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田园食香 >

第277章

田园食香-第277章

小说: 田园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也不能让我听啊!”杜安康道,“做什么,我帮你打下手。”

    杜玉娘递给他一个盆,道:“捡几个馒头和豆包,我再炖个酸菜,蒸两碗鸡蛋羹,也就差不多了。”

    “好嘞。”

    杜玉娘捞出一大颗酸菜来,先是简单的冲洗一下,然后切片,切丝。将切好的酸菜在温水里稍稍浸泡一会儿,捞出来攥干。

    杜安康把馒头和豆包放进笼屉里,又去切小咸菜。

    家里的八宝咸菜,泡菜都是不能断的。今年秋天杜玉娘又做了一些酱豆,里头放了不少菜干,吃起来也是非常下饭的。

    杜玉娘炸锅,放五花肉炒熟,下酸菜,微炒几下后,添了几勺骨汤进去炖着。等汤开上来以后,改小火,放入一些冻豆腐,粉丝,再加适量的盐,这酸菜也就基本算做完了。

    农家人做炖酸菜,是舍不得搁太多油的,更别提放骨汤了。杜家的大骨头高汤常年不断,所以也算有这个便利条件。

    她又开始打鸡蛋,准备做蛋羹。这可是两个孩子的最爱,都吃习惯了,李氏的牙口不好,吃这个也没错。杜玉娘雷打不动的每天早上都做几碗,从来没有落下过。

    杜安康还打趣她,“你也不怕他们吃吐了!”

    杜玉娘飞快的瞪了他一眼,“这可是好东西,还能吃吐了?”普通乡下人家想天天吃,还吃不上呢!

    鸡蛋羹蒸好,杜玉娘又切了一盘腊肠,早饭也就算做完了。

    这个时候,杜家人已经陆续起身了。

    杜河清和刘氏的眼底都是青的,瞧着就是没休息好。

    李氏倒是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气色瞧着也不如以前了。

    杜玉娘心里没底,这是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了吗?

    一家人匆匆的吃了早饭。

    等邱大成和邱彩蝶到了以后,刘氏就把孩子交给了邱彩蝶带着,夫妻二人把杜玉娘叫到了上房,特意跟杜玉娘说了昨天晚上他们商量的事。

    跟杨峥义父见面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初三。

    “日子是急了点,但是他义父年前事忙,根本抽不开身来。听说过了初三,人家又要走了,所以这方面,咱们就迁就他们一些吧!”

    杜玉娘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娘,是不是还有什么事儿啊!我怎么瞧着你和我爹都是心事重重的呢!”

    刘氏就叹了一口气,“说来说去,不都是他义父的身份闹的吗?”

    杜玉娘皱眉,难道说他们已经知道杨大哥的义父是镇北侯了?应该不能吧!杨大哥之前一直说,怕他们接受不了,这事儿要瞒着的!

    “人家是当官的,你说,我跟你爹能不多考虑几分嘛!”刘氏说到这里,突然拍了大腿一下,腾地一下从炕上站了起来,把杜氏父女俩看得一愣一愣的。

    “咋,咋滴啦?”

    “哎哟,你说咱俩这脑子啊!咋就没问问,他义父是啥官呢?”

    杜河清只道:“问那些个有啥用,咱们也不指望沾人家的光,只要他别挑玉娘的不是,我就阿弥陀佛了。”

    “再怎么样,也得问问啊!”

    “行了行了,有机会问的,等初三见了面,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你现在一惊一乍的,也没有用。”

    刘氏有些无奈的坐了回去,脸上带着几分忧郁之色。

    杜玉娘就笑着道:“爹,娘,你们也不要太担心了!不管怎么样,不管他是谁,只要他给你们难堪,这个亲事我是不会同意。你们是我最亲的人,我不能为了自己,舍弃了你们,辜负了你们。”

    这种错误,她前世已经犯过一次了,这一次,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夫妻两相视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女儿的决心。

    这孩子,他们是怕她吃苦啊!当爹娘的,自然是盼着她好的。只要她过得好了,就算他们受些委屈,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四百九十二章 年礼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杜河清虽然很高兴女儿能把他们放在心里,但是这是一门好姻缘,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女儿为了他们,就放弃这门亲事。(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杨峥对闺女的心思,他看得再明白不过了!她现在嫁过去就当家,又没有老人跟着一块儿过日子,搅和,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

    “玉娘啊,你放心吧,我和你娘又不是小孩子,咱们虽然是普通人家,但是该有的骨气还是有的。”杜河清只道:“要是他看不上咱们,我跟你娘肯定不会受着,甩袖子就走好不好?”

