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娇宠:四爷,求上位-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悠然瞧着里边全是控诉四爷的,还分外有逻辑的总结出了将近五十条,乐了。
这李卫可真是个活宝。
恰巧此时四爷进来,刚让人布膳,就看见媳妇儿笑得跟朵娇花似的,崩了一上午的脸也不禁松了松,勾唇笑道:“看什么呢?这么有意思……”
四爷从背后环住她,双眸淡淡瞥上那十几页的纸,本还以为是她新写的话本,可那硕大的蜘蛛爬似的字儿,实在是太具有辨识度了。
他温柔的脸开始对着这些雏形字体放冷气,眯眸问道:“李卫的信?这小子敢直接给你寄信?”
四爷很不爽。
尤其这猴崽子肯定没说他半句好话。
“他都写什么了?”
顾悠然笑笑,“也没写什么,就是想问问dujuān的情况……”
四爷冷哼一声:“他想问dujuān,为何要给你写信?”
这小子肯定在说爷的坏话!
顾悠然俏皮的吐了下舌头。
哎呀,借口没找好。
第2113章 臣妾做不到啊
dujuān成为李夫人以后,便不在顾悠然身边伺候,皇上虽然嘴上嫌弃李卫,可却给他在京城安置了宅子,dujuān便在京中的李宅住。(全本小说网,https://。)
顾悠然笑笑,怕四爷看了信生气,忙不着痕迹的将信都收了起来,搂着四爷的胳膊道:“走啦走啦,吃饭去啦……”
四爷还是不高兴:“爷刚才看见你给他回信了,还另装在了一个信封里。”
顾悠然:“……”
您眼睛可真毒啊。
还好傲娇。
不过挺可爱,哈哈哈……
“我就是跟他说一下dujuān已经怀孕了,也好让他安静下来,不再烦您不是?”
昨晚睡觉她听见四爷说梦话,痛斥李卫烦人,上折子竟说废话,想回京要孩子……
四爷听他这么一说,心情舒畅了些。
却也不由得看向了然然的肚子。
李卫那小子办事儿还挺有效率啊,不到一个月媳妇儿就怀孕了。
顾悠然瞅着四爷的眼神儿就知道四爷在想啥了。
赶紧提醒道:“爷,儿如今才一岁零六个月……”
不会又想要孩子了吧?
虽然古代求的就是孩子多,尤其是皇上,有几十个孩子也是正常的,可这样的重担压在她身上……
臣妾做不到啊!
四爷瞧她害怕的样子,搂着她安慰道:“放心,两年之内,爷不会再让你生了。”
看着她天天心神都在孩子身上,对他的关注都少了,四爷觉得生孩子多了也不是件好事儿。
好好的养着,有两三个顶用的就够了,主要是教育。
不然……他们这一代可真是卧虎藏龙,结果闹得兄弟们自相残杀。
顾悠然得了四爷的保证,松了口气。
两年之后弘就三四岁了,她的年龄也不是高龄产妇,完全hold住。
其实她本身也想多生几个孩子,大家庭热闹啊。
如果她有幸活得长,没准还能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到时候会有几百个跟她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啧啧啧,那场面……
……
四爷用完午膳后,便又回养心殿处理政务了。
之前曦儿出去时遇到棚民bàoluàn而走失,至今仍让他耿耿于怀。
对于棚民的处理,之前解决了一部分,如今四爷更是让户部等衙门将两江总督查弼纳、浙闽总督觉罗满保关于安置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棚民的办法向他汇报。
主要内容大概有这么几条:
照现行的保甲之列,按户将棚民编审入册,责成山主、地主、保长、甲长对所管棚民进行担保;情愿编入土著者,准其编入,与土著一体当差;编册之后,续到者不得容留,有愿回本籍者,准其回籍;棚民入籍二十年以后,以愿参加文武生考试者允许参加,于额定人数之外酌量录取;凡棚民多至数百户或千户以上之地,添拨兵丁防守;棚民有窝匪奸盗等情,地方官及保甲长若失察、徇庇,则分别惩治。
