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上将军-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述白的疑问殷朔无法回答。
但该回答这个问题的,也不是他。
“本皇子的口供,的确是说殷朔为我举荐了百步杨。”
殿外忽然传来声音,众人朝外看去,只见二皇子戴着撩开枷锁走进来,气宇轩昂。
殷朔嘴角微翘,慢慢低下头。
二皇子恨恨地看了大皇子一眼,对众臣道:“大家都知道,殷丞相是本皇子的妹夫。他是为了我能在父皇跟前讨好,才会向我举荐百步杨的。事实上他也没见过百步杨,只知道这个人是箭术好手,谁知大皇兄知道了,暗中派人去找了百步杨。”
百步杨就站在殿中,听了二皇子的话点点头,来找他的人的确是大皇子的人。
至于殷朔事先把他举荐给二皇子,这件事他的确不知情。
顾述白道:“二皇子,究竟是谁去找百步杨,此事你如何得知的?”
二皇子道:“是殷丞相告诉本皇子的,他其实一直在帮本皇子,委屈求全待在大皇子身边就是为了等今日。何况百步杨就在这里,到底是谁找他的不是很明白吗?”
众人看向下首的百步杨,后者抱拳躬身,“我跟踪来人回去,他们的确是进了大皇子府才不见的,而且其中有人身上怀揣大皇子府的腰牌。”
这下众人都明白了,看来真的是大皇子借百步杨构陷二皇子,再借莲花箭刺杀了陛下。
大皇子怒指百步杨,“你说谎!本皇子从未见过你,怎么可能派人去找你?本皇子只听殷朔说过找了一个箭术好手来蒙蔽二皇子,根本连他找的箭术好手是谁都不知道!”
殷朔笑道:“若果真如大皇子所言,百步杨是我找来的,二皇子是我陷害的。那为什么追杀百步杨的是大皇子?不惜在顾侯府外刺杀百步杨的也是大皇子?我找的百步杨,难道不是我急着杀人灭口么?”
他这话说得毫无破绽,大皇子一愣,竟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皆惊,心道大皇子莫不是被拆穿之后疯了?
大皇子仰天大笑,“殷朔,好个殷朔!怪不得你近来越来越不得力,把追杀百步杨这样的事交给我来做。原来你早就想好了退步抽身,你早就想好了出卖本皇子保护你自己!殷朔啊殷朔,枉你对顾侯府满怀不忿,顾侯一回来,你还不是乖乖认怂了?哈哈哈。”
顾怀疆眉头微蹙,没有表态,殷朔看了他一眼,面上仍然带笑。
他转而看向大皇子,“我殷朔自然有私心,却不是畏惧顾侯府,而是身为二皇子的妹夫,我自然相信他的为人。好在我没有料错,刺杀陛下果然非二皇子之罪,而是你大皇子!”
“好了,不必跟他废话了,临死还想拉个垫背的,你怎么不拉本皇子了?”
二皇子嘲讽地看着大皇子,朝底下的御林军士兵伸出手,“还不快把本皇子的镣铐解了?”
士兵立刻上前解开他的枷锁和镣铐,大皇子之罪已定,二皇子被陷害的真相也已经浮出水面。
殿上之君和阶下之囚,立刻在他二人之间翻转过来。
顾述白待要说什么,顾怀疆伸手拦住了他,在他耳边低声道:“二皇子已经彻底相信殷朔,加之他今日首告有功朝臣们也站在他这一边,眼下你不可冲动。”
顾述白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般冲动。
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查到线索,找到人证和物证,眼看陛下遇刺一案就要彻底大白,却在最后一刻让殷朔撇清了自己,还抢去了所有的功劳。
他不在乎功劳,他在乎的是完整的真相。
只要还有一个凶手逍遥法外,这就不算真相,宁帝的在天之灵就不能安息。
他恨不得现在就将殷朔绳之于法,可他不能。
当着满朝文武,他在笑,他在假装一切都没有问题。
二皇子解开镣铐,朝顾怀疆、季道公和陈阁老等人行礼,“多谢诸位老臣持身中正,明辨是非,还本皇子一个公道,也还父皇在天之灵安息。还有殷朔,你我之间就不言谢了。”
二皇子看殷朔的目光亲切热忱,眼中的光芒让顾述白心中倍感煎熬。
陈阁老有些失落,他不知道殷朔是真的清白还是假的清白,可显然二皇子相信他的清白,更胜于对内阁的感激。
而二皇子很快就会是新君,到那个时候,这个初初建立尚未完善的内阁——
还能留得住么?
