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庶嫡女 >

第90章

庶嫡女-第90章

小说: 庶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小说网,HTTPS://。)

    那玉彤就不明白了; 太子怎么会跟初哥儿一见如故; 即便太子是个小孩子,也不能等闲视之。而且信郡王现在已经不打算站队了,太子即便示好; 也无济于事。

    再说太子地位这么稳当,何须让他们支持; 玉彤摇摇头; 这事她想不明白,还是到时候再说给丈夫听吧。

    小太子倒也体贴人; 吃完饭再去初哥儿书房看了看,就回宫了。

    玉彤连忙把初哥儿找过来问; “你头一天在宫学怎么就跟太子关系那么好?”

    初哥儿略有些不自在道:“儿子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还不错,见了太子实在是自惭形秽; 他起先跟我说话; 很是照顾我,不过太子对大家都挺照顾的。大家说着说着就说什么时候吃饭; 我就说了我喜欢吃家里的什么菜,顺口邀请了太子,没想到他真的来了。”

    若初哥儿真的是个小孩子; 也不会起疑; 可他毕竟是当成世子培养的; 本人从小就是聪明的很; 总觉得自己被太子下了套; 这话却又不能跟母亲说; 毕竟也是他自己愿意钻进去的。

    玉彤以为他真的是觉得被太子比下去了,不由得安慰道:“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人才要不断进取。”

    初哥儿重重点头,很是受教的样子。

    晚上赵群回来跟初哥儿在书房谈了许久出来,玉彤便没再问了,在内宅她是样样都懂,至于朝政这些她不懂,也不会多嘴。

    正逢皇后千秋,玉彤和信郡王妃还要忙着准备节礼,往宫里送的东西,宁可不要多么出挑,但一定要贵重,不出错。

    信郡王妃逐渐开始让媳妇管家了,第一是儿媳妇进门也这么多年了,人品性还是不错,也不是那等担不起事情的人,二来儿媳妇毕竟生了四子一女,如果还是自己这个婆婆掌权,到时候随着初哥儿长大,母亲手上还没有一点权力,恐怕他对自己这个祖母也有意见。

    跟皇后选千秋礼也有意头,松柏长青、仙鹤祝寿都是好的,但是又是烂大街的。

    “东珠一颗,用紫檀 盒子装着。再各色布匹,每类十二匹、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玉彤迅速拟好单子给婆婆看。

    信郡王妃点头:“你拟的不错,就按这个单子让他们在库房去拿出来再装好。”

    她看了一眼玉彤,现在有些庆幸,还好当时没让玉珠进门,要不然这些事情她不知道要教多久,并不是说玉珠笨,而是她总是畏手畏脚。做多了怕人说,做少了也怕人说。

    想起玉珠她眼眸一暗。

    玉彤问道:“怎么了?母妃,可是身子不大舒服?”

    信郡王妃摇头:“我是在想你玉珠妹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年纪还轻,现在就这么一个人过,难啊。别看现在好像很逍遥,那是因为她母亲还在世,庶兄还算厚道,以后就不好说了。更何况她无子,这些嫁妆按照道理还得归还娘家,庶兄们过的好也就罢了,若是过的不好,她的那些东西怎么保得住?”

    她作为姨母倒是真的挺心疼几个姨侄女,就是因为玉晴的事情后,她就没怎么管过娘家,但事情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自家也儿孙满堂,她想起玉珠也觉得可怜,毕竟她不像她母亲和姐姐,从来也没做错过什么。

    玉彤也知道婆婆心软了,不过她觉得玉珠的事情最好少管为妙,但当着婆婆的面,她还要一副赞同的模样。

    “您说的是,她老这个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但是若真要选人,又要慎之又慎,若是第二次不好了,还不如一个人过。”

    儿媳妇的话也言之有理,本来还打算替玉珠找人的心思也歇了,找个好的,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也就罢了,若再找个不合意的,那岂不是怪自己。

    玉彤又加把劲:“您若是真的关心,不如想想大姐家的长子,现在正要寻媳妇,您倒是可以帮她多留意。”

    “也是。”再怎么说简二奶奶也是自己的女儿,不管自己的女儿倒是操心别人的女儿,说出去还要被别人笑话。

    不过,信郡王妃是没想到简二奶奶竟然看中的是自家的孙女,她有些惊讶的看着长女,不可思议道:“你说你看中了福姐儿?”

