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嫡女-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个时候只作哀泣状就行,玉彤掐了一下玉佳,玉佳心领神会。
曲氏整个人已经是战斗状态,这是张家三房时隔十三年后重回侯府,她们这一房虽是庶出,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了,她跟张钊是庶出不假,她们或许可以受到轻慢不假,可自己这么好的一对儿女怎么能让人忽视?
从通州到京城虽说很近,坐马车也差不多坐了三个多时辰,玉佳早已脸色发白,玉彤拿了薄荷油帮她在太阳穴上慢慢揉,才让她缓解不少。
“玉佳,你可舒服点儿了?”玉彤担忧道,这丫头向来身子骨就不好,好容易将养的不错了,到底不能跟她这样健康的姑娘比。
玉佳轻轻摇头:“姐姐,我没事。”
她这个样子实在是惹人怜爱,又这么懂事,玉彤只好道:“你靠在姐姐身上歪歪,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到了。”
曲氏也坐在一边假寐,这个时候是没有几个姨娘说话的份的,所以冒姨娘跟夏姨娘在后面的马车上。自从到了杭州后,夏姨娘住后院,玉佳功课繁忙,母女俩人见面的时间少了,反而是玉佳和曲氏相处的更多。又有玉彤跟玉佳整天形影不离的,夏姨娘跟玉彤的感情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她此时只能伏低做小盼着曲氏能够看在她一贯安分守己的份上,能够多接触女儿。
安平候府在内城灯笼街,占地面积很广,玉彤下了马车后,已有轿夫在门口等着。张瑰跟张钊走另外的方向,玉彤上了轿子后,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她抿了抿唇,又整理了一下衣服。因在孝期,她们穿的衣裳身上半点花纹都没有,只是简单的素白色的布衣,玉彤头上也只戴了一根银簪。
到二门处,又有人上前扶玉彤下轿,玉彤脸上似祝嬷嬷说的那般,带点笑影,却又不是咧嘴大笑,暗中给了扶她的那个婆子一个荷包。
玉彤见她穿的鸭蛋青的褙子,雪白的里衣,嘴角微微翘起,似乎还是个颇为得脸的婆子,所以在那婆子扶着她的时候,说了一句“劳驾”。
换了另一顶暖轿,只见那轿子是猩红色的,坐进去竟然十分宽大,坐下来脚边还摆着六角形的香炉,里面似乎是安息香,让人闻着就十分舒坦。
这次倒是快了些,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轿子已经停下来了,曲氏站在前边等玉彤和玉佳,玉彤牵着妹妹的手一起进去。
她们所在的地方门口有一幅大大的匾额写的是宁远堂,玉彤心道,这便是老太太朱氏所在的地方了。只她这一处,便比玉彤所见的院子还要精巧。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院子里竟然还要溪水潺潺,俨然是一处花园一样,院角处有个用白色的琉璃瓦盖的小屋子,有狗儿在那里窜来窜去,未曾想竟然是狗屋。
扶着曲氏的是个形容十分俏丽的大丫头,她穿着湖蓝色马面裙,上边是褐色的交领衣裳,弯眉杏眼,行事干练,却又老成。
玉彤思绪转回来,又听曲氏在问那个丫头:“老太太身子可舒坦?”
