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412章

闺华记-第412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媳妇,我们还是走吧,你坐滑竿,我骑马。”朱泓说道。

    “不用,我骑马就好,你坐滑竿,你别逞强了,我骑马没问题的,听话,你好我就好。”谢涵主动握住了朱泓的手。

    朱泓能想到的她也想到了,没办法,这个地方的确是太不安全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出了山也未必安全,谁知道对方到底派了多少人来。

    朱泓倒是也没再跟谢涵推辞,谢涵有一句话说对了,如果他倒下了,谁来护着谢涵?

    于是,待朱泓喝过汤药之后谢涵一行又开始上路了,还好,这一路他们算是比较顺当,再加上有朱泓在身边,谢涵心里的那口气出了,身子也一天天清爽起来,这一路下来竟然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了。

    不光她,朱泓也是如此,能再次看到谢涵的如花笑颜,能再次抱着谢涵软软的身子,他心里堵着的那口气也散了,心情一好,连药都不觉得苦了。

    一个月后,谢涵一行总算走出了这段山林,到了巴县,从巴县租了一艘船直接到了嘉定,随后从嘉定骑马到了峨眉山下。

    在山下,他们随意找了一家小寺庙住了下来,一打听,这附近大大小小的寺庙居然有一百七八十座,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来朝拜和交流佛法,当然,山上采药的人也不少,因为此处也是一个天然的草药库,有很多稀缺的药材。

    这天晚上,谢涵和朱泓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直奔山顶,因为山顶的寺庙不仅名气大,而且山顶的草药也比较多,药效也比山下的好,这话是李郎中说的。

    两天后,谢涵一行站在了峨眉的金顶,也就是华藏寺的门口,他们在华藏寺住了一天,可惜,并没有查到明远大师的踪影。

    随后他们又去了附近的几座大小寺庙,都没有找到大师的踪迹,又半个月过去了,谢涵仍是一无所获。

    这天,谢涵一行从山顶下来,正不知该往何处时,谢涵忽然听到了一阵琴声,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时而激昂,谁知等他们寻着琴声而去时却并没有发现人影,只发现了一处瀑布,说一处似乎不太准确,是两处,两处的瀑布在一块大石头处合流,发出的声响跟琴声有点相似。

    “媳妇,你也听错的时候,这哪里是琴声,分明就是水声嘛。”朱泓难得见谢涵犯一个如此低级的错误,打趣道。

    谢涵摇了摇头,“不对,应该是琴声,而且弹琴的人技艺相当的高超。”

    “哦,是吗?不如我们就好好找找这个隐者吧。”朱泓笑了笑,并没有当真。

    谁知话音刚落,忽然有两支冷箭从一旁的密林里射了出来,直奔谢涵和朱泓,朱泓反应快,推了一下谢涵,可他自己却没有躲过去,胳膊上中了一箭。

    随安几个见此忙抽剑追了过去,不一会,谢涵和朱泓看见随安几个押着两名二十岁出头的男子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位手抱瑶琴身穿灰色僧袍的老者。

    “大师。。。”谢涵的眼圈立刻红了,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阿弥陀佛,谢施主一向可好?”

    谢涵摇了摇头,“不好,还请大师先看看外子的伤口吧。”

    她是担心对方的箭上喂了毒,耽误救治就麻烦了。

    明远大师倒是很淡定,仍是不急不缓地走到了朱泓的面前,见箭头的血是红的,便把手头的瑶琴给了谢涵,随后他按住了朱泓的胳膊替他把箭拔了出来,“不碍事的,养几天就好。”

    不过说归说,明远大师仍是给朱泓把了一下脉,随后从自己的袖袋里掏出一粒丸药喂他吃了,接着起身命人把他背起来,指了指一个方向,说他就在卧云寺借住。

    “那这两人怎么办?”随心问。

    “你们审吧,看看能问出点什么来。”说完,朱泓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谢涵倒是没意见,可她担心明远大师会阻止,毕竟他是佛门中人,也算是一位得道高僧,谁知令谢涵意外的是,明远大师什么也没说,带着大家径直往一片杉树林走去。

