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腕公主-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着就准备去谢大老爷书房汇报一下上个月铺子里的收入。
“你来了,看看这封信吧。”谢大老爷见到赵管家,面上似有笑意,随手扔来一张轻飘飘的纸。
结果就是赵管家一时不察没有接住,只得挪着肥胖的身子弯下腰去捡,吹了吹灰,展开一看,却是大少爷谢愈从京城来的信。
“这?”他迟疑着看了谢大老爷一眼,觉得不应该再看。
然而只等到了对方的一个点头肯定。赵管家遂无奈地继续看,看着看着,一双老鼠似的小眼睛却瞪圆了。
“老爷,大少爷这是要你们搬到京城去?”赵管家挥了挥信纸问道。
“是啊,你认为如何?去得还是不去?”
这…赵管家接到了谢大老爷抛过来的问题,却为难了。
说实话,大少爷从京城来信催促举家搬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他四年前殿试为榜眼后,圣上就按例赐了府邸,从那时起,大少爷就希望家人都能搬过去入住。
大少爷虽说是老爷的儿子,但因为某些原因却一直和在京城做大官的二老爷一家住在一起,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虽说二老爷待大少爷是视如已出的,但谢府毕竟已经分家了,总归是少了些归属感。所以大少爷还是希望和自己家人住在一起,也好让父母享享福,他这个儿子也尽尽孝,弥补一下多年不在父母身边的缺憾…
“老爷,这次还是去吧。”赵管家思前想后,一脸诚恳的提议道。
似乎是早猜到他会这么说,谢大老爷又捋了捋胡子,紧接着问道:“房屋可以关起来,那铺子和田产呢?”
“老爷,恕我直言,铺子和田产的问题想想办法总是可以的,可两位小姐的事耽误不得啊!”赵管家激动得唾沫飞溅。
谢大老爷沉默了,他背转过身,望着侧壁上被风吹得微微晃悠的墨梅图出了神。
谢宅是谢家的根基和源地,也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在这座老屋里,有着这个古老家族所有的记忆,荣耀的,灰暗的,都曾经在这里一一展现,如浮光掠影。
可是自曾祖父那一辈起,却隐隐有了衰败的趋势,不只是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进士,也表现在逐渐凋零的家业。
终于,父亲死后,偌大一个谢家再也支撑不住,不得已分了家。好在二弟是争气的,进京科考连中三元,得到先帝重用,为如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于是剩下的几房也纷纷跑到京城去寻求出路与庇护了。
只有他,一直都坚守在老地方,外人看来是很占便宜的,老房子和大部分的田产铺子都占尽了,但其中的苦楚与不易,又有几人知晓呢?
不想搬!不想搬!这是谢大老爷内心的答案。可是他也知道赵管家说的是对的,放弃继续留在山阴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可是如若不走,现在城里的言论对两个女儿太不利了。
嘉琳从祠堂出来已经有半多个月了,却把自己关在房里半步不出,不是不想出,而是不敢出,外面的言论对她实在太不利了!
而二女儿仪琳也并没有因为此事得到众人的同情。她设计让马文斌知道真相的事情没有让外人得知,所以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曾经如何为了马家公子寻死觅活的事。
一个恶毒,一个不矜持,以后要找好人家就太难了!而搬去京城,如果不是有心人加以探听,又有谁会知道呢?山阴左右也不算个大地方,离京城也不算太近。
“那好吧,你去把夫人和小姐们都叫来。”视线从墨梅图上移开,谢大老爷终于做出了决定。
赵管家一躬身,便即刻向外跑去了。
而谢大老爷坐在了太师椅上,面色晦暗,眼眶也有些红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五章 二老爷家四朵花
(全本小说网,。)
宽阔平缓的水面上,一艘客船缓缓地驶着,巨大的船体排开的白色水花溅起又落下,出“哗哗”的声音。
谢昭琳端坐在船舱的房间里,望着外面熟悉的景致,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还不到四个月,就又回来了呀!她还以为会就此开始一个新的人生呢,可是回到旧地,总觉得又要卷入什么似的。
“小姐!”绿莺从外面跑进来,前几天因坐船而病恹恹的小脸已经染上了些许喜色,她欣喜道:“小姐,京城到了,这几日坐船坐得我人都要昏过去了,这下可好了!”
