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嫡女-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白夫人的丈夫是真心疼她,也尊重她,不纳妾,也不沾花惹草,甚至会听从白夫人的意见。可赵凌的丈夫家里家外不知道多少女人,不仅如此,而且对妻子仅仅因为身份才敬着,上次平白无故的就怀疑她。
所以玉彤觉得身份只是个敲门砖,让你能够嫁得一个世俗上的如意郎君,但是真的要过的幸福美满就要自己经营,怎么样才能经营的更好,那就要多接触人,这就是玉彤不反对女儿去外祖母家甚至去白夫人家里的原因。
她们天不亮就等在宫门前面,进去的时候天大亮,信郡王妃牵着孙女,玉彤则跟刚进门的新媳妇一样随侍在身旁,弄的信郡王妃心里熨帖,不管怎么说在外人面前,这个儿媳妇一向很给自己的面子。
“您呐,往这边走。”
“多谢公公了。”玉彤笑着谢道,同时塞了一个荷包给那公公,“劳您带路了,这么早也辛苦您了。”
因着是个年轻的小公公,可能刚调到太皇太后处伺候,所以做事情倍有干劲。但一想起自己的儿子,其实她还是很心疼这些十五六岁的小公公。
拿了赏钱,而且还那么丰厚的赏钱,小公公就更殷勤了,还主动透露了一点:“恂亲王妃也到了。”
有玉琪在,好歹有熟人,玉彤放下心来。
进去后才发现高兴太早了,不仅仅有玉琪在,还有庆王妃也在。她跟庆王妃事实上都没说过几句话,但是上次她在背后出那等龌龊的主意,玉彤现在就等着看她怎么被收拾呢?
没曾想这庆亲王妃倒也跟以往表现出来的那种故作和蔼不一样了,她冽着目光看了玉彤和信郡王妃一眼。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坐在上边连人都看不清楚了,以前她的身边只有皇后一人伺候,现在多了个陈贵妃在此。
“给太皇太后请安,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玉彤和她婆婆一起说道。
皇后还未开口,陈贵妃就在一旁道:“皇祖母,是信王嫂子跟她儿媳妇呢?”
太皇太后这才恍然大悟,她还记得一点:“是不是那位生了三胞胎的。”
“是呢,偏她这样好的福气。”陈贵妃捂嘴直笑。
可看在别人眼里,难免觉得她不懂分寸,毕竟皇后在那里,哪有她开口的份儿。只不过上头的人都不说什么,她们更不好再说什么了。
皇后也笑看着玉彤:“先头她和信王世子的婚事还是我说起的,看来我真是做了一门好亲事。”
玉彤也不怯场:“那臣妇家里倒真是忘记这谢媒礼了,还请娘娘示下,您喜欢些什么?我这感觉就准备去。”
“瞧瞧,这都几个孩子的人了,还这么淘气。”皇后娘娘一眼宠爱的看着玉彤。
太皇太后已经彻底看不清楚下面的人了,但耳朵还是好的,她听见下边的女生说话清脆又不拖泥带水,倒是分外好听。
这么悦耳的声音太皇太后也听的舒服,她也要多跟玉彤说话。
“快来前面我仔细看看。”
玉彤看了婆婆一眼,这才规行矩步的上前去,她倒不在意那些嫉妒的眼光,要是处处怕别人嫉妒自己,那她就不要活了。
隔的近了,太皇太后才朦胧看清楚,“是个美人啊。今天带了孩子过来了吗?”
玉彤笑道:“带了我的丫头过来给您请安。”说完又对福姐儿道:“快来跟老祖宗说话。”
福姐儿这才知道黄莺所说她娘怎么胆子大了,在太皇太后面前完全不怵,还顺利在这么多宗室媳妇中让太皇太后主动问起她。
想及此,福姐儿稳稳的走向前方,郑重行了礼。
太皇太后很喜欢这个年纪的女孩,“不如把这孩子留在宫里陪我吧?”
