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无限娇宠 >

第67章

无限娇宠-第67章

小说: 无限娇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二十万两银子看着是多,根本就不够秦明月使用的。这礼国公府的宅子还有一些欠债,另外宅子赎回来了,可是一直都没有休整,这么大的宅子要想休整,再给所有的房子都配上家具,窗帘,摆设之类的,没有十万两银子,根本就是休想。

    另外,秦明月还想给礼国公府多置办一些产业,这样省的她日后老是补贴。还有,明年应该家里的姑姑,姐妹,哥哥都要婚嫁了,他们的年龄接近,只能挤在一起办喜事,这样一来,没有十万两银子,也不行。

    所以,这二十万两银子看着是多,其实,根本就不够用。秦明月还好有一个指望,她估计到了秋天,何锦芳该上京城了。那些缂丝和妆花大概能卖出去第一批了。这好歹还能有一些收入。不过,第一年,熟练工肯定不多,出产也就不会多。那么得到的利润也不会多。

    秦明月真的很需要银子啊,能省一点,自然是要省一点的。

    眼下,鲁杨说,鲁家不需要这十万两银子,那秦明月正好不投入了。不过,秦明月还是说:“这个事情呢,鲁大人,你还是跟你们家主商议,要是需要这十万两银子,我自然能拿出来。”

    鲁杨本来还想推迟,不过,他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秦明月对苏迁说:“这上面制作瓷器的方法,想来,你们苏家会心动。你们苏家本来就世代供奉于摘星楼,对摘星楼那是忠心耿耿,想来一定会和我合作的。只是,我需要扩大生产,所以,你们家的作坊要不要扩大,如果需要扩大,要不要我投入资金,我也可以出十万两银子。”

    苏迁忙说:“小姐,您的钱我们是不用了。我们苏家虽然只是工匠家族,但是,历代积累也不少,别说是十万,就是再多一些,也能拿出来。可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想要和小姐说。”

    “既然小姐要做大生意,需要大作坊,那我们苏家的作坊和人手估计还不够。您给的这些烧制瓷器的方法,并不是一种。是很多种,还都是失传了的前朝瓷器制作方法。这可不是我们苏家一个能吞下来的。”

    “比如说,这种如玉的白瓷技术,对我们苏家正好。本来我们也在烧制白瓷,得到这个技术,一定能更加好。还有那种薄胎的如烟瓷器,那也是我们苏家的强项。可是,您这上面那种特殊制釉的方法,开裂冰片等,还有三彩的制作,就不是我们苏家的强项了。这正好是我妹妹嫁过去的赣省连家擅长的。如今连家的家主正是我的姑父,当家的女主人,正是我嫡亲的姑姑。现在我妹妹也嫁过去了。连家已经和我们苏家联系到了一起。”

    “不知道,小姐能不能同意,让连家也成为小姐的家臣,和我们苏家一起经营这些瓷器制作。这样,我们苏家的作坊出一半的瓷器,连家的作坊出一半的瓷器,就不用扩大作坊,也不需要另外培养人手就成了。”

    秦明月听了皱了眉头,半响没有吭声。这样的好事,秦明月之所以犹豫,就是因为她收家臣,也不是随便收的。首先考虑的就是忠心问题。苏家和鲁家都是她上辈子考验过的,所以,她很放心,这位于赣省的连家,她可是没有把握。

    不过,这么一想,秦明月倒是回忆起来,前世,她召集苏迁等人研究前朝的烧瓷技术的时候,最后好像就是请了赣省一位连家的大师来一起研究才成功的。好像有一次自己去亲自嘉奖他们,恍惚听到苏迁叫这个大师姑父。因为这个叫法很特别,所以,她还有一些印象。只是,秦明月前世从来都不通人情世故,对于这些姻亲关系一点都不关注,所以,也没有问。

    如今想起来,那个大师应该就是苏迁的姑父,连家的家主了。那个人给秦明月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但技术精湛,对摘星楼也很忠诚。好像听说,以前就在摘星楼供职过。(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三十九章 盛大

    (全本小说网,。)

