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 >

第115章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第115章

小说: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她现在只要是从神秘洞府里头拿出来东西,就全都推在四眼儿的身上,这就导致堂堂的二哈四眼儿狼王,经常会抽冷子打喷嚏。

    杜大恒给王氏夹了一块西红柿,自己也尝了一口,还真别说,这味道还真不错。

    “嗯好吃,酸酸甜甜的,还特别解渴。”杜大恒赞道。

    “可不是么,嘿嘿,我每天都去三叔家偷吃一个。”杜小强不打自招道。

    “你这臭小子,你知道这东西能卖多少钱一斤不,你就每天偷吃。”杜大恒嗔怒道。

    杜小雪笑道:“爹,您就别怪他了,是我让大家没事儿的时候就去摘几个解渴的,而且这东西我不打算大批量的拿出去卖,那样的话这东西就不值钱了,所以咱们家还得尽快吃,要不然熟透了再不吃就都烂掉了,这么好的东西若是放坏了,那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杜大恒和王氏觉得这件事情也是这么个理儿,那就自家人多吃一点儿好了,也要让老三家多吃。

    “对了小雪,这东西有没有给你二姑送去一些呀?她现在也怀着孩子呢,这些东西她应该能喜欢吃。”王氏问道。

    “娘,你就放心吧,我每次去给八珍楼送菜的时候,都会给二姑家里头留一分儿呢。”杜小雪笑道。

    “孩儿他娘,你看你这就多此一举了吧?咱家小雪跟她二姑亲着呢,啥时候差过事儿啊?你就别跟着操心了啊。”杜大恒道。

    这一顿饭,杜小雪做的那两个西红柿的菜被大家给吃了个底儿朝天,第二天杜小雪就叫着翠环和二丫还有杜小霜,一起开始做番茄酱。

    杜小雪先带着大家去大棚摘了能有一百来斤西红柿,抬回去之后就把那些西红柿都给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柿子的蒂把给切掉,只留下了柿子肉。

    然后杜小雪又用几个干干净净的大盆,将西红柿分别装进去,然后就带着几个丫头,一人拿一个擀面杖开始捣。

    等把西红柿都给捣碎了之后,然后就架上了大锅,开始熬煮,一边儿熬煮杜小雪还不断地往里头加盐。

    等晾凉了以后,她又将那些弄好的番茄酱放进了一个个的小坛子里头,然后用黄泥把盖子给密封了起来,自家留了一坛子之后,剩下的就全都给放进了地窖里冷藏。

    弄完了这些之后,几个人都是累的胳膊发酸。

    “二小姐,您为什么不让铁牛大哥他们帮忙呢?”二丫疑惑地问道。

    杜小雪道:“就他那大个子,一下子能把我的盆给我怼漏了。”

    “哈哈,二小姐说的有道理,铁牛哥的力气实在是太大了,我都有些害怕他呢。”翠环笑着说道。

    “怕啥?我觉得铁牛哥除了怕二小姐和老爷之外,最怕的就是你了翠环姐。”二丫调侃道。

    几个小丫头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了李家那几个“牛”。

    第二天,杜小雪让人削了许多土豆,然后就开始炸薯条,足足炸了一大锅的薯条,然后她又将番茄酱用小碗分出来了几碗,然后就吩咐大武和小武去给杜大平家还有老宅那边儿送去了两份。

    就连村长和小花家也都收到了一份儿,杜大恒刚好要去镇上,于是就让他给杜秀玲也带去了一份儿,杜秀玲的那份儿要多一些,毕竟她现在正在害喜。

    老宅那边儿,因为这一盆薯条没够分,李氏差点儿跟杜小川打起来。

    “你这个死孩崽子,你还年轻,以后有你吃的时候,你非得跟我这个老天拔地的抢个什么劲儿啊?”李氏怒骂道。

    “奶,我出去跟朋友们玩儿去了,这不是没赶上呢吗,我这一回来,你们都给吃完了,就剩了那么一点儿底儿,您还不让我尝一尝啊?”杜小川狡辩道。

    “要说这二哥家也是的,咱们这儿这么老多人呢,他就送来了一盆这个什么条的,这也不够分啊。”杜秀珍道。

    “可不是咋地,娘啊,要我说,一会儿干脆就让咱家大伟再去要一些过来吃。”高氏咧着大嘴提议道。

    杜老爷子终于是听不下去了,咳嗽了两声道:“你们没事儿别老去老二家去麻烦人家去,现在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你们怎么好意思啊,人家给咱们送来吃的就不错了,做人呐,要懂得感恩,你们给人家送去啥了?做人不能得寸进尺。”

