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

第90章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第90章

小说: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观音可没有时间哭,她还要安排人进行城市建设,安置所有人呢。

    如今,队伍中再没有了奴隶,除了原本跟着郑观音从京城逃出来的贵族们,其他人都是平民。不管是汉人、回纥人、突厥人、高句丽人……郑观音统一给他们一个名字:华夏人!

    先圈定了暂住区,郑观音拿出了城市规划的图纸,让钟离博带着一众人进行城市建设;让曹成计带着一批人进行农业种植,种子有从大唐带来的稻谷、小麦、黍米的种子,也有郑观音拿出来的土豆,工具让懂得木匠活儿的人现做,图纸也是郑观音提供的,比如今大唐的工具先进了许多倍,种类也多了许多。

    三年过去了,李承道也长大了不少,这个年纪该做事了。郑观音将从大明朝时带来的造船图纸交给李承道,让他负责造船事宜。这些船可不是渡白令海峡时那些粗制滥造的船,这些船可是说是古代造船技术最巅峰的成果,能够长时间在海中航行的。郑观音等着这些船造好以后就派船队返回大唐,带更多的大唐人来美洲生活。美洲的人还是太少了啊。

    当然,组建船队必然少不了海军。郑观音从李瑗的手下中提拔了一个叫做尹振海的人为海军统领,授权他建立海军。这尹振海从小在海边长大,不但水性好,对大海也有很大程度的了解。

    所有人都热火朝天地工作着,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一个城市的雏形初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开荒的田地中,片片绿色连绵起伏,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惊动了山中所住的印第安人。他们在众人到达时就在暗中观察新来的人了。发现这些人跟他们长得没有什么不同后,印第安人们都略微放了心,不再那么害怕。他们好奇地看着众人造房子、耕田种地……他们非常羡慕众人身上的衣服、手中的工具与武器……城市和农田的出现让他们又吃惊又羡慕,这样的房子,他们也想要住,这样的庄稼,他们也想要种出来……

    “你说山上的土著主动跟我们接触?”郑观音惊讶地问钟离博,她以为印第安人对外来者防心慎重,不会轻易与他们接触呢。像西方人来到新大陆的时候,印第安人对他们可不友善,也不轻易与他们接触。

    钟离博道:“是,他们看到我们建造的房子和农田中庄稼的长势,想要跟我们学习如何造房子如何种庄稼。”

    郑观音更惊讶:“你们交流没有困难?”

    “还是有的。”钟离博道,“不过他们是殷商后裔,说的话与我们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再加上用双手比划,便也弄清楚了他们的意思。”

    是了,部分印第安人也是从华夏地界过去的,几千年的时间,文字发展天翻地覆,但语言的改变是缓慢的。

    “印第安土著并非全部都是殷商后裔。”郑观音道,“他们有许多就是这个大陆土生土长的居民又或者是数万多年前从我们那里来到新大陆的后裔。”

    郑观音想到了玛雅文化,玛雅人也属于印第安人,但不是殷商后裔。

    “把他们带进来,我见见他们。”郑观音吩咐。

    钟离博出去后不久,带了两个印第安人进来。他们的肤色比钟离博等人深一个度,身上裹着兽皮,头顶插着羽毛,与郑观音在应是图像中看到的印第安人并不太相似,只是大致上相同罢了。

    郑观音开口问话,她说得很缓慢,一字一句,两个印第安人凝神听着,先是茫然接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虎!”

    “山!”

    两个印第安人分别指着自己的鼻子发出声音。

    郑观音明白了,“虎”和“山”就是这两个人的名字。

    两个印第安人对于新来者的头领是女人一事,完全没有惊讶,因为现在的印第安人还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子妃的逆袭十

    连说带比,郑观音与印第安人的交流还是比较成功的。(全本小说网,https://。)对于印第安人想学住房和耕种技术,郑观音大方地同意了。两个印第安人十分高兴地离开了。

    钟离博在两人走后,忍不住笑了:“娘娘这手放长线掉大鱼做得好。”

    郑观音也笑了:“不给他们一些甜头,他们怎么会得陇望蜀呢?只要他们想要的更多,就不得不跟我们多接触,最后汇入我们之中,成为我们的人。”

    钟离博竖起一根大拇指:“娘娘深谋远虑,高,实在是高!”

