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

第41章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第41章

小说: 深闺毒女:重生嫡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姝乔进了屋直接走到周氏床前,刚要张口说话,看见周氏后背上红白相间的疮疤红肿,间或还有脓血,下了一跳,下意识的后退一步。周氏受伤之后都是李姝雯寸步不离的照看着,李姝乔受伤手脚不便,这才是头一次来看望周氏。周氏趴在榻上费力的抬头看李姝乔,苍白的面容泛起一丝笑容:“乔儿,你能走了?身上还疼不疼?”

    李姝雯默默低着头,并不去看一脸欣慰的周氏和李姝乔,李姝乔早便能走了,只不过会有些疼痛罢了,可她怕留下太多伤疤,硬生生挺到伤完全好了才来看母亲。李姝乔缓步走过去,目光灼灼的看着周氏,跪在榻前,道:“母亲,我知道是谁要害我!”

    周氏一愣,她没想到李姝乔在大难之后跟她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这个,可毕竟是她疼爱了十几年的女儿,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她顺着李姝乔的话问:“是谁?”

    李姝乔的话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定是三房的那个丫头!”

    周氏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皱起眉头,这半年来,事情总是受到重重的阻碍,虽然她一直怀疑是三房的人从中动了手脚,但却没有想过是李殊慈,那个丫头她从小看到大,根本没有什么心计:“你是说这场火是她放的?怎么可能,这丫头行事全凭好恶,从小就没什么心计,我已经暗中调查过,这件事十有**是连氏做的……”

    “母亲!”李姝乔大声喊道:“李殊慈已经不是那个毫无城府的丫头了。从上次绿菊莫名奇妙的失踪之后,我就怀疑是她暗地做了手脚。还有上次流芳文会的事,说不定也是她在捣鬼!这次失火,我敢肯定!即便不是她动的手,也定然和她脱不了关系!”

    李姝雯直愣愣的盯着李姝乔,她知道李姝乔和她一样一直嫉妒李殊慈的嫡女身份。可她的大姐已经不愿再做从前那个柔和纤弱的人了,因为李姝乔的耐心已经被这场大火烧的精光,从马车上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把所受到的伤害都归结于李殊慈,毫不掩饰的憎恨,妒忌,想要毁灭一切强于她的东西。

    李姝乔的身体甚至有些颤抖,她伸出藏在袖中的双手,上面狰狞扭曲的疤痕仍在,她道:“母亲,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女儿受到伤害吗?眼睁睁看着伤害女儿的凶手逍遥法外吗!母亲,你要帮我!要为女儿报仇啊!”

    周氏看着情绪激动的李姝乔,一口气憋在嗓子眼,突然一阵猛烈的咳嗽,剧烈的仿佛都要将肺腑咳出,李姝雯忙上前轻抚着周氏,眼中带着失望和不解,道:“大姐姐,母亲为了救你伤的这么重!你问都不问,是何道理?!母亲的身子时好时坏,御医说母亲这次元气大伤,若不好好调养,很可能会落下病根,若还想着什么报仇,忧思重虑怎么受得了!你怎么不体谅体谅母亲!”

    李姝乔的目光刷的刺向李姝雯,目光尖锐凌厉,在李姝雯修长洁白的上手上停顿一瞬,突然垂下眼眸。再抬头已是一片平静,仿佛又变回了原来那个弱质纤纤的纸美人,她柔声道:“母亲,是我不好。您的身子要紧,雯儿,好好照顾母亲,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看望母亲。”李姝雯看着李姝乔的背影缓步出去,叹了口气,她真是越来越看不明白大姐了。

    李姝乔一路深垂眼眸回到栖云阁,吩咐丫头留在外面,一个人进了屋子,李殊慈缓步走到妆台前,盯着镜子中的自己,想着从陷害姚氏不成,含山毒害李岫失败,到绿菊失踪沈浩身死,她突然发起笑来,阴森森道:“李殊慈!别人都不相信,可我知道是你!一定是你!”

    平儿和环儿在门口隐约听见李姝乔的冷笑声,对望一眼,脸色都不好看。环儿愁眉苦脸的低声道:“大姑娘这段日子就像换了一个人!整日盯着自己的双手双脚上的疤痕,魔怔了一般,白玉膏恨不得涂上十几层。若是手脚的伤疤好不了,大姑娘肯定会疯的!我看着大姑娘的眼神好渗人……巧香姐姐的手到现在还没好……”

    平儿也是一脸忧色,咬着嘴唇道:“平日里大姑娘弱不禁风手不能提的,怎么会去动那滚烫的热水?又怎么会淋到巧香姐姐的双手上?巧香姐姐的一双手那么细腻漂亮,也不知会不会留下伤疤……你说大姑娘她……是不是故意的?”

