不在了……侯君集也不在了,国乱思良将,朕知道这句话的份量啊!江夏王,李靖,你们要慎之、再慎之!”

    二人连忙起身回道,“陛下勿忧,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陛下雄心万丈,帐下总有奋勇之将……”李道宗忽然想起了冲阵时遇到的那员唐军白袍骑兵,便道,“今天,我就看到一个,那是一个骁勇!子龙、吕布也不过如此!”

    说罢,将阵前所见对皇帝讲了出来。皇帝连忙说,“速速叫人去问,大海捞针也要把他找出来,让他立刻来这里见我!”

    道宗说,陛下勿急,哪会有那样难?饮过这杯酒他便到了。

    皇帝听罢,一扬脖儿将那杯酒喝掉了。李道宗一愣,看皇帝不慌不忙再自斟一杯道,“这杯才算。”说罢不再端杯,坐在那里等。

    李道宗赶紧的,顾不得伤脚一跳一跳出去,冲着外头喊,“让随我冲阵的那一部小队马兵立刻来这里集合!不,穿白袍子的来即可!”

    不一会儿,人都集齐了,竟然有十数位之多。李道宗亲自蹦着,在队列前一张脸一张脸地看,没有。他一拍脑袋说道,“看我这嘴!解散吧,把骑白马的都找过来!”

    皇帝在里面慢悠悠地道,“使戟的。”

    李道宗连忙道,“对对,也许那人刚将白袍子洗了,去叫白马使戟的!”不大一会儿,只有一人骑白马飞驰而来,李道宗一看正是他,迎上去问道,“你叫什么?”

    那人三十来岁,此时却穿着一件黑袍子,跳下来利落地戳戟拴马,冲着李道宗躬身施礼,“王爷,我是薛礼。”

    ……

    八月上旬,唐师一路疾进,程名振攻沙卑城,引一队轻骑夜入城西,高丽守兵惧怕后路被断,一呼而散、溃退,唐军俘虏残兵八千,一些无路可走的高丽溃兵直接跳到了大海里,溺亡者无数。

    八月中旬,唐军进攻辽东城。此城长久以来一直被高丽苦心经营,是块硬骨头。在城外沼泽之中,有不少的隋朝征东将士的遗骨裸露在外。

    皇帝下诏,抽出一部步兵,先将这些遗骨重新掩埋起来,然后再战。皇帝说,“此城敌军若敢顽抗,就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而此时盖苏文后发的、来自高丽新城和国内城的四万骑兵也日益逼近。

 第384章 克辽东城

    八月下旬,王师以十万之众围辽东城,皇帝的营帐设在马首山上,居高临下可见城中乱乱纷纷,像失了主心骨。(全本小说网,https://。)皇帝立即下令,抓住战机马上攻城,不要给对方喘息的时间。

    辽东城四周几十步外挖着深沟,沟宽过丈,人马都不能越过,若想近城必先填沟。皇帝一声令下,唐军人人奋勇,争先恐后用甲、盔负土,或是搬起大石奔跑着往沟中去填。城上箭矢如簧,有唐军盾牌手立刻挡住,但填沟势头稍减。

    城内一见,曾组织起一支千人马队出来干扰,但被李靖迎头猛击后溃退回去。

    忽有人喊道,“陛下也来了!”果见大唐皇帝正以自己的坐骑拉了一块巨大的石头,重有几百斤,正步行着打马往城下去。

    那些随军的文官们见了,吓得争相用袍子携起土块、石块疾进,呼啦一下冲到皇帝前面。唐军群情激奋,斗志又起。环城的深沟竟然就在不知不觉间一段段地被填平,进攻的道路通畅了!