    简二奶奶不高兴母亲是这样的反应:“是啊。”

    信郡王妃委婉道:“她们可相差好几岁呢,你这不胡闹吗?”

    “这怎么是胡闹啊,娘,年纪不是问题,多等几年也是可以的。您想想,福姐儿在家娇宠的很,以后到我们家我是她姑妈,还会委屈她不成?还有我们哥儿也是她的表哥,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简二奶奶这是越说越觉得好。

    信郡王妃推脱道:“你找你弟弟弟妹去说,福姐儿是他们的女儿,光我同意了没用啊。”

    简二奶奶笑道:“我这不是让您帮着多说说我们哥儿的好话吗?”

    信郡王妃没再说话了,在简二奶奶看起来那就是默认了。

    **

    交泰殿里命妇们井然有序的献礼,磕头请安,玉彤也在其中,还看到了熟人傅三奶奶。俩人在会宁就是旧识,她回来傅三奶奶还送过礼来,只是这样的场合不适合私下说话。

    皇后袁氏比起以前越发雍容华贵,她从容的接受了众人的叩拜,又赐座给大家。今天不是在太皇太后处,现在皇后是主角,大家要捧的人也是她。

    没想到皇后第一个就是先跟玉彤说话:“听说你们家三胞胎,我就一直好奇着,日后进宫可一定要带他们过来我看看。”

    玉彤笑着站起来道:“多谢娘娘垂询,他们调皮的很,就怕冲撞了您。”

    皇后道:“没什么打紧的,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个。”

    玉彤连声感激。

    坐在上边的皇后依旧那样雍容,可心里却滋生了一种无奈,有些人共困苦可以,共富贵却很难。她害怕,自从太子顺利登基后,她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是不确定性。

    儿子看似孝顺,可却长的跟张玉彤前世的长子一模一样,前世她有多恨那个男孩,现世还要依靠他,想想就矛盾。

    前世张玉彤的长子,很受太子喜欢,让陈良娣的儿子常常愤恨,她那个时候稳坐钓鱼台,看她们斗的你死我活的,后来太子越发倾斜在张良娣这边,她还推波助澜过几次,因为她是太子妃要制衡。

    现在要她对曾经她出手对付过的孩子真的亲如母子,她做不到,甚至午夜梦回,还会想起张玉彤曾经成了皇太后的样子。

    她自觉重生之际,已经对她够好了,帮她父亲升官,让她成为世子妃,若不是她,张玉彤说不准还只是个妾罢了。

    也算是她还了愿了,至于以后……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了。

    虽说皇后头一个跟她说话,但之后就没再跟她说了,有袁夫人和傅三奶奶这样的娘家人在这里,大家都做背景板了。

    大人们献完寿,皇后的亲生儿女和名义上的孩子也过来献寿,陈贵妃的长子年纪不小了,他领着弟弟妹妹们过来请安。

    太子虽然小这位陈贵妃的儿子齐王十几岁,但论气度,太子确实不凡。

    他小小年纪就很有孝心,不仅通宵达旦写了千寿图,还亲自雕刻了猴儿栖桃的雕刻品。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就很不错了。

    皇后见了果然高兴:“太子有心了,也把你们费力了。”

    皇后之女昭宜公主赵莹,亲手献了针线等等。玉彤和信郡王妃这等宗亲便在一旁夸耀,交泰殿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交泰殿有个小戏台,戏班子唱的都是麻姑拜寿之类孝子贤孙的戏,十分乏味。玉彤还得撑着眼皮看,宫里的菜看着好看,都是半热的,吃起来都没了菜味。

    一直到出宫,玉彤才感觉活了过来,她也庆幸,幸好当年自己没进宫,若是进了宫,她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回到家,却看到桃宜过来,原来她是来辞行的。信郡王妃上了年岁,便去休息了,让玉彤来接待,玉彤原本以前也认得她,所以也欣然答应。

    “世子妃,我过几日就要进宫了,我爹娘现在在乡下收点租子,他们那里若是有点什么事情,还请您照应着点。”

    玉彤答应:“这是自然,你祖父是我们世子的得力助手,帮你也是应该的。”