    杜玉娘忍不住笑出声来,没想到爹的心态还挺不错的。

    说白了,有杨大哥在,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对方要是真的挑鼻子挑眼儿的,杨大哥也根本不可能干看着。

    这颗心,多少是放下来一些了。

    日子过得飞快,杨峥往杜家跑得更勤快了。

    刘老汉和闵氏也来过几回,一来是看小外孙六子,二来也是关心杜玉娘的婚事。

    刘老汉还递给杜玉娘两张图纸,上头是他准备给杜玉娘打的东西。刘老汉的手艺,那是非常不错的,十里八村都很有名,而且他给杜玉娘准备的木料也是不错的。

    杜玉娘不好意思收,刘老汉要给她打箱笼,还要打大衣柜,这些东西都造价不菲,她就这么收下了,总觉得有点过分。

    “你姥爷给你的,你就拿着!咱们家可就你这么一个闺女,你出嫁,我们还能看着?”刘家最缺啥?缺闺女啊!

    刘老汉有六个儿子,就刘氏这么一个闺女,好不容易儿子们都成了亲,生的又都是孙子,一个孙女都没有!

    没有孙女,可不就把这份疼爱都给外孙女了!

    “就是,这些东西啊,我早都想好了!”刘老汉笑眯眯地道:“我还要给玉娘打一个摇车,将来她有了孩子,直接就放到这个摇车里面,省不少事啊!”

    好好的,怎么就提到孩子上头了。杜玉娘脸色暴红,哪里还能坐得住?也顾不得礼数的问题了,逃似的离开了上房。

    几个长辈自然知道她是害羞了,都是善意的笑了笑。

    闵氏私下里不由得跟刘氏感叹,“这日子过得也是太快了!你说说,我生你的时候的事,我记得一清二楚,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似的!这一转眼,玉娘都要嫁人了。”闵氏拢了拢头发,感慨地道:“人这一辈子,实在过得太快了。”

    谁说不是呢!

    刘氏自己也是挺感叹的,那么大点个小人,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她这心里,也是空落落的。闺女大了总得嫁人啊,留在家里像什么样子。

    闵氏问起如锦的事情:“看着不像是有毛病的样子,怎么就是不说话呢!”她来了几次了,那孩子连屋都不出,就算是见了面,招呼也不打一个,瞧着倒不像是装的。

    刘氏叹了一口气,道:“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跟我们家有缘分。老太太也没有闺女,玉娘把她捡回来了,总不再把人扔出去吧!?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儿!”

    刘氏了解自己的亲娘,老太太可不是那种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她从来都不参合自己家的事,更不会对自己婆家的事儿指手画脚!

    老太太问这么一句,也绝对是有感而发罢了。

    闵氏只道:“也算是结个善缘吧!”

    到了下晌,老两口赶车离开了桃溪镇,刘氏望着牛车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能回神。

    到了晚上,刘氏不由得跟杜河清感慨了几句,“瞧我爹的身子,倒是硬朗,就是觉得这几年我娘老得有些厉害。”

    女人本来就不比男人,一旦老起来,速度快着呢!

    不过杜河清可不敢说这话,只好当作没听见,不接这个话茬。他实在不好发表意见啊!实话实说吧,怕自家媳妇吃心,往自己身上联想;说假话吧,他又不会那些虚头巴脑的事。

    干脆装成睡着了。

    刘氏问了半天,杜河清一句话都没回应她。她转头再一看,却见自家男人已经睡着了,还打着鼾。

    估计是累坏了!