就连信郡王妃都觉得这么好的事情,即便自家舍不得,也不应该拒绝,可玉彤更舍不得女儿,她笑道:“老祖宗,您身边这么些个公主陪着,我身边就这么一个女儿,您若是喜欢她,我便常来跟您请安。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又哪里离得开爹娘。”
皇后正准备顺势让太皇太后把福姐儿留下,这样有她在宫里,她还不信张玉彤还敢做什么。
原本以为太皇太后会觉得玉彤不识趣,却没想到太皇太后哈哈大笑:“你说的是,我们宫里小四跟小五惯会逗我开心,你却只有一个女儿陪着,看来还是老婆子我比你好。”
“瞧您说的,萤烛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我是羡慕您都羡慕不及,您现在是五世同堂的人了,这天下能五世同堂又这么和睦,可不就只此一家吗?”玉彤立马奉承着。
这话逗的太皇太后又是一笑,玉彤趁此机会识趣的下去和自己婆婆站在一起,信郡王妃心里也抹了一把汗,要是她在太皇太后那里说不定孙女儿就进宫了。
对于别人来说进宫可能好,可福姐儿本来就是王女,在家里多自在,进了宫矮人一头,进宫是受苦,不是享福啊。gd1806102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狡兔死、走狗烹
(全本小说网,HTTPS://。)
本来这事太皇太后都发话了; 众人也无须再提,可庆王妃憋着火啊; 自己儿子没有媳妇也就算了; 偏偏那子孙根有了毛病; 这么多妾一个大肚子的都没有; 反正庆王的爵位也传不到下边去了; 她也不想便宜别人; 索性就肆无忌惮起来。
“信郡王世子妃可真是能言善道,太皇太后不过是要个人进宫,你也千推万阻的,也不知道你这么目无尊长,是谁教的?”
皇后横了这个姐姐一眼; 这么多年光长年纪,没长脑子。太皇太后这样的寿宴,谁都是说好话,这么没头没脑的来一句; 这是想干什么。
果然,她见张玉彤瞬间眼眶泛红,但眼泪没有掉下来; 声音既脆又饱含委屈:“庆王婶婶;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心慈; 我们都是打心眼里尊敬她老人家; 现在太皇太后都发话了; 怎么您还不满呢?”说完又上前一步:“老祖宗; 您疼我们小辈我们是知道的,今天寿宴您快让庆王婶子不要戾气太重了。”
信郡王妃也上前替儿媳妇说话,她也是暗恨方才庆王妃暗指她不会教儿媳,于是又行一礼:“是啊,既是寿宴,庆王妃合该高兴点才是。再怎么也不要把气撒在别人身上才好。”
太皇太后人老成精,又愈发顺着自己的性子来,她的寿宴原本开开心心的,还有小辈陪着说话。而且信王府也是宗室重臣,不是一般的人家,这信郡王的世子妃也是个爽利人,直来直去的,比宫里人那些委婉曲折的说话方式完全不一样,只觉得跟她说几句,人也痛快许多了。
再说那庆王妃,年纪不小,声音沙哑,听的让人心烦,而且正如同那信郡王世子妃所说戾气重的很,在这样的场合排揎她的不满,也不知道是谁给的她的胆子。
“庆王家的,听你这话茬是觉得我老婆子是个夺人儿女的人?”
太皇太后的声音一向都是慈爱的,猛然一提高音调,让庆王妃吓的连忙跪下,“臣妇不是那个意思。”
“行了,上次皇上就让人去申斥过你,我还以为你会改过自新,现在看起来你还没改。那你就在家待着吧。”
太皇太后这话一发,众命妇面面相觑,以后这庆王妃就直接被排除出京城顶级盛宴的圈子了。
不是因为信郡王府,而是因为她不识时务,在今天这样的寿宴上说了不合时宜的话。但张玉彤呢?皇后再次看向她,还好没让她进宫,如果她当时进了先皇的后宫,说不定就没太子什么事了。
胆大心细、虎狼之口都尚且能够自保。
陈贵妃见状暗恨庆王妃不识趣,她不如皇后的是,每次转风向都特别快,说她是势利小人也不为过。你比她强,她跟你□□板都行,你落魄了她绝对会踩你一脚。
“庆王家的,老祖宗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庆王妃脸涨的通红,被小宫女“请”了出去。
福姐儿见状抓紧了母亲的袖子,她这才相信了母亲的话,有她在她不用怕,她以后也要像母亲这样强大。
太皇太后在宫中接受参拜后,命妇们又去了清辉阁听戏,信郡王妃出来就跟玉彤道:“你这孩子今天做的好。”