    绕过那一片葱翠的杉树林,谢涵看见了一座玲珑高耸的楼阁位于两处山梁之间,地势十分的险峻,两侧林木密郁,却也十分的古雅。

    从一侧的石桥上了亭子,进了寺庙,明远大师把众人带去了后院的偏殿,推开了一间屋子的门,里面有一张小床,明远大师示意随性把朱泓放到了床上。

    随后,他把朱泓的外衣脱了,从桌上的一个陶瓷小罐里倒出了一点药粉敷在他的箭伤口,“歇息两天就好。”

    “多谢大师了。”谢涵忙道。

    “东西带来吗?”明远大师转身问道。

    谢涵一听忙从自己的袖袋里抽出了那份心经递了过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五十五章、前事(一)

    明远大师接过谢涵手里的经书,打开看了看,点点头,随后示意谢涵跟他出门。

    朱泓见此忙爬起来,谢涵一把把他摁住了,“你就在这躺着,我和大师有点话要谈,一会就回来。”

    “别啊,有什么话就在这屋说吧,我媳妇的事情我有权知道。”朱泓着急了。

    谢涵倒是明白两人才刚合好,且朱泓对她又太过在意,这个时候最好是别撇下他,可问题是这件事牵扯到父亲的那件贪墨案子,故而她一时有点难以抉择。

    再说了,她还想问问大师和徐氏的前世,朱泓在,这些话大师肯定不好说出来。

    可朱泓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和谢涵已经成为一体了,且谢涵重生的秘密他都已经知晓了,谢涵还能有什么需要瞒着他的?

    “大师,我媳妇的事情我都想知道,您就在这说吧,我也想听听。”朱泓直接开口求上了明远大师。

    明远大师看了一眼谢涵,谢涵苦笑了一下,刚要开口劝劝朱泓,朱泓先把李福几个都打发出去了,命他们在离门一丈远的地方守着。

    待司画几个出去并把门关上后,朱泓正色说道:“大师,我猜想你们两个要避着我谈的多半是和我岳丈当年的托付有关,这件事关联太大,如果你们两个单独出去,我怕从此后我家涵儿会没有宁日。”

    朱泓是想到了那笔贪墨款,当时就是因为朱浵从明远大师那搜出了几封信被父亲和那个女人送到了皇上手里,因此,朱泓猜想明远大师极有可能是那笔银子的唯一知情人。

    朱泓能猜到,皇上肯定也能猜到,还有顾家,这些年他们就从没有放弃过这笔银子,因此,若然知道明远大师和谢涵单独谈过,谢涵以后还能有宁日?

    还有,顾家还知道谢涵此行的目地是朱渊的解药,如果他们知道谢涵和明远大师单独见过,不管谢涵有没有拿到解药,顾家人为了万无一失是绝不会放过谢涵的。

    可如果他在场的话就不一样了,从此后他也是知情者之一,他可以替谢涵分担一半甚至更多的风险。

    “阿弥陀佛,朱施主比老衲想的周到。”明远大师转身坐到了蒲团上。

    谢涵一看地上没有蒲团了,只好坐到了朱泓的身边,朱泓见此咧着嘴傻笑,偷偷地握住了谢涵的手,“涵儿,你放心,我不会多嘴的,你要是不放心,我就用两团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保证不偷听。”

    谢涵抽出了自己的手,瞪了他一眼,转向了明远大师,“大师,我的来历夫君确实知道了,徐王妃被抓后和我谈了一个条件,她说用我的秘密去保大王子的性命,我做不到,拒绝了她,但那些话都被皇上听见了。后来,她又用自己的来历和皇上谈条件,皇上也拒绝了她,我和夫君就是因为这件事起了隔阂。”

    “大师,这不叫隔阂,我当时就是生气,气涵儿不信任我,也气她以前吃了那么多苦,说起来也怪我自己年少任性,不会体谅她的苦处,如今我明白了,涵儿是一个好女孩,这些年要是没有她,我坟头的草说不定比我人还高了,因此大师放心,以后不管任何事情,我都会站在她身边,都会以她的立场为先。”朱泓急切地解释道。

    “阿弥陀佛,善哉,恭喜谢施主了,你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常言道,初心易得终难守,朱施主能有这番感悟,想必也是经历了一番寒彻苦,以后不会再辜负你了。”明远大师看着朱泓赞许地点点头。

