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媳妇穿成婆-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是赶上什么台风来袭吧。
躲在廊下躲雨,顺道看谷子的赵清茹心底不由地咯噔了一下。不过瞧着门外的风并不算太大,赵清茹又暗暗宽慰自己,应该不会那么倒霉。
晒谷场当初在建造时,设计还是蛮科学的,微微倾斜有些坡度,还专门设计了引水沟用来引导走多余的雨水。所以盖上防雨布的那几十个大竹筐,短时间里倒也不用担心里面的谷子会被淋到雨水。可时间久了,就难保水汽不会进去。一旦谷子淋了雨,在短时间里就很容易因为里面集聚大量散发不出去的热量而出现霉变。
这也是双抢期间,为何最怕老天爷不高兴下雨。短时间的雷阵雨还好,若是运气背赶上连着几天下大雨,一个不小心,让稻谷淋了雨,只怕之后大半年时间里,想不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都不行。
正当赵清茹在那里走着神,盘算着是不是悄悄地将这些稻谷暂且都挪进她那个秘密仓库,免得淋了雨发霉,就看到三桃的亲爹桃叔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来。
“爹,你可终于来了。”三桃见了自家亲爹,很是高兴。
“嗯。桃儿,清汝丫头,赶紧回去吃饭。”三桃爹桃叔跟徐婶子虽说都姓徐,但两家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平日里更没什么往来。最主要的性子继而不同。若非如此,赵清茹也不敢跟三桃走得比较近。
“桃叔,那我跟三桃先回去了。晚上八点,我哥会过来换您。”
“嗯。”三桃爹点了下头,顺手拉过了之前三桃坐过的小板凳,从腰际接下了旱烟袋。照看谷子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偏偏又不得不看护着点。
若是不下雨,晒谷场上白天就让几个半大的孩子看一下,防着麻雀之类的鸟儿啄食稻谷。到了晚上,则以户为单位,几家人一组轮流值夜,主要防老鼠跟田鼠偷稻谷。当然还得防着半夜下雨。
原本下雨天可以轻松一些。只不过几年前的一个雨夜里,晒谷场里遭了贼,损失了百来斤稻谷。距离最近的知青点成为第一个怀疑目标。
那时知青跟沈家洼村村民之间小摩擦不断,争执可谓一触即发。那次丢粮,一下子就成为了导火索。
闹腾了几天,知青所住的仓库里里外外都被翻了个遍,也没翻出那莫名丢失的稻谷。最后这个窟窿洞只有当天负责看管稻谷的那家人来赔偿。害得那家人勒紧了裤腰带,整整吃了一整年的加了野菜的米汤水。就连双抢时期以及过年那几天,本该改善伙食的日子,也仅仅只是比平日稍稍多见几粒米的菜粥。
左邻右舍不是不想贴补一二,一来家家户户都不容易,二者好不容易从自家牙齿缝里省出点口粮,那家当家人那脾气着实太硬,死活不愿意接受邻里的好意。结果,那家本就早产瘦弱的小女儿,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一不小心夭折了。小丫头的亲娘也因为受不了这个刺激发了疯……那家当家人,自此后将所有的仇恨都算在了村里的知青身上。
饶是村里评价还算不错的赵清山,在那位脾(脑)气(子)硬(有)实(病)的大叔面前,也尽可能绕着走。更何况其他知青。
村里也因为这事,连着几年轮到守夜看护稻谷的人家,值夜时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生怕那个该死的偷粮贼,再次光顾。
“哥,你说,今晚上那个一直没抓到的偷粮贼,会不会再出现?”回到家的赵清茹,一边慢悠悠地吃着饭,一边看着屋外朦胧的灯光下,依旧不见转小,还是非常密集的雨丝,开口道。
“不能吧。”已经快速解决完晚餐,正在检查手电筒以及其他工具的赵清山本能地觉着不大可能。毕竟已经连着好几年没出现晾晒的谷子被偷的情况了。可转念一想,赵清山又提高了警惕。
毕竟今晚的雨着实不小,即便村里特意拉了电线,在晒谷场四周装了四盏路灯。可也架不住晒谷场面积太大,光靠那四盏路灯那点子昏暗光线,哪里够。这下雨天值夜,总归不比晴天。
