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16章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16章

小说: 电影世界穿梭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啦啦!!

    狂风夹杂下的细雨,一遍遍的亲吻着大地。

    此时已经是中午,因为下雨的关系,外面显得格外昏暗。

    房间中,王旭坐在土炕上抽着烟,身边是大病初愈的秋霞,正趴在窗户上看雨。

    客厅里,许家珍系着围裙,正在煮饺子。

    本来,按照许家珍的想法,她给王旭做饭,是不会在这边吃的。

    但是王旭却说,说秋霞大病初愈,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吃不饱饭病是不会好的。

    一方面是女儿的身体,一方面是自己的坚持。

    许家珍起初还能不为所动,但是当秋霞拉着她的衣角,却生生的问,妈妈,饺子好吃吗。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许家珍再也坚持不下去。

    “秋霞,你今年几岁了?”王旭将烟丢掉,对着秋霞问道。

    秋霞的高烧刚退,整个人还是无精打采的,低声回答道:“六岁了。。。”

    “六岁!”王旭摸了摸秋霞的脑袋,对着外面做饭的许家珍,开口道:“富贵被抓壮丁,是1937年吧?”

    “对,那时候秋霞还不到三岁,现在连他爸爸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许家珍正在煮饺子,白菜猪肉馅,肉多菜少,闻着就有股清香。

    王旭微微点头,秋霞与许家珍的故事,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缩影。

    类似这样的情况,全国各地还有千千万万,想起来就让人心头沉重。

    王旭不是中二少年,并不认为自己能穿越民国,是带着拯救世界的使命的,也不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

    所以,他能做的唯有叹息,说着别人不懂的话:“快了,快了,还有五年,就。。。”

    说道这里,王旭突然发现,五年之后日本人投降,华夏也不是瞬间就进入了幸福社会。

    悲惨的依然悲惨,不幸的依然不幸。

    有一位叫做老舍的文人,用自己的笔去批判旧社会,写出了很多著名篇章。可是挨过了旧社会的他,却选择在新时代中投湖自尽,这比他留下的著名篇章,还要具有讽刺意味。

    当然了,这只是缩影,大体上新时代还是进步的。

    只是对许家珍说这些有用吗,现在才1940年,她显然熬不到天亮的时刻。

    “唉,都是命啊!”王旭收回了自己的话,语气中满是嘘唏。

    许家珍听不懂这些,只是吞咽着口水,将一个饺子夹了过来,信心不足的说道:“我很久没煮过饺子了,你先尝尝熟了没。”

    王旭二话不说,直接用手接过来,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恩,味道不怎么样,调料只有咸盐,油放的也不多,还不如速冻水饺好吃。

    看到王旭皱着眉头,许家珍脸色有些发白。

    她现在是做饭的佣人,欠下的十二快大洋,全指着做饭抵债,要是做的不好吃,这些钱可怎么办啊。

    “好,好。。。”看到许家珍的表情,王旭连说了两个好,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许家珍的错。

    许家珍期盼的看着他,就像上学的孩子,得到了小红花一样,脸上挂着甜美的微笑。

    王旭看得有些发愣,饺子没多好吃,这徐家嫂子,却让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哼。。。”看到王旭目光中满是火热,许家珍的笑容不见了,冷哼一声端饺子去了。

    没一会的功夫,佳人去而复返,端着几盘饺子,扬声道:“吃饺子喽!”

    “慢点吃,慢点吃。。。”

    饭桌上,王旭饭量最大,他吃得却最少。

    饺子的口味,在他眼中不怎么样,可是放在三年不识肉味,连饭都吃不饱的许家珍母女身上,却比山珍海味还要让人满足。

    王旭看着一口一个,恶鬼投胎一样的秋霞,生怕会把她直接撑死。

    当然了,许家珍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是细嚼慢咽,速度却一点不慢,一盘饺子转眼就消失了。

    “秋霞,饺子好吃吗?”

    “好吃。。。”

    “红烧肉更好吃,晚上我们吃红烧肉,你说好不好?”