以前,信郡王妃刚进门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她们家的王爵,她只能在家装病,禁止探病,连赵群都是在庄上生的,好容易赵群长大了,她才能出门子,谁都只能看到她现在身为王妃的荣光,却忘记了她为了保持信郡王府的地位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现在儿媳妇比她做的好,在太皇太后那里全身而退,实在是太难得。
玉彤笑道:“多谢母妃夸奖。”
她不太放在心上,因为她了解,越是上位者越想表现出慈爱宽容的样子,就是她去庄子的时候也格外宽容庄子上的人。
人都需要名声,只有要争夺的人才会龇牙咧嘴露出可怖之色,但凡已经登峰造极的人都是云淡风轻。
清辉阁听完戏,命妇们再去交泰殿庆贺,这个时候男女宾仍旧分开,所以今天信郡王和赵群因为初哥儿和三胞胎是很出了一把风头。
尤其是三胞胎,人长的白白净净,又机灵,三人早就被娘家教导要乖,跟着初哥儿的后面,那是跟平时在家的淘小子完全不一样。就连圣上见了也颇觉得可爱,还召他们到前面问话,和初哥儿关系好的宗室子弟也一个个过来看他们。
最小的季哥儿跟菽哥儿说悄悄话:“三哥,我觉得大家看我们就跟看笼子里的老虎一样。”
菽哥儿拍拍弟弟的脑袋:“我也觉得。”
前面信郡王旁边跟着初哥儿和仲哥儿,赵群就带着菽哥儿和季哥儿,他平时脾气好,也不似玉彤脾气急躁,他们太淘气的时候玉彤甚至会上手打,现在看两个儿子说悄悄话,他清咳一声:“菽哥儿、季哥儿,好好走路。”
俩人小人缩缩脖子,这二人一模一样的长相,一模一样的衣裳,看的让人忍俊不禁。
太子赵佑宁也亲自过来找初哥儿说话,他年纪虽小,但是说话妥帖,不一会儿就把三胞胎收服了。
“太子叔叔,真的有会说话的鸟儿吗?”最机灵的菽哥儿听了就心动。
赵佑宁笑道:“怎么没有,那叫画眉鸟。等你进宫读书的时候我再送给你们。”
季哥儿兴奋的双脸通红:“我要和小鸟一起说话一起唱歌。”
“都好。”
庆王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王妃犯了口舌,还羡慕的跟信郡王道:“别的我不眼馋你,但你孙子能分个我就好了。”
信郡王大笑:“得了吧,这几个我还养得起,多来几个都行。”
恂亲王的儿子未封世子,仅仅只是封了个镇国将军,他跟赵群关系一向很好,二人又是连襟,虽是叔侄关系,但常常以兄弟相称。
他也带着儿子过来的,这次回来皇上又亲自给赵晟的儿子取了名字,抛掉了以前的名字,叫赵佑棠。
“良材,好小子,这几年没见,你这都儿女成群了。”他和玉琪在辽阳也生了二子一女,不过女儿年仅三岁就夭折了。
“这是佑棠吧,去那边找我们世初去玩吧。”
赵佑棠跟初哥儿还未见过面,不过二人的母亲是堂姐妹,父亲关系也不错,他也随他父亲是个没什么架子的人,很快就玩到一起了。
再说玉彤这边吃饭吃的也辛苦,宫里的菜都是摆出来好看,其实都是半热不冷的。吃完饭就准备要回去了,自然要候着,不能冒失。等了大半天玉彤才上马车,福姐儿上了马车就打起了瞌睡,玉彤也小眯了一会儿才到家。
**
而庆王妃却在家里默默的一个人吃饭,她身边的嬷嬷担心道:“好主子,前儿个您不是还要忍的吗?怎么今儿就……王爷回来了,可怎么办哟?”
庆王妃现在才后知后觉道:“我就是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口不择言了。铎儿不能生了,这庆王府以后也不是我们的了,我就觉着……”
这老嬷嬷最是忠心,主仆二人一起多年,她拍拍大腿:“王妃啊,世子就是不能生又如何,在宗室随意寻个死了爹娘的出继不就成了。这有什么,这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您看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过的多滋润,未必先皇是她老人家的儿子不成?”
庆王妃也是一时之气,现在清醒了,又道:“那我要怎么选?不是还要经过宗人府?”
完蛋了,她今天图一时嘴快,怎么就把宗人府的左宗正的家里人全部得罪了。
那嬷嬷在一旁看的清楚:“王妃,这都是马四儿那小子在一旁挑唆的,我看您可不能放过他。”
都是活了不少岁数的人,谁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