“回三太太的话,我们老太太虽则哀思过度,又想想几位爷们,不敢再哀思下去,如今身子骨儿倒也硬朗,就是一直担忧三爷跟您,见天儿的打发张全在通州候着,好容易等着您跟三爷回来,便让奴婢过来接您。”
曲氏用帕子揉了揉眼睛:“难为老太太总是想起我们,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我跟三爷也是想在老太太身边尽孝,这下可好了。”
玉彤跟玉佳目不斜视的走着,湘竹啧啧称奇,三房当年走的时候她也才几岁,是个小丫头。因三房常年不在家,家中提起三房的都很少,只知道三爷会做官,不到四十就已经是杭州知府了。
再看三爷的这俩个女儿,大的那个生的明艳大方,一颦一笑竟让人看呆了去。小的那个更是倾国倾城,恐怕是二姑太太家的那个陶表小姐也比不得,偏俩人规矩这样的好,没有小地方来的畏缩。gd1806102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众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未进内室,已听到里面传来的一个女声不知道在说什么,湘竹已然在前面掀了帘子进来,玉彤只觉得一股热气夹杂着脂粉香味迎面扑来。
正上方坐着的是一位系着金色抹额镶宝玉的老妇人,她头发盘了老年人特有的圆发髻,慈眉善目的,一看就透着一股和气。玉彤并不敢多看,已经随着母亲曲氏跪下磕头,磕头这种行大礼并不是常做的,只是她们三房久未回来,所以行此大礼。
“给老太太磕头了。”曲氏眼含泪水,哭的竟是不能自已。
老太太也用帕子揉了揉眼睛,似乎在擦泪水:“老三媳妇,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行了,快起来吧。”
又有一妇人连忙上前扶起曲氏,语气中透着亲热:“三弟妹快些起来,娘知道你们的孝心,今儿特意吩咐大家为你们接风。”
“又要劳烦大嫂操心了。”曲氏顺势起来。
原来这就是侯夫人李氏啊,这位看起来比红光满面的老太太还要显得苍老几分,玉彤曾经就听曲氏提起,说李氏是个很合格的宗妇,家里前前后后这么多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操心。
李氏微微一笑:“三弟妹还是这样客气,快来这里坐下,老太太还有话跟你说,再者你们走了这么些年,家中许多人怕是认不得了。”
却见身边又有一妇人道:“三弟妹快来坐。”
说话的这位妇人喊自己娘为弟妹,应该是二伯母华氏,她看上去神情严肃,因她是守寡之人,看起来暮色沉沉。据说二伯母与自己的娘年龄相仿,可看上去曲氏正是如水蜜桃般多汁可口,而华氏却跟蔫了的老茄子一样。
曲氏上前跟她问好:“二嫂别来无恙?”
华氏点头。
李氏见曲氏坐下,便又跟身边一年轻夫人道:“朴哥儿媳妇,你去把你妹妹们都带来。”
这应该是世子夫人小朱氏,她生的十分秀美,又恭谨非常,她听了李氏的话,连个盹儿都没打就立马带着下人往外去喊人了。
曲氏坐定后又见王氏跟蒋氏都不在,便跟李氏问道:“四弟妹和五弟妹呢?”
李氏些微有些尴尬:“老四家的回娘家了,平西伯夫人身体不舒服。老五她们还没到家,估摸着这几日也是快了。”
要李氏说平西伯也太娇惯女儿一些了,四弟妹也是几十岁的人,还跟小姑娘似的动不动就回娘家,连面子都不顾着了。此时的李氏是很同情王氏的嫂子的,也是四十多的人了还只是世子夫人,还得时不时的接待这个时不时出状况的小姑子。
有了对比李氏也觉得自己高兴了一点了。
老太太不喜欢王氏却很喜欢小儿子张榭,在外人面前要打些掩护:“她母亲入冬就得了咳疾,她也是孝顺。”
曲氏当然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只是她更明白自家丈夫只是庶出,本来就不会在老太太这里讨什么好,说不定这个接风宴都是大嫂李氏张罗起来的,毕竟李氏现在可是名正言顺的侯夫人,老太太死了丈夫,可就没以前那么值钱了?
于是她一笑:“四弟妹是出了名的孝顺,这个谁都知道的。”
李氏心里暗自觉得好笑,四房的人不地道,老太太还帮着遮掩。
曲氏当年不过是知道些王氏的丑事就差点被暗下杀手,此外更是在平西伯家干涉下硬生生的调到云南那里去,也为此三房折了两个儿子,曲氏这样沉得住气,那可不是一般人的心境。
老太太年纪大了,便想着花团锦簇,和和睦睦的,却不曾想到被伤害过的人怎么会这么快遗忘?
玉彤听了耷拉着眼睛,不发一言,她至今还能想起大哥张成,笑起来十分温软可爱的样子,每次出门还会跟她带一根糖葫芦,这么好的哥哥那么大了,竟然就去了。
屋子里面一阵沉默,直到世子夫人小朱氏带了几个姑娘进门,这才重新热闹起来。老太太仿佛这个时候才看到玉彤跟玉佳,她心中一惊,这俩位姑娘可着实漂亮,小的就那位一对狐狸眼,小小年纪就能让她身后的丫头竟然微微有些失神,大的那位更是不得了,一看规矩就非常好,站在那里站了很久竟然身形一点没变,容貌上也十分出挑。
端看她们两位不过是穿着普通的孝服,就这么美,也不知道老三会打算把他这俩个女儿献给怎么样的人家?
