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446章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446章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

    乃至于超越霍去病,待来日,让这些士卒将领喊着自己名字,大声呼唤,更是成为了钱小胖心中的野望。

    霍去病在今日像钱小胖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霍去病,安心上学和楚梦瑶淡淡小恋爱,没事儿在搞搞科学实验,那个人,只是霍小军。

    真正的霍去病就是眼前的这个不动如山,心如磐石的少年将军。

    驾马挥鞭,转战八荒。

    率精骑踏贺兰山脉,领众将护大汉国威,这才是真正的霍去病。

    霍去病今日也告诉了钱小胖一个道理。

    男人,当如吾也!

    钱小胖深刻的领悟到了霍去病这句话,事实上,他现在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日后成为一代大将,威风凌凌的模样了,呵呵,到底还是一个中二青年,甚至可以这么说,霍去病今日的举动,只不过是加深了他的中二病而已。

    钱小胖不会懂,霍去病能取得今日这般成就,究竟是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在他的脑海中,似乎从来都没有过付出,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失去什么东西,才能得到什么东西。

    他不知道,真正的战场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惬意,他也不知道,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一名军人想达到那种成就,他的脚下,他的手中,到底会有多少斑驳的骸骨。

    钱小胖,这一次,你的天真,你的幼稚,都将消失。

    可你会得到更多,更多

    霍去病一步步踏上了点将台高高的台阶,身边林立的羽林卫将士与他麾下的大汉精骑一般无二,同样单膝下跪,行礼参拜,甚至很多羽林卫将士看着霍去病的眼神,比他麾下的精骑还要炙热。

    霍去病带着五将,也就是赵破奴,高不识,仆多,李田,张太戍,一步步的走着,终于,他来到了点将台的最上方,在这里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人。

    有刘彻,有姨母,有舅舅,还有那个老是愿意说些玩笑话的东方大人,以及董丞相,更多的人霍去病并不知道,他只知道那些人都是大汉的文武百官,可在那些文武百官中,有一些人霍去病还是感到了眼熟,而那些人基本全都站在了卫青和卫子夫的身后。

    他们就是,卫氏集团,自己现在也算是其中的一员吧。

    立身于刘彻身前,霍去病率领身后的五将单膝跪地。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刘彻笑盈盈的扶起了霍去病,“不必多礼。”

    霍去病在刘彻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打量着面前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刘彻嘴角的笑意从来都没有停下过。

    握着霍去病的手,刘彻温声道:“去病啊,你此次出征河西,万万不要让朕失望。”

    霍去病一个抱拳,斩钉截铁道:“请陛下放心,若去病此行不能取胜,臣绝不班师!”

    话语落必,霍去病转过身,直面点将台下方的一万精骑,振臂一挥,壮志凌云般高声大呼。

    “汉旗所指,望尘逃遁!”

    “犯我大汉,虽远必诛!”

    万余精骑那整齐而又洪亮的声音,刹那间,响彻天地。

    “犯我大汉,虽远必诛!”

    “必胜,必胜,必胜,必胜!”

    汉旗高高举起,长戟迎空而上。

    望着这壮怀激烈,热血翻滚的一幕,阵列最后方,钱小胖的一颗心都跟着跳跃了起来,他也像身旁所有的汉军将士一样,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拳,大声喊道:“必胜,必胜!”

    看着士卒们那高昂的士气,刘彻满意的笑了,卫青欣慰的笑了,东方朔与董仲舒同样捋着胡须开怀大笑。

    “士气如此高昂,我敢断定,此战,冠军侯必胜啊。”东方朔小声的与身旁的董仲舒交谈。

    董老丞相,认同的点了点头。

    很快,震耳欲聋的“必胜”声,消失了,只因霍去病简简单单的挥了一下手,那万余精骑便在没有一人发出声音,只有钱小胖最后不小心又跟着喊了两句“必胜。”结果换来了无数人鄙夷的目光。

