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修士的厨神生活 >

第202章

修士的厨神生活-第202章

小说: 修士的厨神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端坐在后院大石头上,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布袋里面装着剩下的稻种。

    这些稻种所蕴含的灵气,活性很弱。

    陆湛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提高稻种的灵气活性,只是结果并不如人意。

    无论引多少灵气进入稻种,最终这些灵气都会散掉。速度还不慢。

    他轻轻滑动手指,摩挲着布袋表面,带起丝丝缕缕地灵气。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增加种子内的灵气活性。

    亲自翻晒稻种,被证明没鸟用。稻种锁不住灵气,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稻种锁不住灵气,那就想办法让稻种锁住灵气。

    陆湛沉思。

    陆树左右晃动,春天的风吹在身上真舒服,浑身暖洋洋的。

    要是再来一场雨,那就更美了。

    陆湛紧盯着陆树。

    陆树一哆嗦,陆湛爸爸的眼神好吓人。

    陆湛捏着陆树的枝叶,甩精神力同他直接沟通。

    “一粒种子想要一直保持灵气活性,关键点在哪里?”

    陆树有点懵,他不懂啊!他天生就带灵气,完全不用去想怎么保持灵气活性。

    陆湛提醒陆树,“你仔细想一想,你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最舒服的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陆树摇头晃脑,最舒服的状态吗?

    应该,好像,似乎是在下雨天。

    空气很湿润,他努力‘张大嘴巴’,吸饱了水。要是有合适的土壤,他就会生根发芽,快乐地成长。

    “是水吗?是因为湿度不够吗?”

    可是在播种前,种子在水中浸泡了整整三天,外加聚灵阵。按理湿度是足够的。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

    陆湛皱眉深思。

    是因为用了农药?

    还是因为水不合适?

    水里面没有灵气,可是有了聚灵阵,还需要灵水吗?

    他想来想去,决定尝试一次。

    重新育苗,这一次不用任何化肥农药,将浸泡种子的水也改成灵水。

 第367章 淬炼稻种

    灵水获取,对陆湛来说不算难事,只是需要费点时间。

    陆湛是个行动派,想到就做。

    他先取了水,然后像炼器一样淬炼山泉水,将源源不断地灵气引入水中,改变山泉水的属性。

    这个过程,陆湛一直在思考。

    改变山泉水的属性,给了陆湛提示。

    他能不能改变稻种的属性,强化稻种的灵气活性。就像淬炼炼器材料一样淬炼稻种。

    只是他担心淬炼过程,对稻种来说会不会太烈了一点。万一不小心,稻种给煮熟了,那真是闹笑话。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够糟了,就算将稻种煮熟,也糟不到哪里去。

    如果种不出灵稻,那还不如不种。

    费老鼻子劲,结果就种点普通水稻,毫无意义。

    山泉水淬炼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灵泉水。

    他将稻种放入灵泉水中,不加任何农药,纯用水浸泡种子。

    然后陆湛抄起双手,开始淬炼稻种。

    陆湛的双手,像是一把铲子,又是一把刀。

    稻种在他手中上下翻滚,灵气经由他的手,源源不断地没入稻种内。

    山泉水浸泡着稻种,稻种变得鼓胀,像是喝饱了水。

    时间慢慢地过去,天黑了,又亮了,太阳挂在高空中,气温越来越高。

    陆湛心静自然凉,他没有去关注时间,全身心投入这场淬炼。

    灵泉水越来越纯粹,所蕴含的灵气越来越浓郁。

    稻种内同样灵气翻滚,活性十足。

    陆湛感受到了,感受到一粒粒种子传来的喜悦心情。

    它们吃饱喝足,一个个壮得像一头小牛。

    之前的它们,实在是太饿太饿,仿佛这辈子都没有吃饱过。

    总是吃着不合适的食物,让稻种越来越郁卒,越来越颓败。它们不得不用自身的灵气来温养自身,只是这样一来,自身的灵气也变得越来越少,最后沦为普通的稻种。

    甚至连普通的稻种都不如。

    普通的稻种至少能适应一切化肥农药,各种水质。

    而它们,只是一群辣鸡。没了灵气,农药化肥各种水,对它们来说简直堪比毒药。

    陆湛露出了笑容,他终于找到了这些稻种灵气渐失的症结。真是满有成就感。

    一天一夜,经过陆湛双手淬炼,稻种重新焕发生机。一个个生龙活虎,恨不得立马就去田里生根发芽。

    陆湛停下双手,长吸一口气,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木桶里的稻种,一粒粒看起来十分饱满,而且可爱。