    唐军此刻并不立即以人攻城,而是在城外四面各排列开三十几架抛石车,飞大石过三百步直入城里。城里房屋遇之即倒,更加混乱。有的巨石落入城头,高丽守军在城头用坚木搭成的防护平台、护板都抵挡不住,被飞石砸得四分五裂。

    皇帝可能是被城外那些隋军的骸骨刺激到了,像这样的攻法是许久不曾使用过的。辽东城上空,巨大的石块漫天飞至,破坏力巨大,让守军魂飞魄散。城中居民从倒塌的房屋中爬出来,浑身是血但是又没有一处可以躲蔽的地方。

    唐军并不急着进城,每天只是用抛石机招呼,子、午两个时辰抛石暂停,让城内有个喘息的时间吃口饭。大唐皇帝说,“这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宽让,我不与饿着肚子的敌人打仗,让他们也知道生命的可贵。”

    就这样,一直到八月底,唐军每天抛石,有时高丽人被砸得急了,出城一部进行反击,立刻就被李靖早已严阵以待的重甲骑兵一鼓荡平。

    久之,高丽人也就不出来,龟缩在城内待援。唐军将诱降信射到城里,说只要立刻投降,以后还有机会吃饭。但守军顽抗不降,两边对峙着近半月。

    城中有朱蒙祠,里面陈列着锁子金甲、锐利的金矛。高丽守将被打得无法可想,眼见着军心动摇,便拉个美女装作女神附体,指着锁子金甲和金矛说,“这是两件宝物,是前燕朝的时候由天而降的,朱蒙大神会保佑我们的,只要抵抗就会胜利,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了,唐军绝对进不了城。”

    九月初,唐军的进攻开始了。城北李靖派出三百冲城勇士,人人披了以前百济进献的金兆铠、玄金五文铠,推着冲车撞击城门,撞击声远处可闻。城上滚木、石块如雨点般纷纷落在城门下,唐军攻击受阻。

    此时,有人来报,高丽四万援军已经快到了,皇帝派出李道宗率奚和契丹五万人截击,务不使攻城大军分神。李道宗领命,跛着足下去,上了马叫道,“张乂君,点齐两千人与我同去!”张乂君是唐军中一位从八品上阶御侮校尉,听令去点人马。

    只因奚和契丹部总共五万人马都是临时凑起来的,虽然人数上比高丽援军还多一万,但是李道宗深知,这一万人在战场上是显不了多大作用的,两边人离远了看没什么数量上的区别。关键是士气,他要带上这两千人以做中坚。临走时,江夏王又叫道,“薛礼随我同去!”

    五万两千人迎着敌军来路星夜疾进,张乂君率两千唐军开道。不多远,在一片空旷地上与高丽援军遭遇,望着对面黑压压的人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张乂君感觉胜算不大,挥军回来请求大队支援。

    但两军对阵不可轻言退却,只因这一退,又是黑天,军中每个人不知底细,以为战事失利,对于整个大军的动摇就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李道宗一见前边退了下来,感到大事不妙,此时不立刻采取行动,这两千人就会波及到契丹和奚部五万人。

    那时再有什么法儿也晚了!这里一退,身后便是攻城的唐军!!他见薛礼在侧,灵机一动,对他道,“速速收拢散卒逆击,务使退势稍止!”一面喝令奚部、契丹部人马暂不运动,不要与退下的唐军冲撞,只是令他们扎住了阵角,大声喊“杀。”

    薛礼得了王爷令,跃马冲到前面,正遇见骑马退下来的张乂君。薛礼大声道,“谁叫退的?王爷有令,回马逆击,违令者斩!”

    张乂君一见对面来的这人无品无职,只是个军卒,不禁怒道,“你是谁,小小一卒怎知军前玄机,还不快快闪开待我去向王爷禀报军情,误了大事你死定了!”一边说,一边马下不停。

    他身边那些唐军一见,步伐虽有迟疑,但心中更是不解,不知这个军令要听哪个的。薛礼马至张乂君近前喝道,“你是怎么做的将官?难道有你这样求援的?不怕搅动了军心吗!”

    张乂君被这样一个毫无身份的小兵抢白,张嘴就骂,“你他……”而此时,唐军身后高丽兵的先头人马已经遥遥在望了,形势迫在眉睫。

    薛礼大怒,不等他骂出来,一戟刺中张乂君,由马上挑下来,用戟举在空中喊道,“大唐军威,岂会败在他的手上,我们何时让人从背后追着过!”

