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614章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614章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呦,你们干什么,疼死我了。”

    “娘娘,误会,误会啊,小可这就走,这就走啊!”

    惨叫声,响彻崔府。

    “哼。”看着那些被家丁暴打的儒生,婉儿冷冷的哼了一声,就凭你们,也想染指本宫?

    “娘娘,这些东西是下官刚刚捡来的。”崔湜将那盒已经被人踩成一团,上面还沾染着泥土的巧克力放到了婉儿身前,恭敬说道。

    婉儿看了看崔湜手中的巧克力,脸上终是涌出了许久不见的温柔,“你做的很好,崔湜,明日你就接替魏元忠空出来的兵部尚书吧。”

    崔湜心中一喜,连忙拱手,“微臣多谢娘娘栽培。”

    接过崔湜手中的巧克力,婉儿扭动着丰腴的腰肢,转身走进崔湜的书房,关掉房门,婉儿从盒中取出了一块已然脏兮兮的巧克力,丢进了自己的口中。

    婉儿闭上眼睛,轻轻的嚼着,含着,渐渐,一行清泪留下。

    小伟哥,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小伟哥,别怪婉儿,婉儿也不想,可婉儿,没有办法。

    站在书房外的崔湜,似有所感,扭头看向了那紧闭的书房,看着看着,崔湜深深地叹出了一口气。

    自己刚才好像听到了哭声。

    一道很微弱,很微弱的哭声。

    娘娘,您到底是何必呢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一十四章开始

    公元710年,这一年,终于到来了。

    一切,也终于要开始了。

    公元710年四月,潞州别驾,临淄王李隆基被免去潞州别驾职务,回到长安。

    同年五月,已然谋划了许久的韦后在一干韦氏党羽和武氏党羽的劝诫下,决心杀害中宗,登基为帝。韦后承诺,事后,册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待韦后百年之后,便可登基为帝,安乐公主欣然答应。

    六月中旬的某一天,五十五岁的李显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奏折。

    这几年来因为沉迷酒色,李显是越来越老了,明明只有五十五岁,可外表看起来却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叟没有任何区别。

    而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大唐也是已最快的速度衰败了下去,朝堂已然被韦后所把持,李显整日里也就是用玉玺在韦后决定的诏书上用印罢了,不是傀儡,胜似傀儡。

    今天,在李显看来跟往日没有任何不同,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想来已他的性格,即便是知道有危险,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吧。

    中午时分,韦后和安乐公主一同来到了御书房,来看望自己的丈夫和父亲。

    同行的还有一块肉饼。

    简单的寒暄过后,安乐公主呈上了肉饼,跟李显说这是她自己亲手做的,希望父皇能尝尝。

    李显没有任何犹豫,接过肉饼,咬了一口,随即笑着称赞道:“吾儿当真是心灵手巧,这肉饼做的”

    称赞的话语戛然而止,因为李显看到了安乐公主双手的颤抖,看到了安乐公主瞳孔深处隐藏的那抹恐惧。

    李显又将视线投向了韦后,投向了自己的妻子,可他的妻子却是低下了头,不敢和他的目光相交。

    李显嚼着肉饼的动作一点点慢了下来,他似乎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了。

    “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吗?就不能就不能等我死吗?”李显苦笑着询问,脸上的表情异常苦涩,不是这么着急吧,起码,起码也等我真的死了在动手吧。

    终于,安乐公主忍不住,率先哭了出来,“父皇,父皇您不要怪儿臣,儿臣也是被母后”

    剩下的话,安乐公主再也说不出,因为他看到,自己的父皇又一次拿起盘中的肉饼,大口咬着,大口吃着,片刻的功夫,肉饼便被他毫不犹豫的吃了下去。

    抹了抹嘴,李显轻松一笑,“裹儿,你这个肉饼做的是真不错啊,父皇很喜欢吃,皇,皇后,你”李显伸手指了指背对着自己的韦皇后,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他叹了一口气,长吁短叹道。

    “朕说过,若有朝一日朕能重新得势,这天下朕都可以给你,莲儿,你放心,朕不会食言,这天下,这皇位,你就都拿去吧。”

    说完,李显闭上了眼睛,安然等死。

    肉饼他已经吃了,即便不把剩下的都吃光,他也活不成了,既然这样呵呵,皇位,皇位,这皇位就那么好吗?