“汝儿,你不会是想……”赵清山瞧着自家宝贝妹妹笑盈盈地看着他,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不行,这么做,回头不好解释。”
“哥,你看这天啊。明天弄不好还是下雨。晒谷场那边虽然地势高,可难保那防雨布不会漏水。若是谷子淋了雨发霉了,责任还不是我们兄妹俩还有三桃家的。”
“话虽这么说……”
“只不过把谷子提前搬进空仓库里而已。大不了明天再搬出来呗……走啦,哥~说不准,今天还能抓到只大老鼠都没准咧。”赵清茹拽拉着自家大哥。
“等等,雨披,还没穿雨披呢。”
之前跟桃叔约定的交班时间是晚上八点。赵清茹兄妹俩再次赶到晒谷场这边时,桃叔正在昏暗的灯光下,跟自家大儿子一边说着话,一边用藤条编织滕竹凳。其实整个沈家洼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藤条编织这类滕竹制品,若论手艺,桃叔在村子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只可惜,这类做工并不差,甚至还很精致的藤竹制品,多数时候是自产自销。即便偶尔供销社有收购这类东西,价钱也并不高。
“徐大叔,大杨。”赵清山主动跟桃叔父子俩打招呼,赵清茹也跟着叫了人。
“桃叔,你编的这个凳子真好看。桃叔您能帮我编个不?”之前,收玉米时,赵清茹就看上了三桃背的那个小竹篓,量身定做轻巧精致不说,头顶上还有个小小的遮阳帘。其实类似的款式设计,几千年前便出现了。但从三桃背的这个小竹篓里,赵清茹看到了一位朴实的农村老爹对自家女儿淳朴的父爱。
从桃叔这个平日里话不多的庄稼汉子身上,赵清茹看到了自家在生活上几近小白的马大哈亲爹,还有跟老顽童般的养父。真的好想他们……
“清汝丫头想要个啥?竹背篓?”桃叔还记得自家闺女三桃曾跟他提过,赵清茹之前一起掰玉米时,还曾夸赞三桃背上的那个小竹篓好来着。
“我想要个斜挎包,样子就像平时用的那种军挎包那样的。”
“行。容我想想怎么编。”桃叔想了想,觉着并不难,虽说在此之前没试过,但藤条编织基本原理差不多,也就是细节处理上略有不同。
“谢谢桃叔。”对即将收到的斜挎包很是期待的赵清茹显得很高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有点儿看呆了一旁的三桃的大哥徐大杨。
“老大,走了。”
“哎。”徐大杨赶紧应道,抓起了自家亲爹桃叔才编织了一大半的竹板凳,追上了自家亲爹的步伐。
“哥,干活了。”目送桃叔父子俩离去的赵清茹一回头,便瞧见自家大哥愣愣的瞧着她,也不知在想什么,便悄悄地挪到了赵清山身边,对着赵清山的耳朵,突然提高了音量。
回过神来的赵清山生生被吓了一大跳。
“想什么呢,哥。”
“汝儿,以后你还是少笑几次比较好。”
“……”赵清茹不客气地伸出脚,正想狠狠碾压一下,谁曾想赵清山灵敏地将脚一缩,险险地躲开了。
“不是说干活嘛。赶紧,赶紧的!”赵清山难得溜得飞快。
虽然这次的大雨来得急,可以说提前没啥准备。但类似的突发状况,沈家洼村好歹在此之前已经经历过太多次数了。以至于晾晒在整个晒谷场上的稻谷在收进大竹筐时,虽然七手八脚看着有点乱,还是按着老习惯,堆放成了三大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V026下雨夜抓耗子(下)
(全本小说网,。)
赵清山虽说之前已经知道自家宝贝妹妹的本事,但知道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则是另外一回事。望着面前那满满十几个大竹筐里的稻谷就这么在自己眼前不翼而飞,赵清山想到了儿时跟着姆妈一道去看过的魔术表演。
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怪不得,那几箱子古玩字画不见后,怎么都找不到。若非亲眼所见,说出来只怕都没人相信。
“汝儿,回头你能不能去国外,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都拿回来?”