绿莺不习惯坐船,刚开始的几天吐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直叫谢大夫人说是带着这么个丫环,不知道谁照顾谁了!
不过好在几经辗转,京城总算是到了,谢昭琳本来是颇有抵触情绪的,绿莺一闹腾,她倒也觉得乐呵起来了。
于是开绿莺的玩笑道:“你也别抱怨,若是不走水路,怕是还要行不知多久呢?到时候一天到晚坐在马车上,照样颠掉你的小屁股!”
绿莺听了却露出吃惊的表情,嘴里直嚷嚷:“小姐,你终于又肯和奴婢开玩笑了!奴婢还以为你要一辈子生我的气了呢!”
谢昭琳正浅笑着喝茶,闻言动作微顿,却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我以前经常和你开玩笑吗?”
“那是自然,红情也可以做证的!可是自从您落水醒来后就变得不大一样了。奴婢还以为您是为落水时我们不在身边而生气呢!”
绿莺的性子很是欢脱,大大咧咧的,因而心也不是很细,有话就说。为此谢昭琳也说过她几回,她人前倒是改了,人后还是老样子。
谢昭琳虽没有再计较,只道她是把自己这个小姐当自己人,心中却多少还是有些担忧。她毕竟在深宫中待过两年,见识过不少从仆从处下手给主子找麻烦的事,只怕绿莺也步了后尘。
不过今日,她却实在要感谢绿莺的快人快语。她这般心性都能看出自己与二姐的不同,红情和其他人怕是早就现异样了,只是不说而已。
如此一想,谢昭琳便继续试探道:“我闹着和你们玩呢!况且我听说马公子喜欢不爱与人搭话的冷美人,所以才…”
哎呀,不管了,先把马文斌借出来一用吧!
果然,此话一出,绿莺即刻上当:“那小姐你也做得太像了些,不搭理奴婢们也就是了,连夫人那里也少去,要不是上次和红情去给夫人送饭,我都要以为…”
她不再说下去了,大概是知道不妥了,即使是在自家小姐面前。
谢昭琳眼中含着一抹赞许,觉得绿莺总算是有点分寸了。她又继续问道:“你是觉得我太冷情了吧?”
绿莺不知道冷情具体是何意,但大概对得上,就点了点头。谢昭琳得到了答案,就打她去收拾一下行李,以便待会上岸,而自己则一个人细细思索。
端起青花瓷杯喝了一口茶,把刚刚绿莺的话和之前红情与谢大夫人的眼神一整理,谢昭琳就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作为一个在藏书楼看多了书的人,她知道性情大变的人不是没有,但对于这种变化能接受的人就少了。
不能接受怎么办?总要找个理由让人信服,而这些理由往往是妖邪入体。于是有些性情大变的人往往会被当妖魔处理,下场凄惨。
而这之中,有多半是像她那样的人,借尸还魂,被说成妖魔还真不为过。
谢昭琳可不想被当成妖魔,也是出于要遗忘过去,重新开始的想法,一直想要按着二姐原来的样子生活,因而也特别苦恼自己身上属于原来的自己的痕迹。
可如今看来,她最大的问题不是原来纠结的什么作画风格不对,喜欢用左手之类的,而是“性格”!
对,性格!比起二姐,她太冷了。这种冷不但是对外人,甚至已经沿袭到了家人身上。
改!一定要改!不但是为了不让别人现,这也是谢昭琳自己的迫切要求。
她从小到大渴望温暖,又怎么能在真正的温暖来到时将其拒之门外呢?
“小姐,码头已经到了,可以上岸了。”红情的声音由远及近,也带着些许喜意。
谢昭琳抚了抚衣襟,走出船舱一看,现客船果然已经靠了岸,很多人提着行李正争相上岸,码头上也有不少接客的人,很是热闹拥挤。
好一会儿,人才少了些,谢昭琳站在码头上,等着后面的谢大夫人,却忽然听得一个温柔的男声叫她:“仪琳。”
循声望去,一个着青色滚边湖蓝窄袖长袍的年轻男子正站在谢大老爷身边望着她,眉眼含笑,甚是可亲。
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了上来,谢昭琳认得他是大哥谢愈,便快步跑了过去,站定后却不知该如何称呼了,她对这位大哥的印象还停留在七年前,如若不是二姐残留的记忆,她或许还认不出来。
于是踟躇了良久,才低低地唤了声哥哥。
谢愈比谢昭琳高出一个头,听到这声“哥哥”很是受用,拿手轻抚了一下她的头打趣道:“仪琳又高了,也漂亮了,还知道害羞了,看来是离出阁不远了!”
