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马王爷 >

第230章

大唐马王爷-第230章

小说: 大唐马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的行动和作战特点在他的头脑里也渐渐地有些清晰了。

    他们没有辎重,他们行动灵活,天山牧从玄池西岸到阿拉山口七百多里的远距离奔袭让黑达吃惊。

    他们战斗力强悍,而且喜欢完胜,已经发生的两次战斗说明了这一点。不然他们就像在阿拉山口那样,骚扰一下子立刻跑得无影无踪。

    以歌逻禄部这样、战力在乙毗咄陆部算得上翘楚的一千多人,都能让他们杀得一个不剩,那么其他部落一千人以下的小队单独行动就是危险的。

    黑达看得出他们很在意行动的隐秘,也在意伤亡,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大概不会接战。这样就好说了,自己有人,地形又熟悉,军需也不会有问题。

    那么就对天山牧死缠烂打,一经抓住对方的踪迹便咬住不松口。他们伤不起,也拖不起。巴尔喀什湖因为有伊犁河的注入,其西半部是淡水,东半部的水又苦又涩是不能喝的。天山牧这些人没有水喝,连三天都坚持不下来。

    由这片湖水往外二百四十里内是没有饮水的,湖边是一条二十里宽、地势平坦的沙地走廊,再往外围便是一条东南至西北走向的低矮丘陵。丘陵再往外有条碎叶河,不过在这个季节、这个地段,河里早该没有水了。

    虽然他们有可能钻入那一片茂密而绵延的森林里去让他们找不到,但是他们总要喝水,那就一定会再回到湖边来。

    黑达一面率人沿着湖边猛追,一边派人到后边命令在阿拉山口的那四千人也赶过来支援。这八千人是黑达能够支配的全部力量,他要把这些人都拉过来对付天山牧。

    在黑达的手下有一些小头目曾经提出过怀疑,毕竟他们只是看到了两匹马的足迹,万一敌人真的不在西边怎么办?这样一调动,岂不是正好让开了阿拉山口,让他们从从容容地返回去?

    黑达不这样看,他相信那两匹马的蹄印绝对不是吐火逻人留下来的。自从上一次惨败在歌逻禄手下,吐火罗人再也没有跑到边境东边一百五十里远的地方过。而且在地上插着两头蛇的那支箭也不是吐火罗人的——吐火罗箭尾的羽尖不修剪,做法也简单。

    而黑达早就让人一层层地问过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人见过这样一条两个脑袋的蛇,那还会有谁?以黑达的猜测,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天山牧绝对不会丢下自己的两个人,而将大队带到别的地方去。

    黑达派出去搬兵的人刚刚走,阿史那欲谷可汗送信的人就到了,他带来了阿史那欲谷的命令:让黑达带所有的人返回。

    理由是,在可汗的牙帐所在地——碎叶河谷的对面又发现了天山牧的主力。为了让黑达相信,阿史那欲谷还让来人带来了一支箭。

    这支箭与以往黑达所见的完全不同,箭杆不足一尺,箭头的楔度也比普通的长箭锐利。而它的尾羽并非是羽毛,而是刮得精薄仍不失坚硬的、半透明的——驴皮。

    除了黑达的八千人,乙毗咄陆部还有一万的兵力,这些兵力是被阿史那欲谷的宗族所掌控的,可汗不能轻动,那是他身为一位可汗的最后保障力量。

    既然已经消灭了天山牧的四百人,黑达为什么还不回兵?非旦如此,听说他又带兵往西去了。阿史那欲谷有他自己的判断,他要把从后方动员过来的一部人马安置在黑达的身后以防不测。

    一个可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他有理由怀疑包括黑达在内的一切,他从所属各个小部落临时抽征了一支队伍,他们各由本族首领带着,刚刚在和可汗的牙帐一河之隔的地方集结完毕,先头部队已经开拔了。

    但是,有一支百人小队拖在了最后边,也许他们的族长认为拖在后边是安全的。他们等到所有的队伍都消失在丛林后边的大道上,又拖延了一个时辰才缓缓地踏上了征途。随后就没有了他们的消息。

    有人意识到有一支小队没有跟上来时,以为他们临阵脱逃、又悄悄地回归部落的驻地去了。直到派人沿路往回去找时,才发现他们已经横七竖八地躺倒在杂草丛里,没有一个人活着。

    “这样的箭支在现场发现了多少?”黑达问。

    “只找到了这么一支。”来人说,“可汗说是增援队伍的很快回撤,让他们没有来得及收回这支箭,或者就是天山牧匆忙间遗漏下的。”

    “你回去告诉大汗,我断定那些人不会超过五十个人,一百杂牌……五十个人我都多说了。”

    “为什么?你知道大汗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

    “我没有抗命,大汗命令我消灭天山牧,而他们正在西边,他们能干掉我们一千二百最精锐的歌逻禄人马,根本就不可能是三、四百人……东边那点零碎!难道大汗的一万人还不能搞定他们?”黑达下令,“继续前进!”