    过了不一会儿,李显的口中涌出了黑色的血液。

    “父皇!”当看到自己的父亲胸膛没了起伏,安乐公主扑在了李显的尸体上,大声嚎哭。

    听到安乐公主的哭声,韦莲儿知道,那个男人已经走了,已经亲手被她送入了地狱。

    身形一个晃动,韦后,跪倒在了地上。

    幽静的御书房中,响起了安乐公主的嚎哭声。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驾崩。

    为他做出一个评价吧,恩,废物,废物皇帝,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废物的几个皇帝之一,不谈他那窝囊的一生,光是他最后死在了自己女儿和妻子的手里,就足以让他背负废物的骂名。

    但,但他也很可怜,还记得他的自白吗?

    “我知道我这辈子就不是一个当皇帝的命,也不是一个能当皇帝的人。”

    “但谁让我倒霉生在了帝王家呢?呵呵,说老实话,我真,我特么真不是一个能当好皇帝的人啊,累,太累,我也没那么多的雄心壮志,我也压根没有那种治理天下的人该有头脑和志向。”

    李显,记住,有可能的话,下辈子,别再投生到帝王家了。

    李显驾崩后,韦后立刻出手,册封温王李重茂为新帝,同时命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自己则已皇太后的身份摄政。

    李显驾崩后的第三天,五万大唐府兵进驻长安城。

    这五万大军皆由韦后亲信统领,在这种时刻,韦后调遣了五万大军进入长安,其狼子野心已是z昭然若之,不仅如此,李显驾崩的第六天,宰相宗楚客居然当着众臣的面,恭请韦后效仿武则天,登基为帝。

    时局越来越紧张了,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如果没有人出手阻拦的话,韦后必将称帝!

    但好在的是,宗楚客的提议被韦后否掉了,这很正常,武则天当年还三拒皇位,韦后自然不可能一下就答应,她需要慢慢来,至少也要跟武则天一般,在第三次在接受皇位,登基为帝。

    可就是在这等待的期间,韦后遇上了她这一生最大的敌人。

    那个年轻人可以亮剑了,那个孤心潜伏了十几年,只待今日的年轻人,终于可以亮出他磨了这么多年的利剑了。

    春秋时期,楚京有大鸟,栖息于朝堂之上,其三年不飞,不鸣。然,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然,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李显驾崩第十日。

    长安,临淄王府中。

    李隆基的书房内。

    书桌前暗暗的烛光点亮了每一人那冷峻的面孔,小小的书房中,此刻聚集了二十几位文臣武将。

    他们都是李隆基的人,都是李隆基的棋子,都是李隆基这些年在朝中暗中布下的力量。

    “殿下,时不我待,今日,宗楚客等一干韦氏奸臣又一次在朝堂之上劝韦后效仿天后,登基为帝,若我等再不拨乱反正,只怕大唐,危已!”兵部侍郎崔日用率先开口,恳求李隆基即刻出手,铲除乱党,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尚衣奉御王崇烨紧随其后,向坦坐与书案前,闭目养神的李隆基,沉声道:“殿下与微臣初次见面之时,便已展露雄心,当今天下,相王老矣,温王软弱,我李氏子孙唯有殿下可继大统,微臣请命,率军杀入皇宫,诛杀韦氏妖后,还我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殿下,请下令!”御林万骑小将陈玄礼,第一个单膝下跪,请求李隆基兵变。

    “殿下,时不我待,万万不可犹豫,不然日后,功败垂成,我等毕懊悔终生!”御林军将领葛福顺,李先凫同样单膝下跪,恳求李隆基兵变。

    “殿下,请下令!”终于,书房中,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请求李隆基兵变,就连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都跪了下去。

    而这时,一身红色王服,坐在书案前闭目养神的李隆基也终于睁开了自己的双眼,露出了那双如湖水般深邃的双眸。

    “既然诸位大人如此瞧得起三郎,那三郎也就不客气了,来人,取长安四门图,皇城九门图,宫城八门图来!”李隆基一拍书桌,王霸之气倾巢而出,细细听来,他刚刚的话语中有着些许颤抖,不错,激动,他再激动。

