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74章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74章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正微微垂着双眼,好似睡着了一般站在大殿的青石板上,而在他的身后赫然站满了六十多位大臣,都是吕不韦一派的拥簇者。

    这边老者就是王将军的父亲,当朝三公,御史大夫王安和。

    身为四朝元老,今年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平常没有大事他一般是不会上朝的,但今日他是非来不可,不仅是为了替吕不韦求情,也是为了给自己那一代单传的儿子留下一条活路。

    在他的身后,身为九卿之一的孙文耀来到了他身旁恭敬的低声道:“王公,这国相之事,您看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王安和在这大秦的三公之位,呆了足有二十年。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更不要说已经七十五的他了,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秦王都换了四人,可他却依然还在三公的宝座上,这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此刻听着孙文耀的话,只见王安和轻轻的睁开了一只浑浊的老眼,用极为沙哑难听的声音说道:“大王年轻气盛,难免会被一些别有心机的人误导,做出一些错事,我们当臣子的,当及时替大王指正出来,以免日后生出大祸啊。”

    “此外,国相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可能谋反呢,定是有人污蔑他。”

    王安和冲着蒙武的方向,阴声道:“依老夫所见,眼前这些所谓的功臣,说不定才是最大的佞臣呢。”

    说罢,王安和合上了哪只浑浊的老眼轻声道:“听明白了么?”

    孙文耀与身旁的一众大臣一同躬身道:“我等明白,必以王公马首是瞻。”

    王安和“嗯”了一声便继续闭目养神。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阵营,则是坚定追随秦始皇的臣子,在他们的眼中,大王高过一切,但很可惜,人数还不到二十人。

    更可怜的是,这一派的官员大多是一些职位低之人,平在朝堂之上连话语权都很少,官位最高的就是一个九卿,太仆,掌舆马畜牧之事,说难听点就是养马种地的,主要和牲口打交道

    在反观王安和那边,九卿之中竟占了六人,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吕不韦把握朝政那么多年,自然会将心腹安插到险要位置,现在已经算很不错了,在秦始皇还没有亲政之前,九卿之中所有人都是吕不韦的门生学子。

    在一派就是一些中立者,也不算是中立者,称得上是墙头草吧,谁厉害就跟谁混,这一派大概有三十多人,以两名九卿为主。

    最后一派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将领,大概有五十人,都是能单独调动一万兵马以上的大将,这一部分人中除了七八人站到了王安和那一边,其他人都安然的站到了蒙武和另一名老将的身后。

    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他们唯一的职责,对于政事他们没兴趣。

    军方和朝堂不一样,吕不韦这些年废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能安插进几个亲信,只因秦朝的军功爵制。

    在场的这五十多名将领,哪一个不是从尸山血海中一点点拼杀出来的,就连那几个加入到吕不韦旗下的将领,也是后来才被他贿赂过去的。

    此时与蒙武并肩而立的那名老将,扫视了一眼四周的文武百官,轻笑道:“蒙武将军在此战立了大功,想来大王一定会好好赏赐你的吧?”

    蒙武那张刚毅不屈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道:“王翦将军说笑了,这些都是咋们为将者的本分而已,何来赏赐一说。”

    王翦轻捋半白的胡须悠悠道:“真是没想到啊,几日不见,咸阳城内居然发生了此等大事,国相哦不对,吕不韦竟敢公然兵变,若是大王万一出了什么事,我等可该如何是好啊。”

    蒙武道:“大王吉人自由天象,何惧小小叛军,再者通过这一次也是让老将对他刮目相看啊,此战若不是大王活捉了吕不韦,恐怕局面要比现在棘手得多。”

    王翦点头道:“是啊,以前还真没看出来,大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这么出色了,看来我大秦一统天下有望啊。”

    说到这里,王翦看着蒙武道:“听说此战令郎亲手生擒了王雄那个叛贼,真是少年英雄,相比之下我那劣子就差了许多啊。”

    蒙武谦虚道:“哎,王将军谬赞啊,就我那个逆子,纯粹侥幸而已啊。”