    桃宜这才放心,露出点笑容,看上去才有点像十一岁的孩子这样。

    俩人也没什么多的话好说的,桃宜已经改口成世子妃,代表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只是在走的时候,桃宜有些犹豫,咬了咬唇还是说了出来:“世子妃,你要小心你的姐妹。”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玉彤再欲多问的时候,桃宜屈膝行完礼就匆匆走了。玉彤想了想,她说的是难道是赵凌?可赵凌不足挂齿,玉彤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反正以后桃宜进了宫,跟信郡王府就没什么关系了。gd1806102

 第120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痘

    (全本小说网,HTTPS://。)

    皇后千秋过完; 玉彤又接到丈夫二姐白夫人的来信,说是丈夫调到京城; 可能不日她们就要过来。

    对于在京城的简家和谢家玉彤还算了解,可对于白家; 她就两眼一抹黑了,于是请教丈夫。难得赵群是个万分细致的人; 他跟她解释道:“白家出仕的人虽说不多,但在山东也是跺跺脚地能震几下的人物。二姐嫁的是白家的嫡长子; 她们家在山东那样士族林立的地方; 规矩比双相谢家还要大。”

    “那她们家跟谢家的区别是?”

    赵群道:“谢家的人长期在京城,难免跟京城的勋贵差不多; 白家却是真正有规矩的人家。我二姐当初为了稳稳当当在白家立足,请了七八个嬷嬷教导。”

    这听起来真吓人; 玉彤缩了一下脖子,“我还真的怕招待不了你姐姐和姐夫。”

    “怕什么; 我二姐没嫁之前我还去他们家住过几天,比谢家的人可是好多了。”白家那是真正的仁义礼教的大家,比起谢家来没那么追求功名利禄。而且族内男子四十无子方纳妾; 家风清正。

    要不说二姐在众姐妹中最聪明,虽然嫁的远,可是嫁的是真正的好人家。

    玉彤亲了他一口:“好啦,要是以后有事; 你定要帮我才是。”

    “走; 去床上谢我……”赵群坏笑道。

    **

    隔了几日白夫人就带着丈夫和儿子一道过来了; 玉彤头次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她刚成亲的时候,现在也八年多了,白夫人原本年纪要比赵群还大,现在眼角已经开始长细纹了。

    玉彤亲自带着福姐儿在二门接她,她身边还跟着个金童似的小少年,“二姐来了,母妃让我来接你的,走吧,咱们一道过去。”

    白夫人跟她并道而走,玉彤看到一旁的小少年,啧啧称赞:“不愧是白家的少爷,这通身的气派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舅母谬赞了。”白雅礼笑着一揖。

    小小少年足以见其日后的风范了,白夫人这么些年也就白雅礼一个儿子,又是白家宗孙,现在其父又任京官,以后这少年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少女。

    再次看到弟媳,白夫人又是另一番心境了,她从母妃的信上了解,弟媳陪着弟弟去那么苦寒的地方,而且生了四子一女,端的是好福气。她是外嫁女,在爹娘老了在身边伺候的人还是弟弟和弟媳妇,既然她是个好的,白夫人觉得对她好些那也无妨。

    于是玉彤觉得这位二姑姐说话热忱许多。

    到了信郡王妃处,赵群也领了白姐夫过来,白姐夫穿着鸦青色暗纹番西花的刻丝袍子,个子很高,脸上带着笑意。

    二姑姐离家多年,哭的跟个泪人儿似的,看到此情此情让闻者伤心,又有简二奶奶和赵凌也在一处哭着,好一会儿几人才止住。玉彤让丫头打了热水来让她们净脸,白夫人对众人道:“倒是我的不是,惹的你们伤心。”

    信郡王妃感叹:“你能回来,她们都高兴着。”

    玉彤这些日子跟婆婆亲近许多,俩人现在也没什么利益冲突了,她也更贴信郡王妃的心。听婆婆这样说,便顺嘴跟白夫人道:“是啊,二姐,母妃平时常常念着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可不高兴吗?你的信刚寄过来,母妃就吩咐我把院子收拾出来,等咱们吃了饭,我带你们去看看。”

    白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肯定也有房产,甚至于白夫人在京里也有陪嫁房子。但好不容易回一次娘家,信郡王夫妻肯定希望女儿能在家多住几天,陪陪爹娘。

    白夫人也不会败兴,自然答应,又诚心谢过玉彤:“我还要多谢弟妹。”

    “这是我应当做的。”

    恰好刚练完武的初哥儿带着三个萝卜头弟弟过来,别说白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