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俗人回档 >

第835章

俗人回档-第835章

小说: 俗人回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束跟沈馥的通话后,边学道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站在阳台上看窗外的城市,一站就是10分钟。

    客厅里的徐康远最先发现边学道的“异样”,他悄悄给徐尚秀打手势,让女儿过去看看边学道怎么了。

    走到边学道身旁,徐尚秀看着他的侧脸问:“你在看什么呢?”

    边学道平静地说:“在看万家灯火。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次看见这些亮着灯的窗户,我都会猜想生活在窗户里面的人此刻在做什么?是不是一家人温馨地聚在一起,夫唱妇随,母慈子孝,油盐酱醋茶。”

    静了几秒,徐尚秀问:“这是你对家的幻想和期待吗?”

    边学道扭头看着徐尚秀说:“果然你最懂我。”

    徐尚秀笑了一下,小声说:“你在这儿看万家灯火,我爸和我妈瞎琢磨是不是招待不周惹你不高兴了,过去陪他俩说说话吧!”

    边学道听了惭愧地说:“怪我思考不周,下不为例。”

    客厅里。

    徐家三口李家三口加上边学道七个人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一边聊天。

    聊天时,满肚子校园趣事的李碧婷一直插不上话,逼得她搜肠刮肚好半天,总算想到一个网上看到的能跟上爸爸和边学道聊天节奏的话题。

    找了个空当,李碧婷看着边学道说:“姐夫,放假前我们教授在课堂上留了一道案例分析题,跟做生意有关,正好你帮我分析分析。”

    边学道笑着说:“你说说看。”

    李碧婷坐直身体说:“一家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于是他们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碧婷说到这儿,老审读边学道已经知道她要说的案例是什么了,不过他没打断小丫头,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李碧婷,示意她接着说。

    受边学道“感兴趣”表情的鼓励,李碧婷稍稍提高声音说:“博士后组织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就会检测到,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后来,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光火,他叫来小技术员说:给你三天时间,把这个事情搞定,不然你就给老子滚蛋。结果……小技术员只用一天就把问题解决了。”

    似乎说口渴了,李碧婷拿起茶几上的水杯小口喝水。

    徐婉见了,催促道:“说完再喝,听着怪着急的。”

    拿着水杯,李碧婷快速地说:“小技术员想出来的办法很简单——他花200块钱买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放在生产线旁边吹风,空香皂盒比装了香皂的盒子轻,风一吹就掉下来,避免了将空香皂盒装箱出售。呃……教授给我们留的问题是:这两个办法哪一个是最佳方案?”

    李碧婷的案例说完,边学道立刻给出答案:

    “从成本角度看,小技术员的方案很聪明。从长远角度看,博士后的方案很优秀。对企业来说,适合企业规模和需求的解决方案就是最佳方案,所以,这两个办法都是最佳方案。”

    眨了眨眼睛,李碧婷不解地问:“既然一台电风扇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花几十万弄一个复杂的探测系统呢?”

    李碧婷说完,徐婉和李秀珍下意识地微微点头,显然心里很认可李碧婷的想法。徐康远倒是没点头,不过脸上的细微表情表明他的想法跟李碧婷的想法差不多。只有李正阳表情严肃,似有所悟。

    跟徐尚秀对视一眼,边学道笑着说:“三点。”

    “第一点,不是博士后想不到电风扇这个解决办法,而是雇主需要有技术含量的解决方案。所以,一些人自以为得意的小聪明并不是真聪明,那不过是真正的聪明人不屑使用的办法。”

    “第二点,电风扇方案成本低,但是不具备通用性,例如将香皂盒换成玻璃瓶什么的,它就吹不动了。而博士后设计的那个探测系统具有通用性,可以在相关行业推广应用,甚至可以申请技术专利,跟其他企业收技术转让费。”

    “第三点,技术是可以积累的,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质变就可以换来真金白银。小聪明是没法积累的,而且小聪明耍多了会误以为知识无用、学历无用、科学无用,导致企业抱残守缺,不思与时俱进,慢慢的就会跟市场脱节,被市场淘汰。”

    边学道说完,李正阳夸张地拍着大腿说:“大老板就是大老板,真正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这不是表演,而是李正阳的心里话。

    边学道开口前,李正阳头脑里模模糊糊有一些头绪,可是让他像边学道这样不假思索地、条理清晰地、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透,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差距,这就是差距!