    蒙武说的很谦虚,但任谁都看得出他脸上那股高兴劲儿,毕竟当老子的都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儿子。”

    王翦和蒙武又闲聊了几句,冲着身后一名小将道:“贲儿还不来见过蒙武老将军。”

    在王翦身后,一名二十七八岁,长相英武的小将走到了蒙武身前一个抱拳道:“末将王贲见过蒙老将军。”

    蒙武笑着虚扶了一下王贲,打量了他许久,忍不住赞赏道:“早就听闻王翦将军之子王贲,其用兵如神,变幻莫测,且每次大战必当身先士卒,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相比之下我那个逆子,照着王将军可差远了。”

    “呵呵呵”。

    两名纵横沙场十余年的老将,在这一刻望着对方,爽朗的大笑着,俩人本就是好友,再加上同为军中大将,共同话题自然也多了许多。

    等待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王宫的大门被两名太监推开。

    王安和作为目前文臣的代表率先走了进去,蒙武和王翦则是军方的代表和他并肩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则各自跟着两派的人马,最惨的就要属秦始皇的死忠粉了,混得还不如墙头草呢,愣是被一群文臣排挤到了最后

    进入了大殿的群臣,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拨,分别跪坐在了大殿下方为他们准备的垫子上,等待着秦始皇的到来。

    少许后,只见身穿王袍头戴玉冕的秦始皇跨着大步走入了宫殿之内,扫视了一眼群臣,不可察觉的仰起了下巴,随即朝着只属于他一人的王座走去。

    本应一直守护在他身旁的蒙恬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两名太监的身影儿。

    秦始皇来到了王座之前,嘴角微微上扬,一抖宽大的王袍,缓缓坐到了王位之上。

    再一次坐到了这大秦之王宝座之上的他,内心却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坐下的那一瞬间,他感到了自己的双肩之上骤然压下来了很多东西。

    这种东西,寻常人是不会理解的,这是只有高高在上的帝王才能感受到的。

    秦始皇的肩上不是别的,正是这天下苍生。

    因为他是他们的王,所以他要为他们的一切负责,从今天起,他就要用自己这双肩膀,扛起这天下苍生的未来。

    秦始皇坐到王座之上后,所有的文武百官立刻站起了身跪地长呼:“臣等参见大王。”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跪下了身子,只有一人没动,正是三公之一的王安和。

    王安和跪坐在垫子上,微微一笑道:“请大王恕罪,老臣年事不高,身体不佳,恐不能行君臣之礼了。”

    说完,王安和也不管秦始皇同不同意,安然的跪坐在垫子上,对这大殿内的一切充耳不闻。

    秦始皇见状只是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而已,但好像却又对这一切早已知晓,然后自顾自暇的抽出了一本大臣的奏章,慢悠悠的看着。

    瞬间还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们慌了神,大王这是要干什么,不打算让他们起来么?

    武将们倒是没觉得怎么样,不就是跪着么,还能比行军打仗更累么?

    但文官们可就惨了,一个个跟没出阁的大姑娘们一样,娇贵的很。

    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别闹了,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

    有几个文官还以为秦始皇是真忘了,于是就轻声呼唤着他,结果秦始皇扫了他们一眼,换了一本奏章接着看。

    这下百官们算是彻底明白了,大王这是真的不想让他们站起来,众人无奈只好继续跪着,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流逝着,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文官,浑身都在轻颤,显然是要撑不住了,

    王安和也有点坐不住了,本来他是想借着自己的资历地位一开始就给秦始皇一个下马威,结果倒好,人家反手就给他还了一招。

    如果秦始皇一直不说话,恐怕这些大臣跪死了也不敢动一步

    想到这里,王安和不由赞叹秦始皇一声,三年不见,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论城府心机怕是不必自己差上多少了吧?

    王安和冲着秦始皇提高了语调道:“大王您就打算让众臣一直这么跪着么?”

