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无限世界旅行者 >

第500章

无限世界旅行者-第500章

小说: 无限世界旅行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反正我们一定要拿出有道高人的模样,不能让他们这些俗人看轻了我们道观。”“就是就是。”两个人说着,发出得意的笑声。黄超想起,这两个人叫做明尘和明沙,是两个年纪不到二十的小道。

    他还以为这里都是卧虎藏龙之辈,连少年都有极强的心性,看来他把修道人高估了。明心等人尚可,这两个小道,完全是想在新人面前装模作样,才摆出一副淡漠寡言的清淡模样。他们在黄超面前,都不会交头接耳,每个都很有出尘之气,这么看,两个人为了装模作样,自律性还是挺强的。

    黄超哑然失笑。他以凡人状态赶路,一路风餐露宿,能借到柴房住宿,已经是不错了,现在有瓦遮头,还有被褥能用,这条件比他之前的住宿还好。王七郎抱怨被子不好闻,黄超暗笑这还是被子里没有跳蚤臭虫,否则你还不得哭死?他倒是发现一些有趣细节:“粗看上去,这里的条件和一般人家差不多,可是我们在这里却没有遇到毒虫叮咬,这道观果然有门道。”

    当然,就算真有什么虫子,也不可能危害到此世黄超,他近千点体质,身体能直接抵抗利器攻击,一般虫子的叮咬更是毫不在乎。黄超收拾房间,洗涤所用物品,做出了一副长住模样,王七郎口中抱怨,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学黄超所为,整顿了自己的生活条件。

    道观中每日粗茶淡饭,可是营养均衡,黄超的医术让他尝出,这里普通的饭食,里面也有一些益气养神的药物。看似清淡的饭菜,价值却不比大鱼大肉便宜。道观之中,所有人一起用餐,王七郎自小不说锦衣玉食,但是饮食住宿都是较高等级,这里饮食让他颇为不爽,可是大家都是如此,王七郎也不愿再多抱怨。

    两人被分配了任务,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正是道观中最劳累的工作。“黄兄,你说我们什么才能学习法术?唉,这些工作,不都是下人才做的活吗?”王七郎皱眉叹气,不等黄超回答,他自己就开解自己,“我也知道,这是道长要考验心性,让我们劳动身体,可是每天这么劳累,看不到前路,真是让人失望啊。”

    黄超都不知道从何安慰,他拍了拍王七郎胳膊:“我已经无话可说,你什么道理都懂,我再安慰你,也不过是重复这些道理。这就是修道了,道理明显地摆在那里,而分出高下的,就是每个人的坚持能力。”

    如果说道术还被道门牢牢保守,成为一种“秘传”的东西,养生之道却不是什么神秘莫测。这不是指打坐修炼几分钟,从此就可以肆意妄为,寿命悠长;而是指节制自己的生活,注重各种保养,不要将自己的精力耗尽在享乐中……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以帝王或达官贵人的身份,什么补药和医生找不到?好好调养锻炼,起码能延年益寿,可是他们还是宁愿相信吃药,也不愿节制自己的生活,那自然就与长生无缘……

    王七郎不像黄超,能够发现饮食中补养,能够领悟“繁重杂活”是在锤炼体质,可是他看了那么多杂书,同样知道入门后这样的“杂务”是必要的过程,只有坚持下去的弟子才能有正果,可是他就是难以克服自己心中的懒惰和怨念。

    黄超也没有动用“渡世良言”鼓励他,王七郎坚持修仙,对黄超也没什么好处,这家道观还因此跟王家扯上因果,指不定就要卸掉一些国运,没有当场喷退王七郎,让他成为一个爱民如子扎实办事的能吏,黄超已经是给面子了。

    这些天他们和其他弟子享有同样的待遇,清柏道长每次讲道,两人都和众道士一起听讲,有问题也可以提问。老道传给他们基础的入门读物,虽然没有修炼方法,却是道门知识的基础经典。

    这样的待遇王七郎还觉得难以坚持,实在是因为他没听说过那些正经的“修仙门派”啊,在那种世界杂役弟子都不当人好吧。

 第943章 崂山法术(五)