赵清山,你这是打算让你家妹妹我去当小偷不成?赵清茹白了自家大哥一眼,转身朝着另外一个稻谷堆走去。
赵清茹曾猜测,每次将物品取出或者装入那个秘密仓库会消耗一定的精神力,要不然上回一次性将满满五大木箱的古玩字画都装进秘密仓库后,也不至于脑袋就好像要裂开来一般。
虽说休息一段时间后,便没什么大问题了。可为防万一,赵清茹之后也不敢太过分。所以这一次装稻谷,赵清茹事先便跟自家大哥商量了一下,就装东西那俩堆稻谷收了,留下中间那堆。
好歹,中间那堆稻谷斜对着回廊,回廊上装着一盏路灯。虽说灯光昏暗了一点儿,勉强还是能照看到的。至于另外那两堆……就是不晓得能不能把那老鼠引来。
“好了哥,早点休息吧。”赵清茹笑着跟自家大哥挥手道别,随后身形一闪,人便从赵清山的视线范围里消失不见了。
赵清山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四下环顾了一下四周,见空无一人,这才松了口气,转身朝着回廊走去。早点休息是不大可能,一会儿隔段时间他就得从座位上起来,重新披上雨披,三个稻谷堆巡视一遍。
哪怕已经提前知道两边的稻谷堆里已经空无一物,只要重点看护好中间那个,这演戏也得演全部不是。只希望今晚上的老鼠少来几只。
虽说未来几十年后年轻人,熬夜的十之八九,可在娱乐节目超级匮乏的七七年,上至八十老头老太,下至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尤其在农村,基本天黑差不多就准备洗洗睡了。赵清山倒是挺想坚持坚持,结果口渴喝了自家宝贝妹妹给准备的水后,俩眼皮就不怎么听使唤了。没过多久,便睡得跟死猪似的。
这才对嘛,若是不睡着,那些个魑魅魍魉怎么跳出来。
这一夜,出奇的精彩,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四路人马,其中有两路人直奔东边那堆稻谷,一路人去了西边,剩下一路选择了中间,也是唯一一个最终得手的。好玩的是,东边那两路人,竟然还碰上了,就这么前后脚相遇了。
当时两方人瞧见对方第一反应便是比瞪眼睛,瞧瞧谁的眼睛瞪得比较大。之后转眼就非常默契地达成了“协议”,一起齐心协力地将遮雨布给掀开了。只不过当他们齐刷刷地看到面前十几个空无一物的大竹筐时,整个人都吓呆了。
当然,这一切都让安装在暗处的红外线摄影装置,赵清茹等自家大哥睡了后,暗搓搓装上的,给拍了个清清楚楚。真真好玩。
至于直奔西边那堆稻谷的那人,就明显阴损太多了。感觉不为偷稻谷,更像是为了出口恶气,拿着剪子把那覆盖在竹筐上的防雨布戳了不少洞。这是想让那堆稻谷都淋上雨,让稻谷发霉呐。
可惜,那位‘恶毒的妇人’做梦都没想到防雨布下,根本就没有一粒稻谷。
说起来也听不容易的,深更半夜悄悄地爬起来干坏事。也不怕天黑路滑,摔着。赵清茹躲在自家秘密仓库里,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看着戏,顺道吐槽。结果还没等她感慨完,就看到本本画面里,那位“恶毒的妇人”脚下一滑,就“吧唧”一下,捡了个金元宝。
看吧,摔着了吧。╮╭
要说最绝的当属第四路,也就是最后一路人马。在赵清茹看来,绝对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下手的时机选择了人一天中最困的那个时间段:早上四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即便在早起的农村,基本也没什么人影子。加上太阳尚未升起,天色正暗。最主要的一天,下雨天,大家普通起的就比平日要晚一些。甚至可以说,雨雪天气,在农村是难得的休息放假日。
最最主要的一点,这恬妞婶一家,在沈家洼村是出了名的喜欢占人便宜。赵清茹甚至有理由相信,那年这家人也是这么动作娴熟地乘着夜色,冒着大雨暗搓搓地搬走了上百斤稻谷。
赵清茹等到恬妞婶一家背着稻谷,匆匆离开了晒谷场,这才将开了一夜的录像给关闭了,当然,在关闭前,赵清茹并没有忘记选取几个特写的镜头,截取下来后,连上激光打印机,制成(伪)黑白照片。
证据什么的,不管回头用不用的上,总归得提前准备好,不是么?
准备好一切后,赵清茹重新穿上了雨披,随后将三个摄像头给拆了,将东西两堆稻谷重新放了回去。东边的稻谷堆,赵清茹少放了两百斤谷子,至于西边,除了最外面的那个大竹筐上没有额外加盖一层防雨布外,另外十几个都多套了一层。
既然敢做,当然得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