    “兄弟,你说怎么办?听你的。”

    “呼喊起来,杀回去!”薛礼话音一落,抛下张乂君,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那些唐军一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军令,一齐喊着杀返身冲击。

    高丽先头人马初见唐军退却,以为敌人胆怯,正举着大旗玩命追赶。冷不防对方杀了个回马枪,他们见对面冲在当先的只有一名骑兵,全不放在眼里。

    哪知道薛礼直接冲着他们的大旗而来,将大戟舞动起来,接连将几位抢上来护旗的高丽将官刺落马下。高丽旗手欲遁,被薛礼赶上一戟刺死,旗子落在地下。

    对方主将拍马上来抢旗,只一个回合便一命呜呼,敌军乱了。薛礼身后两千唐军已经收拢起来,呐喊着冲上来。李道宗在后边见了,挥槊下令,奚部、契丹部五万人马潮水扑上来,高丽援军丢下两万具尸体后溃散。

    天明以后,辽东城下激战仍急。忽然,从南面刮起了飓风!遮天蔽日,将干树枝从城南都刮到北边城外来了。皇帝命令,“停止攻城,都退远些看着。”手下众将不知何意,听皇帝又道,“城南放火。”

    人们立刻明白过来,城南攻城的人马很快把大火放起来,先是浓烟滚滚飘入辽东城里,高丽人一见浓烟至,又见城外进攻声歇,以为是朱蒙大神显灵。

    但是不久,就见一只只冒着烈焰的草捆由南城外凌空而至,燃起满城的火光,才知道大事不妙。原来,是唐军将抛石机的弹兜儿用冷水浸过了,将点了火的干草捆投进城来。

    城中房屋全部烧毁,人死于火烧者达一万有余,此时唐军再次蜂拥登城,已在四面突破。高丽人焦头烂额,左冲右突,咳嗽着打开城门夺路而逃,唐军四面掩杀,竟无一人逃脱。

    此役全歼高丽军两万,没有一人漏网。获大火后余生之民四万户、粮五十万石。皇帝以其地为辽州,并命州县聚众,三十里筑烽火台一座,辽州有事举烽火,一日便可传信入塞。

    而实战也证明,薛礼具有军中止乱之能,冲阵杀敌之勇,此时已经代替张乂君成为唐军中一位从八品上阶御侮校尉。

    于是,大军又进。

 第385章 王师不侥

    九月五日,唐军进攻白崖城。(全本小说网,https://。)此城背山横水,地势易守难攻、险要至极。高丽守将孙伐音见唐军势盛,知道凭借着地势,自己这几千人怎么也不会打得比辽东城再好,于是偷偷乞降。

    但是城中对于降与不降持两种意见,一时间,孙伐音并不能统一。大唐皇帝说,我赐你唐营旗帜一面,若降,便将旗子竖于城垛口取信于我。

    孙伐音依计,在唐军攻城时举起大唐旗帜,高丽军中皆以为唐军登城,纷纷扔掉兵器投降。部将李勣谏道,“陛下,军士奋勇争先,图的是俘虏与缴获立功,不可轻言许降削弱我军斗志。”

    此时皇帝正看着两封由长安转来的西域乙毗咄陆部的书信,阿史那欲谷傲慢的口所把皇帝气到了,“啪”地一下将信拍在书案上。把李勣吓了一跳,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皇帝道,“好大的口气!连我三百牧民都无法,倒像是我在求他一样。不予理会,让他叫去。”又想起什么,问道,“天山牧因何跑到人家地盘上去?以为那里是朕的花园吗?”

    李道宗瞥了一眼信封回答道,“陛下,臣以为一定是乙毗咄陆部惹到了高峻,他执掌着天山牧,可是一点亏都不许吃的。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肯定是吃亏不小。”

    皇帝又看了郭孝恪一同递上的奏章,“白杨牧伤了两人、死一人、损马五匹……好大的亏呀!”又说,“西州不能动,牧民我们不管,除非他那里不长草。不过朕在出师之前,就听说这个乙毗咄陆部骚扰丝路,影响通商,他若不知收敛大唐是不允许的……”

    不过,皇帝是在辽东,不好对西州之事安排得过于详细,他略略思索一阵,提笔给太子李治写出指示。

    写完了,这才想起李勣的话,说道,“将军所言极是。但纵兵杀戮,掠人妻奴,朕常说不允,你们私底下做的还少吗?侯君集获罪,其中就有这一条……将军麾下有功者,朕要以库物赏赐他们,可否因此而饶过这一城?”

    于是,获该城男女一万、兵两千,以其地为岩州,拜伐音为刺史。行军途中,皇帝仍然在想西州的事,想不到自己前些天刚刚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