    “喵呜……”

    棉花跳上水桶,舔舔嘴唇,想吃。

    陆湛笑了起来,摸摸棉花的头,“这是种子,可不能吃。”

    棉花回头看着陆湛,一脸软萌。

    陆湛爸爸,本喵饿了。

    “汪汪……”

    本汪也饿了。

    除了棉花和葫芦娃,陆树也来凑热闹,垂下枝头,告诉陆湛他也饿了。一天没吃灵石,快馋死他了。

    这么馋,他都没偷吃,他真是一颗最棒的树,最有信用的树。

    陆湛笑了起来,“都等着,我去给你们拿灵石。”

    一听有灵石吃,陆树高兴地左摇右晃。

    陆湛提着一袋灵石出来,葫芦娃一颗,棉花一颗,陆树十五颗。

    吭哧,吭哧,一会的功夫,陆树就把灵石吃完了。

    味道都没仔细尝,灵石就没了,好心酸。

    陆湛爸爸,本树还想吃灵石。

    陆湛拍拍陆树,“吸收了那么多灵气,又吃了十五颗灵石,够了。先消化消化,明天我们继续。”

    陆树耷拉着头,对吃的渴望,所有人都理解不了。没有灵石吃,他只好和葫芦娃一起玩。

    陆湛起身,前往厨房。

    他又给几个老农打电话,叫他们再准备一块育苗田,只施农家肥,氮素化肥统统不用。

    老农接到电话,有点懵。

    “陆老板,你准备了多少种子?”

    陆湛说道:“和上次一样,够十亩稻田的种子。”

    “可是不用化肥,这田肥不起来啊。陆老板,你听我们的,该用的化肥还是要用,不能为了一点钱,把化肥钱给省下来。你省这点钱,水稻长不好,会损失更多的钱。”

    陆湛笑了笑,语气坚决地说道:“按照我说的做,这部分稻种,全程只用农家肥,不用任何化肥农药。记住了吗?”

    老农觉着可惜,又觉着浪费,“陆老板,你再考虑考虑吧。你那样做,可种不出好水稻。”

    “不用担心,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办好了,有奖金。”

    一听有奖金,老农妥协了。心里头则在吐槽陆湛,城里头的小伙子,总是想一出是一出。过几个月,有他后悔的时候。到时候就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会不会吃亏,现在谁说都不算。

    等育苗田弄好后,陆湛亲自下田,手里提着装着稻种的木桶,将稻种均匀地洒在育苗田里面。

    老农们跟在旁边,小声嘀咕,“这种子看起来比之前那一批更好。”

    “是比之前那批更好。这是新出来的种子吗?”

    “不清楚。”

    老农们干脆问陆湛,“陆老板,这是什么新品种?”

    陆湛笑道:“这和前面那些种子是一批,不是什么新品种。”

    “怎么看起来,比前面那些种子更好。”

    陆湛说道:“因为这些种子经过特殊加工。”

    老农们不懂什么特殊加工,听起来高大上,却觉着陆老板玩的新玩意不太靠谱。

    种子种下,之后就得看天吃饭。

    山上的茶树种子出了芽,长势喜人。

    陆湛上山走了一圈,浇了灵泉水。还叮嘱陆树,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好好照顾这些茶树。

    以后能不能喝到顶级的茶,全指望这些茶树。

    陆树摇头晃脑,保证完成任务。

    中庭里的小白菜,陆湛已经吃了一顿。

    自家种的小白菜,吃起来就是比菜市场买来的要香。

    还剩了点白菜,陆湛剁了它,又剁了点新鲜猪肉。将白菜和猪肉搅拌在一起,做了个白菜猪肉馅,包饺子吃。

    饺子意外的受欢迎,光是葫芦娃就吃了两盘,三十几个饺子。

    棉花也吃了一大盘,足有十几个饺子。

    陆湛夹起一块饺子,蘸了醋,够酸够味,好吃!