    黄超和王七郎交流的机会也不多,两个人都有杂活要干,其他时间,要和道士一起练习拳法舒展身体,要阅读道经熟悉常识,真要努力上进,就会发现每天时间不够用。

    黄超也有点明白道士们的“自保”意思了,他们刻意不和新来的弟子交流,只是保持正常的见面。这种淡淡的疏离,使得“凡人”不会牵扯到他们自身上。否则王七郎自己感到修道无望,就会想让某个熟悉的道士帮些小忙,等到他受不了劳累放弃坚持,却还想借着交情走捷径。这样事情,道士不允,会引发王七郎的怨恨。

    这里修炼的是长生啊,在王七郎看来,你如果帮忙,我能活得很久,你不帮忙我却要像凡人一样死掉,他如果心胸狭隘,满怀怨念,就会觉得别人不帮忙,就和见死不救或谋杀他一样。这种仇恨可以相当深刻。道士们在和初来的凡人打交道,不可不妨,否则自己不但没有交上朋友,还会引来别人切齿痛恨。

    黄超在王七郎打交道时,便发现了这样的苗头。自己清理住房,王七郎跟着他学,可是做的不如他好,因为两个人不熟,他也不好让黄超帮忙。等到两人更熟悉一步,王七郎每日砍柴,多多少少要向黄超抱怨辛苦。黄超心中暗笑,却不松口要帮他,否则开了头,哪一日不帮,对方还要怪他。长生之事,是提升自我的生命本质,这过程却无法让别人提携,与其最后让别人怨恨“见死不救”,还不如一开始就保持疏离的距离。

    所以王七郎惊愕发现,和他一起上山的黄超,没过多久,就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云淡风清”起来,好像对俗世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每天就在苦读道藏。他这五天只看了几页书,可是黄超却已经看了三四本,这速度还越来越快,管理内务的明心师兄,都让他注意灯油的消耗了。

    “师父我有一些事想要请教……”半个月后,清柏道长再次给众弟子讲道,等到先入门的弟子问完问题,黄超也开口发问。

    清柏道长眼前一亮,看着黄超一身气息,颇为符合道家“恬淡自然”的路子,心中欣慰收到了一个修道苗子。他捻须笑道:“黄超你已经入门半月,日夜苦读道经不辍,精进之心值得赞扬。但你需知劳逸结合,不可因为苦读影响身体根基。你已经是本观弟子,有何问题,尽管问便是。”

    “我有几点不明……”黄超是认真学习了本观的经典,这里的思想跟他在武侠世界看到的东西也差不多,毕竟都是衍生自真实的道门,所以黄超针对一些特殊之处提出疑问。这一切都是由法力改变现实的关键点,这是这世界高神秘度的实现方式。

    其他道人听到黄超问题,都用奇异眼光看了他一阵,有些人露出羡慕神色,有些人不由颔首。他们都是入门之人,当然明白黄超问到之处,正是修道中一些关键。他只是熟读经典,便能自悟到这些道理的重要,看来果然是悟性过人。

    清柏道长也是露出微笑,将黄超的问题一一解释,其中引经据典,让黄超再精读一些道经;另一些则是结合自身情况,将自己经验讲出,让其他弟子听了也有思考和领悟。黄超也露出沉思之状,这倒不是假装,老道一些话,的确让他对这个世界的修行有了更深的思考。

    修炼问题问过,黄超又问:“师父,我平时听过各种神仙鬼怪之说。在外奔走时,也听过见过真实的狐妖、鬼怪、尸变之类的奇异事件,请问这世上的天庭地府,存在在哪里?我们怎么前往那些神奇地方,又会遇到哪些仙神?天下间的道门佛门,都有那些神奇的人物?”

    黄超这个黄太师,对于天下势力还是很了解的,这天下的顶级修炼势力,正是“三教四道八宗”。三教为正一教、茅山教和崂山教,四道为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和清微道,八宗为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道门中有许多宗门分化衍生,很多门派传承都有交叠。这世界的佛道发展,因为真实法力的存在,使得门派分布与他之前的世界大为不同,但他们的修炼思想,却和之前世界保持了一致。

    这里面许多门派,黄超都和他们打过交道啊。他加入过全真道,还加入过分支华山派,他还加入过茅山教,最有趣的是,他和佛门八宗里四宗的祖师有交情,他们就是大唐世界的四大圣僧啊……如果这些佛道弟子,都是草菅人命,横行无忌,黄超也好意思下狠手去对付,可是这些人,就像眼前崂山教的道人一样,大都很有修养,没有残民害民之举。他们的可恶之处,是他们维持了这种死气沉沉的天下格局,没有和朝廷站到一处,去扫清乾坤重整宇内。

