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仗足足打了七八个时辰,一直到次日的天黑才鸣锣收兵,这一役,大夏以绝对的优势获胜了,不仅抓了对方两个将军,而且还烧了对方的粮草,粗略估计一下,对方死伤至少有三四千人,不过大夏这边也损伤了五六百人。
捷报传到朱栩的手上时,谢涵也坐在炕上读着朱泓的来信,从朱泓的字里行间感受着这场战争,也感受着他的思念。
“姐姐,姐夫来信说什么了,你这么开心?”六岁的谢澜坐在谢涵身边描大字,见谢涵的嘴角弯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问道。
“你姐夫打了一个大胜仗,把鞑靼人赶出了海宁。”谢涵说完摸了摸谢澜的头。
“那我以后去学姐夫,我也去打鞑靼人。”谢澜说完伸出了一个拳头。
他从去年开始便跟着陈武习武,心里多少也有点侠义情怀,再加上前段日子的家门、城门紧闭,小小年纪的谢澜也有了家国意识。
“你不喜欢念书了?”谢涵有点意外。
“念书一样可以上战场的,大姐夫前两天还说他不如也跟二姐夫一起去呢。”
谢涵听了不语。
今年是会试之年,可惜杜廉又空手而回,谢涵也不知是他时运不济还是顾家做了什么手脚,总之,这次的失利对杜廉的打击不小。
小月就曾经跟谢涵说过,说杜廉这段时间在钻研医书,兴许想继承祖业,说悬壶济世也一样是造福百姓。
只是谢涵没想到他会萌生了上战场的念头,他可没有李榆那几下子,李榆是在兵衙里出生长大的,小的时候也练过几年,多少还有点底子,而杜廉则是一个纯正的文弱书生,他要去战场?谢涵摇摇头
“姐姐为什么摇头?”谢澜没懂谢涵的意思。
谢涵刚要开口解释,只见司书在外面喊道:“敬敏郡主来了。”
谢涵一听忙把手里的信收了起来放到了炕头的一个盒子里,随即打发谢澜出去,她不希望他过早地掺和到大人之间的算计和争斗。
谢澜刚出去,谢涵便听见他向朱澘问好的声音,紧接着,司书掀了门帘,朱澘进来了。
“郡主好,有些日子没来了,王爷和王妃好吗?”谢涵一边说一边下炕想向对方行个礼。
“快坐着吧,我们之间不用如此见外,说起来我还该称呼你一声二嫂呢。”朱澘满口是笑地拦住了谢涵并坐到了谢涵对面。
谢涵微微笑了笑,“还没过门呢,这种玩话还请郡主不要提,真要如此说的话我也该称呼郡主一声大表嫂了。”
“好了,听你的,不提,对了,我今儿来是问你接到我二哥的来信没?听说他又立了一大功,我父王和母妃可高兴了,我父王还一个劲地念叨以前冤枉了我二哥,没想到我二哥还是个奇才,说起来还是谢妹妹调教得好。”说完,朱澘捂嘴偷笑。
“这关我什么事?你二哥在皇上面前不是说过他从小就有不少整人的歪点子?”谢涵敏感地觉得对方的话里肯定有什么深意,忙否定了自己的功劳。
“谢妹妹就不要谦虚了,我听说这次他们之所以能赢全靠谢妹妹送去的投石机图纸,说起来我还真是好奇,谢妹妹怎么会对军事书籍有兴趣?”
谢涵一听这话便明白准是自己的图纸露馅了。
说起来也怪她,那天朱泓要投石机的图纸,她原本可以把原稿拿出去给他,可一来因为原稿字迹太小,二来因为原稿在一本书上,所以谢涵琢磨了一下干脆自己重新画了一张,而且画的过程中她参照书上的注解又重新誊写了一份简单易懂的注解。
想必是朱泓把这份图纸拿出来时顺便也把这份注解也拿出来了,这么娟秀的字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出自女性之手。
对了,还有顾铄,顾铄是见过谢涵的笔体的,旁人看到了或许不会说什么,顾铄看到了难免不会心生感慨和醋意,因为谢涵是清楚顾铄的心思的。
“哦,那个啊,那个是你二哥说他没空读书,让我帮他找点军事方面的兵法阵法以及器械方面的书,你也知道我闲着也是闲着,家里的藏书也多,随便翻了翻,觉得有用的便抄下来托人给他送去。”谢涵倒是不讳忌这点,都已经知道了,再掖着瞒着也没有意思。
“这样真管用?”朱澘追问道。
谢涵见她似乎也有点动心了,想了想,笑道:“管用不管用我可不清楚,这得问你二哥。对了,你大哥不是书也读得多吗?他应该清楚有用没用吧?”