    印第安人感谢郑观音的慷慨,给他们送来回礼,除了他们自己猎的野兽外,另一样东西让郑观音很是欢喜。不是别的,乃是玉米。这可是三种高产作物之一。郑观音的储物仓中放了土豆,却没有玉米。她本来想着到了美洲这个玉米的原产地后让人去寻找的,没想到被印第安人主动送上门了。

    郑观音高兴之下又让钟离博给印第安人提供了一批农具,让印第安人对她更加感激。这些印第安人生活简单,性格非常淳朴,很轻易地就落尽了郑观音和钟离博挖的坑中,逐渐走出大山,来到山下生活,再逐渐被山下的平民们影响,逐渐加入他们,成为郑观音治下的领民。

    这也是因为这些人是殷商后裔才这么快被郑观音这群人同化,若是换其他有自己文明传承的印第安人,就不会这么快被同化了。

    两年时间过去了,一个新兴的城市建立了起来。城市的城墙高达十丈,是石头和水泥修建出来的,非常结实。城内的各大干道和街道都是水泥铺路,平坦又结实,街道两旁栽种了花草,再退后几步路便是修建的房屋与店铺,当然,这许多店铺都是空的,没有住人进去,更不用说开门了。实在是如今城里的人还少,加上主动加入的印第安人,整个城市的人口不足十万人。

    虽然店铺和房屋中没有住人,但却修建得非常结实非常漂亮,明窗净几,真正的明窗净几,屋子的窗户上安装的都是玻璃。郑观音虽然将水泥和玻璃等物的制造方子卖给了各大世家,但他们生产的东西只能在大唐那边的大陆售卖,管不到新大陆这边,郑观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世家可不会找上她说她不讲信用。

    几个主干道的交汇口就是城市中心,郑观音让人在这里修建了四层的建筑,样式参照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郑观音将这里定为办公大楼,以为处理事务全部在办公大楼进行。至于她本人和几个孩子都不住在办公大楼中,而是住在附近的一栋宅子里。

    办公大楼钱是一个面积不小的广场,广场中心修建了喷泉,周围种着花草,安置着座椅,做为城中百姓休闲聚会的场所。干道和街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垃圾桶,并安排了五十岁以上的老爷负责城内的打扫事务,务必保持城市内清洁。

    干道上跑着公共马车,街道上奔驰的是自行车与三轮车,孩子们,不管是华夏人还是印第安人,都背着小书包前往学校上学。李建成的五儿子和六儿子也在上学的学生之中,他们的几个哥哥都被郑观音派了工作。其中李承德接替了李承道造船的工作,李承道则被郑观音带在身边教导培养,将其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

    这一天,两母子一起前往大盐湖。大盐湖是新大陆最大的盐水湖,含盐量非常高。郑观音在盐湖附近修建了晒盐场,晒出来的盐足够一个大唐帝国使用了。

    “见过娘娘,见过大殿下。”一个侍卫骑着自行车来到两人身边,给两人施礼——为了运送食盐方便,大盐湖和盐城之间也修建了水泥路,自行车跑起来非常顺畅。

    “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竟然专门跑来?”李承道疑惑地问。

    侍卫回道:“回禀大殿下,尹将军平安从大唐返回了。”

    “什么?”李承道和郑观音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半年前尹振海带着他组建的海军,乘坐着新制做好的三艘大海船出海返回大唐了——海图是由郑观音提供的,按照现代的海图绘制出来的,非常详细。靠着这海图,绝对不会走错路——他们是去大唐拐带人口,顺便购买新大陆缺少的东西,像茶树、桑树、蚕、书籍……

    半年过去了,他们终于返回了。

    李承道忙问道:“尹将军他们可安好,路上可有损伤?”