    准备了这么多年,他李隆基隐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撕下自己的伪装了,终于可以让世人看清他李三郎的本来面目了。

    “诺!”高力士小跑的跑出了书房,为李隆基取来长安四门图,皇城九门图,宫城八门图。

    首先,长安四门图铺在了李隆基的书案前,“诸位大人,上前一看。”李隆基站起身,伸手一指长安四门图,众人急忙围上。

    “六日之后,六月二十日,我等自起兵匡复唐室,铲除奸佞,诸位看,”李隆基伸手指向长安东西南北四门,目光如炬道:“长安四门,每门皆有两千将士日夜巡防,东城,西城,守将皆为我等同僚,只要我等号旗一举,他们会立刻关闭城门,不放任何一人出入。”

    兵部侍郎崔日用,伸手指向北城门道:“北城守将廖大忠,乃微臣好友,对韦氏一族亦是早有不满,明日微臣便去劝说他,起兵之日,必将北城两千守军收归殿下掌中。”

    “好!”李隆基开怀一笑,“崔侍郎,你立此大功,日后本王定已兵部尚书之位待卿。”

    “多谢殿下。”崔日用诚惶诚恐,连连拜谢。

    礼部侍郎文昌清,此刻望着地图上的长安西门,不由担忧道:“这西门守将乃是由韦氏一族亲信担任,只怕”

    李隆基盯着长安四门地图,眼睛也不眨一下,挥手道:“不妨,兵变的前一天他就会死于饮酒,本王已经提前在北城门安插好自己的人,只要西门守将一死,他的部下很快就会被我军收拢。”

    “殿下圣明。”

    “长安四门不足为虑,只要我们一动手,四门立刻就会关闭,不过殿下,皇城怎么办?御林军怎么办?还有韦后那驻扎在城内的五万府兵怎么办?”

    在场李隆基最看重之人,张柬之的学生,素有乃师风范,乃至于是超出乃师数倍的冯文,在这里向李隆基提出了此次兵变最为关键的部分。

    也是李隆基必须面对的部分。

    三万御林军。

    一万御林骑。

    五万府兵。

    这九万大军是一道横在李隆基面前的高山,如果他想夺位,就必须翻越这些人,或者是将这些人变成他的部下。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两百一十五章必杀妖女

    不出所料,当冯文抛出此次兵变最大的险阻时,书房里来密谋的众人都不禁骚乱了起来。

    “是啊,是啊,冯大人说得对,若是不能解决御林军和那五万府兵,只怕我等号旗一举,就定然是要被剿灭的。”

    “唉,得想个办法,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韦后谋逆吧。”

    听着同僚们的骚动,冯文眨着自己那对睿智的双眸,伸手捋了捋下巴的三寸长须,微微一笑,向李隆基拱手说道:“殿下莫急,诸位大人也是莫急,冯某这些年隐藏于京师之中,别的没干,倒是养足了这胸中沟壑。”

    对于这个身上没有任何官位的酸书生,李隆基没有任何轻视,真诚十足道:“还望先生教我。”

    冯文眯起双目,视线自房中所有披挂铠甲之人的身上扫过,笑着道:“陈玄礼将军身属御林骑,想必御林骑中除了你本部人马外,还有不少“朋友”吧?”

    身高七尺,相貌堂堂,满面英雄气的陈玄礼还没有说话,李隆基便是道:“不错,这几年,本王虽不在京师,但借助陈将军之手已是收拢了大半御林骑将士,只要我们到时夺了御林骑大将,韦温的兵权即可。”

    冯文点了点头,“很好,那,”冯文的视线又落在了葛福顺,李先凫二人的身上,这次不用冯文说,二将便开口道:“请先生放心,京师三万御林军将士,已有大半人马愿意为临淄王殿下马首是瞻,只要殿下一动手,我等可以立刻拿下皇宫九门,宫城八门。”

    兵部侍郎崔日用见局势渐渐明了,干脆点出了最后的困难,“先生,御林军和御林骑这些年在殿下的暗中操控下,基本上已经算得上是殿下的人马,可先生,韦后调来的五万府兵怎么办?他们可都驻扎在长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