谢涵知道朱浵去了榆关,可惜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她想知道他在榆关是不是也立了什么功劳。
毕竟徐氏也是重生的,虽说谢涵不清楚她是从什么年代重生来的,可谢涵从她画画的技巧看,觉得她应该生活在比谢涵还要晚的年代,因为在这之前,谢涵从没有听说或见识过这种画法。
还有一点,谢涵从父亲的笔记里读到的那段关于火药的记载,说什么后人把火药用到战争而国人却只会玩乐等,谢涵判断出肯定是若干年后的人重生到了这个朝代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五十五章、传错话
既然有若干年后的人重生到了这个时代,因此谢涵猜测徐氏也有可能是从几十年后甚至上百后重生过来的。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想知道的是徐氏会不会用她前世的那些先进的战争器械来教朱浵赢取几场战事从而引起皇上的重视。
可惜,朱澘一听谢涵提到她大哥,立马警惕起来,忙笑着道:“我大哥那边没什么消息,他去得晚,还得历练历练才能独立出任务呢。”
谢涵见此没再追问下去,便和她说起了胡靖、李婕几个的事情。
胡靖和李婕的亲事都定了,胡靖定的是于媗的哥哥,李婕定的是胡靖的哥哥,所以这两人现在也很少出门了,忙着在家绣嫁衣呢。
“有一件事你不知道吧?今年皇后的赏荷会据说也很热闹,你猜第三名是谁?”
谢涵摇摇头,“京城的那些世家闺秀我不怎么熟,除了顾家沈家我都不认识,不过你这么一说,难道是顾家或是沈家的?”
顾家还有顾钗、顾钏,沈家除了沈岚也还有别人,只是谢涵印象中上一世这几个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华,毕竟他们这种世家看重的都是长房的嫡长女。
“这个人你肯定很熟,是你的沈家表姐呢。”朱澘说完看着谢涵抿嘴一笑。
“沈家表姐?沈岚?”这个惊吓可不小。
怎么可能?
去年的赏荷会她都没有出现,后来朱泓在朝会上又旧事重提让沈琛丢了这么大一个丑,皇后怎么可能还会邀请沈岚呢?
如果说去年邀请沈岚谢涵还能理解,毕竟那会沈隽还在幽州坐镇,为了拉拢沈隽,皇上可能要做出一些让步,可今年沈隽都回京城了,现在让步是为什么?
“谢妹妹恐怕还不清楚,去年我二哥在朝会上大闹了一场那些勋贵大臣后,好几位勋贵大臣同时告病了,其中就有护国公沈琛沈大人。后来,沈老夫人进宫求见了太后和皇后,说这些世家孩子哪个没有犯过错,闹的比她孙女还难堪的都有,凭什么皇上太后都能成全,到她这就丁是丁卯是卯了?这么着,皇后今年才让你表姐进宫了。”
谢涵一听,估摸着沈家还是拿她和朱泓的事情做了文章,不仅是当众求娶,那天晚上朱泓还上门求见谢涵了,肯定是被人发现了,不定又传出了什么谣言。
论理,谢涵家里没有长辈,两人又正在风口上,朱泓确实应该避嫌,可朱泓那会心心念念的只有谢涵,他怕这个误会不解除谢涵会记恨她,所以便不管不顾地上门了。
这倒也就罢了,偏偏第二天谢涵去顾家拜访,朱泓知道后又追了过去,从顾家回来又直接进了谢家,顾家能轻饶了他们两个才怪呢?不定又往这两人身上泼了多少脏水。
想必皇上也是为难,只能再给沈家一个恩典安抚一下沈家,只是谢涵好奇的是皇上下一步会怎么走?难道也把沈岚娶进宫?