    经此一回,李正阳真正明白了自己跟超级富豪牛人的思维差距有多大。

    徐康远不关心思维差距,一心想把妹妹妹夫一家也拉到沪市的他抓住机会问边学道:“尚秀他姑父在家里那边是做工程的,要是搬来沪市,你觉得做点什么生意好?”

    “这个嘛……”看着李正阳和徐婉无比期待的眼神,边学道决定说干货:“我个人建议是买房。如果在沪市有10套房子,后半生什么都不用做,也可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如果在沪市有20套房……”

    边学道正说着,徐尚秀手机响了。

    拿起手机接通,听了几句,徐尚秀把手机递向边学道:“找你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30章 心急如焚

    (全本小说网,。)

    “找我的?”

    探身接手机的边学道表情颇为意外。

    极少有人通过徐尚秀联系他,首先,打这个电话的人得知道边学道和徐尚秀的关系;其次,这个人得认识边学道并且认识徐尚秀;其三,这个人得有徐尚秀的手机号。

    能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人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寥寥可数。

    从徐尚秀手里接过手机一看,来电显示的名字是“蒋楠楠”。

    哦,是她!

    蒋楠楠从酒店辞职,到蜀都帮徐尚秀筹备“免费午餐”活动,自然知道徐尚秀的手机号,提前给徐尚秀和边学道拜个年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严格来说,现在蒋楠楠算是在给边学道和徐尚秀打工。

    结果,边学道把手机放在耳旁刚“喂”了一声,手机里传出杨浩略显焦急的声音:“老边,抱歉这么晚打扰你,童超刚刚给我电话,在电话里急哭了……”

    15分钟前,童超、杨浩、艾峰、李裕、于今分别打过两三遍边学道的电话,怎么打都没人接。

    不得已,杨浩让蒋楠楠打通徐尚秀的电话,终于联系上了边学道。

    这是一个求救电话。

    明天就是春节了,可是童超没回家,人还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一共有28个人,其中站长是林业局委派的本地人,另外27人,包括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毕业生。

    这样一个学历有高有低的团队,本科学历的夏宁因为吃苦耐劳、综合素质优秀于一年前被提为保护区工作站副站长。

    2008年年中的时候,因为奶奶过世,夏宁请了10天假回家奔丧,她成了整个保护站全年唯一一个请假的人。有些人觉得当了官就要享受特权,夏宁却为自己这个副站长多休了10天假而惭愧,于是年底安排在保护站留守值班人员时,夏宁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要求春节留守。

    夏宁是第一个,童超是第二个。

    2008年下半年,夏宁吃东西胃口一直不好,还时不时恶心,人瘦了近10斤。

    童超不放心夏宁,也主动要求春节留守。

    整个保护站都知道两人的关系,尽管还没领证结婚,但感情好得很,标准的“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于是就一起批准了。除两人之外,还有一个男硕士一个女硕士也主动要求留守。

    春节前10天,夏宁忽然开始胃疼,三天后,她变得非常嗜睡,并且伴有强烈呕吐。

    童超想带夏宁下山去医院检查一下,夏宁担心工作站只剩两个人留守不安全,安慰童超说可能是自己前几天吃了疑似变质食物导致的,还说自己中学时得过胃病,可能是老毛病犯了,养一养就好。

    童超担心夏宁身体,执意要带她下山,夏宁握着童超的手说:“今年咱俩回家结婚,到时还要请假,大家都这么辛苦,我不想自己这个副站长是私事最多那个人。本来我学历就普通,若是再柔柔弱弱的,如何服众?”