    果然,这个时候苏迁已经猜想到了什么,忙说:“小姐可是担心连家的忠诚问题?连家的家风本来就很清正,这个在我们瓷器工匠世家中都是出了名的。小姐可以派人去调查。另外,现任家主本来就是在摘星楼供职,对摘星楼忠心耿耿。当年,他在京城的时候,因为人品好,忠诚,技术又好,我祖父才把我姑姑嫁给他的。后来,他们连家的上一任家主去了,他要回去继承家主的位置,只能从摘星楼出去,带着我姑姑回到了赣省。”

    “虽然他们回到赣省,但是好我们苏家,和他以前在摘星楼的同事关系还是很好。就是和当地道观关系都很好。这个小姐可以叫人查看。还有,我姑姑生了三个儿子,如今,除了小儿子在赣省,长子和次子都在摘星楼供职。因为是我们苏家的外甥,我们也十分照顾。”

    一听这个家族连续有人在摘星楼供职,秦明月的心就放下大半,她点头说:“这个连家我会派人去查,你也和他们说一声。如果查看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又愿意,我收下他们也可以。”

    苏迁高兴万分。这样一来,妹妹在连家的地位一定更加巩固了。远嫁多年的姑姑应该也能有机会和姑父一起回京城来。

    接下来,秦明月和苏迁,鲁杨说了一些闲话,一下子就扯到前朝遗失的技术上面。其实,这些技术,前世秦明月之所以能让人研制出来,一来是因为她当时是位高权重的国师,召集天下最好的匠人,集中智慧,自然能有所突破。二来,也是因为王朝虽然更替,但是,国师一脉一直都在传承,所以,很多技术,国师一脉有过搜集,在摘星楼的经典储藏里面,找到了一些前朝技术的记载,虽然不是很完全,也对技术的研发起到很大的作用。

    鲁杨说:“我们这些供奉于朝廷的工匠,虽然被天下的工匠所羡慕。可是,我们更加羡慕的是苏家这样供奉于摘星楼的工匠们。因为他们的技术总是比我们的高。”

    苏迁有些得意:“所以啊,那些外省的工匠大师们,都喜欢派遣子弟来京城摘星楼供职。比如我姑父就是如此。”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怎么前世秦明月一点都不知道呢?也是,前世那么多琐事,她怎么会去在乎一些工匠的喜怒哀乐,家庭姻亲?

    可是,正是这些不让她在乎的工匠的喜好,家庭姻亲关系,前世使得苏家能请动连家家主上京城,一起研发技术,最后才使得这些技术成熟起来。

    秦明月突然觉得,这世上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是有因有果的。因果相成,最后才得到一些让人意外的结果,这才构成了每个人千奇百怪的命运。这也是卜筮者们不好把握命运的原因。因为一个小小的事情,就有可能导致命运轨迹的偏差。

    秦明月又突然想起来前世遇到的那个妙人,曾经跟她说过的关于蝴蝶风暴的理论。一个远在天边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让京城刮起来一阵风暴。这个理论用在人的命运之上,不是十分贴切?

    比如说今天的事情,要不是摘星楼有保存这些工匠高超技术的习惯,能会在前朝灭亡之后,还存着前朝的技术?没有这些技术支撑,能使得摘星楼的工匠们技术高于给朝廷供职的工匠们?

    正是因为摘星楼的技术好,才吸引了外省那些顶尖技术世家们派遣弟子来摘星楼供职。所以,才会有很多年钱,连家家主上京,并且被苏家看中,嫁了女儿给他。正是因为这个苏家女儿到了连家当了主母,她才把自己的侄女也嫁到连家。使得苏迁和连家的关系更加亲近。这样才前世苏迁推荐连家家主进京城一起研究技术。今生,苏迁推荐连家也成为她的家臣。

    这一饮一啄,十分奇妙。

    秦明月仿佛面前隔着一层奇妙的纱,马上就能揭开,要是能揭开,必然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秦明月按捺住心中的这种修炼冲动,还是温和的结束了这一顿饭。从福星酒楼回到了摘星楼。

    刚刚到了晴明堂,秦明月就宣布闭关。

    秦明月是闭关了,可是秦家的世子封赏宴会还在紧张的筹备中。秦明月之前就交代了手下的人,给朝中京城中的那些大世家,权贵们用她的帖子去下请帖。

    这个事情当然不用秦明月亲自写帖子。自然有书办替她一一写好,并且有专门的人一一送去。

    京城中,接到这个帖子的人,自然都打算起来。

    沈家的杨夫人正在指挥着下人们开库房,挑选礼物,这个时候,她的女儿沈星移到了。

    沈星移虽然出嫁了,可是,她在娘家依然十分受宠,一点也没有顾忌,直接就去了沈家的库房。一边看着母亲和嫂子挑选礼物,沈星移一边和母亲说着话:“圣旨刚刚下的时候,沈家不是已经送了贺礼了吗?怎么母亲还要挑选礼物呢?”

