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仵作医妃 >

第19章

仵作医妃-第19章

小说: 仵作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绛珠就道:“你怎么知道没宣?许是她自己不乐意去,她丧夫六年,早就变得心如死灰,太子妃的懿旨,她不定放在眼里。”

    心如死灰?那张俊美的小像又怎么解释?

    年绛珠缝好扣子,将东西交给晴儿,忽而拍了拍脑门道:“说起太子妃,我想起来了,刚李府送来拜帖,太子妃生辰,请颜家前去赴宴,这可不是上回的请安,只见太子妃一人,你要面对的是全琅琊的贵女。绣娘在偏房等着给你量尺寸,来。”

    说着,牵起了华珠的小手,朝偏房走去,“对了,我听说府王三爷举荐的代课先生是廖子承,他没为难你吧?”

    华珠狐疑地挑了挑眉,“你为什么觉得他会为难我?”

    年绛珠的眼神闪了闪,“没,我是听你姐夫说他没从前那么好相处了。”若早知道他与王三爷有这层关系,当初说什么也不会退了他的亲,如今也不至于在太子与燕世子之间来回周旋。

    进入偏房,一名身着白裙紫衫、二十多岁、姿容清丽的女子给二人行了礼,“四奶奶,表小姐。”

    一出声,竟是让华珠不俗地惊艳了一番。年绛珠注意到了华珠的异样,笑道:“你是不是也觉得董娘子的声音特别好听?”

    “是啊,说是天籁也不为过了。”活了两辈子,华珠还从没听过如此悦耳的声音,像泉水滴在玉盘之上,又敲在心坎儿上。

    年绛珠对董绣娘道:“劳烦董娘子开始吧。”

    “诶。”董绣娘不敢怠慢,忙从工具箱里取了尺子为华珠丈量,“表小姐皮肤真好,水灵灵的,跟剥了壳的荔枝一样!”

    看了看吃着蜜枣糕的年绛珠,忙笑道,“直让我想起四奶奶未怀胎之前的模子!”

    年绛珠轻笑了一声,“董娘子这张嘴儿,难怪客人那么多,我请你都快请不来了。”

    “哪里的话?当初我走投无路,若非四奶奶给了口饭吃,早就饿死街头了,四奶奶的吩咐,我是上刀山下油锅也万死不辞啊!”董绣娘笑着收起了尺子,“我连夜做,一定赶在宴会前送来!”

    待到董娘子走后,华珠搀着年绛珠回了屋,为年绛珠倒了一杯温水后,有意无意地问道:“姐姐,董娘子看起来不大,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已经在琅琊小有名气,怎么当初就走投无路了?”

    年绛珠喝了一口温水,眼底浮现起一种贵女的骄傲之色来,“你听说过柳昭昭没?”

    “柳昭昭?”华珠想了想,觉得这名字有点儿熟,片刻后食指一翘,“啊,可是《梅庄五女》中排行第五的江南名妓?”

    “嗯,就是她。”年绛珠放下水杯,又拿起一块蜜枣糕,“七年前,柳昭昭离开青楼来了琅琊,说是……寻亲,只带了一个丫鬟,就是董娘子。”

    华珠叹了口气,她还以为董娘子就是柳昭昭呢。

    年绛珠吃完一块,又来一块,华珠忙夺了说道:“不能吃了,孩子太大,不好生。”

    “好不容易你姐夫不在我旁边唠叨,你又来管我!”年绛珠撇嘴儿瞪华珠,但心里是甜的。

    华珠就笑,抱着她胳膊笑,“好姐姐,再与我说说董娘子呗!”

    年绛珠拿食指戳了戳她脑门儿,“刚说到哪儿了?”

    “柳昭昭带董娘子到琅琊寻亲。”

    “哦。”年绛珠点了点头,“我猜柳昭昭是来寻情郎的,可惜红颜薄命,她在琅琊的一处小别院住了不到半年就病死了,也没给董娘子留下什么钱财。董娘子无依无靠,跪在街边乞讨,我那时还没嫁给你姐夫,只是随娘回琅琊省亲,碰巧遇了她,觉得她可怜,便介绍她去娘名下的一间绸缎庄做学徒,几年下来,她心灵手巧,倒真学出了几分本事,现自己开了家绣楼。”

    话音刚落,晴儿打了帘子进来,“四奶奶,大小姐身边的碧儿来了。”

    ------题外话------

    又有人要作死了,哈哈哈哈!

