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本来就是双胞胎姐妹!当然一样大了!”
“哦,长得不太像啊!”
“呵呵……!好了,再见!”
赵宏独自一个人离开了饭店,走到了自己车子的附近,老田已经下车迎接他了。
“怎么样?这次聚会有意思吗?”
“还好吧!就是被甩了一个锅!”
“锅在哪呢?我怎么没有看到?”
……
其实给老二小姨子们介绍对象,无非就是把她们也加入到公司介绍对象的活动中罢了,甚至都不需要他自己去,老田出面就足够了。
——————
夏天即将到了最热的时候,海市这里白天晚上都是十分的闷热,就像是一个大蒸笼似的,让人感到十分的压抑。
刚刚才到处都有的网吧已经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内的上网速度在逐渐加快,电脑价格也是越来越便宜了,只是家庭的上网费还没有开始下调。而这个时候,如果哪个年轻人说他没怎么上过网,他就一定被别人取笑成土老帽了。网吧里到处都是人满为患,似乎无论再开多少个座位都会有人玩,一张网吧的营业执照也被炒到了几十万,位置好的甚至是上百万了!
王利民虽然没有和赵宏经常联络,但是网络公司的分红却是按时足量的打到了赵宏的口袋里,这也是他的最自由的零花钱!
甚至于老王还有点担心地问他。
“这个网吧来钱也太快了吧?不到半年就能全部收回投资!而且还没什么风险!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太正常啊?”
赵宏听了自己老友电话里的说法乐了,确实是有点疯狂啊!当别的行业都在薄利多销的时候,怎么网吧就有这么挣钱呢?
想想,他笑着说,“老人们常说,花无百日红,风水轮流转!现在的这种情况是不会很长久的,不过三五年之内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那以后呢?是不是……”
听着王利民有些焦急的口气,他倒是十分的理解,毕竟现在他才是网吧的大股东,而且还是他最主要的产业。自从南方人来了海市搞房租中介,他已经完全得退出了这个领域。毕竟他既没有雄厚的实力,也没有可靠的管理水平。政府对于引进的巨头可以算是招商引资的政绩,而且巨头来了还有外商投资的优惠,而他的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是没有优势的!
而网吧则是他最近几年一直大力投资的行业,连锁经营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大部分的净收入又被他从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了。
“上市吧!争取被收购吧!上市以后正常经营,在三年之后全部退出就好了!那时候你也可以真正的退休了!至于未来怎么样,那就看你的选择了!”
赵宏还是对老朋友说了一些实话,至于他是不是能听懂,又能不能听得了劝,那就是看他自己了。其实看看自己的选择,他就应该明白了!
“网上疯传的某志刚事件你知道吗?我还在其中推了一把,现在终于有结果了!小民参与的胜利啊!”
听着他兴奋的语气,赵宏也是无语啊!
“社会被推动了,可是对于个体来说,他付出了什么?唯一的生命!某些人总是说,社会需要不断建设,不断完善,可是有了现成的榜样,为什么不能多学一些呢?而且为什么要来的这么晚呢?而如果轮到的是你我,我们又能怎么办呢?一句轻飘飘的话就……”
电话对面的老王沉默不语了,有些事情就怕琢磨,有时候是想多了,可是万一要是想的少了呢?
人生不是拍电影,错了还可以重来一次!
第四百七十一章用生命推动历史前进
(全本小说网,HTTPS://。)
二零零三年四至六月:某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通过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各媒体,民众呼吁严惩凶手要求违宪审查;
同年六月五日:羊城当地法院开庭审理某志刚案;
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
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全本小说网;HTTPS://。m;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
——————
如果说在03年除了非典还有什么大事,那就是非它莫属了。就连已经遗忘了这件事情的赵宏都被人提醒了若干次,之后也就不得不关注了!
许多人都关注着某些机构人员的暴行,也有不少人关注着某些法律法规的不适合。但是赵宏感到的是一个恐怖的现实!
那就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不仅仅是你的财产安全没有保证,而且你的生命都时刻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而且这种危险还来自合理合法存在的机构!即使是有什么不对,那也只是某些临时工的私自行为!
老王感受到了不舒服,也缺乏安全感,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呢?
世人皆有仇富的心理!而发达国家也是经过几百年的磨合才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合理的体系,而国内的磨合才刚刚开始,一些富裕的阶层已经出现了,而且这个阶层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对更加贫困的阶层也出现了,随着农民进城,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下岗失业人群的不断扩大,一个城市的特殊贫困阶层也出现了!他们有的是年轻,但是出了年轻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房子是租来的,收入也只够基本的生活开销,许多人也因此而放弃了保险,不仅仅是养老保险,甚至还有医疗保险!他们大都是没有多少存款,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随着房价的上涨他们的积蓄也逐渐被消耗,似乎对许多人来说,他们未来的路究竟会在哪里?他们也是一阵的迷茫!而有的年老的更是可怜可悲,农民失业了可以退回农村,起码可以糊口,而那些城市的三无老人又该怎么办呢?恐怕那就只有上帝才会知道了!
不要抱怨某些临时工们的不负责任,因为他们同样属于这个新生的贫困阶层!他们同样是没有保险、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三无”人员!