    “多谢大师点化。”朱泓本来是想做一个两手合十的动作,却一不小心牵动了他胳膊上的伤,忍不住“哎哟”了一声,谢涵见此忙命他乖乖地躺好。

    朱泓倒是也听话,果真乖乖地躺了下来,而且还闭上了眼睛,谢涵摇了摇头,转向了明远大师。

    “大师,我此番前来,除了想要回我父亲当年寄存的东西,还有一事相求,大师想必也清楚,三皇子和六皇子都中毒了,三皇子的眼睛瞎了六皇子的喉咙哑了,这件事不仅关乎两个孩子一辈子的幸福,也关乎到我和夫君两个的将来,因此我们夫妻两个才千里迢迢来到蜀中,还请大师伸出援手。”谢涵两手合十说道。

    “说来也合该是那个孩子的佛缘,那个解药没有救到他大哥的性命却救到了他的性命。”

    原来,当年朱渂中毒后明远大师就猜到了可能是徐氏的人做的,原本他正在济宁府的兴国寺等着见谢涵一面,因为他知道谢澜被绑架了,谢涵肯定要回扬州。

    可仓促间听到大皇子中毒的消息,于是他只能急急忙忙赶往蜀中了。可惜由于朱渂是前一年中秋中的毒,是次年春天再往京城送的信,等消息传到明远大师耳朵里时又晚了一段时间,故而待他千里迢迢地赶到蜀中时朱渂已经没了。

    后来,他在蜀中搜集了一些草药和解毒的良药,为的就是怕有朝一日徐氏还会用同样的手段去祸害别人,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既然如此,当初您为什么不直接进宫?还有,您救下陈武之后为什么不回京?我们当初不是约好了一个月后在龙泉寺见吗?”谢涵有一肚子的疑问。

    “老衲去了龙泉寺,只是那会六殿下已经出事了,老衲送了几颗解毒的药丸托方丈大师带去,可他说缺了几味药,这不,老衲只好又进了蜀中。”

    可是话说回来了,当时那种情形下,他也没法现身,一来皇上已经知道谢纾当年把一些重要信件托付给他了,势必要追问那笔银子的下落;二来,六皇子的毒不能耽搁,他已经错失了救朱渂的机会,不想再错过朱渊。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彼时明远大师已经算到徐氏的气数将尽,他拦不住她,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因此,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五十六章、前事(二)

    不过明远大师的这番话朱泓并不认可。

    “大师此言差矣,如果大师果真有一颗慈悲的心,当年那个女人开始祸害我母亲的时候您就该站出来,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任由她继续害人,好好的一个赵王府都被她牵连了,就因为她的一己私欲,多少人跟着陪葬了?”

    尽管朱泓和赵王的父子关系并不亲密,可父子关系哪里是那么简单说断就断的?

    再则,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管朱泓怎么做都是错的,选父亲,是不忠,且徐氏和皇上都不会放过他;选皇上,是不孝,相当于是他这个做儿子的亲手把父亲送到了那杯毒酒面前,外人会怎么看他?

    因此,他对徐氏的恨意一般的大。

    “朱施主教训的是,这是老衲的错,老衲惭愧啊,老衲三世为人,对人性竟然还不如你一个娃娃看得透彻。”明远大师苦笑一下。

    “大师也不是看不透,大师是执拗了,太过拘泥于第一世的纠缠,说起来那不是你的错,即便是因为你的失误害她失去了父亲,可你后来也尽你自己的最大能力补偿了她,后面的路是她自己选的,怪不到谁的头上,就好比我自己,我自己所嫁非人,只能说自己愚蠢,怪不得旁人。”谢涵劝慰道。

    她太清楚明远大师心里的那个结了,也太清楚徐氏的想法了。

    就像她自己,上一世的她也是孤女,也没得选择,最后落一个一尸两命的下场,难道她不恨顾铄不恨沈岚不恨顾家?可归根到底,还是她自己识人不清,错把仇人当恩人,因此,这一世她能做的便是吸取教训,远离顾家。

    可问题是徐氏看不透这些,第二世又早早把自己的真心付出了,那一次她同样所信非人,赵王虽然对她有情有义,可终究拗不过皇家的权势,她到底还是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偏偏那个时候她又遇到了明远大师,她把大师当成了救命的稻草,哪知大师却尘缘已了。

    恐怕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