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无限娇宠 >

第13章

无限娇宠-第13章

小说: 无限娇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更加让秦平不好意思了。他虽然是礼国公,但是,除了一个爵位,他一辈子什么正事都没有干过,自然也没有赚钱过。一辈子都在花钱,而且,那庞大的礼国公的家业,也是在他父亲,他祖父,还有他的手中,一点点的典当变卖干净的。如今,女儿要把这些都给赚回来,他能好意思吗?

    阴夫人则是有些愣住了。从她嫁到礼国公府开始,礼国公府就是一直都在各种变卖,典当过日子,整个府里,谁想过如何赚钱?这个府里一向都是如何出钱,何时有过进账?一想到,家里将来,要是也和别的勋贵们一样,过着锦衣玉食,大把银钱在手的生活,她就觉得自己脑子已经不够想象了。

    秦平说:“明月啊,一切都靠你了。”

    秦明月说:“这是女儿当做的。只是,光是这样开源也不行,我们府里规矩废弛,上下不一心,很多地方浪费严重。所以,女儿想严正纪律,给各房都定下规矩。这样才能是一个国公府应该有的气象。所以,还请父亲和母亲支持。”

    秦平忙表态说:“明月,你放心,为父一定是站在你这边的。你放手去做。一切有为父给你做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六章 素绸

    (全本小说网,。)

    秦明月要的就是这句话,她点点头说:“那好,我现在还要去摘星楼。晚上我回来,会定下规矩,叫所有的仆从过来训话。”

    秦平忙说:“那是应该,女儿,你辛苦了。”

    秦明月站起来就准备走,这个时候,又想起来一件事情说:“既然女儿要叫所有的仆从过来,自然也包括父亲,母亲甚至是祖母身边伺候的人。”

    阴夫人倒是无所谓忙说:“这个你尽管叫,她们要是敢不听,你直接家法伺候就是了。”

    自己的女儿还是要挺的。阴夫人虽然自私惯了。但是,一方面是自己那些如同猪狗一样的下人们,一方面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哪个轻哪个重,自然还是能分开的。

    不过,一想到,护短的婆婆,身边伺候的也要被叫去训话,只怕婆婆心里会不高兴。她不高兴,阴夫人就是最大的高兴。所以,更加要挺女儿了。

    秦平也说:“为父说了要支持你,这府里以后都听你的差遣,叫谁都行。”

    秦明月脸色不动:“我说的这个身边伺候的,可是也包括父亲身边的几个姨娘啊?”

    秦平顿时愣住了。他怎么忘记了,大周的律法,姨娘之类的,都是半奴身份。只是,他和他父亲老国公一样,一直都是宠妾灭妻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姨娘们也是半奴。他本能的就想护着自己的姨娘。这要是他的正妻阴夫人提出的,只怕他已经暴怒起来了。可是,这是他女儿提出来的,这个女儿还是国师的徒弟,将来可能会权倾天下,成为下一任的国师,是礼国公府崛起的关键。怎么能得罪?

    再说了,刚刚他还拍着胸脯保证要支持女儿,现在要是不答应,怎么说得过去?

    所以,秦平犯难了。

    阴夫人听了这个话,先是一惊,她忙看向夫君的脸色。可是,看到的并不是暴怒的脸色,而是一脸的犹豫。阴夫人还能不明白,这一回,怕是夫君也护不住那几个狐狸精了吧?一想到这个,阴夫人几乎要笑出来了。说起来,她这个一品夫人,天天在自己的府邸里面还要看几个小妾的脸色,也真的是够了,现在女儿出息了,帮她扳回一城,她能不高兴?

    看到秦平的犹豫,秦明月一点都不吃惊,两世为人了,还能不知道,自己的亲爹是什么样的性子?

    秦明月平淡的说:“要是让父亲为难了,那女儿就不管这些了,我会让人把我的名帖从奉西商人那里拿回来。要是我们的府邸被收走了。父亲也不要担心,女儿好歹也能在摘星楼给父亲,母亲弄一个小宅子,奉养您二老,还有祖母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那些不相干的姨娘们,她可是没有这个责任的。

    秦明月的话虽然平淡,但是,这里面的逼迫意味,却让秦平悚然而惊。他难道还不明白,现在要摆脱困境只能靠着女儿了?

