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579章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579章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王旭藏在法明寺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为州试做准备。

    眨眼间,一个月过去了,时间也从七月来到了八月底,州试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王旭起得很早,州试也叫举人试,规定的考试时间是三天,今天上午十点入场,后天下午三点才能出来。

    这三天内,吃喝拉撒都在考场内,里面一人一个厕所大的小房间,困了就睡,醒了就写,不允许说话,也不允许交流,据说有些身子骨差的,往往三天下来得大病一场。

    王旭一早起来,收拾东西,吃了碗小沙弥煮的粟米粥。

    小沙弥也知道今天是他赶考的日子,往日早上只有一碗粥一张面饼,今日不但多了一张饼,而且还给了一碟额外的腌黄瓜。

    “王施主,师傅知道你今天要去赶考,这些是特意吩咐我准备的,祝你早日登科!”

    放下食盒,小沙弥双手捧在胸前,笑眯眯的说着吉祥话。

    王旭揉了揉他的脑袋,拿起一张面饼递给他,笑道:“快吃吧,吃的壮壮的,才有心思念佛。”

    “谢施主。。。”小沙弥大喜过望,拿着面饼高兴的跑开了。

    和尚讲究过午不食,七八岁的小沙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三顿饭都觉得吃不饱,更别说一天两顿了。

    看着蹦蹦跳跳离开的小沙弥,王旭坐下来安心吃饭,吃完之后叫上还在念经的法海,结伴向扬州府的县学府走去。

    县学府,也就是县学,天下间的读书人,想要读书有三个去处,一个是跟随在大儒身边进学,一个是拜入各大书院,一个则是进入官方创办的县学府。

    王旭要参加的是举人试,考试地点便在扬州的县学府中。

    赶到这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了,县学府外站满了考生,一个个等在门口翘首以盼。

    向人群中看去,在场的秀才年龄各异,小的跟王旭差不多大,甚至有十三四的小秀才。

    大的年过花甲,被人搀扶着来的都有,真不知道那么大岁数了,还考什么举人。

    同样,人群也是两两分立,寒门子弟在站左边,士绅子弟站在右边,看向彼此的目光都不友善。

    这也是难免的,士绅与寒门天然对立,要不然也不会分为寒党跟朱党了。

    王旭身为朱党的后备役成员,自然不会去寒门子弟那边自讨没趣,主动向士绅一方走去。

    “王续之来了!”

    看到王旭走来,自有见过他的给出招呼。

    别人一听王旭的名号,根本不用他开口,自动就将路让开了,偶尔有几个不开眼的,也被身边的朋友拽了过去。

    “这是谁啊,凭什么给他让路?”有人不服气,嘟嘟囔囔的说道。

    “你疯了,连他都不认识,每季的江南诗集你看不看啊?”

    “这与江南诗集有什么关系?”

    “嘿,关系大了,这人叫王旭,字续之,一人写出七篇名文,篇篇都被江南诗集收录,而且作为头版印刷,你可别说没听过他的诗词。”

    江南诗集,算是江南之地,半官方的出版社,专门用来收录江南子弟写出的诗词。

    每个季度定稿一次,选取一百首诗词装订成册,供江南之地的读书人浏览,江南内的读书人,无不以诗词入选诗集为荣,跟后世的科学杂志一样。

    王旭虽然产量不高,却篇篇都是精品。

    时至今日,他的诗词已经上过好几次江南诗集了,只可惜这个时代不存在知识产权,印刷他的诗词出售,一文钱都没有给过他。

    “原来是他呀,我说谁这么大本事,让所有人都卖面子呢!”