“七妹妹,可算见到你了。”玉琪高兴上前握住玉彤的手,她回到家后情况并没有跟姐妹们把关系弄好,以前全是在面子上,现在看着都是私底下暗潮汹涌。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可不想三房的姐妹被别人笼络过去。
华氏笑着拉过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对玉彤道:“这是你八妹妹。”
据说八妹张玉珠跟玉彤同龄,玉彤见她眸色温和,眼神单纯,倒是有些好感,连忙上前与她一起行礼。玉佳便跟在姐姐后面一同行礼,她们这俩姐妹注定是走到哪里都要惹人注意的。
又见一位高挑的姑娘,穿着紫色的小袄,看上去颇有些心不在焉,也匆匆跟玉彤行礼。小朱氏也在一旁介绍:“这是五丫头,玉屏。”
原来就是她跟玉琪打擂台的玉屏,并且成功的让玉琪被“流放”,玉彤也只能打起几分精神。
再看玉琪身边站着一个美人,她年纪应该也不小了,约莫十四岁左右,全身搭配的很精致,很大胆的把葱绿色跟水蓝色搭在一起,看似不搭,却被她那么一配,更是平添几分娇媚,但看在玉彤眼中,却觉得有些轻佻。
她身边站的那位姑娘就低调多了,相貌很是普通,衣服穿的也朴素的很。
小朱氏便跟玉彤道:“这是你陶表姐和汪表妹。”
玉彤连忙又行礼,李氏一幅很喜欢玉彤的样子:“哎哟,这就是彤丫头吧,长的可真俊,也不知道三弟妹把这姑娘是怎么养的?”
说罢还让荣妈妈拿了礼物给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且拿着玩。”
华氏也拿了东西过来,玉彤都一一接过,如此折腾了许久才坐上饭桌吃饭。
老太太坐主位,姑娘们按照长幼坐在一起,又李氏跟华氏曲氏等人在一边布菜。gd1806102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老哥被惦记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食不言寝不语,玉彤拿出祝嬷嬷魔鬼训练的功夫,愣是把一顿饭吃的优雅非凡。姑娘家肚子都不大,即便再好的山珍海味,对于她们来说也不是吃不到的东西,大伙儿吃完饭漱了口,这才聚在一起说话。
玉屏倒是一幅大姐姐的样子:“听说七妹妹也在念书,我们闺学开春就要进了,我这里的书都做了笔记,若妹妹需要的话,我让丫头给你送过去。”
“倒也使得。”玉彤不置可否。
却见玉琪冷哼一声:“五姐平时最是用功了,若七妹妹拿了你的书去,看的时间长了五姐岂不是着急。横竖我以前在杭州也是跟七妹妹一起读书的,七妹妹对我的字也熟悉一些。”
李氏心道不好。
果然玉屏轻笑:“看六妹说的这话,我知道你对我的误解多,我是最大方不过的人了,再者上次学测那些东西我也尽过了关,给七妹学不是正好?”
却没想到玉彤道:“知道五姐的好意,只是不知道学到哪里了?我如今已经读到孟子了。”
玉琪撑不住就笑了,玉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侯府虽然有权有势,可是要开小灶很难,不似玉彤请的西席是一对一的,而且玉彤还有父兄经常考问学问,再加上前世的经验,与考秀才的男子读的书差不多,进度比玉屏她们是快太多了。
陶心湄拉了汪淑儿过来,“玉彤妹妹,没想到你的学问这么大,且瞧淑儿这些天正在做学问,尚且有许多不懂的,只我是个没用的,若是可以,你跟她指教一二。”
一句学问那么大,让玉彤听了有些心里不自在,不过陶心湄跟汪淑儿俩人不过是依附侯府过活,她跟她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且除了在侯府的时间,以后说不准都不会见面。当下玉彤便道:“我也是个半桶水晃荡的人,说什么指教不指教,要来找我顽,随时都奉陪。”
说完竟不再做声,玉琪暗赞说的好,她之所以跟玉彤处的来也是因为玉彤这种脾气,不会一味的附和你,很有自己的性格,颇有些说一不二的样子,却又是个意见一定绝对不甩任何人的人,人却十分正直。
“是啊,陶表姐。七妹才回来,你不得让她多休息啊!”玉琪得意的挽着玉彤的手。
李氏这才放下心来,女儿一向冲动执拗,不是不聪明,就是老是放在一些小地方。你看彤丫头就根本不搭茬,这才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