    高峻带着这些人连夜西行。思晴昏迷、后有敌军,他们只能沿着巴尔喀什湖往西,找个安静的地方给思晴治疗蝮蛇的余毒。

    思晴不好,根本就没办法再打,高峻不可能丢下她。即使万不得已不得不与敌人接战,也得先安顿好她才行。而且高峻自从替思晴吮过伤口之后,他的下半截脸都肿起来了,别说吹口哨了,连说话都说不大清楚。

    人们已经一夜没有吃东西了,高峻认为经过一夜的奔走已经脱离了危险。于是凌晨时他命令往左,潜伏到二十里外的丘陵中去,在那里面的树林中支锅点火——清晨树林中的雾气能掩盖烟,而火光也不似夜间那样明显。

    他们随队是赶了十几匹马的,那是他们的新鲜口粮。但是这个时候哪有时间杀马,只好煮牦牛肉丝。

    树林中没有水,别说山涧小溪了,干燥的林地上连一小片青苔都没有。许多多让几个人往右边的湖中去打水,但是不一会儿,打水的人提出着空水袋骑马跑回来了。

    他们刚刚跑到湖边的沙地上,就看到东边的地平线上扬起漫天的沙尘,沙尘中出现了黑压压的追兵。

    高大人下令收锅赶路,饭先省着一顿。他不让人再钻林子,二百六十人一下子冲到湖边,每个人在开跑之前,要先把各自的水袋灌满了水。

    大概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补充饮水的机会,黑达的大队只要往湖边一扎,他们就再也不能靠近了。人们在湖边跳下马,先捧着水大喝一阵,然后灌满水袋上马,纷纷回身看向身后。双方离着几十里远,而他们第一次落入了黑达的眼里。

    黑达的手下大为钦佩他们的主将,那不是天山牧是谁,果然在这里!才这么一点人,已经在挥舞着白色的大旗向着吐火罗的方向逃去了。

    黑达为着抗拒阿史那欲谷的命令而产生的不安已经消失了,他在马上一举铁棒,冲手下喊道,“都看到了吧,就是他们,都在这儿了。给我追!先追上的,天山牧的女俘赏他为奴!”

 第351章 一个男孩

    许多多说,“高大人,这么跑下去不是办法,水也有了,你带着大队钻林子,我带几个人接着沿湖边引开他们。(全本小说网,https://。)”

    高峻此时才感觉到带着伤员行动有多不便,思晴骑不了马,只能他抱着。炭火的速度倒是不慢,但是现在他只能跑。

    “我们不能再分兵了,再说湖边这么空旷,你有几个人诱敌对方看得很清楚,这个法子不行。我们再拖他们一段儿,然后钻山林里去。”

    高峻把苏托儿和热伊汗古丽单独派出去,这些天心里就一直担心他们。按着眼下的进展,苏托儿他们此时已经该到碎叶方向了,而自己却没有如期到达。

    他要把敌人拖到湖的沿岸,让他们这几千人马分散到二三百里的湖边各地。高大人说,“他们一定会守着湖水不让我们靠近,但是这样一来,他那几千人就太少了。还得再加些人才行。”

    许多多从高大人的话里又有启发,按着高大人的说法,那么对方这四五千的兵力就太不够用了。又听高大人边跑边说,“他敢不守湖?那好,我们找处林子隐藏下来,有吃有喝踏实地休整。他守湖?这么几千人一分散能守个屁!饮水还不是随我取用!”

    黑达的大队一直远远地在湖边追赶着天山牧的人,总能看的到他们的影子,但总也追不上。黑达大骂手下那些小头目不卖力气,他紧着督促时双方的距离就拉近一些,但是跑着跑着又拉开了。

    这些人早听说了天山牧的厉害,谁都不冒头。有个小头目对黑达道,“我们急什么,只要不叫他跑丢了,让他们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看他们能拖到什么时候!”