    “可是……”

    看着皮肤呈病态白但目光坚定的夏宁,童超皱着眼眉想了想,说:“你要强我知道,可身体是大事,身体若垮了,要这个副站长有什么用?这样,等年后大家回来了,你必须跟我去医院做检查。”

    恶心的感觉再次袭来,低头干呕几声,夏宁抬头冲童超微笑了一下,说:“好吧,再等几天,等人回来了我跟你去医院。”

    然而,夏宁的身体等不了了。

    1月24日,腊月二十九这天中午,夏宁胃疼忽然加剧,剧痛超过了这个刚强姑娘的忍受极限,疼得她哭出声来。

    这时童超再想带夏宁下山,却发现夏宁已经疼得连站都站不稳了。

    这就麻烦了!

    工作站一共留守4个人,两男两女。

    夏宁没法独立行走,童超一个人的体力不够独自把夏宁背下山。

    工作站最少要留一个人看守标本室和档案室,也就是说只能让男硕士和女硕士中的一人跟童超一起送夏宁去医院。

    可问题是,让男硕士一起去,留女硕士独自留守工作站不安全。让女硕士一起去,又没法从体力上帮童超分担。

    往外打电话求救吧,这种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打120纯属开玩笑。

    往上级单位打电话吧,人家问夏宁得的是什么病,童超根本说不清,年根岁尾的,好意思因为“胃疼”就让人放弃合家团圆跋涉上山?

    半个小时后,眼看连吃三种镇痛药的夏宁疼痛丝毫没有缓解,童超决定向附近的黎苗村寨求助。说是“附近”,其实在山脚下,要走10多公里山路。

    结果,童超出门不到10分钟,天空下起了雨。

    雨越下越大,在湿滑的山路上摔了五六个跟头的童超来到山脚下的罗帅村时,雨已经大到淋得人睁不开眼睛了。

    看着眼前雨幕中的黎苗村寨,忽然心生预感的童超悲从中来,他无力地跪倒,一拳一拳锤着大地。

    腊月二十九求人上山抬病人已经是好大的人情,这样的暴雨天求人上山简直是“非分之请”。

    最让童超悲观的是,1月是hn的旱季,他在hn待了四年,往年1月下雨都很少,更别说这样的暴雨。

    是命该如此还是天公垂泪?

    两分钟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泪水,童超站起身朝村寨里走去,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

    山里人家的善良淳朴让童超感动,听说在山上搞保护研究的女大学生病了,村寨里派出6个成年男人冒雨陪童超上山背人,然后直接去30多公里外的白s县城看大夫。

    三个半小时后,白s县中心医院。

    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大夫正眯着眼睛给夏宁号脉,夏宁忽然侧身吐出一口血。

    这一口血把周围人全吓了一跳,童超见了,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然后好似有什么东西在他心上扎了一下。

    下一秒,童超手忙脚乱地从衣服兜里掏出大学时夏宁送他的手绢,擦去夏宁嘴唇上和脸上的血。

    童超正擦着,老大夫摘下眼镜,看着童超说:“去三亚301确下诊,越快越好。”

    拿着被夏宁的血洇红的手绢,童超急道:“到三亚最快也得3个多小时,您先给开点药吧,她疼了一天了,水米未进,我怕她扛不住。”

    老大夫摇头说:“这个病这个阶段我不敢乱用药,我还是建议你立刻带病人去三亚确诊,越快越好。”

    去三亚……

    童超身上没有多少钱,不说住院,就连打车到三亚的路费都不一定够。

    夏宁病得这么重,要不要现在跟她家里说一声?

    还有林业局那边,确诊之前似乎不适合打电话过去求助。

    童超毕竟年轻,到这时他整个人已经慌了,千头万绪拿不出个主意。

    跟童超一起到医院的6人中最年长的男人看着童超说:“别想了,听大夫的,找车去三亚吧!对了,你赶紧给她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