    “深山老林之中,奇人异士层出不穷,佛道两家各有高人,每一宗门的领袖人物,俱为一时人杰。各个宗门或是隐居事外,或是行走天下,因各宗门修炼思想不同而各有区别。我道门的得道高人,讲究出世修行,并无多少名声。佛门则有许多大德高僧,智慧高远,为天下百姓所知。而我们崂山教等教派,和佛门一样行走天下,举行各种仪式,每教中都有十数名声名卓著的天师,而各教掌教都有惊人修为。”

    黄超收回了自己抬杠的想法,他倒是想问一句:“这么强大的势力,为什么头上还压着一个朝廷?”佛道门派是既不想听朝廷法度,又要接着当地官府支持扩展势力,与黄超等儒门众人在理念上分歧很大。

    “至于天庭和地府,是每个人入门都会问到的啊。”清柏点点黄超和王七郎,“你们俩想必对此将信将疑。实际上,天庭地府远在人世之外,唯有超脱之人,法力高绝,才可能以自我之力进入此中。天庭和地府以各种手段影响人间,但是真正的神灵却很少在世间出现。即使修道,也别想着能轻易见到神灵。天庭、灵山比地府更难触及,得道飞升、得成正果,人抛去遗蜕,方有可能进入此等妙境。”

    “倒是地府与人世更以抵达,鬼差、鬼魂都有在人间游荡,许多人也会离魂进入地府。但修道者需要谨记,不可妄然私入地府,被鬼差拿下打入轮回,就是自寻死路了。天下之大,也有各种异类,妖类渗入人间,龙族居于江海,时常导致奇异传说。”

 第944章 崂山法术(六)

    黄超这时生动演绎了一个初入道门的青年,对神仙传说的向往。他激发了好奇心,向清柏道长问道:“那我们修炼最后,怎么成为仙人?我们师门的长辈,是否都在天上做仙人?神话传说中的天庭众仙,又怎么和我们凡间联系?”

    清柏道长听到此文,含笑摇了摇头,就像看到一个让人头疼的徒弟。黄超心里无悲无喜,没有因为自己装作天真发问有何愧疚,连整容术都已经用出,他自然从内到外转化成一个“向道”的青年,如果连自己的心理都克服不了,哪还能能欺瞒世界法则。邪术果然是邪术,单就是这种伪装自身性格的方法,就不像是什么正经路数。

    清柏道长道:“你还没有学会走路,怎么就想着跑?成仙了道岂是随口可说?仙凡有别,天上神仙与人间隔绝,不管什么神仙,都不会轻易下凡。你也不要打着得遇仙人的幻想,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开始,才是修炼的正途。”

    黄超尴尬说道:“师父,我只是好奇那些仙人的情况。我还以为道观都能和仙人联系,有事情就可以请仙人下凡……”清柏哈哈笑道:“那不过是巫婆神汉骗人的把戏,即使几大教中有请神仪式,也请不来神仙真身,只是请来一股意志。神仙在天庭逍遥,又怎么会在意人间的琐事?难道庭院中两窝蚂蚁发生战争,请你去相助,你便会去参加大战?”

    众师兄都发出轻微的笑声,觉得师父微言大义,闲谈中也有仙家的超脱之意。奈何黄超看过太多仙侠和玄幻,对于“打了小的,出来老的”这一套极为熟悉。

    他疑惑道:“我和蚂蚁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类,可是仙人却是从凡人修成,先不说那许多仙女和凡人相恋的故事,只说如果仙人的后人存世,难道仙人不留下一些照应手段?比如我如果在外面被妖魔鬼怪欺辱,难道我派祖师不会为弟子讨还公道?”

    清柏倒是陷入思索,许久才说:“唉,黄超,你虽然悟性极高,心性尚可,却还不理解飞升成仙的内涵。那是和过去的割裂,修炼者出家修炼,本就是追求自身超脱,甚至远离血脉至亲,及至真有可能成就仙人,若是惦记旧情,照顾家中几世富贵也就罢了,那还有长期的照管?”

    “本门祖师传下道统,后人不努力继承发扬,门派雨打风吹去,也不过是咎由自取,祖师或是显灵或是不显,那也只是他自己乐趣。可是我们后人若存了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