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

第94章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94章

小说: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章补昨天的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哈哈,还是推荐小云的另一本书~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已经完结啦! 
                  第三十八章 二房求屋
而这方氏倒不是不想分家了,而是一得知大房一家得了颗珍珠换了一大笔银子回来,心思就全放在如何分一杯羹上、哪还有闲工夫想分家一事?
况且眼下大房一家已经买了一座大院子了,自是不会再同二房一起挤在船上了,分不分家对大房一家来说更是没什么影响。
但这方氏可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眼下她一见大房一家有了大房子住、当下就改变主意不想分家了,转而开始厚着脸皮盘算着如何才能搬到大房一家买的大院子里住,毕竟有宽敞的屋子住谁愿意蜗居在狭窄的船上?
方氏心里既是打了这么一个主意,一等大房一家回去、她自是马上就把杨二柱拉到船尾,窃窃私语道:“眼下大房一家算是发达了,你赶紧去和大哥说一声,让他别光顾着自个儿一家人乐呵呵的搬到大院子里去,让他也想着我们点!”
杨二柱向来比方氏愚笨、脑袋里也没那么多弯弯道道,因此他听了方氏的话后只知道傻乎乎的问道:“月娥,你想让大哥怎么想着我们点?”
“你真是头怎么教都聪明不了的蠢猪!让他怎么想着我们点还用我说?!眼下他们一家有了大院子住了,你说他们若是真想着你这亲弟弟、会给你什么好处?”
杨二柱在方氏逼迫的目光下不得已、只能皱紧眉头认真的想了一会儿,片刻之后他就拍着脑门说道:“我知道了,你定是想等大哥一家搬到村子里去住后,让他把咱家的两条船都让给我们住!”
“这有什么难的,大哥他们一家既然已经住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了,那这船空着也是空着,只要我同大哥开个口、他一定会同意以后两条船到让我们住!到时候我们俩住一条、两个小子住一条,谁也挤不着谁……”
杨二柱话还没说完、脑门就重重的挨了方氏的一下打,只见方氏气哼哼的瞪着双眼、咬牙切齿的骂道:“我呸!谁想要住这两条破船啊?!我是让你去跟大哥说,让我们一家也搬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住!反正他们新买的院子有二十几间屋子,拨个几间给我们一家住不也只是小事一桩吗?”
杨二柱听了方氏的话后一脸吃惊:“月娥,原来你是想跟着大哥一家一起到村子里住,可那座大院子是大哥买的,我们凭什么住进去?”
方氏大言不惭的说道:“就凭你是他亲弟弟!”
“这……这不大好吧?再说了,大哥一走我们就能多一条船住、比以前已是宽敞了不少,你何苦一定要住到村子里去呢?”方氏的要求让杨二柱觉得十分为难,况且胸无大志的他一点也没觉得住在船上有什么不好。
方氏听了杨二柱那没出息的话后脸上怒气更深,立马伸出手指不停的戳着杨二柱的额头,边戳边搁下了狠话:“你懂个什么?总之我让你去同大哥说你就去!大哥若是不答应,你就去和阿爹说,总之我们二房一家一定要跟着搬到村子里去住,绝不能留在这儿替大房看船!”
“我不去。”杨二柱闷闷的回了方氏一句,随后照样缩到了角落、像以往一样以沉默来抗议方氏的过分要求,并打算这一次就算方氏再威胁他说要回娘家、他也绝不妥协。
但这一次还没等方氏再说出要回娘家的威胁话语来,就先有一个微弱没有底气的声音率先响起:“阿爹,我也想住到村子里的大院子里去,我很想知道躺在大屋子里的船上睡觉是什么滋味……”
“阿爹,您就听阿母的话去同大伯说说吧!让大伯给我们一、两间屋子就成,咱们不多要。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我们恐怕没有第二次住到大屋子里的机会了!”
杨二柱循声望去,发现杨五郎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船尾,眼下正满脸期望、可怜兮兮的看着自己。显然年少的杨五郎对住到陆地上的大屋子里充满了憧憬,杨二柱也能清楚的看到儿子眼底的渴望、羡慕和期望……
儿子那满是期望的目光让杨二柱顿时语塞、怎么也说不出训斥的话来,心里顿时多了一股酸酸涩涩的感觉,最终长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我就去同你大伯说说看!不过这房子不是我们买的,你大伯若是不给我们住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们还是别抱着太大的希望。”
这方氏的目的就是说动杨二柱去和杨大柱开口,因为她认为只要杨二柱主动开口、以杨大柱重兄弟感情的性子一定会一口答应。
因此杨二柱的这番话方氏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当下就亲昵的挽住杨二柱的手臂,笑着说道:“行,只要当家的你愿意去同大哥说此事,那别的我们都依你!”