朱澘说完见谢涵没有接言,叹了口气,又道:“其实说起来你表姐也够倒霉的,不要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就是稍微讲究些的人家遇到这种情形不说把这个小厮乱棍打死也得挖了他的眼睛撵出去的,哪知你表姐偏偏撞到了王公公手里?再说了,那天出主意的明明是一个她府上的一个管事婆子,可最后背黑锅的却成了你表姐。”
谢涵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看向朱澘,忿忿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那天明明是她故意设计想害我家的小厮,要不是她让婆子把我家小厮喊进去,借十个胆我家小厮也不敢闯进去的。”
“是吗?可我听到的不是这样的,难道有人传错话了?”朱澘拧了拧眉头。
谢涵才不信是有人传错了话呢!
这件事当时在场的有这么多人,且一年过去了也没有见沈家出来辟谣,这会突然传出了不同的版本,沈家到底想干什么?
谢涵很快想到估计是顾铄的定亲刺激到沈家了,沈岚嫁不成顾铄肯定得另想出路,只是她顶着沈家长房嫡长女的名头也不可能去嫁什么没名没姓的人家,这门亲事估计成了沈家的大难题。
可即便这样,跟赵王府有什么关系,朱澘为什么要到谢涵面前来说这样一番话?
她想试探什么?
还有,皇后给了沈岚一个花会第三的名衔,显然是想掀过这一页,多半是有人想求娶沈岚了或者是沈家看中了谁托人向皇后求了个情,有了这花会第三的名衔说亲的时候肯定是要被人高看一眼的。
那个人不会是赵王府的人吧?
大王子朱浵肯定不可能,徐氏绝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名声坏了的女子,朱泓也不可能了,三王子朱沐今年十五岁了,倒是还有点可能,左右朱沐也是庶出的。
可问题是朱浵的亲事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徐氏干嘛这么着急给朱沐定亲?
想到这,谢涵笑道:“传没传错话的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不是亲眼所见,但我听说当日在场的可有不少人,几乎京城的这些勋贵小姐都去了,事情真相如何随便一打听便可知。”
“嗐,你这么较真做什么,我也不过是随便一说。对了,能不能问问你和那位表姐到底是因为什么起的嫌隙?”说完,大概是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太交浅言深,朱澘又解释了一句,“我就是觉得有点好奇,论理,你们两个应该是没有什么交集的,除非是。。。”
后面的话朱澘没有说出来,而是看着谢涵。
谢涵莞尔一笑,“除非是什么?”
朱澘也回了谢涵一个浅笑,“没什么,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对了,能不能问问你都看了些什么军事方面的书?”
这个问题倒是没必要隐瞒,谢涵很坦诚地把自己最近看过的军事典籍告诉了她,因为她猜想这恐怕才是她今天来访的最终目的。
送走朱澘,谢涵给朱泓回了一封信,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想给他提个醒,顺便再问问他那有没有什么京城的最新消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五十六章、又一个赐婚的
谢涵没有等来朱泓的回信,倒是先等来了高升的回归。
高升从京城给谢涵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皇上知道这次朱泓又立了一个大功,同时立功的还有顾铄,因此,皇上把这两人提了一级,朱泓升为千户长,顾铄升为副千户长;二是顾钰生了个儿子,封为贤妃,原来的贤妃说是牵扯到一桩贪墨案被皇上革除了妃号打入了冷宫;三是连漪生了个女儿,被封为惠嫔;四是传闻太后有意把沈岚赐婚给赵王府的大王子朱浵。
中间两个消息谢涵均不觉得意外,倒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消息谢涵有点不太相信,尤其是最后一个,太后把沈岚赐婚给朱浵,怎么可能呢?
太后不应该糊涂至此吧?
谢涵清楚地记得太后拒绝她的理由一是出身低二是命硬,为此还特地把赵王搬了出来,说怕落赵王埋怨,难道这会她把沈岚赐给朱浵就不怕被赵王和徐氏埋怨了?
因为真要论起来,谢涵好歹为人清白,且才名远播,而沈岚那日的恶行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要不然皇后也不会拒绝她参加去年的赏荷会。
赵王怎么会愿意自己的长子,而且是寄予厚望的新晋嫡长子娶一个心思歹毒的女子?
难道说一个人的出身真这么重要?重要到足以弥补她自己犯下的恶行?
还是说,这本来就是徐氏的主意,把沈岚娶进来,让沈岚来对付谢涵,她只需在背后出点主意,完事之后再把过错推到沈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