    点将台上,刘彻大手一扬,身后的小顺子公公急忙低头弯腰,捧着一面黑底红边金丝勾勒而成的霍字大旗来到了刘彻身旁,在旗上,还摆放着一颗虎符。

    刘彻从小顺子公公的手中拿起虎符郑重的交到了霍去病的手中。

    “去病啊,这调兵的虎符你且收好,此符不仅能调遣你麾下的万余士卒,边关的守军你亦有权利调遣,不要辜负朕的一番心意。”

    刘彻将能调动边关守军的虎符交给霍去病,用意很明显,就是担心霍去病万一遇险,他可以从边关调遣援军助战,虽然路程遥远,但刘彻相信,凭霍去病的本事,即便是被匈奴人团团包围,至少也能支撑到援军到达的那一刻。

    实际上,这不是一枚调兵的虎符,称为刘彻赐予霍去病的一道护身符也许更为贴切。

    霍去病盯着虎符,略加思索,便接了过来,但在他的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盘,虽然他接过了虎符,可这枚虎符他永远也不会用,只会让它安安静静的躺在自己衣襟之内,待班师回朝的一刻,他在将虎符还给刘彻。

    这一次,他不会借助任何外力,就像上一次那样,只凭借自己,和他麾下的士卒而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将虎符交给了霍去病,刘彻又从小顺子公公的手中拿起那面霍字大旗,将大旗展开的刹那,霍去病自然而然的挺起了自己的腰板。

    刘彻语重心长的握着随风飘扬的大旗道:“去病,这面帅旗是朕命人连夜给你赶做的,望你不久之后,不仅能带着这面帅旗班师,也能带着朕想要的东西,一并归来。”

    “去病,绝不负陛下之托!”

    霍去病再一次弯腰低头谢恩,从刘彻的手中接过帅旗后,望着其上那个随风舞动的霍字,霍去病心情激动,当即便是一声大喝。

    “周兴!”

    “在!”

    执旗手周兴听到霍去病的呼唤,快步跑到了点将台上,单膝跪在了刘彻和霍去病的面前。

    霍去病扶起了周兴,随即将自己的帅旗郑重的放在了他的手中,“这面旗,依旧由你来持。”

    周兴猛然抬头,看着霍去病,看着他手中的这面威风凌凌的霍字大旗,周兴的眼眶不由红肿了起来,这是将军对他的信任。

    从霍去病的手中接过帅旗,可以看到,周兴接旗的手都在轻微的颤抖,两名士卒找来了一根高高的旗杆,很快,这杆霍字大旗便在点将台上挺立了起来。

    那个霍字,随着春风,轻轻的飘荡在点将台上方,所有精骑立身于自己的战马之上,神情肃穆的注视着那面随风飘荡的大旗。

    而这时,持此帅旗的周兴,更是眼角含泪,一声大吼。

    “旗立,人便在,人亡,旗亦不倒!”

    霍去病战袍一抖,直视点将台下的一万精骑,大手一扬。

    “出征!”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缓缓吹响。

    霍去病转过身最后向刘彻,卫子夫,还有卫青等人行了一礼后,带着身后的五将,还有周兴与那杆帅旗,一步步走下了点将台,翻身一跃骑上了追风。

    “出发!”

    “驾。”在低沉的号角声中,霍去病率领排列成了一条长龙般的大汉精骑,驶向了远方。

    这位少年将军,又一次踏上了自己保家卫国的征程。

    刘彻卫子夫还有卫青等人,就站在点将台上,遥望大军离去的身影。

    刘彻盯着远方那名驾马挥鞭,愈行愈远的少年将军,在心中暗暗道:“去病,不要让朕失望啊。”

    卫子夫凤眼含泪,“去病,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卫青背着自己的双手,却是不由发出了一声长叹,抬头看着头顶的苍天,眨了眨那苦涩的眼球,在心中暗自呢喃。

    “以往都是我出征,你替我送行,这次反倒是变了过来,去病,没想到这送人的滋味儿,真是不好受啊,舅舅倒是能体会你以前的心情了,但你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舅舅着实为你感到高兴和骄傲,不过”