语毕二人便带着杨五郎一起去了大房那条船上,一盘腿坐下方氏就抢先开口说道:“大哥、大嫂,二柱有事想同你们商量!”
“二柱有事?”
杨大柱闻言眼带疑惑的看向杨二柱,问道:“二柱,你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
“我……我……”
杨二柱没想到方氏生怕他反悔、竟然一坐下就替他起了头,如此直接就进入正题让杨二柱顿时觉得有些窘迫,支支吾吾的半响才硬着头皮说道:“我是想问问大哥、大嫂,你们新买的那座院子有那么多间屋子,能不能给一、两间让我们一家四口住?”
一旁的杨五郎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只见杨二柱话才说完、他就一脸期望的补了句:“大伯,小五也想和大伯、大伯娘还有哥哥们一起去住大屋子,您会带上小五吧?”
杨二柱和杨五郎的话让杨大柱先是一怔,随后想都没想十分爽快的答道:“这有什么困难的?那房子本就大、屋子也多,我本就打算让你们一家也一起住过去,总不能我这个当大哥的住上了大房子,却让弟弟、弟妹和侄子们继续挤在船上吧?”
杨大柱这番爽快的话语让方氏和杨五郎顿时喜上眉梢,而杨二柱听了后却是感动大过于欣喜,只见他又是羞愧又是感激的说道:“大哥,谢谢你!”
“兄弟间谈什么谢?”
杨大柱笑着拍了杨二柱的肩膀一下,体贴的说道:“好了,你们快回去/炫/书/网/整理船上的物事吧,我们明天就可以开始搬家了。”
方氏一听明天就可以搬家当下就双眼放光,边笑嘻嘻的同杨大柱说了几句客套话儿,边拉住杨二柱和杨五郎往家里赶,看样子是急着去收拾物事了。
可这方氏高兴了、刘氏心里却不痛快了,毕竟刘氏早就不想和方氏这个自私自利的弟媳当邻居了……
但刘氏知道杨大柱一直不愿意分家,且他一直是个十分重兄弟之情的人、有机也一定会提携自个儿唯一的亲兄弟的,更是知道就算先前自己反对给屋给杨二柱一家住、杨大柱也依旧会坚持答应。
所以刘氏先前才会一句话也没说、任凭杨大柱把这事给应下了,当然刘氏没出声反对有一方面是因为她只讨厌方氏一人、并不讨老实过头的杨二柱。只是刘氏先前没出声反对、并不代表她不会因此事和杨大柱闹不愉快,所以杨二柱一家一走、刘氏的脸就马上沉了下来,也不搭理同她说话的杨大柱、径直拉着鱼儿气哼哼的转到了船尾。
鱼儿见刘氏心里不痛快,便主动替她捏肩捶背,一边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抚刘氏一边小声的问道:“阿母,您是不是不乐意把屋子分给叔叔他们一家住?您要是不乐意咱就去同阿爹说说,兴许我们大家都不同意阿爹也不得不改变主意。”
( 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家好月圆 ) 一句话简介:广告公司女职员穿越后的发家史。 
                  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
刘氏一听鱼儿这话,当下想都没想就应道:“你别看平日里都是阿母像母夜叉似的欺负你阿爹,我们俩人要真是拧起来、你阿爹可是比阿母拧多了!以你阿爹那臭脾气,就算我们全家人都反对、他也不会改变主意的,毕竟你阿爹一直都盼望着你叔叔日子能过好,只有他日子过好了、你阿爹这个做兄长的才能放心……”
鱼儿又何曾不知道杨大柱是个耿直、心底善良但有时却又比牛还倔的人?
所以鱼儿才会故意说出反话,让刘氏反过来向她分析杨大柱的性格,这刘氏一把杨大柱的性格分析透了,很快就无奈的叹了口气:“哎,算了,我也不同你阿爹赌气了,要是他不是这么重情义的实在人,我当时也不会嫁给他了。”
鱼儿见刘氏想开了心里才偷偷的松了口气,刻意拣了句好话说道:“阿母您别不用太不开心,这屋子咱说好了是借给叔叔一家住,待哥哥们娶了媳妇儿、生了娃,我们自家人屋子不够住了、叔叔他们一家自然也就要把借住的屋子还回来了。”
“哎,阿母也不是个小气的人,只是你婶娘是个极难缠又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人,阿母是怕她将来赖在我们给她住的几间屋子里不走,”刘氏说着顿了顿,随后还是埋怨了杨大柱一句:“你阿爹也真是的,都不和我商量一声就应下了此事!”