    环儿连忙挤了挤眼睛,“别瞎说,若是给大姑娘听见了,我们也没有好果子吃!等巧香姐姐回来,我们就不用近身伺候了……”

    眼看翻过这个年,李殊慈就要十四了,正是抽条的年纪,简简单单一根玉簪插在精巧的发髻间,裙袄上秀着粉白的梅瓣,整个人都散发着轻灵的活力。老夫人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说不出的满意,笑道:“这么冷的天,怎么也不捧个手炉。”

    炭盆里噼啪爆了几个火花,李殊慈一进老夫人的屋子,眉眼都如冰雪融化般舒展开来,暖意散发道全身。从身后青鸽的手中接过一个食盒,亲自打开将里面的乳羹送到老夫人面前,笑嘻嘻道:“身上有老夫人给的狐裘大氅,怎么会冷着?”

    老夫人点点头,人老了胃口不比从前,李殊慈每天换着样的给她做吃的带过来,今日这乳羹照样温香不腻,她笑道:“何苦费这些心思?”

    连嬷嬷在一旁笑道:“五姑娘孝顺,老夫人应该开怀才是。近日来一直睡得不好,用些得心的吃食身体也能滋补些。”

    “不过是些吃食,哪里就费许多心力?倒是祖母,这几日睡得不好?”李殊慈忙问道。

    老夫人摆摆手,“没什么,年岁大了,睡得少不奇怪。只是最近频频发梦,有些心焦,不碍事。”

    李殊慈仔细看着老夫人,除了精神不太好,却是看不出别的,想了想道:“祖母还是让祖父请了御医来瞧瞧吧!若是身上有恙,也能及时医治,若是无事,也能图个安心。祖母可是我的主心骨,万万不能大意!”

    老夫人拍拍李殊慈的手,笑道:“好好好,就听你的!”

 第67章 儒王金晟

    魁首之争无疑是选在上京第一伎坊,浮世楼。

    京地五都的出色女伎都在这段时间都聚集于浮世楼,参选五都魁首。近年来已经少有这样热闹的盛事,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内楼一观,内楼是浮世楼专门为贵宾准备的,上面的雅间布置堪称奢靡,李殊慈自然不可能收到浮世楼邀约的名帖,也不能在外楼和所有人挤在一起。思来想去,还是得求助赫连韬,反正两人还一起夜入停尸房看尸体,也不差再一起看看花魁了。

    赫连韬欣然答应,一来,浮世楼不是那等下流腌臜之地,李殊慈更不会无缘无故到青楼去看什么花魁。二来,家里的夜叉妹妹也要跟他一起凑这个热闹,让两个女孩子在一处也相互有个照应,省得他被妹妹绑着不自在,正好让赫连瑜去李家接李殊慈一起。

    李殊慈和木云个头高挑,一身男装打扮,除非是非常熟识之人,否则根本看不出二人的女子身份。而赫连瑜根本就不在意别人是否能认出她来,曾经为了寻找赫连韬,大闹上京青楼的事情,让鸨母们一见这位就不自觉的哆嗦。只是李殊慈也没想到,一起出现的不止有平日和赫连韬来往甚多的六皇子金曜,还有平日并不时常现于人前的四皇子金晟。

    儒王金晟,皇子中排行第四,德妃所出,本朝皇室之中十分出类拔萃的人物,平日煦文帝处理天灾水患民生疾苦之类的事,多委任于四皇子,所以四皇子民声极佳,现在是当朝唯一封王的皇子。李殊慈小心望过去,儒王鼻梁高挺,薄唇轻抿,乌黑深邃的眼眸下,凝着一颗泪痣,稍稍给他的冷淡气质中增添了一丝温润。

    而六皇子金曜还是一如既往的和煦笑容。赫连韬给李殊慈使了个眼色,李殊慈马上扯着木云站到赫连韬和赫连瑜的身后,装作侍从的样子。赫连瑜常入宫中陪太后说话,对几个皇子都十分熟悉,也不介意,压抑着兴奋说道:“这浮世楼果然名不虚传!”