    秦始皇依旧没有理会他,淡然的看着手中的奏章。

    王安和握紧了双拳,一双老眼死死地盯着高坐与王座之上的秦始皇,他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想干什么,既然如此

    当下王安和颤颤盈盈的拄着身旁的拐杖站起了身,跪下了身,大声道:“老臣,参见大王!!”

    秦始皇闻言这才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道:“众爱卿免礼。”

    当下百官们松了一口气,连忙高喊:“多谢大王。”

    而此时,跪倒在地的王安和突然猛烈的咳嗽了起来,身旁的几个大臣连忙关心的扶起了他问道:“王公。您没事儿吧?”

    “咳咳咳”,王安和没有回应任何人,仍旧剧烈的咳嗽着。

    他那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的样子,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的都很于心不忍,这跟立场没有关系,于情于理他都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啊,大王怎么能这么做呢。

    王安和足足咳了三分钟才停了下来,冲着身旁关心他的众臣悠悠道:“无妨无妨啊,只是人老了,难免身体不比从前,行这种大礼,身体有点受不住。”

    “不过没事,当臣子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乱了君臣之礼,即便我是四朝元老,当代三公,即便我已经是一个七十五岁的槽老头子喽。”

    说完王安和朝着秦始皇微微一笑道:“大王您说是吧?”

    王座之上的秦始皇微微眯起了双目。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十一章你是何人?

    王座之上的秦始皇微微眯起了双目,在心中骂了一声“老贼”,但脸上却露出了一副悔恨的样子道:“是寡人疏忽了,没想到王公的身体如此不堪,来人啊,还不快给王公搬上一把椅子来,不,寡人亲自去搬。”

    秦始皇立刻走下了大殿,从一名太监的手中接过了椅子放到了王座之下的最前方。

    意思很明显你的位置只在寡人之下,众臣之上,对于这位四朝元老秦始皇可谓给足了他面子,这些还没完,秦始皇走上前扶着王安和的手臂道:“王公啊,之前都是寡人不对,没有顾及到您的身体,来来来,快上座。”

    王安和诧异的看着秦始皇,完全搞不懂他的这一举动。

    这算是向他低头了么?

    不应该啊,从刚才那场短暂的交锋王安和就看出秦始皇绝对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可过了一会儿当他看到了群臣眼中那赞许满意的神色后,王安和才稍稍明白了秦始皇的用意。

    原来是想挽回自己在大臣们心目中的形象啊,呵呵,这么说来,你不还是向我低头了么?

    王安和不住在心中摇头欣喜道:“还是太嫩了啊,如果你一开始敞开接受了老夫的下马威,又何至于如此呢?”

    扶着王安和坐到了椅子上的秦始皇,脸上一直保持着和善的微笑,望着王安和的眼神就像在看自己的爷爷一般恭敬,当王安和坐到了椅子上,刚准备道一声谢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秦始皇的声音。

    “你,是不是觉得寡人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公你可能要失望了。”

    秦始皇盯着王安和那张沧桑的老脸故意大声道:“王公啊,你看您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能来上朝呢,真是不该啊。”

    “这样好了,寡人为了你的身体着想,不如今日你就辞官回家,安心休养身体吧,相应的政务我会尽快派官员去接受的,毕竟您可是我大秦的柱石,万一只是因为对寡人“小小的行了一礼”,就死在了大殿之上,那岂不是让诸国耻笑,众爱卿说是与不是啊?”

    秦始皇此话一出,王安和脸色勃然大变,好一招釜底抽薪啊,他这是借机要将自己赶出朝堂啊,而且这个理由还没办法让任何人反驳,毕竟自己刚才那副病态,可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在了眼中。

    九卿之一的太仆立刻心领神会高声道:“臣附议。”

    紧接着二十多名秦始皇的拥簇者,也赶忙连声道:“臣附议,臣也附议。”

    一直冷漠的注视着大殿上一切的王翦和蒙武相视一眼,立刻站出道:“臣等附议。”

    随着蒙武与王翦的表态,军方所有将领连带着中立派一同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