    听到解释,不认识王旭的人也恍然大悟。

    王旭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背着书篓,一路拱手往里面走。

    人群自动给他让路是看得起他,面子给了不能不接着,哪怕是演,也得演的亲民一点。

    毕竟,在场的十数万秀才,分散到各个府县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要是没有真才实学,自问有望中举,这些人也不会来州城赶考。

    算一算,整个江南之地读书人何止千万,秀才少说也有数百万。

    到场的却只有十数万,在秀才这个阶层中,来者不足三十分之一,放到各个县上,每个都是读书种子一样的人物。

    别看不起这些人,放倒后世,能考上秀才的人,相当于考进了重点大学。

    举人,那就是清华北大。

    至于考进士的难度,不说媲美科学院院士,起码也跟大学教授差不多。

    考不上就不说了,一但考上,这辈子算是妥了,哪怕不想做官,给新开业的商铺写个牌匾,弄个对联,一辈子也是大富大贵,普通人根本想象不了人家的生活。

    “王兄,王兄!”

    王旭走到前面,就听有人在叫自己,抬眼一看,居然是张小妹的哥哥张许。

    张许也是秀才,之前就说过这届要下场,捞个举人功名回去。

    在这看到,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王旭并没有显得太意外。

    真正让王旭意外的,反而是张许身边的张小妹。

    王旭这段时间,一直在闭关读书,还以为张小妹会被关禁闭,狠狠收拾一顿呢。

    此时再看到,张小妹不但没有清减,反而胖了一些,一脸羞涩的看着他。

    对上王旭的目光,张小妹的脸瞬间就红了,也不跟他打招呼,羞涩的躲进了马车里。

    王旭看的很是奇怪,询问道:“你妹妹怎么了?”

    “等你出来你就知道了。”

    张许一脸热切,看那副样子,好似丝毫没有责怪,张小妹去杭州府找他。

    王旭被绕晕了,身为大哥,自己妹妹跟人不清不楚,外面也是风言风语,结果看到当事人,当哥哥的居然跟没事人一样。

    不,不是没事人的样子,甚至还很高兴见到他,就跟见了自家的实在亲戚一样,这是什么态度?

    王旭自问,要是他有个妹妹,留下一封书信,离家出走去外地找野男人去了。

    不管男方有理没理,先把他的腿打断再说。

    张许可好,还挺热情,难道张家决定让这件事过去,就当没发生过了?

    要是这样,还真是个好消息,这年头多个朋友比多个敌人好,王旭也不想跟督漕运使死磕。

    “考生各就各位,领取腰牌,接受检查,准备入场!”

    王旭没等再问,进场的时间到了,只能将后面的话压在心底。

    不过,他还是觉得张许话中有话,这事没那么简单。

    张家的态度不应该是这样,哪怕他跟张小妹真的没什么,又做出了补救,也不至于对他喜闻乐见吧。

    有猫腻。。。

 第934章 考场内

    “将书箱打开,一个个检查。(全本小说网,HTTPS://。)”

    古代中的科举,入场前的检查非常严格,不但携带的行李要被从头到尾检查一遍,考生也要脱掉衣物检查身上有没有夹私。

    电影中那种,将四书五经写在内衬里,穿在身上就能进考场的现象,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这根毛笔是你的?”

    走在王旭前面那位,被翻出的毛笔中,显然藏有机关。

    考生哆哆嗦嗦的点头,只见负责搜查的学官冷冷一笑,啪的一声将毛笔折断了,笔芯内赫然塞着一卷纸。

    将纸铺开,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字,舞弊证据确凿。

    “压下去!”

    学官大手一挥,自有衙役将人带下。

    被押走的考生嚎啕大哭,苦求着:“大人,再给我一次机会吧,被赶出去我就全完了。”

    学官不理,罔若未闻。

    王旭看的暗暗摇头,科举舞弊,历朝历代都不能幸免。

    舞弊不是错,手法这么笨就是你的不对了,一没人,二没关系,就想凭一些小聪明得逞,真当这些监考的学官是吃干饭的。

    “检查好了,你可以进去了。”

    王旭的书篓内,只有笔墨纸砚,一张秀才功名的文牒,一些干粮,一壶清水,检查片刻就被放了进去。

    背好书篓,王旭对站在后面的张许点点头,取了相当于准考证的号牌,向自己的考区走去。

    号牌就是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甲字考区,丁三号考场,三十六号考席,这是王旭的准考证。