四爷批准了这一安置方法,并且在实施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四爷还想特定江西棚民入学。
一是办件好事儿,二是笼络人心。
第2114章 去世
年羹尧之事后,他会趁热打铁,很快的处理隆科多,将大清朝这两名最大的毒瘤拔除,老百姓不再被薄削受残害,以后的日子便会好过许多,大清国也会更太平。//全本小说网,HTTPS://。)//
而这都是在二人处死之后才会慢慢回转的情况,但,需要时间。
可年党佟党的人,党与众多,想必到时候又是一场令人心惊的血雨腥风,老百姓势必会担惊受怕,认为他是嗜血残暴之人。
虽然他并不在乎形象,但他不想让他的孩子也听到这样的评价。
尤其曦儿那天竟避开了然然,专门悄悄的问他,皇阿玛,你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人……
那一刻,他坚实的心底便有些松动了。
之前他从不在乎这么多,但以后,他也要慢慢的学会“圆滑”处事。
至少,不会让他的心肝宝贝儿紧张担忧。
……
处置年羹尧之事稍缓了一月有余,正当隆科多正洋洋得意的打算看年羹尧的热闹时,他自己这边儿却先出事儿了。
年熙死了。
原本跟他没什么关系的人,甚至还是对手的儿子,隆科多巴不得他死呢,可如今他成了自己的第三子,还是皇上御赐的,这下子死在自己家里头了,这多少张嘴都说不过去了。
因为皇上之前说了啊,钦天监之前算过,是和年羹尧命数相克,他又命中缺子,才放到他这儿的,他这儿是个福气之地,可如今,在有福之地却突然死了,这不是摆明了是他隆科多害的吗!
隆科多一张老脸顿时有些着急上火。
暗骂皇上怎么如此多此一举,就算是想要他帮忙扣押年羹尧的儿子做人质,也不能给他个病秧子啊,这不是害他呢吗!
若不是皇上那天踩了年羹尧的脸面护了他,他都要怀疑皇上这是早有预谋的了!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阎王叫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
哪怕他有个权臣的父亲,还有个为妃的姑姑……也命数已尽的去了。
年熙因病去世,如今才只有二十几岁。
年羹尧当即抓住这一点跟隆科多撕咬起来,为自己谋得一丝喘息的时间,好找机会翻身。
可隆科多那精明的人哪儿能被他这么赖上,甚至比他更加凄惨的上奏哭诉,说自己命苦,命中就是缺子,如今连皇上亲赐的儿子都护不住,他是个没有福气的人……
又着重强调了年熙身患重疾,病魔缠身的苦样儿,更是特别点名出了这是连太医都无法医治的病,来他府上时就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了……
四爷直接将隆科多的折子转给了远在西北的年羹尧。
年羹尧看得大怒!
年熙是他的长子,虽然没什么太出众的才能,但在他的谋划下,直接给他捐官授受副使,而后步步高升,如今已经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了。
如此肥差,对他自己有利,更对年家有利!
可就从今年起,也不知是谁人在背后下的毒手,竟导致他突患重疾,连床都下不了……
第2115章 皇上心中就没有丝毫的愧疚吗?
若不是他一时糊涂听信了皇上的话,觉得隆科多的命可能会对儿子好,他怎么可能会将儿子交给隆科多那匹狼!
他儿子肯定是被隆科多这奸人害死的!
隆科多那贼子定是觉得他如今不怎么被皇上恩宠了,所以才使出了这种恶毒的手段来挑衅他,想要打击他!
年羹尧攥拳,很想现在就回京,掐住隆科多的脖子痛揍一顿!