 【第三十二章】焦尸

    (全本小说网,HTTPS://。)

    碧儿进来时,手里捧着一个长方形的大盒子,她向华珠与年绛珠行了一礼,“四奶奶,表小姐,因着要去李府赴宴,大小姐命奴婢送一套裙衫给表小姐。”

    华珠打开盒子,一道柔亮的光直直打入眼底,这是一条珍珠白对襟束腰罗裙,配半透明紫色腰带,简约大气,又纤侬合度,裙裾以紫水晶点缀,于飘逸淡雅中透出几分不可多得的华贵来。

    哪怕华珠这么讨厌颜婳,却无法不喜爱这条裙子。

    年绛珠也喜欢得紧,“我瞧着董娘子也未必能做出这么美丽的衣裳,婳儿有心了。”赏了碧儿几粒银裸子,又将一支上好的人参包好,算作谢礼回了颜婳。

    洗漱完毕后,华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巧儿隔着屏风问:“小姐,你可是有心事?”

    华珠打了个呵欠,想起廖子承那张云淡风轻的脸,又气得牙痒痒,“你家小姐我在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襄萤映雪!精卫填海!”

    巧儿吞了吞口水,前三个成语她听懂了,大致是在夸张地形容自己背诗勤奋,但最后一个精卫填海是怎么回事儿?啊,一定是小姐觉得学海无涯,就算自己像精卫鸟那样持之以恒,也不能学完世上所有学问。

    谁料,半日后华珠哼了哼,“我的脑子就跟海一样深广,几百首唐诗掉进去,就跟精卫鸟扔的石子儿一样,都看不见的!哪里是我不会背嘛?是掉得太深,翻不出来!”

    巧儿嘴角一抽,服了!

    暗夜无边,寒风凛冽。

    车轱辘在清冷的大街,转出生硬的声响,间或于小巷深处、两壁之间,荡出阵阵回音。

    七宝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在一处成衣店门口停住马车,尔后跳下地,几步上前,拉了拉悬于门边的麻花绳,门的另一边响起铃铛声。

    半响,一名半老仆妇打开了暗红色大门,并佝偻着身子大声问:“你找谁?”

    七宝知她耳背,便凑近她耳朵,高声道:“我找董娘子,她在不在?”

    仆妇的五官皱起,却不是发怒,而是老人惯有的迷惘之色,“啊?哦,老板不在。”

    “去哪儿了?”七宝问。

    “去给颜家四奶奶量身了!你找她有什么事儿?”

    七宝从怀里掏出一张单子,“我月中在这儿订了一副兔毛手套,来取货的!”

    “取货?你早说呀!”仆妇接过单子,佝偻着身子进了店内,不多时,拿着一个包袱出来。

    七宝仔细检查一遍,没发现质量问题,转身上了马车,并把手套递进了车厢,“我瞧这手套也没甚稀奇的,怎么要二百两银子?好贵!”

    “琅琊的江南绣房仅此一家,物以稀为贵。”话落,传来翻动书页的声音。

    七宝又道:“公子,为什么左手套比右手套薄一些?”

    “左手做的事多,厚了不方便。”

    “哦,原来王三爷是左撇子!文人的世界我不懂,既然要做事,干嘛还戴手套?”七宝嘀咕着,挥动了马鞭。

    廖子承正襟危坐,闭目养神,即便在颠簸的车里,他也不习惯懒散地靠于任何一处。

    月辉从帘幕的缝隙里溜进来,照着他如玉的肌肤,也照着他挺直的脊背,更照着那本翻了一半的《梅庄五女》。

    忽然,长长的睫羽一颤,他睁开了眸子,挑开帘幕望向无边夜色,不知看到了什么,语气一沉,“改道书院!”

    “啊?书院?这么晚了,哎呀,其实手套可以明天再送嘛。”七宝碎碎念着,手中却已勒住缰绳调转了方向。

    夜风朗朗吹响,又如刀子般割在脸上。

    七宝努力睁大被风迷得几乎睁不开的眼睛,老远地,便看见一个又一个人在前方跑过,身上扛着工具,脚底踩着深靴,还有吆喝声从东一街深处传来。

    “快点儿快点儿!都打起精神来!”

    “水呢?娘的,你们倒是给老子快呀!”

    “呕——”是有人呕吐在地的声音。

    “这么不中用,你是娘们儿吗?什么尸体没见过?你……呕——”那骂骂咧咧的汉子也忽而抑制不住,加入了呕吐的行列。

    七宝将放缓了车速,心里涌上一层不详的预感,想问问廖子承怎么办,廖子承已经跳下马车,朝那边疾步而去!