    杨夫人爱怜的看了女儿一眼说:“之前,我只是让人送了一份寻常的礼物过去,虽然已经是上等加厚三成的了。但是,我也没有料到明月对她哥哥封世子的事情这么上心。居然会大摆筵席,还拿了她的名帖往京城各个权贵家族撒。我听到消息,宫里病重的太后娘娘都会到时候给一份赏赐,就是皇上也会到时候,降下来赏赐过去。那你说,我们能空着手过去吗?”

    一听皇帝和太后都要赏赐,沈星移也严肃起来了。

    杨夫人继续说:“本来,那天,我是不打算去了,已经说好了,让你嫂子过去就行了。可是,明月办的这么盛大,我不出面就不合适了。所以,那天,我也会去。你回家最好跟你婆婆说一声。这样的事情,最好她亲自出面。你们家是不是原先也只是打算你出面宴席就算了的?”

    沈星移说:“是啊,我连那天要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都准备好了。可是,听母亲这么一说,看样子是不成了。我回去跟我婆婆一说,我婆婆一定带着我一起去。京城中的权贵家族估计都是当家主母出动了。那我准备的衣服首饰还不够档次,我要重新准备了才好。”

    杨夫人笑了,女儿总是在意这些小细节。(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章 至交

    (全本小说网,。)

    沈星移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说:“对了,母亲,前一段时间,明月找我,想请我给她家做媒。可不是一件,是好几个。”

    说完,沈星移把那天商议的情形大概的说了一下。她嫂子刘氏笑起来:“哎呀,小姑,官媒都没有你这么忙啊?这一下子得成全多少痴男怨女啊?”

    杨夫人笑了:“这是好事。明月肯把这样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托付给你,这是对你的看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明月就和你最对脾气呢?”

    沈星移闻言心中一动说:“这个我也有些奇怪,不但明月对我是从来都没有瞒着藏着,就是我这样的。虽然性格外向一些,交际面广一些,也不是傻子,见了谁都好的。可是,我这几次见小师姑,都觉得非常亲切,仿佛是多年相交的闺中密友。真是怪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祖父总喜欢给我们几个小孩子讲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就是说,有人天生有宿慧,能记得前世的事情。如果,这两个人前世是至交好友,今生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会格外亲切。难道我和小师姑就是这样的情形?”

    “对了,我是面对母亲嫂子才叫她小师姑的。其实,她私下和我说话,都是让我称呼她明月的。刚刚不注意又给带出来了。”

    说完,沈星移也有些不好意思,笑的花枝乱颤。

    杨夫人摇摇头说:“你呀,都已经是为母的人了,还是这样的脾气。”

    旁边的刘氏倒是心中一动说:“不知道小师姑要找什么样的人家姑娘?别的倒是罢了。我娘家有个堂妹,倒是跟小师姑的大哥很适合。小姑子不如帮我提提。”

    沈星移闻言点头,自己娘家这个嫂子和她关系一向都好,所以,她也不瞒着:“嫂子,我跟你说啊。这一次秦家的人选中,别的倒是罢了。这世子秦国松首先就是第一个好的。他已经是朝廷亲封的世子了,将来稳妥的是礼国公,这超品的国公也算了。有小师姑这样的妹妹,还愁将来没有权势吗?这样一个勋贵可是天下打着灯笼都没有地儿找的。再说了,这个秦国松我也见了,一表人才,英俊得很。虽然还是比不上京城第一的那个华家的世子。但是,也是数一数二了。”

    “这还不说,听说他还十分上进,没有勋贵子弟那些纨绔恶习,一直都在读书来着。前几年秦家的家境不好,他还离开家庭到阴家去附学。现在,也被小师姑安排在国子监学习,深的几个大儒的赞赏,在国子监中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