    杜大恒顺便还给八珍楼送去了一小碟番茄酱和一斤薯条,指明是给富贵大掌柜一个人吃的,然后又给梁老爷子的医馆送去了二斤。

    富贵又动起了这炸薯条的心思来,直接又花了二百两银子,在杜小雪的手里买了炸薯条的配方,然后还说要长期购买杜小雪家的番茄酱。

 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冰窖

    杜小雪又卖了一个炸薯条的方子,就这就收了人家二百两银子,这让杜小雪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还签订了长期购买番茄酱的合约,这又是一笔财富。(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坛子番茄酱是十斤,二十两银子一坛,八珍楼一下子就在这儿买了两坛子走。

    这段日子饭庄再加上卖菜和卖方子的钱,杜小雪一共得了四百多两银子,就连杜大平的家里头,也得了一百七十多两银子,这让杜大平家的生活条件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不但在大冬天里有新鲜的蔬菜可以吃,还有美味可口的炸薯条。

    现在小宝已经过完了满月,杜大平因为家里有大棚的关系,所以就没给孩子办满月酒,只是请了杜大恒一家来吃了一顿火锅而已。

    按照杜小雪的提议,这一次大家敞开了吃,吃了很多大棚里头的蔬菜,大家吃的都很香,尤其是那肉冻了之后,在半冻不冻的时候,姜氏和王氏就一起把肉给切成了薄片儿,可以说是入口即化。

    小宝满月了以后,姜氏觉得自己胖了太多,于是就说什么也不肯要杜小雪家给送来的羊奶了,说是喝那个不但没让自己的奶水多,反而都变成了肉,长在了自己的身上。

    腊八这天,杜小雪突然想起了夏天时候的酷热,想着喝着冰镇饮料,在池塘边儿上钓鱼,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于是她决定要在家里头挖一个冰窖,只要深点儿挖,就算是到了夏天,里头的冰也不会化掉的。

    第二天一大早,杜小雪就拉着李家的四个牛,在后院儿挨着四眼儿的狗窝的地方选了一处空地,把那儿的菜地给弄平,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挖窖。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李家四兄弟就挖好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地窖。

    又过了一天,杜小雪让他们用青砖把周围都给围了一圈儿,确保这里不会塌方之后,杜小雪这才开始每天让人打水在外头冻。

    这冰冷的井水在这种天气里,碰一下都觉得刺骨的凉,刚一打上来就是带着冰碴的。

    杜小雪每天都能冻十桶冰,而后就让人将这些冰块儿都放在了新挖的冰窖里头的架子上。

    这冰窖只有十平米见方,高度足有三米,杜小雪看了一下,觉得这样的冰窖储存的冰块儿应该够她一夏天用的了,就连给客人要用的冰也都给算进去了。

    杜小雪家后院儿的粮仓,每天都会用掉大量的粮食,杜小雪觉得自家的粮仓好像有些不太够用,于是就决定再弄一个粮仓。

    两个粮仓每一个都能装得下两万斤粮食,不过杜小雪的心里头已经有数,这些粮食足够自家吃用,还有就是够饭庄用的,她这才笑嘻嘻地睡觉去了。

    这阵子可能是由于天冷路滑,杜小雪家的饭庄的生意比较惨淡,于是杜小雪就决定,干脆挂牌儿歇业,等过完了正月再开张。

    饭庄的生意虽然是停了,但是杜小雪却没有闲着,每天都会去大棚里头去看菜,由于杜大平非常的尽职尽责,所以那些菜都长得又好又绿,而且还长得非常快,现在三天送一次,每一次都能送到五十斤。

    这一天杜大平过去送菜,富贵对他说道:“大平啊,你回去就跟小雪说说,能不能每次多送来点儿啊?这菜不光我们这要用,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被县城里头的八珍楼也知道了,现在这事儿我想捂都捂不住,哎。”

    “这县里头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每次来的时候都非常的小心,那装菜的筐都盖的严严实实的,生怕被人看见。”杜大平道。

    “哎,听说是有一个食客,来镇里头办事儿,记过就听说咱家还有青菜可以吃,然后就来吃了一顿,没想到等他回去县城之后,在县里头的八珍楼竟然没吃到,然后那个食客就跟那里的大掌柜吵起来了,然后这事儿就传出去了呗。”富贵叹息道。