    一边想想女儿的话,一边再想想,先前,女儿说,要陆续把府邸的产业置办起来,将来,还能恢复礼国公府的荣光。那样富贵的日子,秦平小的时候是经过的。怎么能忘记?怎么能不让他心热?

    哎,罢了,不过是几个姨娘罢了。交给女儿就是了。这个府邸是要立个规矩了。反正,女儿把礼国公整理好了,得益的还不是他这个礼国公?女儿可是自己亲生的。

    秦平一狠心说:“既然明月你要立规矩,自然是要按照规矩来,别说这府里的姨娘们,就是我和你母亲,你祖母都听从你的安排。”

    这话,可是极大的支持了。有了这个,秦明月就能放手施为,不怕外面的物议了。

    秦明月给父亲行了一个礼,道了谢,就出门去了。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摘星楼还有很多要她处理的事情。她的天下可不光是礼国公府,她的天下是这个大周,是这整个天下。她要早点着手,一定要完成上一世没有完成的伟业。

    秦明月出门了,阴夫人还处于兴奋中,秦平本来还想转到后面姨娘的院子里面呢,可是一想到,自己刚刚表态,要是姨娘们知道了,估计会找他吵闹,所以,秦平脚步一转,出了大门,去外面游玩去了。

    礼国公府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规矩可言,所以,上午,秦明月和父母的对话,整个府邸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府邸都要炸开了。这里面秦平的几个得宠的姨娘,几个庶出的子女,还有老夫人的房子最是激动。各种想法,各种猜测,各种流言满天飞起。

    这些秦明月都能料到,但是,她并不想理会。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没有用。现在礼国公府的当家人,现任礼国公秦平都站在她这一边,别的人还能怎么说?

    秦明月到了摘星楼,先没有忙着处理公文,她先叫了夏鸣和春音过来说:“夏鸣,你拿着我的帖子,跟着我属下的吏员一起去奉西商人那里借一万两银子过来,这是借据,我已经写好了。我们要九千两银票,面值都是一千两银子的。还要五百两的散碎银子,五百两的铜钱,直接送到我们礼国公府,存在账房处。”

    夏鸣可是摘星楼培养出来的,办理这些小事不在话下。还跟着摘星楼的吏员,护军,自然是安全的很。

    “春音,你跟着另外一个吏员,去运河边上走一趟,看看有没有一个名字叫何锦芳的,卖素绸。找到了,看看就好,把他的情况,打听清楚了,不用和他接触。”

    说完了,秦明月就打发她们两个出门了,开始了处理公文。

    夏鸣还好,她领了差事就出去了。可是,春音倒是在心里犯了嘀咕。

    春音叫住了夏鸣,小声跟夏鸣说:“夏鸣,你说,我们小姐怎么知道运河边上有一个叫何锦芳的?还是卖素绸的?这个差事啥意思啊?”

    夏鸣白了春音一眼说:“别人不懂,你和我都是国师培养出来的人,难道还不懂得,身为国师那就是陆地神仙,能未卜先知,小姐未来也是国师,难道还算不出来?快别说这样的话了,小姐吩咐的差事,好好的干,将来,自然有你的好处。看看国师现在身边的几个姑姑就知道了?”

    春音一凛,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七章 运河

    (全本小说网,。)

    夏鸣说的对,她和夏鸣都是出身摘星楼,都是国师培养出来的。国师身边跟着几个得力的。这么多年来,那几个常随都已经放了奴籍,有了一大片家业,还在摘星楼有了正事的吏员身份,别提日子过的多好了。

    还有几个跟着国师的丫鬟,有的嫁到了富家当了太太。有的甚至嫁到了小官员家里,当了夫人。不想嫁人的两个,也留在了摘星楼,成了有品阶的嬷嬷。日子富足,受人尊重。

    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是跟随国师的。自己的小姐将来也是国师,那自己这些跟着小姐的,一定也能有个好去处。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听小姐的话,好好的当差,伺候好小姐就好了。

    春音看看已经在忙碌的准备出发的夏鸣,暗暗骂自己不够聪明,看看人家夏鸣,早就想通透了。一心一意的跟着小姐。将来肯定能有好处。自己还在这里三心二意,要是被无所不知的小姐知道了,那自己不是掺了?想到了这里,春音打起精神,一心办差去了。