199 王氏投井(题外话)
二皇子一声令下,大皇子被押入天牢。
与当初二皇子被羁押相比,他这个坐实弑父杀君罪名的人,得到的待遇更差许多。
所有人看他的目光就像看一条丧家犬,一只过街老鼠,恨不得将他打死。
连他自己都没有挣扎的欲望,既然当初做了那样的选择便做好了今日的准备,他唯一恨的是,殷朔竟然洗干净了自己。
清华宫中,满庭黄花委地。
宫装的贵妇人颓然倒在阶下,一袭水红锦缎光彩熠熠,映着灰白的脸。
“败了,我儿竟败了……”
“娘娘!”
宫女跪了一地,既不敢上前搀扶她,也不敢说什么安慰的话。
再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大皇子已被押入天牢,朝堂上满殿文武定了他的罪,回天无力。
只怕不多时,便会有人想起这位大皇子的生母,派人来缉拿她了。
贤妃似笑非笑,躺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把脸贴着地,“我儿败了,再无回天之力了。”
在她身边伺候久了的宫女,见到此情此景都哭了出来。
也不知是在为贤妃的落魄而伤心,还是为自己将受池鱼之灾而哭。
贤妃听着耳畔乱糟糟的哭声,只是瞪大了一双眼,脑海中有无数的画面浮现。
她想起自己初入宫廷,穿着一身碧色的襦裙,站在一群花枝招展的秀女中毫不起眼,宁帝却一眼挑中了她。
他说第一眼看见她,便觉得她气质温和,将来一定是个贤良的后妃。
后来她为宁帝诞下长子,后宫人人侧目,先皇后虽是中宫也得在夜深人静时羡慕她,嫉妒她。
等皇长子长到三四岁,身体康健,宁帝便封了她贤妃,让她在后宫中仅居于皇后之下。
她运气真好,皇后第二年诞下嫡子,不多久便病逝了,后宫便以她贤妃为尊……
过往种种历历在目,她和宁帝之间的夫妻恩爱,这么多年的琴瑟和弦。
现在一切都毁了。
宁帝死了,她的儿子也成了反叛逆贼,她这个帮凶同样逃不了干系。
她微微合目,滚烫的泪水落在青石地面,很快变得冰冷。
殿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小太监连滚带爬进来,“娘娘,娘娘!不好了,御林军来拿娘娘了!”
殿中宫女乱做一团,贤妃却忽然睁开眼,扶着身旁宫女的手慢慢站了起来。
“拿我?本宫是执掌后宫的贤妃,是皇长子的生母,谁敢拿本宫?”
说着匆匆推开宫女的手,提起裙摆朝后院跑去,没有一个人敢阻拦她,也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御林军士兵涌进清华宫,手持内阁谕令,“奉内阁谕,缉拿刺杀陛下的大皇子一党帮凶贤妃王氏!”
宫女瑟瑟发抖地指着后院,“娘娘她,她往那里跑了……”
御林军士兵立刻追杀,在清华宫后院搜寻了一番,却没有看到贤妃的踪影。
一个不会武功的深宫妇人,能躲到哪里去呢?
士兵看到后院的井台,心存疑惑,上前看了一眼,立刻惊叫出声,“王氏在这里,她投井了!”
……
前朝众臣还没散,大皇子之罪已然确定,接下来的要紧事无非就是册立新君了。
不是大皇子就是二皇子,一个是弑君逆贼,另一个就是新君,毫无悬念。
陈阁老朝天一拱手,“如今真相查清,陛下在天之灵也可稍得安慰。眼下最要紧的是扶立新君,主持陛下丧仪,免得陛下继续孤零零地停灵在宝华殿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二皇子,大皇子入狱,现在论嫡论长论才能威望,二皇子当仁不让。
此事毫无悬念。
顾述白忽然想起玉扶的话,她说如果没有弑君这一条,大皇子成为新君是更好的选择。
二皇子昏庸愚昧,被殷朔几句花言巧语便蛊惑了,这样的人会是一个明君么?