    “好。。。”

    略少味道的饺子,平平淡淡的话,组合在一起,却有一种温馨。。。。。。很暖。

 第28章 什么都缺

    几顿饭看着不起眼,却是增加关系的无上法宝。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在家里吃饭,以许家珍的收入,连野菜汤与窝窝头,都不敢敞开了吃。

    而在王旭这边,中午吃饺子,晚上吃红烧肉,夜宵还有馄饨,哪有什么可比性。

    几顿饭下来,许家珍嘴上不说,看向王旭的目光,还是慢慢柔和了起来,不再像之前那么戒备了。

    一转眼,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到了与余则成约定的日子。

    这一天,老余来得很早,七点多钟,就拎着水果上了门。

    这时,王旭正吃早饭,红薯南瓜粥,鸡蛋饼,切碎的猪头肉,还有一叠小咸菜。

    看到余则成来了,王旭微微抬头,用筷子点点饭碗,笑道:“老余,早上吃了没?”

    “你说呢?”相处的久了,老余也学会了开玩笑。

    许家珍不知道余则成的底细,看了看王旭,又看了看余则成拎着的水果,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

    “这是老余,余则成,我的好朋友,是个书店老板。”王旭对许家珍做出介绍,随后接过余则成手中的水果,拉着他坐在了炕沿上,道:“来就来了,怎么还带水果,你发财了?”

    “大早上,空手上门都不合适,没事,都是顺手买的,不值钱。”余则成说的谦虚,可王旭低头看看,有菠萝,有樱桃,还有无花果。

    在这个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的年代,水果是绝对的奢侈品,普通人上门做客,拿三五个鸡蛋就算好的了,哪有这个冤枉钱可花。

    “老余是个讲究人,家珍,快去给老余拿双筷子。”王旭没有去推诿什么,招呼着余则成坐下吃。

    许家珍自觉地位不高,眼看来到客人之后,拉着秋霞就出去了。

    秋霞正吃到一半,有点不想走,小嘴嘟的能挂瓶酱油。

    余则成看了这一幕,笑着打开水果篮,递了把红樱桃过去,道:“叔叔这里有樱桃,快吃。”

    有了樱桃吃,秋霞美滋滋的跟妈妈走了。

    等到二人出了屋,余则成才笑容渐去,低声问道:“这两个是谁啊?”

    “是我邻居,母女两个挺可怜的,上次孩子生病都没钱医治。”王旭将许家珍的情况说了说,算是给余则成做介绍了。

    老余只听不问,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会,许家珍端着碗筷进来了,这时他才开口道:“你丈夫叫徐福贵?”

    “嗯。。。”许家珍不知道余则成的意思,迟疑了片刻才点点头。

    余则成上下打量许家珍一会,接过碗筷,客气的说道:“你先出去忙吧,我跟老王说点话。”

    许家珍本就摸不着头脑,迷迷糊糊的离开了。

    王旭坐在炕上吃着鸡蛋饼,从余则成的表情上,他发觉这里面有故事,问道:“怎么了,你认识徐福贵?”

    “我来天津之前,确实在重庆方面,认识一个叫徐福贵的人,他也是天津人。可能是重名了吧,我认识那个的徐福贵,是中央军24师的旅长,老虎仔薛岳的侄女婿、”余则成没来天津之前,是军统重庆站中校组长,很受戴老板的赏识。

    他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那个叫徐福贵的人,二人聊得很投机。

    今天,贸然从王旭口中听到,许家珍的男人也叫徐福贵,余则成也楞了一下。

    “应该不是一个人,许家珍的男人,啥本事没有,要说他当了旅长,打死我都不信。”王旭也认为是重名了,对余则成的话没有在意。

    徐福贵那是什么人,吃喝嫖赌的大少爷,败光了家产之后,才恍然大悟,想到唱皮影去养家糊口。

    按照电影中的剧情,现在的徐福贵,应该在长沙参加会战,给民党当文艺兵与挑夫才对。

    “长沙会战!”想到长沙会战,王旭又突然想到,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官,好像就是老虎仔薛岳。

    恩,应该是自己想多了,徐福贵长得跟葛大爷一样,多难看啊。

    就是去了长沙,他也没可能见到薛岳,更没可能娶薛岳的侄女,当上中央军的旅长吧。

    他才当兵几年,37年被抓到壮丁,军旅生涯,满打满算不足四年。

    想到这里,王旭觉得一定是重名了,于是开口道:“不提这个了,你们需要的药品,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会走的时候,你直接带回去就行。另外,咱两说好的特训,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这可不能马虎。”

    听到药品到了,余则成露出笑容,点头道:“这个好说,特训随时可以开始,地方我都选好了,就在城外的小树林里。这样吧,我先将药品带回去,中午再过来接你。还有,这次交易,你是要黄金还是古董?”