他们的收入往往就是比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略多一点,让他们交保险那就是让他们连每天的饭钱都要交掉,饿着肚子去上班的人,谁又怎么可能要求他高素质呢?没有希望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不仅只够他自己的基本生活,除了吃饭租房几乎没有什么剩余,更别提什么买房子、养家、安居乐业了,因为那就是一个笑话!没有未来那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临时工都会在三十五岁之后逐渐被挤到辞职!因为工作时间长了,单位还害怕它违反劳动法!一个单位工作七年后就需要终身合同了!所以单位到了一定时间就换一波人,而且还要继续找一些年轻的人,所谓的临时工又怎么可能会有未来呢?他们的恐惧尤其的大。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让贫困的阶层不断扩大,人们仇富的心理又怎么可能会减少呢?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奇葩“临时工”又怎么可能减少呢?出了问题就是临时工的错,那是因为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岗位上真正做事的已经都是临时工了!什么都不做当然没有错,带着情绪做不出错那就是侥幸,出了问题难道真得出乎意料之外吗?
就像03年时候的某管就是这样!而最典型的就是某些垄断类型的大型国企!只是它们做的比较合理,临时工的收入又稍微高了一些!
——————
这件事情似乎最后还是一个悲壮但是成功的结果,小民的呼声得到了回应!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随着国内外贸的持续发展,许多刚刚富裕起来的人都开始选择了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了!
留学生的数量也开不断增加,尽管国内的大学一直都在扩招,但是只要家里有一定条件的,很多人都会把孩子送出国门读书。
一方面是孩子有了进一步更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孩子也可以获得了独自一个人在外生活的机会,可以获得不少方面的锻炼,比如自我管理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增加了孩子各个方面的阅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许多的知识和运用真得不是可以想到的,但是只要见过了就会明白!最后都取得了一个绿卡,这些孩子可以在国外获得了合法的工作机会,挣着远高于国内的工资收入……
而且国内的读书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了,从小就要择校,不说费用有多少,就是寻找门路的人情也有很多,但是又不得不如此为了孩子去做!
因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不仅仅是老师素质的差异,就是同学们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就像郭漪大嫂说得一样。
“看看每年的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和优秀学生的比例,我们就明白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的扩大!在好老师的教育下,和优秀同学的接触中,孩子当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概率学好!好的品质习惯、好的学识修养,最后还有好的朋友!如果可以,谁不愿意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呢?”
郭漪的大哥大嫂让赵宏十分不喜,但是他依旧比较认同了他们的这个观点,郭漪当然更是选择了支持!
就像赵宏夫妻俩不也一样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学习吗?这才是幼儿园、小学、初中,未来孩子们的高中当然是要回m国读了,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大学,而且还有他们未来事业和生活可能需要的伙伴!
谁又能说m国只讲利益,不讲人情的社会呢?
第四百七十二章为什么非得要学区房
(全本小说网,HTTPS://。)
周末晚上休闲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杰克是忙着用电脑上网,看着他喜爱的网站,而小溪大山也用某腾的网络和同学聊天,而最小的孩子则是躺在爸爸妈妈的怀里看着自己的动画片。//全本小说网,HTTPS://。)//
“我在这里等你,你在哪里呢?”
一个漂亮的女演员正在用她充满魅力的招牌动作吸引着大家的注意,随后又是用那种温柔的不能再温柔的语气说出了真正的忽悠。
赵宏看着电视台里卖高档房子的广告,有些感觉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太刺激了!
郭漪笑着和赵宏说,“我哥和嫂子想再买一套房子,希望我能够借钱帮忙!你觉得可以吗?”
“为什么啊?现在他们不是住的好好的,干嘛要又买房子啊?再说他们买房子那又不是什么大事情,你想帮就帮吧!”
赵宏有些不以为然的回答,眼睛依旧还是看着正在玩耍的两个小儿女,对他来说,这才是他最喜欢又关心的事情。
“全国高考成绩前一段时间公布之后,各地状元的身份,也被媒体陆续报道。没有什么意外,状元依旧在大城市的超级中学扎堆,家境优渥。
比如,黔省的文理科状元,都是省会一中的学生;再比如,川省的高分考生某某,不仅成绩优异,还兴趣广泛:
他爱好篮球,课余,在艺术节中担任主持,并自导自演《赵氏孤儿》舞台剧。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去年京城高考文科第一名熊某,引爆网络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京城,在京城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赵宏听了也是点头不已,确实是学校之间的差异化真是太大了!
“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条件的关系越来越大了,其实我高中同学的家境就是大多数都是非常优渥的,这到底为什么呢?一个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现象不仅仍然存在,别说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就是城市里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就像我的第一个英语老师是没有专业学过英语的。西红柿就是他妈头,土豆就是泼他头。”
“没什么问题啊?不就是发音有点不准吗?那个年代又有哪个学校的老师能有流利的英语发音啊?”
郭漪有些不以为然的说。
“哪儿?她是真的就用汉字标注了单词的读法了。你想象一下,全班四五十个人一起大声说,他妈头,泼他头,那是多么尴尬和丢人现眼啊!”
“哈哈……,奇葩啊!原来你的英语不太好是从这里来的啊?呵呵……,那她原来是做什么的啊?怎么会有这样的教学方法啊?太有才了!”
“她是那个特殊时期初中毕业的学生,据说当年也是一个非常热爱宣传活动的革命小将!”
“那人家说他妈头,泼他头不就是很正常专业水平吗?哈哈