    春音带着人手,坐着摘星楼的马车,去了运河边上。从京城的内城坐车到了运河可是用了近两个时辰。这也是因为运河毕竟要出城,距离京城还有些距离。可是,去运河的路上,却行人车马络绎不绝,春音一想,也明白过来。这是因为现在正是漕粮运到京城的时候,自然跟着有很多的江南货船商人过来,运送货物。

    春音到了运河边上,发现,这里越发的繁华了,甚至能比得上京城西大街上的繁华程度。码头上到处都是装卸工人在装卸货物,也有一些是客船,从江南来的人很多都是选择坐船到京城,慢了一点,但是不疲累。

    运河边上的这个码头,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了,所以,一应设施都有。靠着码头就有一个茶楼,跟着的小吏十分有经验,知道春音是跟在明珠小姐身边的头等丫鬟,所以,一早就叫了人在茶楼二楼靠着码头窗户边上,定了位置,请春音做到茶楼上,一边舒服的喝茶,一边等着自己打探消息。

    春音一边喝茶,一边听着茶楼上各种嘈杂的声音,来茶楼的大部分都是做声音的,女子倒是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大周其实民风还是很开放的。

    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那个吏员就回来了,跟春音说:“姑娘从窗户口看过去,在那一颗大柳树旁边的河道上停靠的一溜儿三个中型的商船,就是我们小姐说的那个姓何的商人。这三个船里面满满都是上等的素绸,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刚刚我去佯装的问了一下,他开价倒是很合理,绸缎的质量也不错。但是,得罪了人,却无人问津。”

    春音皱起来眉头问:“得罪了谁?这么多绸缎怎么会卖不出去?江南的绸缎不是一向在京城都是畅销的吗?”

    那个吏员说:“这个我也打听了。京城人是喜欢江南的绸缎。因为江南的绸缎花色新鲜,又比较柔软轻薄。可是,那也是指的是花绸。像这样的素绸,一般的百姓谁会用呢?京城人喜欢奢华,只有在家里有丧事的时候,才会用白绸。即使是用,也喜欢用那些有暗纹的白绸,显得上档次。谁会用这样的素绸?”

    春音不由得问:“京城人的喜好,又不是什么秘密,难道这个姓何的商人会不知道?”

    那个吏员说:“这个姓何的,我虽然只是跟他交谈几句,也看出来,他是一个精明的,不可能不知道。他运这么多的素绸过来,原本是跟一个染料坊谈好了,三船的绸缎都卖给染料房。染房的人拿着这种素绸,染上花色,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可是有不少的利润呢。这个何锦芳也能趁机赚一笔。”

    “本来是一桩十拿九稳的买卖。他拿到京城染房的订单,就回到江南收购了三船上好的素绸。据说,他还让他家乡的弟弟继续在江南收购呢。他则是先押着三船货物,来到京城。可是,到了京城,已经是半年之后了。京城那个染房却摊上了事情,家业都败落了。整个染房都给人收购了去。自然买卖也黄了。”

    “何锦芳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再找主顾卖出去这些绸缎。可惜,大家都是明眼人,人人都不肯出价,等着何锦芳支撑不了的时候,再贱价把这三船绸缎买了去,赚一笔大的。何锦芳也知道,他正愁着呢。哎,这会儿,上吊的心都有了。焦头烂额啊。”

    春音听了明白过来。

    那个吏员突然说:“春音姑娘,你看,那个站在码头上的,手里拿着一匹素绸的就是何锦芳。”

    春音忙顺着吏员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个穿着石青色团文长袍,绣着宝蓝色栏边,长得倒是精明的样子,大约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脸上却已经有些风霜,虽然看着有些憔悴,眉眼之间却多有坚毅之色。

    春音从小在摘星楼长大,虽然不会相面占卜,但是,这简单的看人的本领还是会一些的。这么一看之下,就能判断,这个何锦芳,要是碰上好靠山,有了好运气,只怕是能在生意场上有一番作为的。

    春音对吏员说:“劳烦你了。我们还有一些时间,你多和这个何锦芳他身边的人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多打听一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