他蹙着眉头,对眼前朝堂景象心灰意冷。
为宁帝彻查刺杀之案时,他是诚心诚意的,一心只想要一个真相告慰宁帝在天之灵。
可现在他成功了,大皇子下狱二皇子登基,他却没有欢喜之意。
他看向顾怀疆,顾怀疆面上没有多余的神情,他在朝堂浸润多年,早已学会了面不改色。
就在朝臣们争先恐后要推举二皇子为新君时,顾怀疆朝众人拱了拱手,“扶立新君是大事,自古武将不参政,此事由内阁与诸位大人定夺便是。本侯把这几位证人带下去安置一番,先告辞了。”
“顾侯怎么就走了?”
陈阁老亲自下阶来挽留,“什么武将不参政,侯爷除了是武将也是侯爵,那也是朝廷勋贵啊!何况彻查陛下遇刺一案,要是没有顾侯鼎力相助,我等只怕到现在还破不了案啊!”
不少朝臣都道:“是啊,此番之事侯爷功不可没,不必推辞了。扶立新君这样的大事,没有侯爷怎么能成?”
顾怀疆却很坚定,“陛下遇刺一案本侯参与进来,是迫于无奈。陛下对本侯有知遇之恩,宠信极深,本侯必须为陛下讨回公道。如今朝局已清,自有内阁主理册立新君一事,本侯告辞了。”
说罢一转身,干脆利落,带着顾述白出了金殿。
他父子二人居功至伟,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抽身退步,令人不禁感慨风骨。
殷朔嘴角含着冷笑,二皇子眸中晦暗不明,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倘若当初娶了丹阳的是顾述白,他现在一定会挽留顾怀疆,毕竟自己的姻亲才最可靠。
可惜顾述白不肯娶丹阳,那么顾侯府的军权对他始终是个威胁,尤其是在他登基之后。
他现在能倚重的只有自己的亲妹夫,这个关键时刻首告大皇子的丞相,这个和自己有隔不开的姻亲关系的人。
要不是他处心积虑在大皇子身边卧底,哪有那么容易集齐证据呢?
陈阁老目送顾怀疆父子二人离开,而后重新回到阶上,清了清嗓子。
他顾虑殷朔,可二皇子是成为新君最好的人选,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思考再三,他朗声道:“陛下子嗣不多,抛去弑父杀君的大皇子,二皇子是诸皇子中最年长的,又是先皇后唯一的嫡子。何况有顾侯亲口证明,陛下身前曾欲立二皇子为储君。论才德贤能,唯有二皇子堪当新君之任。诸位臣公以为如何?”
众臣纷纷附和,“好啊,二皇子才德兼备,自然该推二皇子为新君!”
“是啊,二皇子在众皇子中身份最为贵重,理当如此!”
“我等都赞成扶立二皇子为新君,请二皇子勿要推辞,作速登基好主持陛下丧仪!”
……
二皇子许久没听到这些恭维话,浑身舒坦得像置身明媚春日。
殷朔站在他身旁,仍挂着一抹浅浅笑意,不知道在想什么。
顾怀疆与顾述白一前一后,快步朝宫外走去,父子二人的脚步里有什么很坚定,又有些什么很落寞。
百步杨三人远远跟在他们身后,隐约意识到什么,不敢胡乱开口。
“父亲,我觉得自己还是对不起陛下,对不起东灵百姓。”
顾怀疆忽然停住脚步,转头看顾述白,“傻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就算对不起陛下,也是我顾怀疆对不起,与你们小辈无碍。”
顾述白忙道:“不,父亲。方才在殿中你拦着孩儿是对的,殷朔首告有功,二皇子已被他彻底蒙蔽。如果方才冲动提出殷朔之罪,既没有证据,也不会让人信服。”
他顿了顿,“可是父亲,这样一个人获得二皇子的宠信,成为新君最信任的天子近臣,真的不会伤及无辜吗?”
------题外话------
本卷最后一章,即将开启新卷。
200 两个月后(二更)
今冬比去岁更要寒冷许多,先帝棺椁出城送进皇陵,帝都人人缟素哀苦遍野。
其中哭声最凄惨的莫过于大皇子府,大皇子正妃早逝一直未续弦,府中只有一个侧妃带着两个妾室,并一个黄口小儿为大皇子哭灵。
说是哭灵也不准确。
大皇子今日才会被押送菜市口当众斩首,多亏顾侯爷求情,才没有殃及府中女眷和大皇子唯一的子嗣。
只是她们这些人被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