    卫青小心撇了一眼左前方那道身穿黑色龙袍的身影,瞧着刘彻,卫青心头不由一颤,急忙低下了头。

    “不过我们的陛下,真是太让人寒心了,去病,尽快离开长安吧,这样你就会读到我给你的信了,要按照舅舅信上说的那样,小心行事。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章霍去病的性格缺点

    自大军驶离长安城外,霍去病带着人一路行军,狂奔了两百六十余里,大军所过之处,沿途的百姓不由跳脚张望,更有许多人自发的为大军送来了很多给养。

    因为天色渐晚,再加上霍去病要和手下的五位大将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军大事所以,这才停了下来,在一座名为临城的小城外,大军在此安营扎寨,进行修整。

    从长安到此次大军的出塞点陇西,两者之间大概相距了四百七十四公里,在古代也就是一千余里,霍去病麾下大军昼夜不停的话,在四天左右便能赶到陇西,目前霍去病的一万精骑,也就是一万霍军,在经历了两年的训练,行军速度达到了恐怖的两百八十余里,比霍去病期望的标准还要高出了大约二十里左右。

    目前,霍去病的计划是先率军赶到陇西,在由陇西出塞,从而进入河西地区,展开征战。

    不过在赶往陇西的这段时间里,霍去病不会让士卒跑的太狠,行军速度维持在一百八十余里到两百之间这个速度便可,这样的话,霍去病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河西,可按照霍去病的战术思想,速战速决,闪电战,才是他该有的风格。

    但暂时不行,因为他需要养精蓄锐,必须要让自己麾下的士卒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体力,来应对接下来的大战,在进入河西之后,霍去病不会在这么缓慢的行军,几乎每一天的行军速度都要达到最高。

    抛开让士卒养精蓄锐,还有一个原因迫使霍去病不能快速行军,因为一个人,不错,就是目前那个被周兴带在马背上跑了一天,结果还是累的不成样子的钱小胖。

    在赶到陇西之前的这段时间,霍去病要把钱小胖改造成一名真真正正的大汉军人,不仅是为了帮助钱小胖,也是为了能让他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存活下来。

    别看霍去病之前跟楚梦瑶说,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把钱小胖安然无恙的带回来,可事实上,这一战,哪怕是霍去病自己都清楚,前路等待着他的到底是怎样的敌人和凶险的大战,连他自己都不敢保证能活着班师回朝,活着回去见楚梦瑶黄小伟他们,又怎么可能保证钱小胖的安危呢?

    决战一旦打响,霍去病定然是分身乏力,指挥士卒作战都很吃力,就更不要说保护一个人了,所以钱小胖能否活下来,还是得看他自己

    但这里似乎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霍去病明知自己这一去凶险万分,却还是带上钱小胖了呢?

    这个答案,或许就该归功于李老四了。

    因为一开始霍去病想带钱小胖来大汉参军,可以说完全就是一时心血来潮,当时的他并没有顾虑到那么多,也没有去思考钱小胖真的死了该怎么办,可当霍去病突然想起万一钱小胖不幸战死,自己还活着,该怎么办?他又该如何面对楚梦瑶和老钱夫妇?

    所以出征的当天,在他第一眼看见李老四时,霍去病先是走到李老四身旁,小声的问了他一句,“我可以带他去大汉吗?”

    李老四先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即丢下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他有八十二年阳寿。”

    听到这句话,霍去病彻底放下了心,看来钱小胖并不会战死在大汉,得到这个讯息,就足够了。

    说来,霍去病这个人也有一个很大的性格缺点,那就是他不珍惜生命,想想也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怎么可能是一位圣母呢?

    霍去病不珍惜生命的对象只是普通人,并不包含他的朋友在内,所以在想到要带钱小胖上战场时,霍去病的心中肯定隐隐约约的闪过了钱小胖万一战死怎么办,可他就是没有往深了想,甚至刻意没有去想,如果把他当时心中的想法用文字展现出来,大概就是如下这般。

    死就死,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能死在战场上,何尝不是一种荣幸。

    霍去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不珍惜生命,普通士卒死多少,即便他心里会难过但也不会太难过,因为在他看来,为了国家捐躯,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他也从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仔细想一想霍去病做过的那些事儿,还有行军打仗的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