    “儒王怎么会跟你一起来?”趁着别人不注意,李殊慈拉着赫连韬坠在后面,悄声问道。

    赫连韬摊手无奈道:“皇子来这种地方,又不好表明身份,只好接我的名义,我也不知道儒王怎么这么有兴致,跟六皇子一道来了。”

    浮世楼占地广阔,精雕细琢,园内大片的短松站在山石雪色中。有松,有雪,有石,确实有一种流浮于世的诗意,今日的浮世楼所有的花厅四面门窗大敞,虽是冬日,却并不赶到冷,屋内四角燃着上好的银霜炭。花厅的墙壁上画着两幅字,一句是金鼎沸湲潺,华堂静,松风竹雪。一句是云里游龙凤,香雾起,飞月轮边。

    李殊慈喃喃道:“这十成十的诗意,的确叫人舒心惬意。”

    李殊慈跟在众人后面,说的声音极小,自觉只有她自己能听见,没想到儒王不知怎么回头朝她望过来,眼下那枚浅褐色的泪痣,在阳光下尤其显眼,给他沉稳的面色上增添了一分漫不经心,她尚不知作何反应,儒王却已经回转过去,让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露了行迹。

    浮世楼的伎倌们多数小有才名且有良好的教养,更不乏色艺双绝的美丽女子,平时来往的也大多是官宦世族的风流才俊,文人雅士。这些女子才华横溢,温柔美丽,往往更容易成为风流公子们的粉红知己。

    浮世楼为姑娘们准备的暖阁中,满堂女子个个都是着意打扮,锦衣华服,或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或孤身独自一人坐在一旁的,皆是薄纱覆面,并不愿意让人看见相貌。翁小鸢披着件丁香色的棉绸连帽斗篷,怀里抱着个青花五蝠梨形琵琶,端端正正的坐着,杏黄轻声推门从外面进来,收起担忧之色,走到翁小鸢身边,蹲下身为她整理裙裾,低声道:“姑娘,李公子有消息了。”

    翁小鸢一下坐直身子,又缓缓放松问:“怎么说?”

    “说等欢宴结束,会有人来接姑娘,请姑娘放宽心,不用多想。”杏黄看看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她们,小声道:“姑娘,咱们真能相信那位公子?万一……咱们以后可怎么办?”

    翁小鸢沉默不语,她也不知道怎么说,可那位李公子的话足以让她信服,而且她的打算已经被他窥破,她又怎么能不顺从呢?

    赫连韬这样的身份,浮世楼自然提前备好雅间,从雅间的窗子往下看去,正好看见大堂中央搭起的台子。台子四面悬着薄透的雪纱,敞开的花窗能看见内楼之外也已经被人群包裹的严严实实,除了坐在席上的看客,还有站在外围的各色人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堂十分宽敞,至少有瑞仙楼的两个大。

    时辰一到,在浮世楼的雅娘清脆酥软的娇声中,在场众人都安静下来,雅娘一身红裙袅袅婷婷的走到台子中央,看得出来,在场众人不少是为了给她捧场而来,雅娘是出了名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那股成熟妩媚的风情,将在场众人的眼光都吸引过去。

    不得不说,雅娘确实是个能调动气氛的好手,巧笑嫣然的脸庞上,一双狭长美眸对在场的众人释放者欲说还羞的意味。六皇子评价道:“这位雅娘倒是有趣?能在上京如此庞大的关系网中如鱼得水,恐怕是个十分有心计的女人。”

    儒王却并没有为雅娘的妩媚而动容,今日心情似乎也不错,居然少有的开口解释:“你说的不错,雅娘当年初入上京时,才情技艺亦是十分出众,相貌上乘,又喜欢赴宴冶游,是个出名的欢场人物,交往的富家纨绔和官宦子弟不计其数,但交恶的人却从未听说过。雅娘和上京大多数世家都有联系,在场面上十分转得开,只要开口,基本都能得到帮助。”

    没想到儒王对一个青楼女伎的过往都能如数家珍,李殊慈一是愣怔,六皇子却已经习惯了儒王通天晓地只能,点头称是。此时雅娘已经下了台,一位怀抱古琴的女子移步上前坐下,微微屈膝并不说话,伸手摘下面纱,只一笑,便如清风徐来,舒适到人心里去。纤葱般的手指拨动琴弦,泠泠的琴声宛如天上来。

    二楼不少雅间里的人走到门外,伏在栏杆上向下张望,只听一人说道:“这位,名兰微,本是京地华都良家女,家道败落,流落乐籍,她琴艺精湛不说,文才也是极好,尤善七绝。”

    不大一会儿,曲子终了,下面传来一片叫好之声,里面夹着高声的赞叹和拍掌声,李殊慈也凝神细听了,虽说她不善弹琴,但却也听得出这琴声确实是下了苦功夫练过的,赫连韬见她听的认真,在一旁道:“苦工是下过的,真情实意也有,不过缺了点灵气。”

    李殊慈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心中想问:你也懂古琴?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