    “要古董,而且只要瓷器,还有青铜器,书画一样不要。”书画具有唯一性,王旭吃过烟雨图的亏,这个坑是不打算跳了。

    余则成记下要求,也没有真的留下来吃饭,很快就带着药品走了。

    中午的时候,老余去而复返。

    跟收破烂的一样,带来了十几件瓶瓶罐罐,还有一个据说是乾隆用过的鼻烟壶。

    一问才知道,价值特别高的古董,地下党手中也不多。

    类似文王莲花香炉,八面汉剑,秋山烟雨图这些宝贝,每一件都堪称传家宝。

    相反,类似明清时期的瓶瓶罐罐,倒是还有不少,目前的价格也不是太高。

    “两对明代的花瓶,一个宋代的琉璃碗,一尊元代的马踏飞燕铜雕,一个乾隆用过的鼻烟壶,一套连着茶壶在内,配八个茶杯的唐代茶具,还有一尊五代十国时期的黄金貔貅。”余则成带着的东西不少,是让一个黄包车车夫拉过来的。

    王旭对这个车夫也不陌生,他正是在荷叶鸡店门口,充当联络员的那位车夫。

    当然了,虽然暗地里认出来了,王旭表面上却不露声色。

    余则成也是如此,没跟车夫介绍王旭是谁,也没跟王旭介绍车夫,只是吆喝道:“大成子,快把东西给王老板搬进去,这位可是大老板,专门做古董生意,赏钱少不了你的。”

    叫大成子的车夫,点头哈腰的笑着,往里面搬着东西。

    王旭与余则成站在门口,看着忙碌的大成子,老余低声道:“你的情况,只有我跟秋掌柜知道,不会再让别人参与进来。另外,秋掌柜让我问问你,粮食的生意你做不做?”

    “粮食?”王旭微微摇头,这东西他能弄来,可是太麻烦了,一吨粮食也不值一根金条,累死累活也赚不多。

    “粮食生意我不做,赚头小,麻烦大,我帮不了你了。”

    “这样啊!”

    余则成有些失望,小声道:“根据地方面,粮食跟食盐短缺的厉害,秋掌柜压力很大。你也知道,我们冀中根据地是在日占区,很多事情都不好办。”

    “上次说缺武器,这次说缺食盐,你们有什么是不缺的?”王旭也很无奈,反问道。

    余则成尴尬的笑了笑,根据地里面,一块石头都是有用的,还真没有不缺的东西。

    王旭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很傻,摇头道:“我算是服了,粮食我没有,食盐要不要?”

    食盐与粮食不同,一吨粮食,不够一个千人队吃三天的。

    反过来,一吨食盐,省吃俭用的话,足够一个千人大队一年食用。

    王旭觉得自己累一点,搞来一两吨食盐还是可以的,就当支持抗战了。

    至于粮食,还是算了吧,他可不想当专职伙夫,也供不起冀中根据地的需求。

 第29章 特训

    当天下午,王旭没有跟着余则成去特训,而是将古董运回现代,又到批发市场上,买下了两吨食盐。全本小说网https://。

    批发市场的食盐,有小袋装的家庭食用盐,还有大袋装的批发食盐。

    这种大袋装的批发食盐,一袋就是一百公斤,小商贩买回去之后,可以拆开进行零卖。

    王旭雇了辆车,拉着两吨食盐上了山。

    司机还挺纳闷的,问这些盐干什么用,王旭随口就说了句腌咸菜,听的司机师傅将信将疑。

    。。。民国。。。

    “老王,什么也别说了!”

    看到食盐,余则成激动的拉着王旭的手,真诚的说道:“我代表根据地的战士,感谢你啊!”

    王旭:“。。。”

    一次两吨食盐,省吃俭用,足够两千人吃一年。

    而且,王旭买来的食盐,与民国时期的食盐不同,各种机器化加工,味道好了不止百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