可他现在必须要冷静,必须要冷静下来……
儿子已死,事情已成定局,即使他再心痛也无济于事,他必须要为以后打算才行。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年羹尧坐在案桌前,面色沉厉,而后给山西巡抚胡期恒写了封信,让他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
他年羹尧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疆土,豁出性命拼出来的位置,不能就这么没了……他要为将来铺路。
然而,皇上却再也没有像之前那般,对他予取予求。
甚至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更是对他的不满开始公开化。
他指使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一事,被皇上在众朝臣面前直接说这是他任用私人、乱结朋党的做法,不予准奏。
年羹尧面色黑沉,厉色如冰。
自去岁十一月起他接到了皇上的那封警告式的的朱批之后,他和皇上之间对立的帷幕就像是拉开了一般,任他如何躲,皇上都对他紧追不舍。
不再肯姑息。
他一直都以为皇上对他的放纵都是宽容,他所作的那些事皇上之所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皇上理解他的苦楚、难处,觉得他就算贪些银子养军队也是正常的、值得的。
甚至他都觉得那是皇上默许他这么做的!
一个国家,难道不是军队放在第一位吗?
否则强国来犯,他们岂不在顷刻间就赔了数座城池?哪儿还会有如今国泰民安的大清国!?
年羹尧一直以为皇上是理解这些的,可没想到,皇上确实将他之前所做的事情一一压下,全累积起来,打算跟他一次算总账!
年羹尧苦笑不已。
那个对全天下的人宣告他们是古今第一君臣的帝王,跟其他帝王无异,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这个世上,哪儿有什么真心理解臣子的帝王啊,他们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自己在帝王业上所做出的功绩!
而他年羹尧不过就是他的一把刀罢了!
是他成就自己的一把刀!
年羹尧心中愤懑,知道自己此番是逃不过去了……
可他不过是贪了些银子,建了个私人军队,他又没有起兵谋反,皇上还能将他杀了不成?
何况皇上利用他这么久,他年羹尧为爱新觉罗家的江山血拼,身上多少道刀疤,多少个枪伤,皇上心中就没有丝毫的愧疚吗?
看在他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立下众多汗马功劳的份儿上,皇上也势必会给他留一条活路!
年羹尧心中如此笃定的想着,便也没将皇上对他这两三次的警告放在心上。
大不了他以后有所收敛,不再贪便是了。
皇上估计也是这个意思。
毕竟,这大西北,可离不了他年羹尧!
第2116章 怎么能安坐龙床?
可皇上远不是他想得这般简单。/全本小说网/https://。/
近日皇上对蔡的评价是愈发的高,每每赞起来不是“学问素优,人品端方”,便是“耿直多才,人品贵重”。
尤其这两个月他想稍稍的安插个自己的人,就必须要将正在此位置的程如丝给你打压下去,有陕西巡抚胡期恒的前车之鉴,这回他不亲自上奏了,而是让安插在朝中的多人共同举荐。
可却因蔡暗中作怪,被皇上凌厉训斥,并在众文武百官面前直言道:“朕看按察使程如丝是汉人内第一等人”。
这也就罢了,还将举荐的那几人拖出去打了板子,更是在朝臣们面前打他的脸面,怒斥道:“年羹尧自持已功,故为怠玩,或诛戮太过,至此昏愦”。
更是说他“为川陕总督,贪婪放纵,网利营私”。
年羹尧心凉至极,知道他已经引起了皇上的猜忌之心和极大不满。
他虽不算是绝顶聪明之人,却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但是仍然却不觉得自己需要鸟尽弓藏。
事实如此,就算是皇上对他再猜忌、不信任,若边疆来犯,还是得他年羹尧出马。
众臣虽然都知道皇上不满年羹尧所为,可即使四爷想告诉众臣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处理起来却不能如此直白。
毕竟,也还是要载入史册的,他可不想他宝贝闺女识字以后抱着言官的笔记问他为啥在朝上发那么大的暴脾气。
凡事,还是要依理、依规矩而行。
于是朝堂之上,四爷顶着他那张面瘫脸,万分严肃又公正的道:“朕认为,年羹尧与蔡之奏各相悬殊,此时还是着石文悼审明吧!”
这场君臣官司虽然打得这么响,皇上这敲边鼓又敲得这么明白,石文悼傻了才会偏向年羹尧说程如丝有问题!
于是摸透了皇上心理的石文悼,便极力为程如丝开脱。
奏报程如丝实系冤抑。
如此再次交锋,年羹尧又落了下风。
年羹尧不得不重新正视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