刘氏心里的忧虑鱼儿也都知道,但鱼儿同时也十分了解杨大柱的性子,于是只能满是无奈的跟着叹了句:“就是阿爹事先同我们商量了,最后他也会坚持把屋子给叔叔一家住的,谁让阿爹他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兄长呢?”
刘氏见鱼儿也跟着感叹、以为她和自己一样担心方氏以后占着房子不走,连忙悄声说道:“阿妹你别担心,若是日后分家你婶娘她还赖着不走,我自有法子收拾她!定不能再让她占我们的便宜!她要是能把贪别人便宜的心思用在正道上,指不上比我们家还早住上大房子呢!”
鱼儿见刘氏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也就不再追问,心想既然刘氏有把握让方氏以后不赖在自个儿家里,也就不在此事上多说、而是转了话题逗刘氏开心,而有了鱼儿的乖巧相伴后,刘氏慢慢的心里也没再那么气杨大柱了。
第二天杨大柱和杨二柱破例没出海打渔,一家人开始欢欢喜喜的把收拾好的大小物件往船下搬。当然因时间有些紧,所以搬的同时鱼儿和刘氏、杨七娘还在忙着收拾和打包,而岸边除了杨家的几个小子外、小栓子和李二妞也都前来帮着把物事用手推车拉到新家去。
大家伙儿从早到晚、一直忙了一整天才把两条船上的物事都搬到新家去,搬完后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没力气再收拾新家了,于是一家人简单的吃了晚饭后,便先草草的在地上铺了草席被褥对付了一夜,第二天草草吃过早饭后马上就开始收拾新家。
这小岞村的农家院子大多是建得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鱼儿他们的新家也不例外,是个方方正正、整体呈“回”字形的大院子。
乡下的院子也没城里那些几进几出的院子那么讲究,简单来说就是四周一圈都建了屋子、中间留了块方形的空地。这屋子自是住人用的,而中间的块空地左边放着几口蓄水的大水缸,右边放着一排腌制物事的陶罐子,余下的地方则用来平日里晒谷子等物事。
杨大柱边带着一家人参观这座大院子,边顺道把屋子分给大家伙儿住。首先他们走进了“回”字最底下那一排、中央那间宽敞明亮的堂屋里,只见屋里最里头那面墙上挂着一副八仙过海图,画下摆着一张长案子、案上摆着一些不大值钱的花瓶和器皿。
案子前放着一张黑色的方桌,方桌左右各放着一张靠椅,与左右靠椅垂直的两排则放着一溜靠椅,这摆设要比一般的农家小院里的堂屋要讲究许多,想来这骆家的主人原先应该有点身份、这间堂屋则是他接见客人的地方。
这正中间的堂屋左右各连着一间宽敞的屋子,这左右两间屋子都分里间和外间,看屋里的摆设和格局,这里间应该是睡人的、外间则堆放着一些较为贵重的杂物。这左右两间大屋子、东边的杨大柱夫妇住了进去,西边那一间方氏倒是十分眼馋,但杨大柱却分给杨老爷子住。
这么一安排、“回”字底下那一排两间大屋就住满了,紧接着杨大柱开始安排“回”字左右那两排那一溜屋子。
这左右各有六间稍微小一些的屋子,因杨大柱夫妇住着东边的大屋子,因此鱼儿几兄妹便依次住进了左边那排屋子里,六个人、一人一间正好,最贴着杨大柱夫妇房间的是杨七娘、之后才是鱼儿,几个小子也是按照辈分依次住在鱼儿后面那几间屋子里。
右边剩下的六间屋子,紧挨着杨老爷子那间屋子稍微宽敞些、杨大柱已让杨二柱夫妇住了进去,而杨二郎和杨五郎则住在第二、三间屋子里。
这人都住满了、右边却还剩下的三间屋子,于是其中一间被用来做厨房、一间用来做让孩子们读书写字的书房,剩下的一间则用来做仓库放些粮食、农具和渔具等杂物。
这样安排下来后,就只剩下紧靠着大门左右各两间的屋子了,这几间屋子因最靠着外头又紧挨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