    一直到正午时分,天山牧的这些人也只是在马上摘了水袋喝了两口水,肉丝就不要想了。此时,巴尔喀什湖边忽然刮起了一阵飓风!这风是从湖上面来的,吹得人在马上坐都坐不稳,一时间黄沙漫天对面不见人。

    高大人一挥手,人马拐进了左边的山林,一时没了踪影。

    大风一直从午后刮到了黄昏,刮得天地变色、虎啸龙吟,护牧队即使在山林中的行进也是十分的困难。在一片林间洼地里,高大人示意人们停下来弄饭吃。许多多在周围布了暗哨,其他人支锅、生火,将水袋里的水集中起来。

    有人担心人追上来,高大人肿着嘴巴说道,“他们大队人马在这样大的山林里头不便行动。这样天气里分散撒网他多半是不敢,敢的话我不介意再吃他一部。”

    小锅底下的火被风吹得有气无力,好歹将肉丝煮熟之后,高峻试图让思晴吃一些,但是她紧闭着嘴巴眼睛也不睁,脸上没有一丝血色。高大人只好将煮肉的汤晾凉了,从牙缝中给她灌进去。

    天黑时思晴似乎就有了些精神,还睁开眼睛问高大人这是到了什么样地方。她看到高大人肿起的嘴巴,目光中现出一丝愧疚的神色。

    风势一点都不见小,除了放哨的人,其他人都解了牦牛毯子找地方休息。高大人安顿着思晴刚躺下迷糊着,许多多就跑过来叫醒了他,“高大人,在后边看到个人。”

    高峻爬起来,见到他们带过来一个男孩子,十来岁的样子。许多多说,他们是往前边搜索时看到的他,当时他正在山道上守着一架两轮车,车上装满着木柴。而他靠坐在车边的地上哭泣。

    许多多说,“高大人,你都猜不到,他能听懂我们说的话。”

    高大人一听就来了兴趣,还叫人点起一支火把,这才看到男孩子的个子不高,但身材倒没有多单薄,嘴唇在大风中都干裂了,浸着血口子,下巴上光光的。

    “你家在哪里?这么晚了为什么在这里?”

    这孩子看眼前的人虽然嘴巴肿着,但是语气却不凶恶,便抬起手往西北方向一指,“我家在那边三十里,早上出来砍柴,遇到了大风,天要黑时就往家赶,但是起了大风,我拉不动车了!”说着眼里又转出眼泪来。

    许多多插话道,“那是什么车啊,连头驴都没有还装那么多木柴,”

    高峻熄了火把,吩咐人把牦牛肉丝给他拿来让他吃过了,才问,“家中都有什么人?”

    男孩子说,“我爹、姆妈、叔叔、叔母、姑姑、姑爹。”

    “家里这么多的人,总该有人来接你,你哭什么。”他看了看天色,原来已经入了亥时。这大半夜的,高峻也有些奇怪,男孩子家里这么多的人却未见人来接,按理说他出来打柴家中总该知道他的大致方向。高大人对许多多道,“你带上一个人,送他回去。”

    男孩子高兴了,他从眼前这人的表现上看不出什么恶意,就注意到躺在地上的思晴,“这位姐姐是被蛇咬了吗?我知道一个办法可以治她!”

    “哦?!”高峻只觉得喜从天降,男孩说,“你们要跟着我,我才有办法。”

    风还在刮着,人们收拾起来,男孩的话让每个人都长长出了一口气,毕竟这是个好消息。

    在前边不远的坡下,一条狭窄的土路上停了一架小小的两轮木车。虽然看起来并不大,但上边装的木柴与男孩的个头差不多一般高。在大风满天之下,也难怪这架小小的车子会让他难过得哭了。

    许多多找了匹马,想勉强地把马驾到车辕里,却怎么也塞不进去,于是有个护牧队员跳下来拉了小车,男孩子骑在他的马上,大家在风高月黑里启程。

    因为有人拉着车在地下走,这些人走得并不快,高峻便与男孩边走边说话。刚刚吃过了肉丝,又有人相送,这孩子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全都没有了,慢慢地话也多了起来。

    他叫苏庆方,今年十岁,家住在西北方向三十里的阿缓城,那里是吐火罗的地面,阿缓城在四山环绕的山间,周围森林密布,一般人想找都找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