    侍卫来之前知道李承道和郑观音必定会先问一些消息,早就将消息打探好了,回道:“回殿下,尹将军一路上顺风顺水,没有任何损伤,不但带回了许多好东西,还带回了五千多的大唐人。”

    三艘大船每艘能装两千人,尹振海走的时候带了一千人,如今六千人回来,真是满载而归了。

    李承道和郑观音开心,从随从手中接过自行车,一人一辆,骑得飞快,朝盐城方向骑去,侍卫和随从急忙也骑着自行车跟了上去。

    一列很长的队伍逐渐接近盐城。这列队伍自然是尹振海的海军以及他们带回来的大唐百姓。这些年,大唐有李二这个皇帝,也算是安定平和,只不过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奈不住老天爷和他做对啊。

    水灾、旱灾、蝗灾……交替出现,特别是蝗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导致百姓们苦不堪言,为了有口吃的,为了能够活下去,百姓们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这也是尹振海轻易就带回了五千个人回来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尹振海这次回来想要带更多的海船返回大唐,再带更多的百姓前来新大陆。就是不知道造船厂造出了几艘大船。

    背井离乡的人们在海上漂泊了两个月,几乎要绝望了,他们很多人都开始后悔了,如果不是在海上,他们都想转身回大唐了。但现在,看着城外连绵起伏的稻田与麦田,他们的眼睛都在放光!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子妃的逆袭十一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如今的人们都是小农意识,有了土地,他们才觉得有了希望。(全本小说网,https://。)看着这些田地,新来的人的心放下了,只要有田地就好,只要有田地,没有各种灾难,他们就能够养活自己。

    再进入城中,看着整洁的街道、美观的建筑,特别是看到能够自动喷水的温泉,这些人以为来到了仙界。

    “这是神仙来解救我们了吗?”一位年纪大的老头忍不住出声,其他人听后竟然纷纷附和,连看尹振海等人的眼神也改变了。从畏惧改为憧憬,仿佛在看天兵天将一样。

    尹振海心中好笑,出声纠正众人:“这里不是天界,我们也不是天兵天将,我们也是曾经是大唐人。不过我们又以为好主子,带领我们来到这片乐土,开辟了这一块世外桃源。”

    老头儿惊讶:“将军竟然是大唐人?那你们的主子是谁啊?”

    尹振海回道:“我们的主子是高祖时的太子妃娘娘。太子被秦王所杀,太子妃带领我们来到了这里。”

    所有人都啊了一声,前太子被说成叛逆一事天下都知道了,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到了前太子妻子的地盘。看到盐城被修理得这么好,这些人心里不由嘀咕:若是当年太子登基为帝,他们会不会生活就像这城里人一样好呢?会不会就不用背井离乡了呢?

    大唐境内如今流传着一个流言:李二弑兄杀弟上位,得位并不正统,上天对其不满才会降下那些灾祸。原本这些来自大唐的百姓有五分相信,如今就有十分相信了。

    尹振海这是故意黑李二,谁让他曾经在李建成的手下做事呢。

    新来的人自是没有见到郑观音,钟离博派了手下安置他们。每户人家都分了房子和田地,不过这些房子和田地不是白给他们,他们需用十年田地一半的产出换取房子和田地。新来的人高兴不已,有房子住还有田地耕种,谁会不高兴不满意?别说只是要他们脚一半的田地产出,就算交三分之二的产出,他们也愿意。他们可是听给他们登记的官员说了,这里田地的作物非常高产,一亩地能够产出八九百斤的粮食,比他们再家乡种地的产出高出了三四倍啊!有这么高的产出,就算上交一半的粮食也不会再挨饿。

    郑观音召见了尹振海,询问一路上的情况以及大唐的消息。

    尹振海道:“一路上还算顺当,虽然遇到了风暴,但大船牢固,没有受到任何损坏,船上的人安然无恙。”

    郑观音笑,一千年后的技术那绝对是顶呱呱的,经过了郑和下西洋验证的,何况还有她这个外星人做了改进。

    “李二已经登基了,虽然他这个皇帝还算勤勉,但老天爷不给他面子。”说着,尹振海将流言的内容告诉了郑观音和李承道。

    李承道道:“这一定是老天爷给李二降下的惩罚。”

    “别胡说。”郑观音轻斥道,“天灾乃是自然现象,与老天爷无关。而且老天爷算要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