    跟随着指引,王旭来到了自己的考场。

    考场很简陋,就是用木板围起来的,不像人待的地方,弄得跟牲口棚一样。

    里面有一个个单间充当考生席位,王旭的三十六号考席在中间位置,让他一见便眉头微皱。

    入眼,卫生间大小的考试席内,里面铺着一张床板,外面也有一张床板。

    人进去之后,将外面的床板放下,可以坐在里面的床板上答题。

    累了,躺在床板上可以睡觉,饿了可以坐在床板上吃东西。

    一但开始考试,外面的床板是不允许放下来的,人在里面想要出来的话,必定会弄出动静来,从而被监考官发现。

    上厕所也不是出来上,而是掀开里面的床板,下面就有马桶。

    马桶一天倒三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除了这个时间,你要是上厕所的话,味道就只能自己受着了。

    很多历史小说中,考场内有公共厕所,考生可以自己请示去上厕所的事,实际上根本就是杜撰。

    要知道,连考高的时候,中途要上厕所都得提前交卷,谁会让你半路走。

    你要是走了,在厕所内帮人舞弊,留下考试答案怎么办,难不成还得派个人盯着你。

    没那个事,厕所就在考席内,吃喝拉撒就在里面,忍不了你别考,没人会因为这个迁就你。

    另外,举人试的考场内,是有义务提供食物跟清水的,每个考生每天有十五文的伙食补助。

    不过考场里的饭,很少有人吃,味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卫生不达标,容易闹肚子。

    类似王旭这种考生,都会提前自带干粮,肉干,连清水都不会喝这里的一口,只有那种实在穷的没办法,连干粮都舍不得自带的人,才会吃考场里的东西。

    在考场内坐好,王旭安心等待开考。

    半个时辰后,百位考生到齐了,考场开始封闭,由监考官下发卷子。

    举人试要考三天,第一天考四书五经,第二天考四书五经外的杂学,第三天考时政策论。

    两位监考官,带着四名军汉将考卷发下来,每人十张宣纸,两根蜡烛,还有十张草纸。

    草纸是让人打草稿用的,这种考试除了答题要正确,字迹也要工整,污卷与错别字是大忌。

    大多数时候,考生会先将要写的写下来,审阅一遍再抄在考卷上,以免有错误不好更改。

    考卷下发来,大家准备好了,可是还不能开考。

    考试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在日上三竿,也就是正午的时候,伴随着三声铜锣,主考官才会将考试内容公布出来。

    在这里要额外说一下,在场的监考官,都是学宫内有品级的学士,可他们不算主考官。

    主考官考生是见不到的,往往都由知州,督察院御史,与本地县学的学政担任。

    正午时分,伴随着三声铜锣,有军汉带着密封好的考题赶来。

    考场内的监考官,当着众人的面拆开密封,里面便是准备好的考题。

    今天是第一天,考的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

    考试,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给出题目写出下文,一个是解读圣人含义。

    第一道考题,仲尼嫣学,何以治学。

    这是论语第十九篇,子张一篇中,卫国公孙朝对子贡的问题。

    书面意思是,都说孔子是有大学问的人,可是他的学问从哪来,为什么可以教给大家学问呢?

    这道题并不难,属于送分题,考的是考试对四书五经的记忆。

    论语内,子贡当时就给出了答案,只要按照标准答案回答,这道题便是正确的。

    王旭回想了一下论语,笔尖沾墨,写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王与武王的传承并没有灭绝,还是有人传承的。

    贤者能从中学会大道理,普通人能从中学到小道理,他们身上都有文王与武王的传承。

    孔圣便是一位贤者,能从小道理中悟出大道理,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师,怎么是不学习呢。

    老师将诸多大道理,小道理,整理出来传授给我们,这是我们的幸运,老师有这样的本事,为什么不能治学?

    举人试中,第一天的考试是最简单的,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