    浓烟滚,冷风萧寂,空气里飘荡开呛鼻的烟味,无一不告示着众人,这里发生过一起特大火灾。

    湿漉漉的捕快们,或拧捅、或端盆、在浓烟中来回穿梭。也有几人抬着担架,将从里面救出来的伤者运上马车。而墙对面,冰冷的街角,丫鬟仆妇们哭成一团……

    东一街,不,书院,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因王三爷早与王家断了来往,又不善交际,不喜交涉,不爱生人,偌大的书院开着,这么多年也仅收过颜三爷与颜婳两位学生,还是在颜府授课。

    这一回,倒是终于热闹了,却……

    廖子承一把抓住一名与他擦肩而过的捕快,厉声问:“王三爷呢?”

    捕快阅人无数,尚未见过如此清隽好模样,当即怔忡了一瞬,但很快又在对方冰冷的注视下缓过神来:“王三爷被抬走了!你是王家的哪位公子?”

    廖子承没答他,只觉胸口一闷,问道:“被抬走是什么意思?受伤了……还是……”

    捕快苦着脸叹了口气,“这么大的烟你也瞧见了,刚刚是得多大的火呀?哪里还能生还?早烧成焦尸了!”

    ------题外话------

    唉!可怜的三爷,只讲了一句台词就“光荣”了……

    快来安慰安慰橙子…。

    另外,打滚卖萌求收藏啊!现在的客户端可以智能地缓存看过的书,但只有点击了收藏才能作为后台的数据,所以,看过的亲们,千万别忘了收藏!鞠躬感谢!

 【第三十三章】交易

    (全本小说网,HTTPS://。)

    待到捕快清理完现场已是黎明时分,廖子承伫立在冷风里,面色苍白如雪,第一缕晨曦破云而出,落在他脸上时才仿佛有了一丝血色。

    经查探,大火起于王三爷房中,根据现场的老鼠尸体,衙门初步断定为老鼠打翻烛台,火,从书桌到窗帘,一路烧至床铺,王三爷在睡梦中被活活烧死。

    王三爷独来独往惯了,院子里没有下人居住,等到唤作“小六儿”的小书童半夜上茅厕发现火灾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小六儿哭得厉害,“早知道半夜会起大火,我……我睡前就多喝几瓶水了,这样也能早点儿起夜……早点儿发现异常……”

    廖子承看着他,目光清冷,“我早年随我父亲办过不少失火案例,周围的人都是被浓烟呛醒的,你再想想看,你是不是先闻到一股烟味儿,然后才半梦半醒觉得想起夜?”

    小六儿努力回想了一番,尔后难过地低下了头,“我没闻到,我好没用……”

    “也没听到三爷呼救?”

    “没有。”

    廖子承拢了拢宽袖,“你最后一次见到三爷是什么时候?”

    “嗯……晚饭!吃过晚饭,三爷就关上房门,再没出来。”

    廖子承一瞬不瞬地盯着他眉眼,“这么说,你是最后一个见到三爷的?”

    “对。”

    廖子承看向七宝,七宝点头,表示刚刚已经问过其他下人,与小六儿说法一致。

    廖子承又问:“三爷这几天可有异常?或与谁发生口角?”

    “没呀,好好儿的呢。”小六儿答完,见廖子承一脸不信地看着他,忙补充道,“是真没与谁有口角,三爷虽然孤僻,但不难伺候,书院的下人都挺敬重三爷的。呃……若非说三爷有什么不对劲儿,我倒是觉着他比平时高兴一些,还叫我给他买了一坛三十年的女儿红。”

    廖子承的目光投向了远处,一缕金辉落入眼底,闪动起琉璃般的光泽,“他为什么高兴?”

    小六儿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三爷就是一边喝酒一边说‘找到了,找到了……’我问‘您找到什么了?’三爷只眯眼笑,却不告诉我。”

    廖子承的眸子里掠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来,半响后,又道:“这几天,可有什么陌生人上门找过三爷?”

    小六儿想了想,捶拳道:“有的有的!有个穿着银色氅衣,很有气势的男人,来过两次。具体日期我不大记得了,反正第一次是晚上。那晚,公子您也来过。他给我一个玉扳指,叫我拿给三爷,说三爷看了势必会见他,我按照三爷的吩咐一口回绝了。然后又过了两天还是三天的样子,他又来了一次,是大清早。但三爷还是没见他,我把玉扳指还给他后,他就走了,再没来过。”

    小六儿走后,七宝眉头一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