    这几天为了玉娘的亲事,根本没有休息好,白天店里那么忙,也真是难为他了。

    刘氏不再说话了,转头给六子掖了掖被子,吹灯休息。

    黑暗中,杜河清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慢慢的便真的睡了过去。

    转眼日子就进入了腊月里,吃完腊八粥以后,天气越来越冷,雪越下越大,离过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杜家也开始张罗过年的事情了。

    肯定是要回老家过年的,年货要买起来,还要提前回去把老宅收拾收拾。虽说之前房子一直交待村里的邻居帮忙看着,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人住,屋里肯定挺冷的。要先把院里院外的雪清理掉,再把几个屋子里的炕都烧起来,连烧几天,才能有所缓解。

    这是大事。

    杜河清想了想,干脆决定自己先回去,把里外都收拾妥了再回来。

    “能行吗?你一个人,要收拾多久才能收拾完啊?”刘氏左右为难,觉得这样两边跑实在是太受罪了。

    就在这时候,杨峥和胡咸却是主动找上门来了。

    两个人一听说杜家的事儿,当下决定跟着杜河清一起回去。

    “叔,先把房子收拾出来再说。”杨峥只道:“我们哥俩在外面飘惯了,在哪儿都是过年!实在不行,要是叔放心,我们俩回去一趟,替你把这活干了。”

    杜河清想都不敢想,“这咋合适呢!”杨峥也就算了,那是他半个儿子,如今又是自立门户了,就是跟他们一起过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是个开通的人,什么规矩,礼数啊,都不是看得很重。

    但是胡咸不一样啊!他可是有亲人在身边的,不是有一个姐姐吗?

    “我父母都不在了,姐姐再亲,成家以后那也是外姓人不是?”胡咸只道:“我姐夫一家倒是不拿我当外人,总让我过去一起过年。可是我在外头闯荡习惯了,哪里待得住?倒不如跟兄弟们一起过年,更快活些。”

    杜河清也理解,他们江湖人,就应该有这样的习气,要不然还叫啥江湖?

    “叔,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办吧。咱们先回去一趟,简单收拾收拾,您把活交待下来,我们就干了。”杨峥道:“我们都年轻,没事的。”

    杜河清也是实在没办法,左右一想,姑爷这是想孝顺他呢,也没啥不好的,就应了。

    刘氏嘴上说他实在过头了,但是心里也是乐开了花,觉得自己像白捡了个儿子似的。

    当天下晌,杨峥就雇了车,带上胡咸,拉上杜河清,往杏花沟赶。

    晚上三个人就在那儿住下了,一连收拾了好几天,杜河清自己一个人回到了镇上,杨峥和胡咸则是在杏花沟住下了。

    “家里情况咋样?”李氏迫不及待的问上了,“房子被压坏没?屋子里是不是阴冷阴冷的。”

    杜河清喝了几口热茶,才开口:“院子里的雪倒是不少,房顶还行!大栓帮着清了几回,总算没负了我的嘱托。”

    大栓就是帮杜家看家的那个人。

    今年雪大,每下一场雪,都要扫房子,不然的话容易把房子压坏了。

    杜家的房子不少,大栓跟他爹,他兄弟,把杜家房子上的雪都扫了,场场没落。给他们减轻了不少工作。

    “那孩子有心了,回去备份礼,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杜河清点了点头,“院子里的雪好清,就是屋子好久没人住了,哪哪都是灰。”收拾那些灰,可把他难为坏了!但是杨峥却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大活小活都能干,看不出一点生手的样子。

    后来一想到他的身世,想到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也就明白他为啥这么能干了,不免又多了几分心疼。

    “这火炕啊,不断火地烧了四五天,总算是让屋子里有了热乎气。家里也没啥别的活了,就剩下烧炕了,杨峥就让我先回来了。”

    李氏点了点头,不由得道:“是个知道疼人的。”

    眼看着就要到小年了,各家各户的节礼也该备起来。

    杜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往年跟田家倒是走动,可是田氏的真实身份一经暴出,田家也是没有必要走的了。

    “秦大夫那里是一定要去的,算两份。”蒋寒星今年可是帮了他们一个大忙啊,要是没有他,杜家只怕要遭受牢狱之灾了,所以蒋寒星这边,得单独备一份礼。

    杜河清点头,“钱老板那里,我是不是跟玉娘再商量商量?”

    原本钱老板跟他们走得挺近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两家人还真的像是亲戚一样走动了起来。但是后来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