显然是把她的生疏当成了害羞。谢昭琳便也跟着配合地低下头,做害羞状,更是惹得谢愈好笑,连带着几日里都沉着个脸的谢大老爷也高兴了些。
正说笑间,谢大夫人也已经过来了,唤了声“愈儿”,嗓子都有些哑了,谢愈自然又是过来对思念自己的母亲好一阵安慰。
忽然,他的目光掠过了谢昭琳看向她后面出声道:“四妹,柳姨。”
谢昭琳这才想起还有这两号人物,转过头与谢嘉琳的目光撞了个正着,顿时两人都有些尴尬。
幸好谢愈见人都已经到齐,便向谢大老爷说道:“父亲,二叔在楼外楼备了酒席,不如让人把行李送到府中安置好,我们就先行过去吧。”
谢大老爷点了头,谢愈便叫来早已备好的马车,一行人向楼外楼而去。
车上,谢昭琳在心里把二叔的四个女儿过了个遍,把名字和排行记记牢,以防到时见面时出洋相。
二姐是见过她们的面,自己可没有啊!一定要记准了,才能叫人少起怀疑。
新的人生要从小细节开始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十六章 姐妹之间的口角
(全本小说网,。)
本来楼外楼就离码头不远,又加上坐马车,谢昭琳心中又想着事情,所以才没一会儿工夫,目的地就到了。
一楼的大厅此时正人声鼎沸,散座已经都满了,端着菜盘的小二在其中穿梭,好几次都让人吓得以为会有翻了菜盘的危险,却又总能够化险为夷。
还是和萧潜第一次带她来时一样啊!谢昭琳把略有些怀念的目光从一楼移了回来,跟随着谢愈的脚步往三楼走去。
大约谢二老爷备的酒席颇有些档次,所以一脸谄媚笑容的掌柜亲自引着他们一行人上了三楼正中的包间,又殷勤地给开了门,还用胖手撩起琉璃珠帘等他们一个个进去。
等最后一个人进去后,他才又小心翼翼地关上门走了。
才进入包间,便有一个着墨绿色滚边锦衣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很是激动地喊谢大老爷“大哥!”,末了又喊谢大夫人“大嫂。”
谢昭琳就知道,这便是她多年未见的二叔了。气质儒雅却不失派头,确实是个做官的料。
想来她在宫里的那两年也是离二叔一家最近的日子,却无缘也无理得见。可或许是因为小时候二叔从京城回来时,从来也没有忘了给她这个不起眼的老三也带份礼物,所以她内心对这个不熟的二叔还是颇有好感的。
念着这份心,谢昭琳的心里很是感动,于是在谢二老爷看过来时适时地行礼叫了声二叔。
“好好好,大哥一家都好。唉,近来朝中事多,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也有好些年没回老家了,好在大家伙又团聚了,好啊,这样好!”谢二老爷一连说了很多句好,感慨良多。
说完才想起大哥一家一路舟车劳顿,必定累极,有什么话自然也是边吃饭边说,才忙不迭地请人入席。
于是绕过雕花的屏风,谢昭琳便见到了二婶和四位姐妹,也就是她刚刚在脑子里背了好久的几个人。
二婶看来是个极伶俐的女子,打扮利落不花哨,头上只别着素玉簪,衣服样式也很清爽。不过她不是二叔的第一位妻子,而是姨娘扶正。此时见大哥一家到来自然少不得热络几句活活场子。
趁着她让四位堂姐妹给谢大老爷几人问礼时,谢昭琳暗暗地把她们看了个遍。
紧靠着二婶的应当是她嫡亲的女儿谢雪琳,也是十四岁,芙蓉面,肌肤微丰,眉眼含笑,看起来很是可人,再配上粉色的衫裙更是惹人怜爱了。
她旁边的该是老大谢玉琳,只比二姐大两个月,本应是唯一的嫡女,可惜母亲早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