    “是啊,那我就回去跟小雪商量商量,不行的话咱们就再加一把劲儿,争取多种一些蔬菜出来,只不过您也是知道的,现在这种天气,我们每天种菜都很费劲的,为了保证温度,我每天都要烧掉一棵树的柴火呀。”杜大平皱着眉头,十分为难地说道。

    等到他回去把这件事儿给杜小雪说了之后,杜小雪顿时就哈哈大笑。

    “哈哈三叔,你怎么也学精明了?我还以为你会很高兴的就一口答应下来了呢,没想到你还知道欲擒故纵。”杜小雪笑道。

    “哎呀,我这还不都是跟你学的,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呗,以前我跟我岳父也是做生意的,你可不能小瞧了三叔啊。”杜大平道。

    接下来杜小雪每三天就往八珍楼送一百斤菜,普通蔬菜七十斤,豌豆十斤,香菜和生菜共十五斤,西红柿五斤,每次都是这个比例的送。

    后来杜小雪听说,富贵因为东家让县城里头多留,就因为这个还跟东家闹了不愉快,跟县城里头的八珍楼的大掌柜还吵得脸红脖子粗的。

    蔬菜是有了销路,这下子杜小雪不用担心吃不完了,每天自家的下人们也都能吃上一顿蔬菜,就连梁家医馆和杜秀玲家也没断过送。

    这豌豆的做法,杜小雪也告诉了富贵大掌柜,除了可以煮之外,还可以炒,只要把里头的那层硬皮给摘掉,外头的那层皮和豆粒都可以炒着吃。

    杜小雪还当面儿教给了八珍楼的大厨,不过这一次她没有收人家的银子,毕竟这段日子已经在八珍楼挣了不少钱了。

    杜小雪向来是主张细水长流的,怕一下子太黑,人家下次就不敢跟自己合作了。

    转眼间就到了过小年儿这天,家家的人都提前回家,为了和家里头的人过一个和和美美的小年。

    这天杜小雪家请了杜大平一家一起过来吃饭,王氏领着那几个女人一起包了饺子,还炖了一大锅狍子肉,这狍子自然是李家那四个兄弟在山上打来的。

    杜大恒还开玩笑说:“有了你们,大白和小白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邀请

    小年一过,离大年还算远吗?

    这一年小镇上的居民因为少了蛮族兵的骚扰,并且还赶上了一个好年头,家家的粮仓都是满满的,这让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全本小说网,https://。)

    和去年的萧条景象比起来,今年可谓是丰衣足食了,尤其是朝廷减免赋税这一条,让大家更是感激皇恩的浩荡。

    由于杜小雪家的青菜生意是偷着进行的,所以就连一个村子里头的人,都不知道镇子上那昂贵的青菜是出自杜大平家的后院儿菜地,可见富贵的保密措施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自从李家这五父子来了以后,杜小满就很少将猎物卖到杜记饭庄了,因为他知道杜小雪家来了几个打猎的好手,以他那腼腆的性格,自然是不好意思再来卖野味的。

    就在过完小年之后的没两天,李铁蛋父子就从山上背回来了一头鹿,杜小雪将那鹿肉留下,至于鹿皮则是送到杜大平家里去,因为杜大平现在偶尔也在做皮货生意,不但是卖皮子,他还能做皮靴和皮衣。

    在杜记饭庄歇业的这段时间里,李家那爷儿五个不好意思整天在家里头吃闲饭,毕竟就算是不干活,他们的食量也是大得惊人,于是就天天去山上打猎,杜小雪还让大白和小白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有了大白和小白的帮助,他们打猎的效率就更高了。

    每天最少都能带回来两只野鸡或者是两个野兔,就在二十九的这一天,他们竟然还活捉回来了一头野山羊。

    “嘿嘿,咱家的这头母羊这回有伴儿了。”李铁牛咧着大嘴,把那头新抓来的公山羊给赶进了羊圈里,和杜小雪从神秘洞府里头抓出来的那头母山羊放在了一起。

    杜小雪笑着说道:“你们都二十多岁了,别光想着给养找伴儿,你们自己也要抓紧找媳妇成家呀。”

    李家那几个兄弟一听,一个个脸都有些泛红,黑脸的人突然红脸,外人不易察觉的,但是以杜小雪两世为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