    他突然想起,他和薛燃开的吃醋玩笑,那一次没吃上饺子。这回有饺子,只可惜薛燃不在,回京城去了。

    黑客和小肥也不在,这一回它们要长久出差。好在每天都有灵石供应,勉强满足了这两只躁动的胃。

    吃不了陆湛爸爸亲手做的饭菜,差评!

 第368章 拆迁

    “喂……喂喂……所有村民十点半到村委会开会,重复一遍,所有村民十点半到村委会开会。喂,听得到吗?喂喂……”

    小河沟村的大喇叭,在新年后第一次响起。

    村民们望着喇叭方向,开会?开什么会,也不说清楚。

    村长办事真是越来越不靠谱。

    村民们正吐槽着,大喇叭再一次响起来,“喂喂……有声音吗,能不能听见?这次开会主要讨论拆迁补偿,请大家相互转告。”

    要拆迁啦?

    补偿多少钱?

    村民们顿时激动起来。

    比任何一次开会都要积极,拖老带小,全家出动往村委会赶去。

    还没到十点半,百分之九十的村民就已经赶到了村委会小礼堂。剩下的百分之十,都在外面。接到了消息,这会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椅子不够坐,大家就挤一挤。挤不下,那就从家里面拿来小板凳,排排坐。

    会议还没开始,村民们七嘴八舌自己议论起来。

    “玉泉山后山要开发了吗?”

    “没听说啊!”

    “那怎么突然说要拆迁。”

    “谁知道。反正拆迁就是好。”

    “拆迁补偿,是补偿房子还是补偿钱?”

    “我要房子。现在房价贵,等补偿款拿到手的时候,不知道房价涨了多少。别到时候那点钱连一套房子都买不下来。”

    “哎呀,狗日的,要拆迁也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再往上修两层,多补点钱给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拆迁,现在修来得及吗?”

    “我家院子不知道算不算面积。不算面积,也得补点钱给我。”

    “美得你们!”

    “喂喂喂……”村里面几个头头脑脑都坐在主席台上,村长敲打着话筒,“喂,都听得见吗?”

    “听得见!”村民们齐声高喊。

    村长乐了,“大家精神都很饱满,不错不错。人都到齐了吗?我先点个名,点到谁就喊一声到。咳咳,开始了……”

    小河沟村一片热闹景象。

    拆迁补偿的消息,瞬间撬动了这个安静了几十年的小村子。

    每个人都躁动起来,大家一见面,开口就是拆迁。出门上街,说的还是拆迁。

    每户人家都关着门打着自家的小算盘。要怎么拆,怎么迁,才能让自家利益最大化。

    按人头,那就把去年刚嫁出去的闺女的户口迁回来。

    老爷子有话讲,把孙女户口迁回来,也得把老闺女的户口迁回来。

    儿子儿媳顿时不答应了。

    用脚趾头想都想得到,肯定是大姐(大姑姐)给老头打电话,出的馊主意。都嫁出去几十年,这个时候把户口迁回来,要脸吗?

    孝敬老头子的时候没见到人,有好处的时候,动作比谁都快。

    按人头拆迁,这一家子非得打生打死。血缘亲情,最后反目成仇。

    权衡利弊,那就按房子面积拆迁。

    堂屋,厨房,厕所,楼上楼下四间卧室,外加猪圈,还有院坝。

    “猪圈算面积吗?”

    “他敢不算面积。”

    “今天开会说了,村委会做不了主。每家多少面积,会有专业机构测量。”

    “我管他谁来测量。总之,我家猪圈必须算面积。不给我算面积,老子就去村委会天天闹。”

    逛吃,逛吃,逛吃……

    谁家的的拖拉机在扰民。

    打开院门一看,狗日的,隔壁陈老二家正在运砖头,抢建房子。

    妈的,这小子脑子倒是灵活,赶在测量机构来之前先往上修一层。

    “我们要不要也修一层?”

    “修,当然要修。”

    和尚摸得,道士也摸得。

    陈老二能抢建,他家也能抢建。

    只需一个下午,小河沟村就变成了大工地。周围的有名有姓的建筑工人被抢一空。

    建筑工人不够用,那就自家人上阵。

    自家人不够用,技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